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液压动力元件资料.ppt
《《液压传动》液压动力元件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传动》液压动力元件资料.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液压动力元件,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教研室,液压与气压传动,目录,3.1 概述 3.2 齿轮泵 3.3 叶片泵 3.4 柱塞泵 3.5 螺杆泵 3.6 液压泵的选用 3.7 液压泵常见故障及维修 3.6 液压马达,3.1 概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能量转换关系,液压泵与液压马达都是容积式的,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密封容积的变化完成吸油与排油的。,液压泵,液压马达,属于动力元件。其功用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给液压系统提供足够的压力油以驱动系统工作。因此,液压泵的输入参量为机械参量(转矩T和转速n),输出参量为液压参量(压力p和流量
2、q)。,属于执行元件。其功用是将输入的液体压力能转换成工作机构所需要的机械能,直接或间接驱动负载连续回转而做功。常置于液压系统的输出端。因此,液压马达的输入参量为液压参量(压力p和流量q),输出参量为机械参量(转矩T和转速n)。,3.1 概述,3.2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液压泵(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1凸轮2柱塞3缸体4弹簧5、6单向阀a密封油腔,容积式液压泵工作时必备的条件:1.必须形成密封空间2.密封空间周期性变化3.吸、压油腔要隔开,有相应的配流装置4.邮箱必须接通大气,压力,3.1.2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的主要性能参数,额定压力,最高允许压力,工作压力,
3、吸入压力,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排量及流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排量V,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的体积,额定流量,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输入功率Pi,输出功率Po,理论功率Pt,效率和功率,功率,如果液压泵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则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即为理论功率,3.1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概述,液压泵效率,效率和功率,总效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定义为理论流量 与实际流量 之比,液压马达效率,定义为实际输出转矩T 与理论转矩 之比,按主要运动构件的形状和运动方式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及凸轮转子泵五大类按排量能否改变可分为:定量
4、泵和变量泵。,按其工作特性分为高速液压马达和低速液压马达。高速小扭矩马达按结构不同有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低速大扭矩马达按结构不同有轴向式、径向式。,3.1.3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分类,液压泵的分类,液压马达的分类,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3.1.3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分类,3.2.齿轮泵,分类 按结构形式不同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按齿形曲线不同分为:渐开线齿形和非渐开线齿形。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转速高、调速范围大、自吸性能好、对油污不敏感、工作可靠、维护方便、价格低廉、一般液压系统中应用广。缺点: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大、泄漏损失大、容积效率低、噪声较大、容易发热、
5、排量不可调节,只能做定量泵,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3.2.1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CB-B型齿轮泵结构图,1-后泵盖2-滚针轴承3-泵体4-主动齿轮5-前泵盖,6-传动轴7-键8-从动齿轮9-O型密封圈,l壳体 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3.2.2 外啮合齿轮泵 的工作原理,一对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后泵盖和齿轮包围的密封容积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工作腔。,齿轮如图示方向旋转时:吸油腔-右侧的轮齿不断退出啮合,其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实现吸油。压油腔-左侧的轮齿不断进入啮合,密封油腔容积逐渐减小,实现压油。,齿轮连续旋转,泵连续不断地吸油和压油。,1.齿轮泵的泄漏
6、,3.2.3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齿轮泵由于泄漏量较大,其额定工作压力不高,要想提高齿轮泵的额定压力并保证较高的容积效率,首先要解决轴向泄漏问题。(此处泄漏占75%80%),2.径向作用力不平衡,原因:在齿轮泵中,齿轮周围压力不一致,使齿轮轴受力不平衡。齿和齿之间压力油,从压油口到吸油口按递减规律分布,这些力的合力构成了一个不平衡的径向力。危害:加重了轴承的负荷,加速了齿顶与泵体之间磨损,影响泵的寿命。措施:采用减小压油口的尺寸;加大齿轮轴和轴承的承载能力;开压力平衡槽;适当增大径向间隙等。,3.2.3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作用力,3.2 齿轮泵,3.困油现象,困油现象:两对轮齿
7、同时啮合时,有一部分油液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油腔内,既不与吸油腔相通也不与压油腔相通。这个封闭油腔的容积,开始时随齿轮的旋转逐渐减少,以后又逐渐增大。封闭油腔容积减小时,困在油腔中的油液受到挤压,并从缝隙中挤出而产生高压,使油液发热,轴承负荷增大;而封闭油腔容积增大时,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产生气穴现象。这些都将使齿轮泵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音。,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就要求啮合时的重叠系数大于1,即会出现两对轮齿同时啮合的情况。,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消除措施:密封容积减小时,通压油口,排油;密封容积增大时,通吸油口,及时补油。具体措施:在泵盖(或轴承座)上开卸荷槽。,消除困油的措施,内啮合齿轮
8、泵,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摆线内啮合齿轮泵(转子泵),渐开线齿轮泵由小齿轮、内齿圈和月牙板组成。月牙板将吸、压油腔隔开。,特点:结构紧凑,尺寸小,质量轻,转向相同,磨损小,寿命长,且运转平稳,噪声小,流量脉动小。但齿形复杂,加工精度高,加工困难,价格昂贵,应用不如外啮合普遍。,3.2.5 内啮合齿轮泵,(b)摆线齿轮泵内外转子相差1齿,且有一偏心距,不需设置隔板。,叶片泵,3.3 叶片泵,按转子转一周密封容积吸、排油次数可分为:,单作用叶片泵1-转子 2-定子 3-叶片,3.3.1 单作用式叶片泵,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密封容积的构成:转子安装在定子内,与定子有一偏距e,叶片在槽中灵活滑动。转子
9、在旋转过程中由于离心惯性力和叶片根部油液作用,叶片顶部紧贴定子内表面,这样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间形成一个个密封工作腔。,吸压油形成: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右边的叶片逐渐伸出,密封容积逐步增大,完成吸油。相反,左边的叶片逐渐推入转子槽内,密封容积逐步减小,完成压油。在吸、压油间有一段封油区隔开,保证正常工作。,分类:转子旋转一周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一次吸、压油,故称单作用式叶片泵。且转子受径向不平衡液压力作用,又称非卸荷式叶片泵。,3.3.1 双作用式叶片泵,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密封容积的构成:转子和定子中心重合,定子内表面近似椭圆形。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惯性力和根部压力油作用下,叶片顶
10、部紧贴定子内表面,叶片、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和配油盘间形成若干个密封工作腔。,吸压油形成: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叶片外伸,密封容积增大,吸入油液。相反,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密封容积逐步变小,压出油液。,分类: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腔完成两次吸、压油,故称双作用式叶片泵。有两个吸、压油腔,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平衡,又称卸荷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1-定子 2-转子 3-叶片,3.3 叶片泵,叶片泵的优缺点及应用,优点,缺点,应用,流量比齿轮泵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工作压力较高,容积效率也较高;单作用式叶片泵易于实现流量调节,双作用式叶片泵所受径向液压平衡,寿命长;结构紧凑,轮廓尺寸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压传动 液压 传动 动力 元件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