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PPT详解.ppt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PPT详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PPT详解.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 梁、板的一般构造,受弯构件的概念,截面上主要承受弯矩M和剪力V作用的构件称受弯构件。,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受弯构件设计的两个主要方面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已知M,求纵向受力钢筋;(本章的主要内容)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已知V,求箍筋;(下章内容),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1 截面形式与尺寸,一、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1 截面形式与尺寸,一、梁、板的截面尺寸,(1)高宽比:矩形截面梁高宽比h/b=2.03.5;T形截面梁高宽比h/b=2.5
2、4.0。(2)模数尺寸梁宽度b=100、120、150、180、200、220、250、300、350mm梁高度h=250、300、750、800、900、mm。,1、梁,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2、板,(1)板的厚度:10mm的倍数。,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2 材料选择与一般构造,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现浇梁板:常用C20C30级混凝土;预制梁板:常用C20C35级混凝土。,二、梁钢筋的强度等级及常用直径,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纵向构造钢筋(架立钢筋、梁侧纵向构造钢筋),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级别:梁常用级钢筋,板常用级钢筋。直径:12
3、、14、16、18、20、22、25mm根数:宜3根,1、纵向受力钢筋,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纵向钢筋的净距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规定见教材P224附表1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箍筋,级别:宜用 级钢筋;直径:6、8、10mm,保护层的作用:保证耐久性、耐火性、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净距的作用: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混凝土浇注的密实性。(并筋),(1)架立钢筋作用:架立筋与箍筋以及梁底部纵筋形成钢筋骨架。配置量:见左图。,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3、梁的纵向构造钢筋,架 d8mm(L6m),1、板的受力钢筋及分布钢筋 级别:宜用 级钢筋;直径:612
4、mm。间距:见下图。,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三、板钢筋的强度等级及常用直径,分布钢筋作用:1、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2、将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3、抵抗温度和收缩等产生的应力。,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四、纵向钢筋的配筋百分率,as的确定,h0的确定,“C”的取值:建工见教材P384附表1-14道桥见教材P496附表1-8,C,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的全过程4.2.1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受力阶段一、适筋梁的正截面受弯实验,这个内力图会画吧?,Z,材料力学学过,-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正应力M-横截面上的弯矩y-横截面上任一点到中性轴的距离,受弯
5、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PPcr,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P=Pcr,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Pcr PPy,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P=Py,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PyPPu,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P=Pu,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适筋梁破坏的全过程曲线,1、第阶段未裂阶段(从开始加荷到受拉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拉应变),(1)此阶段梁整截面受力,基本接近线弹性。,(2)当受拉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拉应变时,为截面即将开裂的临界状态(a状态),此时的弯矩值称为开裂弯矩Mcr。,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适筋梁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
6、四章,4.2 试验研究,2、第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从a到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2)截面抗弯刚度降低,荷载-挠度曲线有明显的转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4)此阶段中和轴位置基本不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6)当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记为a状态,弯矩记为My,称为屈服弯矩。,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7)即将进入第阶段:挠度、截面曲率、钢筋应变及中和轴位置曲线均出现明显的转折。,(1)该阶段钢筋应力保持fy:但应变es急剧增大,裂缝显著开展。,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3、第阶段破坏阶段(从受拉钢筋屈服到受压边缘砼达到cu),(2)受压区高度xc的减少导致受
7、压区混凝土应力和应变迅速增大。,(3)截面弯矩略有增加的原因:受压区高度xc的减少使得钢筋拉力 T 与混凝土压力C之间的力臂有所增大。,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4)截面屈服:该阶段截面曲率f 和挠度f 迅速增大,M-f 和M-f 曲线变得非常平缓,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截面屈服”。,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5)截面延性:在屈服阶段具有承载力基本不变,变形持续增长的现象。这种变形能力一般用截面延性(u/y)表示。,(7)ecu 取值:约在0.003 0.005范围,该应变值是计算极限弯矩Mu的依据。,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6)a状态:当受压边缘混凝土的压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e
8、cu,对应的受力状态称为“a状态”,此时的弯矩称为极限弯矩Mu。,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适筋梁正截面工作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见建工教材P58表,(1)第I阶段:弹性工作阶段 Ia,混凝土即将开裂-抗裂验算的依据(2)第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的依据。a,钢筋即将屈服状态(3)第阶段:破坏阶段 a,受压混凝土即将被压碎-受弯构件适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图4.6 受弯适筋梁截面的应力应变分布,适筋梁受力过程的三个阶段,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a状态:抗裂计算的依据(Mcr),各特征阶段在设计中的应用,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阶段:裂缝、刚度计算的依据,a状
9、态:抗裂计算的依据(Mcr),各特征阶段在设计中的应用,a状态:Mu计算的依据,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阶段:裂缝、刚度计算的依据,a状态:抗裂计算的依据(Mcr),各特征阶段在设计中的应用,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4.2.2 正截面受弯的三种破坏形态,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一、三种破坏形态的外观图,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二、配筋率对梁破坏形态的影响,1、当rmin h/h0r rmax(rb)时,发生适筋破坏 破坏特征:钢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压碎。延性破坏。材料利用情况:钢筋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都得 到发挥。,2、当r rmax(rb)时,发生超筋破坏 破
10、坏特征:钢筋未屈服,混凝土压碎。脆性破坏。材料利用情况:钢筋的抗拉强度没有发挥。,3、当r rmin h/h0时,发生少筋破坏 破坏特征:梁一旦开裂,钢筋即屈服(甚至强化或被拉 断)。脆性破坏。材料利用情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未得到发挥。,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第四章,三、配筋率对M-曲线的影响,M,y,0,f,M,M,u,M,y,=,M,u,适筋破坏 minh/h0 max,界限破坏=max,少筋破坏 min h/h0,超筋破坏 max,4.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4.3.1 基本假定,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关系;4、钢筋的应力-应变
11、关系,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0.01。,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上升段:,下降段:,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建工规范模型,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规范采用双线性的理想弹塑性关系,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系数k1和k2 见建工教材P62表44,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k1和k2的几何意义,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系数k1和k2,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k1和k2的几何意义,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2)求k1和k2了解,根据砼s-e关系可得:,再根据k1和k2几何意义,可求得系数
12、k1和k2的值,见建工教材P62表44。可见系数k1和k2仅跟砼强度有关。,面积,形心,4.3.2 受压区混凝土的合力及其作用点,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将y、dy代入C、yc的计算式;并将上节k1和k2的计算式代入后可得,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3.3 等效矩形应力图,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一、符合基本假定的应力图,二、等效矩形应力图,等效前后合力C的大小相等、作用点不变。,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等效原则,三、1和1的取值,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和1的计算公式(了解),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1和1的取值见建工教材P62表45,相对受压区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 设计 原理 PPT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