《色谱分析法》课件.ppt
《《色谱分析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谱分析法》课件.ppt(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色谱分析法(Chromatography),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概述气相色谱的固定相气相色谱仪器色谱的理论基础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历史,色谱法起源,1931年 库恩,奥地利化学家,胡萝卜素植物色素分离1940年 吸附色谱与电泳相结合1941年 分配色谱创立1952年 气相色谱法建立1968年 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975年后 离子色谱、超临界流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场流动分级分离,色谱法发展历史,Tiselius,A.W.K.Martin,A.J.P.Synge,R.L.M.1948年 Nobel 化学奖 1952年 Nobel 化学奖 吸附色谱与电泳 分配色谱,色谱
2、法发展历史,色谱法概述,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方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吸收系数,渗透性等),当两相做相对运动时,这种物质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物质得到完全的分离。,色谱法的分类,按流动相与固定相的分子聚集状态分类,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气固色谱法,气液色谱法,液固色谱法,液液色谱法,按操作形式分类,柱色谱法,平面色谱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按分离机制分类,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法,色谱法简单分类,分类,色谱法分类,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填充柱气相色谱(Packed col
3、umn gas chromatography)毛细管气相色谱(Capillary column gas chromatography)裂解气相色谱(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顶空气相色谱(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气相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
4、y)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色谱法分类,平面色谱法(Planar chromatography)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薄层电泳色谱(Thin layer electrophoresis)纸色谱(Paper chromatography),色谱法分类,色谱法的特点,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具有的优点:分离效能高
5、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缺点:对未知物的定性比较困难解决方法:与其它分析方法联用(质谱、红外和电化学等),气相色谱固定相,1气固色谱固定相种类:活性炭: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性较强。活性氧化铝:有较大的极性。适用于常温下O2、N2、CO、CH4、C2H6、C2H4等气体的相互分离。CO2能被活性氧化铝强烈吸附而不能用这种固定相进行分析。硅胶:与活性氧化铝大致相同的分离性能,除能分析上述物质外,还能分析CO2、N2O、NO、NO2等,且能够分离臭氧。,气固色谱固定相,分子筛:碱及碱土金属的硅铝酸盐(沸石),多孔性。如3A、4A、5A、10X及13X分子筛等(孔径:埃)。常用5A和13X(常温
6、下分离O2与N2)。除了广泛用于H2、O2、N2、CH4、CO等的分离外,还能够测定He、Ne、Ar、NO、N2O等。高分子多孔微球(GDX系列):新型的有机合成固定相(苯乙烯与二乙烯苯共聚)。型号:GDX-01、-02、-03等。适用于水、气体及低级醇的分析。,气固色谱固定相的特点,(1)性能与制备和活化条件有很大关系;(2)同一种固定相,不同厂家或不同活化条 件,分离效果差异较大;(3)种类有限,能分离的对象不多;(4)使用方便。,气液色谱固定相,气液色谱固定相 固定液+担体(支持体):固定液在常温下不一定为液体,但在使用温度下一定呈液体状态。固定液的种类繁多,选择余地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7、。担体: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固体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作为担体使用的物质应满足以下条件: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均匀;化学惰性,表面无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与被分离组份不起反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不易破碎;颗粒大小均匀、适度。一般常用6080目、80100目。,担体(硅藻土),红色担体:孔径较小,表孔密集,比表面积较大,机械强 度好。适宜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组分的试样。缺点是表面存有活性吸附中心点。白色担体:煅烧前原料中加入了少量助溶剂(碳酸钠)。颗 粒疏松,孔径较大。表面积较小,机械强度 较差。但吸附性显著减小,适宜分离极性组分 的试样。,硅藻土的显微图象,填充柱气液色谱担体一览表,
