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PPT 125页).ppt
《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PPT 125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PPT 125页).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本章要求和重难点,基本要求:1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2理解格栅间、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作用;3掌握膨胀污泥、上升污泥、腐化污泥的甄别,掌握曝气池的基本参数;4掌握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与对策重点:膨胀污泥、上升污泥、腐化污泥的甄别,曝气池的基本参数,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与对策。难点: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与对策。,第一节城市污水
2、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运行报表,技术指标,处理污水量,臭氧法,设备情况记录,1.1 技术指标,污染物去除指标,一、技术经济指标,泥、渣、沼气记录,出水水质达标率,处理污水量,污水处理量记录,污染物去除指标,污染物去除情况记录,A.出水污染物达标分析,B.全年出水达标天数合计,C.全年总运行天数合计,D.出水水质达标率计算=B/C,出水水质达标率,出水水质达标率一般要95%.,设备情况记录,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设备实际完好数/应当完好台数,设备使用率,设备使用率=设备使用台数/设备应当完成台数,95%,设备使用率取决于设计建设时的冗余程度和后期的管理改造等因素,泥、渣、沼气记录,泥、
3、渣、沼气记录,1.2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二、运行记录与报表,(二)运行记录与报表的分类,运行记录与报表,运行,财物,设备,化验,各操作岗位,日或旬统计报表,各工段,各科或处室,污水厂,月统计报表,季度或年统计报表,原始记录主要有值班记录、工作日志和设备维修记录,包括各种测试、分析或仪表显示数据的记录。,统计报表由原始记录汇编而成,分为年统计、月统计、季统计等。,第二节格栅间的运行管理,通过污水厂前设置的流量计、水位计得知污水厂的污水流量与渠内水深,再按照设计推荐的入流污水量与格栅工作台数的关系,确定投入运行的格栅数量,也可通过最佳过栅流速来确定格栅投入运行的台数。,2.1 格栅工作台数的确定,
4、2.2过栅流速的控制,合理控制过格栅流速,使格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拦截作用,保持最高的拦污效率。一般来讲,污水过栅越缓慢,拦污效果越好,但当缓慢至砂在栅前渠道及格栅下沉积时,过水断面会缩小,反而使流速变大。污水在栅前渠道流速一般应控制在0.40.8ms,过栅流速应控制在0.61.0ms。具体控制指标,视处理厂调试运营后根据来水污物组成、含砂量等实际情况确定。,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水中含有大粒径砂粒较多,即使控制在0.4ms,仍有砂在格栅前的渠道内沉积;多数城市污水中砂粒径在0.1mm左右,即使格栅前渠道内流速控制在0.3ms,也不会产生积砂现象。一些处理厂来水中绝大部分污物的尺寸比格栅栅距大得多,
5、此时过栅流速达到1.2ms也能保证好的拦污效果。,过栅流速的调整控制:可通过开、停格栅的工作台数来控制过栅流速。当发现过栅流速超过本厂要去的最高值时,应增加投入工作的格栅数量,使过栅流速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反之,减少投入工作的格栅数量,使过栅流速不至于偏低。,2.3栅渣的清除,及时清除栅渣,保证过栅流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清污次数太少,栅渣将在格栅上长时间附着使过栅断面减少,造成过栅流速增大,拦污效率下降。格栅若不及时清污,导致阻力增大,会造成流量在每台格栅上分配不均匀,同样降低拦污效率。因此,操作人员应将每一台格栅上的栅渣及时清除。,值班人员都应经常到现场巡检,观察格栅上栅渣的累积情况,并估
