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ppt
《《流行病学-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意义: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用于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为制定疾病防制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现代医学院校毕业的医生要学会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疾病的预防工作。,内容:防制的策略和措施。疾病监测。关系:制订预防策略和措施,需要以疾病监测提供的信息为依据;而预防策略与措施是否正确必须依靠疾病监测来评价。,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预防和控制疾病应讲究策略和措施。策略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局的工作方针。措施是开展工作的具体手段。策略和措施的关系:策略的落实要靠一个个具体措施的实现;而具体措施的实施离不开宏观
2、策略的指导。否则政策落空或者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如全球消灭天花,一、结合实际情况在宏观水平制订预防策略,什么是疾病防制策略:是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疾病防制的当前形势和既往工作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找出疾病防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障碍,确定疾病防制中的优先领域及其近、中、远期步骤和方法。对疾病防制策略的要求:切实可行、有效 适应形势变化和发展,即时修订,为什么要修订疾病防制策略:,1、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2、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广泛地影响着个体的生物行为和社会行为。4、生物和社会行为往往是疾病传播和流行的
3、决定因素,因此,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既影响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着疾病流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举例:,艾滋病的流行主要是由行为因素造成的,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情况不同,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千差万别。所以要针对不同情况制订适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因此,对一种疾病流行的预防与控制必须结合当地的流行背景与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为制定疾病的防制策略提供了最佳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模式。,步骤:,收集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布特点和自然史资料),利用“社区诊断”确定危害最大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在确定防病重点时,综合考虑特效的防治方法和当地政府的支持程度(政
4、策的支持、资源的承受能为和全社会的参与程度等),二、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一)、全球卫生策略全球卫生策略的概念 是指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2000年以前及以后年代的一项永久性目标,即1977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策略“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2000,HFA),全球卫生策略确切的含义,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轻疾病或伤残带来的痛苦,并且通过更好的途径进入成年、老年,最后安乐地死去;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均匀地分配一切卫生资源;所有个人和家庭,通过自身充分地参与,将享受到初级卫生保健
5、;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赢得健康,并且明白疾病不是不可避免的。,(二)、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PHC)的概念是应用切实可行、学术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社区的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社区和国家依靠自力更生原则精神能够负担的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形式。,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内容:,1、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健康教育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3、基本治疗:以一级医
6、院为中心,面向社会,通过设点、开设家庭病床、巡诊、转诊相结合,为社区提供及早有效的医疗服务。4、康复:通过设立家庭病床或社区康复点,对丧失正常功能或残疾者,采取医学和社会综合措施,促使康复。,第二节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可根据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来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或恶化,即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一、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一级预防的概念 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又称病因预防,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一级预防的内容:健康促进和自我保健,(一)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们
7、避免或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有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和环境保护、监测:,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项通过对传播媒介和行为的干预,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到呼吸道感染等,与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还有艾滋病,在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健康教育是惟一有效的预防办法。,2、自我保健:自我保健是指个人在发病前就进行干预以促进健康,增强机体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自我保健包括不吸烟、不饮酒、不性乱、远离毒品、注意合理营养和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减少精神紧张等。,3、环
8、境保护和监测,环境保护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措施,旨在保证人们生活和生产环境的空气、水、土壤不受“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和“生活三废”即粪便、污水、垃圾,以及农药、化肥等的污染。避免环境污染和职业暴露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护环境应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以国家颁布的标准如大气卫生标准、三废排放标准、饮水及饮食卫生标准、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为依据,监测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过国家的标准,以期作为改善环境,保护人民不受致病因子危害的根本保证。,(二)健康保护 健康保护是对有明确病因(危险因素)或具备特异预防手段的疾病所采取的措施,在预防和消除病因上起主要作用。如长期供应腆盐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改进工艺流
9、程,保护生产环境不受有害粉尘的侵袭,以减少肺癌和尘肺的发生;通过孕妇保健咨询及禁止近亲婚配来预防先天性畸形及部分遗传性疾病等。,双向策略(two pronged strategy),开展一级预防常把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前者称为全人群策略(population strategy)旨在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它是通过健康促进实现的;后者称为高危策略(high risk strategy)旨在消除具有某些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的特殊暴露,它是通过健康保护实现的。,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