8、固定液:高沸点难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1对固定液的要求 应对被分离试样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溶解能力,较好的热稳定性,并且不与被分离组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2选择的基本原则“相似相溶”,选择与试样性质相近的固定相。,气液色谱固定液,3固定液分类方法,如按化学结构、极性、应用等的分类方法。在各种色谱手册中,一般将固定液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分为:脂肪烃、芳烃、醇、酯、聚酯、胺、聚硅氧烷等;4最高最低使用温度:高于最高使用温度易分解,温度低呈固体;5混合固定相:对于复杂的难分离组分通常采用特殊固定液或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配合使用;6固定液的相对极性:规定:角鲨烷(异三十烷)的相对极性为零,氧二
9、丙睛的相对极性为100。,气液色谱固定液,固定液分类,几类常用固定液,F,固定液的选择,气液色谱,应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分离非极性组分时,通常选用非极性固定相。各组分按沸点顺序出峰,低沸点组分先出峰。分离极性组分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各组分按极性大小顺序流出色谱柱,极性小的先出峰。分离非极性和极性的(或易被极化的)混合物,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此时,非极性组分先出峰,极性的(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醇、胺、水等强极性和能形成氢键的化合物的分离,通常选择极性或氢键性的固定液。组成复杂、较难分离的试样,通常使用特殊固定液,或混合固定相。,固定液配比(涂渍量)的选择,配比:固定液在担体上的涂渍量
10、,一般指的是固定液与担体的百分比,配比通常在5%25%之间。配比越低,担体上形成的液膜越薄,传质阻力越小,柱效越高,分析速度也越快。配比较低时,固定相的负载量低,允许的进样量较小。分析工作中通常倾向于使用较低的配比。,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记录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气源、净化干燥管和载气流速控制,进样器气化室,柱室、气化室,放大器记录仪数据处理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GC-3800 气相色谱仪,美国VARIAN公司,气相色谱仪,GC-MS,美国Finnigan-MAT,气相色谱仪,Agilent 7890 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气相色谱仪,
11、Agilent 7890 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气相色谱仪,Agilent 7890 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气相色谱仪,Agilent 7890 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小词典Mol-sieve traps:分子筛吸附阱Carrier gas载气,气相色谱仪框图,气源(钢瓶),仪器种类根据需要很多差别,但均由以下五个系统组成 气路 进样 分离 温度控制 检测和记录,气相色谱仪组成,1.气路,载气 气路 出口 皂膜流量计平均速度要根据出口压力按下式校正。,皂膜流量计,气相色谱对载气的基本要求:(1)纯净:通过活性炭或分子筛净化器,除去载气中的水分、氧等有害
12、杂质。(2)稳定:采用稳压阀或双气路方式:,常用的载气:氮气氢气氦气,载 气,皂膜流量计,2.进样系统,一般包括进样器和气化室,分为注射进样和六通阀,进样通常用微量注射器和进样阀将样品引入。液体样品引入后需要瞬间汽化。汽化在汽化室进行。对汽化室的要求是:(1)体积小;(2)热容量大;(3)对样品无催化作用,进样系统,注射进样,六通阀,六通阀进样原理,六通阀进样原理,载气入口,接色谱柱,散热片,加热块,汽化室示意图,对高分子样品,采用裂解装置:管式炉裂解器热丝裂解器居里点裂解器,3.分离系统,核心部分 色谱柱 A.填充柱 B.毛细管柱,Americas Technical Center,填充柱和
13、毛细管柱的比较,填充柱,开管柱,分离系统,色谱柱箱要求:温度范围宽、控温精度高,热容小、升温和降温速度快、保温效果好。,4.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室 气化室 检测器,色谱柱室,恒温、程序升温,恒温和程序升温分析烃类化合物,作用:将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的量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然后纪录下来。,要求: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常用检测器: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5.气相色谱检测装置,5.气相色谱检测装置,浓度型检测器:测量的是载气中通过检测器组分浓度瞬间的变化,检测 信号值与组分的浓度成正比。质量型检测器:测量的是载气中某组分进入检
14、测器的速度变化,即检测信号值与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组分的质量成正比。,检测器性能评价指标,响应值(或灵敏度)S:在一定范围内,信号E与进入检测器的物质质量m呈线性关系:E=S m S=E/m 单位:m/(mg/cm3);(浓度型检测器)m/(mg/s);(质量型检测器)S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通过检测器时,产生的响应信号的大小。S值越大,检测器(也即色谱仪)的灵敏度也就越高。检测信号通常显示为色谱峰,则响应值也可以由色谱峰面积(A)除以试样质量求得:S=A/m,最低检测限(最小检测量),噪声水平决定着能被检测到的浓度(或质量):,检测器响应值为2倍噪声水平时的试样浓度(或质量),被定义为最低检测限
15、(或该物质的最小检测量)。线性范围:检测器的线性范围定义为:检测器在线性工作时,被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质量)与最低浓度(或质量)之比。,热导检测器(TCD),热导检测器的结构:池体(一般用不锈钢制成)热敏元件:电阻率高、电阻温度系数大、且价廉易加工的钨丝制成。参考臂:仅允许纯载气通过,通常连接在进样装置之前。测量臂:需要携带被分离组分的载气流过,则连接在紧靠近分离柱出口处。,检测原理,钨丝通电,加热与散热达到平衡后,两臂电阻值:R参=R测;R1=R2 则 R参R2=R测R1,进样后,载气携带试样组分流过测量臂,而参考臂流过的仍是纯载气,使测量臂的温度改变,引起电阻的变化,测量臂和参考臂的电阻值