6、计栅前后液位差是否超过最大值,做到及时清污。超负荷运转的格栅间,尤应加强巡检。值班人员注意摸索总结这些规律,以提高工作效率。,栅渣的清除,沉砂的检查,格栅前后渠道内积砂与流速有关外,还与渠道底部流水面的坡度和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系,应定期检查渠道内的积砂情况,及时清砂并排除积砂原因。,格栅除砂机维护管理,格栅除污机系本污水处理厂内最易发生故障的设备之一,巡查时应注意有无异常声音,栅耙是否卡塞,栅条是否变形,并应定期加油保养,2.4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和格栅除砂机的维护,采取强制通风措施,降低格栅间的恶臭强度。,及时运走并立即处置清除的栅渣,以防止腐败后产生恶臭,栅渣堆放处要经常清洗。,栅渣压榨机排除
7、的压榨液因含有较高的恶臭物质,应及时用管道导入污水渠道中,严禁经明沟漫流至地面。,2.5卫生与安全,卫生安全问题:污水在长途输送过程中易腐化,产生的硫化氢和甲硫醇等恶臭有毒气体将在格栅间大量释放出来。在半敞开的格栅间内,恶臭强度一般在7090个臭气单位,最高可达130多个臭气单位。,解决方案,2.6分析测量与记录,记录每天发生的栅渣量。根据栅渣量的变化,间接判断格栅的拦污效率。当栅渣比历史记录减少时,应分析格栅是否运行正常。,第三节沉砂池的运行管理,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
8、至破坏生化处理工艺过程。,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将沉砂池的进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起立。沉砂池主要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现代设计的主要有旋流沉砂池。,沉砂池简介,3.1 概述,运行管理主要控制工艺参数:进水渠道流速(.9m/s);水力表面负荷(200m3/m2d);停留时间(2030s)。,3.2 配水与配气,沉砂池一般都设置调节闸门,曝气沉砂池还设置空气调节阀门,应经常巡查沉砂池的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入流污水量和空气量,使每一格沉砂池的工作情况(包括液位、水量、气量、排砂次数等)相同。,对于曝气沉砂池来说,配水均匀,
9、使每池处于同一工作液位,才能实现配气均匀。在气管阀开启程度相同时,只要各池的液位稍不同,就有可能导致气量分配严重不均。,3.3 排砂与洗砂,排砂次数太少,就会有积砂,增加排砂难度,甚至破坏排砂设备。,排砂次数太多,排砂含水率大,增加运行费用。,沉砂池池底排出的积砂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容易发臭。,洗砂间应及时清洗沉砂,并清运出去,保持环境卫生。,3.3.1 排砂,平流沉砂池或曝气沉砂池都是将砂水排入砂井,应定期检查砂井,以免出现埋泵现象。若是发现积砂过多,可打开下部的排污口,将砂排出一部分,或放入另一台潜水砂泵排出过多的积砂。,链条除砂机,工作原理:链式刮砂机主要由链条、刮板、传动装置,排砂筒。
10、框架及导轨等组成。利用旋转链条上的刮板,将沉砂池底的砂刮出池外。排出的砂含水率低,无需再进行砂水分离便可直接外运。,除砂设备,除砂设备,无论是行车带泵排砂还是链条式刮砂,因故障或其他原因停止排砂一段时间后,都不能直接启动,应认真检查砂量多少,若是沉砂太多,应排空沉砂池进行人工清砂,以免过载而损坏设备。,3.3.2 洗砂,目前污水厂采用旋流砂水分离器和螺旋洗砂器进行洗砂,经清洗分离下来的沉砂有机物含量低,且基本成为固态,可直接转车外运。,螺旋砂水分离器,工作原理:砂水混合液从分离器一端顶部输入水箱,混合液中比重较大的如砂粒等到将沉积于槽形底部,在螺旋叶片的推动下。砂粒沿斜置的u型槽底提升,离开液
11、面后继续推移一段距离,在砂粒充分脱水后经排砂口卸至盛砂桶,而与砂分离的水则从溢流口排出,达到分离目的。,洗砂设备,3.4 清除浮渣,沉砂池上的浮渣容易产生臭味影响环境卫生,同时浮渣缠绕易堵塞设备或者管道,应定期机械或者人工清理。,行车式刮泥机浮渣分离现场,行车式刮泥机前进时依靠刮板将漂浮在池面上的浮渣刮至排污槽内,后退时刮板抬起。,3.5 测量与运行记录,每日测量或记录项目:除砂量,曝气量。,定期测量或记录项目:湿砂中的含砂量,有机含量。,可测量项目:干砂的砂粒级配,按间隔为0.05进行筛分测试。,3.6旋流沉砂池运行管理,采用曝气沉砂池会使水中溶解氧升高,不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所以现在采用旋
