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doc
《2021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1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心得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部为了初心和使命而矢志不渝的历史。从1921年至今,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实现了完美的“三级跳”: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进入新时代,让中国人民强起来。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下面我们就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进峥嵘的岁月,踏着时代的足迹,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1949年前的中国,最突出的有两大问题,一个是亡国灭种的问题,一个是救亡图
2、存的问题。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几乎当时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满清政府几乎是每战必败,无论我们的军队是几倍于敌人,只要打就败,只要败就给人家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一次是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下一次还是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只不过一次比一次赔得多,到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差不多每个中国人能摊一两。老百姓水深火热,当政者穷奢极欲,根本不顾百姓死活,那个垂帘听政的老慈禧曾说过这样的活:“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满清政府灭亡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为了巩固地位,袁世凯竟然接受日本不合理的二十一条。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史,就是一部无限靠近亡国灭种的历史
3、。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华民族也不是一味坐以待毙,各种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方式救亡图存。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各种力量次第登场亮相,尽管当时轰轰烈烈,但最终都失败了。谁也没有把帝国主义势力赶出中国,谁也没有改变中国人民被奴役的地位,谁也没有推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各种社会力量救亡图存的努力相继宣告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宣告诞生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站出来解决了,这就叫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一大的召开,一大通过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
4、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从一大纲领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信息: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为无产阶级谋利益的;革命的途径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救亡图存,还要让中华民族复兴,让中国人民幸福,这就是这个党的初心和使命。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也都是农民革命,但是一个提出拜上帝教,一个提出扶清灭洋,与共产党的纲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都是站在满清统治阶级的角度,进行修修补补;辛亥革命则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进行革命。都不是站在人民的角度,所以也就得不到最广大人民的支
5、持,这些革命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而共产党领导革命,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胜利真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面对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北伐、东征,并肩作战。但是国民党、共产党毕竟是不同阶级的代表,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本家等剥削阶级,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等被剥削阶级,两个阶级存在不可协调的矛盾,两个政党也就存在不可协调的矛盾,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国共破裂在所难免。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七一五”事变,大批优秀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屠杀。面对国民党的屠刀,共产党人发动八一南昌起义,组
6、建起了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政权。红色政权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一方面抵抗国民党军队的一次又一次军事围剿。大的围剿一共五次,前四次因为运用毛主席的游击战术,都取得了胜利,第五次反围剿错误地不切实际地采用阵地战术,红军损失惨重,被迫进行长征。长征让红军浴火重生,百炼成钢,成为近代中国最有战斗力的部队。面对日本的全面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枪口一致对外。但在国统区内甚嚣尘上地弥漫着两种论调,一种是亡国论,一种是速胜论。远在延安的毛主席写下论持久战,断言抗日战争经过防御、相持、反攻,中国必胜。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7、陷日本侵略者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民族矛盾消除,阶级矛盾上升,在政治和谈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战争开始,蒋介石对胜利充满信心,他曾放言六个月消灭共产党。毛泽东对胜利也充满信心,但他比较务实,最初估计可以用五年打败蒋介石。但是蒋介石的部队太不堪一击,没用四年就把蒋介石打到了台湾岛。南征北战这部电影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靠狡猾赢不了战争,赢得战争归根结底还是靠实力。实力来自人民,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共产党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就有坚不可摧的势力,就有所向披靡
8、的战斗力。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因为共产党是为穷苦大众谋利益的政党,他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这是党的历史证明了的,不仅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五个闪光大字中,还体现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铿锵誓言中,更体现在“两个百年”的宏伟规划中。历史终将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心得2党史、国史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
9、须修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结治国理政经验,发挥资政育人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我们党历来重视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毛泽东同志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历史研究作出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
10、、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并熟练运用历史规律,增强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破浪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也给新中国史研究提供了宽广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11、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党中央专门印发通知,要求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为新中国史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新中国史研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史和国史,旗帜鲜明地运用唯物史观指导新中国史研究工作。更好
12、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今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新中国史研究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的视角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发展进步,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宝贵经验,深入宣传阐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必然性,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意气风发地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加快推进国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
13、。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新中国史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中国史研究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精品意识,通过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形成对新中国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的权威历史记述,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新中国史研究成果,为全党全社会提供权威参考,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结治国理政经验,发挥资政育人功能,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学理支撑。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心得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笔者在多年的基层党务工作中体会到,党史一直是党
14、员队伍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主要原因有思想观念不够重视、基层党务干部知识结构所限、缺乏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等等。由此一方面造成广大党员对党的历史知之甚少,对党的认识存在空白点和盲区;另一方面,这也是造成党员党性意识逐渐淡化的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并推进了三件大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党史是一幅浓墨重彩长卷,是一部恢弘壮阔的篇章,是我们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在党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党史是党员教育的“必修课”。党的历届领导人反复强调学习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性。毛泽东多次
15、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邓小平提出“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指出,如果不了解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胡锦涛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_年秋季学习开学典礼上也专门就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作了重要讲话。党史是记载我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百科全书”,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光荣传统。强化党史教育是增强党性修养、筑牢宗旨意识的有效途径。让每一名党员认识和了解党的历史,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要将其
16、列入党员教育的重要日程,作为一门“必修课”,长期不懈抓好教育。党史是党员教育的“聚宝盆”。传统的党员教育只重理论说教,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党员群体特别是年轻党员思想活跃,身份多元化,个性多样化,党员教育唯有以人为本,不断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改革创新,才能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党史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这其中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有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既充满艰险又充满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迭出。可以说,党史是党员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我们可以从中挖掘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针对不同党员群体设计
17、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按需施训。或者解读“小米加步枪”的由来,体会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鞭策广大党员牢记“两个务必”;或者回顾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时期,感受革命先烈追求信仰,舍生取义的从容,更加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或者解析“三大战役”中,近900万支前民工、100多万辆大小车、8.5亿斤粮食等震撼人心的数据,更深刻地理解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等等。党史是党员教育的“升华器”。党史能够提升党员教育的水平,是锤炼党员的“精气神”的利器。党史教育可以筑牢信仰,通过学习党史来感受党的伟大和力量,不断强化内心信仰,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经受住“四个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篇 2021 建党 100 周年 党史 学习 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