16、不等,产生电阻差,R参R测,则:R参R2R测R1这时电桥失去平衡,a、b两端存在着电位差,有电压信号输出。信号与组分浓度相关。记录仪记录下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峰状图形。,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因素,桥路电流I:I,钨丝的温度,钨丝与池体之间的温差,有利于热传导,检测器灵敏度提高。检测器的响应值S I3,但稳定性下降,基线不稳。桥路电流太高时,还可能造成钨丝烧坏。池体温度:池体温度与钨丝温度相差越大,越有利于热传导,检测器的灵敏度也就越高,但池体温度不能低于分离柱温度,以防止试样组分在检测器中冷凝。载气种类:载气与试样的热导系数相差越大,在检测器两臂中产生的温差和电阻差也就越大,检测灵敏度越高。
17、载气的热导系数大,传热好,通过的桥路电流也可适当加大,则检测灵敏度进一步提高。,某些气体与蒸气的热导系数,某些气体与蒸气的热导系数(),单位:J/cms,1.桥电流:100-200mA,R I3 但高电流减少使用寿命;2.池体温度:钨丝与池体T越大越好,但避免冷凝样品;3.载气:选热导系数大的H2,He等;4.好的热敏元件,热导检测器使用条件,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简称氢焰检测器(FID:Hydrogen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1)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2)对有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灵敏度,(3)无机气体、水、四氯化碳等含氢少或不含氢的物质灵敏度低或不响应。(4)氢焰
18、检测器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响应迅速等特点。(5)比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出近3个数量级,检测下限达10-12gg-1。,氢焰检测器的结构,(1)在发射极和收集极之间加有一定的直流电压(100300V)构成一个外加电场。(2)氢焰检测器需要用到三种气体:N2:载气携带试样组分;H2:燃气;空气:助燃气。使用时需要调整三者的比例关系,检测器灵敏度达到最佳。,氢焰检测器的原理,1.当含有机物 CnHm的载气由喷嘴喷出进入火焰时,在C层发生裂解反应产生自由基 CnHm CH2.产生的自由基在D层火焰中与外面扩散进来的激发态原子氧或分子氧发生如下反应 CH+O CHO+e3.生成的正离子CH
19、O+与火焰中大量水分子碰撞而发生分子离子反应:CHO+H2O H3O+CO,A区:预热区B层:点燃火焰C层:热裂解区:温度最高D层:反应区,氢焰检测器的原理,4.化学电离产生的正离子和电子在外加恒定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定向运动而产生微电流(约10-610-14A);5.在一定范围内,微电流的大小与进入离子室的被测组分质量成正比,所以氢焰检测器是质量型检测器。6.组分在氢焰中的电离效率很低,大约五十万分之一的碳原子被电离。7.离子电流信号输出到记录仪,得到峰面积与组分质量成正比的色谱流出曲线。,A区:预热区B层:点燃火焰C层:热裂解区:温度最高D层:反应区,影响氢焰检测器灵敏度的因素,各种
20、气体流速和配比的选择 N2流速的选择主要考虑分离效能 N2 H2=1 11 1.5 氢气 空气=1 10。极化电压:正常极化电压选择在100300V范围内。,电子捕获检测器(ECD),高选择性检测器,仅对含有卤素、磷、硫、氧等元素的 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下限10-14 g/mL 对大多数烃类没有响应 较多应用于农副产品、食品及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火焰光度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S、P)与火焰离子化类似,390nm,具有定性功能的检测器(联用技术),质谱作为色谱的检测器使用需要解决四个问题:(1)色谱柱出口压力与质谱仪高真空之间的匹配(2)试样组分与载气的分离(3)质谱对色谱流出峰的快
21、速测定(电子计算机解决)(4)质谱仪的小型化(小型化的质量分析器),第一和第二个问题的解决:采用分子分离器分子分离器类型:微孔玻璃式、半透膜式和喷射式三种喷射式分子分离器:由一对同轴收缩型喷嘴构成,喷嘴被封在一真空室中,如图所示,色谱理论基础,色谱流出曲线分配系数与容量因子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分离度,色谱流出曲线,试样经色谱柱分离后,随载气依次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各组分浓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在记录仪上记录为检测器响应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曲线,即色谱流出曲线,也称色谱图。,1.基线 色谱柱中只有载气通过时,检测器响应信号的记录即为基线。在实验条件稳定时,基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坐标的直线。,3.保留值,
22、2.色谱峰 检测器对某组分的响应信号随时间变化所形成的峰形曲线称为该组分的色谱峰。当进样量很小,组分浓度很低时,色谱峰一般呈高斯分布。,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内停留时间的数值。通常用时间或相应的流动相体积来表示。,色谱流出曲线,保留时间(tR)(体积VR),峰高(h),峰底宽度(Wb),半峰宽(W),常用术语,色谱流出曲线,(1)时间表示的保留值,保留时间(tR):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 所需的时间。,死时间(tM):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的 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tR):tR=tRtM,色谱流出曲线,(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保留体积(VR):VR=tRF0,死体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谱分析法 色谱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