12、流沉砂池较多。旋流沉砂池是利用砂的重力在旋转状态下沉降的原理工作。日常管理维护主要是控制沉砂池的流速、搅拌器的转速;沉砂池上的浮渣定期清除,以免产生臭气,影响美观;操作人员对沉砂池作连续测量并记录每天的除砂量,要对沉砂池的除砂效果做出评价,并反馈给运行调度。,第四节初沉池的运行管理,4.1 初沉池的工艺控制,工艺控制的目的是将工艺参数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不大于2.0h,堰板溢流水力负荷一般不大于10m3/h,水平流速不能大于50mm/s,若是出现超过范围,应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水力表面负荷 对于已定的池而言,当进水量一定时,它所能去除的颗粒大小也是一定的,且q=u。,初沉池q
13、一般在1-2m3/m2h,若初沉池后续为活性污泥法时,q一般在3/m2h;若后续为生物滤池时,q常采用3/m2h。,4.1.1 初沉池的工艺参数,水力停留时间(HRT)只有有足够的HRT,才能保证良好的絮凝效果,获得较高的。城市污水初沉池的HRT一般在之间。,溢流堰溢流负荷 这一参数能控制污水在池内,特别是在出水末端能保持一个均匀而稳定的流态,防止污闹情绪及浮渣流失。一般控制在小于10 m3/mh。,水平推进流速(辐流式为径向推进流速)它对沉淀效果影响不大,但应注意不得超过冲刷速度(一般为50mm/s),冲刷速度是足以将已下沉的污泥重新冲刷起来的流速,这也是污水开始环流的极限速度。,其它影响沉
14、淀效果的因素 除了以上的工艺参数影响沉淀效果外,入流污水的特征、温度和风力等因素也影响沉淀效果。水质新鲜程度 污水越新鲜效果越好,但污水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败。腐败污水中的污泥絮体由于微生物的分解活动,使颗粒尺寸减小,不易沉淀,严重时污水会在池中产生气体,使污泥上浮;污水中工业废水万分较大时,会加速污水的腐败,影响沉淀效果。,使污水容易腐败,使沉淀效果降低,使污水的粘度降低,使颗粒易于与污水分离,提高了沉淀效果,温度升高影响,在保证污水不严重腐败的前提下,总的沉淀效果将随温度的升高面提高。因此,夏天的一般比冬天的高。,温度,SS 入流污水中的SS的突然升高,也会产和“密度流”。因为入流污水中的SS
15、高,污水入池后会直接进入池一部向前流动,这时上部污水会静止不动形成死角而出现短流,这样过水断面减小,会造成下部流速增大,扰动沉下的污泥。,风力 对直径在30m以上的辐流式或宽度较大的平流式来说,风力会对产生影响。一方面使某些溢流堰超负荷,另一方面会使水面产生波动,使全池处于紊动混合壮态。,工艺控制的措施 一是改变投入运行的池数;二是调节入流水量,因管网在短时间内能调节一定的水量;三是向池配水渠道内投加一定量的化学絮凝剂。,4.1.2 初沉池的工艺控制,某污水处理厂冬季最冷月份污水平均温度为12,入流平均量100000m3/d,经运行实践发现该温度下要使SS去除率大于55%,水力表面负荷必须1.
16、3m3/m2h。在夏季时污水平均温度25,入流量为150000m3/d,此时只要水力表面负荷1.7 3m3/m2h,SS就能保证55%的去除率。该厂共有10座初沉池,其单池尺寸为BHL=14m 2.5 m 30 m,每池出水溢流堰总长60m。试为该厂编制运行调度方案。,工艺控制实例分析,解:,刮泥操作,连续刮泥,间接刮泥,4.2 刮泥操作,刮泥时应注意刮泥机的线速度,不能太高,不能超过3m/min,否则会使周边污泥泛起,直接从堰板溢流而出,影响初沉池的作用。,平流沉淀池,辐流式初沉池,4.3 排泥操作,排泥操作是初沉池运行中最难控制的一项操作。排泥可间歇也可连续,但初沉池一般是间歇的。其操作的
17、关键是掌握排泥间隔或每次的排泥持续时间。初沉池排泥的含固量一般为3-5%。排泥时间间隔 冬季长些(如一天一次)夏季短些(一天二至三次)。,排泥时间间隔,排泥浓度,排泥量,排泥泵的容量,确定排泥时间,2)含固量分析确定:当排泥开始时,从排泥管取样口连续取样,分析其含固量的变化,从排泥开始到含固量降至基本为零即为排泥时间。,1)估算确定:,排泥时间确定,实例分析 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100000m3/d,入流SS为250mg/l。该厂设有四条初沉池,每池配有一台流量为60m3/h的排泥泵,每4h排泥一次。试计算当SS去除率为60%,且要求排泥浓度为3%时,每次排泥持续时间。,解:每一次排泥周期
18、产生的干泥量,故每池排泥时间T=(21/60)60=21(min),溢流情况,注意问题,解决方案,最好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排泥,排泥应及时合理,注意控制排泥量,使排泥浓度符合工艺要求。,检查出水三角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被浮渣封口,并及时调节或修整。,检查浮渣板是否损坏,观察浮渣是否能顺利排出。,观察设备部件是否松动,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声响。,排泥管路每月清洗一次,防止砂油脂在管内阀门外积塞。,初沉池每年排空一次,检查水下部件腐蚀情况,池底有无积砂或死区,刮板与池底是否密合,排泥管斗是否积砂等,分析测量记录,做好常规指标如COD等进出水浓度、去除率,排泥次数及时将的记录,查看SS去除率是否下降,检