10、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慢性病大多病因不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加以早治疗是可行的。普查是早期、全面发现疾病的最好方法。但普查工作不宜广泛应用,因为在短时期内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筛检是早期发现疾病的主要方法,要考虑疾病筛检的原则。要达到“三早”做好二级预防就要向群众宣传防病知识和有病早治的好处,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水平,开发适宜的筛检方法及检测技术。,三、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对症
11、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疾病的不良反应,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等。康复治疗对己丧失劳动力或伤残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争取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康复治疗的措施包括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等。,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预防的概念:指疫情出现之前,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而进行的经常性工作传染病预防的具体措施:经常性预防措施和预防接种。,(一)、经常性预防措施,1、卫生宣传教育: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病知识,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虫等病媒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危害。2、改善卫生
12、条件: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搞好无害化排放和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贯彻食品卫生法。,3、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国境卫生检疫是检疫(quarantine)的一种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人和从国内传出,在一个国家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进出国境人员、交通工具、货物、行李和邮件等实施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这种综合性措施称为国境卫生检疫。,(二)预防接种(vaccination),预防接种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
13、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1、预防接种的种类:(1)、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人体后,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其制剂分为以下四类:,1)、灭活疫苗:经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灭活制成。优点是因含防腐剂,不易有杂菌生长,易于保存;缺点是免疫效果差,注射次数多,接种量大,接种后反应也较大。如霍乱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类毒素是将细菌外毒素经甲醛脱毒,使其失去致病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剂,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2)、减毒活疫苗:指用减毒或弱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接种后近似自然免疫,除产生全身抗体外,还可产生局部分泌型抗体。优点是刺激机体时间长,
14、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但由于不加防腐剂,当被污染时杂菌易生长。故必须冷冻保存,且保存期较短。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3)、组分疫苗:此类疫苗是从细菌或病毒粗抗原中分离提取某一种或几种具有免疫原性的生物学活性物质,除去免疫不必需的“杂质”,从而使疫苗更为纯净。如目前使用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疫苗及百日咳组分疫苗,其免疫效果较一般菌苗为好。,4)、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目前尚难以分离培养的病原体的保护性抗原成分大量表达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制出基因工程疫苗,预防相应疾病。目前已使用的有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2)、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其制剂注入机体
15、,使机体立即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该类制剂注射人体后,能很快获得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1)、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动物所取得的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常用的有破伤风抗毒素、抗狂犬病血清等。2)、免疫球蛋白:是用健康产妇的胎盘与脐带血或健康人的血制成的。有普通球蛋白布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普通球蛋白主要用于麻彦二甲型肝炎的易感接触者。,(3)、被动自动免疫:只是在有疫情时用于保护婴幼儿及体弱接触者的一种免疫方法。其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优点,但只能用于少数传染病。如在注射白喉或破伤风抗毒素的同时也进行自喉或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使机体在迅速获得保护的同时也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2、计划免疫(plann
16、ing immunity)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1)计划免疫的内容: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四苗防六病”,即对7周岁及其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以及以后适时的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2)计划免疫的程序:免疫程序是指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以及接种先后次序与要求。免疫程序的设计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疫苗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免疫效果、人群的免疫应答能力和实施免疫
17、预防的具体条件来制订。目前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如表9-1。,3、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是指接种者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或可能会影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的一种状态。(1)、接种的途径与剂量:途径有口服、气雾、注射(包括皮下、皮内、肌内)和划痕等。不同疫苗接种途径、接种对象年龄及接种剂量有所不同。(2)、疫苗的禁忌证:免疫缺陷、恶性肿瘤及应用放射治疗或代谢药物等而导致免疫功能受抑制者。接种对象正患伴有发热和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病,应推迟接种。以往接种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者,如过敏反应、虚脱、休克及惊厥等,不应接种。有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如癫痫、婴儿痉孪等,不应接种含百日咳抗原的疫苗。,(3)预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行病学-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 流行病学 疾病 预防 策略 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