19、查污水水力负荷是否过大,短流,刮泥排泥周期太长而使积泥上浮。,确定刮泥方式和周期,避免污泥停留形成浮泥,刮泥不宜太快太繁,以免扰动下沉污泥。,4.4 初沉池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排 泥,刮 泥,浮 渣,运行设备,排泥管路,初沉池检查,SS去除率,第五节曝气池的运行管理,HRT和SRT,曝气池控制的基本参数,污泥、容积负荷,有机负荷率,冲击负荷,水温,溶解氧(DO),5.1 基本参数,5.1 基本参数,水力停留时间HRT是指污水在处理构筑物内的平均停留时间。HRT=处理构筑物的有效容积/进水量(h)固体停留时间SRT即污泥龄是新增长的污泥在曝气池中平均停留时间或池中污泥增长一倍平均所需的天数。SR
20、T=生化系统内的污泥总量/剩余污泥的排放量(d),HRT和SRT,SRT,HRT,污泥负荷Ns是生化系统内单位重量的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物数量,即有:NS=(S0-S)Q/VX(kg/kg.d)其中,S0曝气池进水BOD5浓度(mg/L);S出水BOD5浓度(mg/L);Q进水流量(m3/d);V曝气池有效容积(m3);X混合液污泥浓度(mg/L);Ns污泥负荷(kg BOD5/kg MLSS或 MLVSS),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容积负荷Nv是生化系统内单位重量有效曝气体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物数量,一般记做F/V,用Nv表示。污泥负荷Ns和容积负荷Nv过低,虽然可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
21、但也时活性污泥处于过氧化状态,使污泥沉淀性能差,出水SS变大,水质变差。污泥负荷Ns和容积负荷Nv过高,又使有机物氧化不彻底,出水水质变差。,有机负荷率又称为食物-微生物比F/M,是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去除污染物的数量,为单位时间内供给处理系统的BOD5与曝气池混合液MLSS或MLVSS的比值,即:F/M=BOD5/MLSS或MLVSS=S0Q/VX其中,S0曝气池进水BOD5浓度(mg/L);Q进水流量(m3/d);V曝气池有效容积(m3);X混合液污泥浓度(mg/L);F/M 有机负荷率(kg BOD5/kg MLSS或 MLVSS)食微比F/M与污泥浓度、溶解氧、污泥沉降比关系
22、密切。,5.1.3 有机负荷率,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实际操作上,调整污泥浓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如能根据排泥数据制作出适合该处理站的排泥曲线,对日后运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功率的浪费。食微比过高,系统需氧量上升造成供氧压力,超过系统供氧能力时造成系统缺氧,严重的将引起系统瘫痪。,(3)与活性污泥沉降比
23、的对应关系:,冲击负荷指在短时间内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超出设计值或超出正常值,可以是水力冲击负荷,也可以是有机冲击负荷。冲击负荷过大,超过生物处理系统的承受能力就会影响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变差,严重时使系统运行崩溃。,5.1.4 冲击负荷,生化处理系统要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运行,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降低处理效率。一般好氧工艺温度应在1030之间,厌氧工艺如消化工艺控制在3337内,除磷脱氮工艺应在15以上比较好,有利于脱氮。,5.1.5 水温,溶解氧DO是污水处理系统控制的最关键指标。DO过高,容易使污泥过氧化,DO过低,使有机物分解不彻底。一般好养段DO一定要大于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PPT 125页 城市 污水 污水处理 系统 运行 管理 PPT 125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