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货币理论.ppt
《商品货币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货币理论.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午好!,讲课人 王天义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秘书长,商品和货币理论,序言,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经济学经典巨著,自1867年出版以来一直在世界广为流传,并被称作“工人阶级的圣经”,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当人类社会进入第二个千年的时候,主要由于资本论的影响,马克思又被西方世界评为千年思想家;2007年由美国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论作为分析危机产生原因的重要著作,在西方世界又被抢购一空.是什么原因能够使资本论跨越时代和社会阶层而被广为传播和研究呢?我认为,可能就在于资本论作为科学巨著本身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导论
2、: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商品理论,二、货币理论,讲课内容,三、价值规律,附录一、二、三,导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843年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7年冬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讲,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1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2稿),18641865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3稿),1867年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资本论第1卷,1885年恩格斯整理出版资本论第2卷,1894年恩格斯整理出版资本论第3卷,1859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一)资本论的写作及出版,(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由
3、国民财富转向生产关系“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研究方法:唯物史观,“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
4、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枯。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一、商品理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1)物品的使用价值:有用性,(2)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别人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表现为
5、一种使用价值和另外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2、价 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2、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方面,具体劳动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价 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个别劳动,社会劳动,劳动,私有制,社会分工,(三)商品的价值量,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4、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五个因素,5、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
6、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二、货币理论,(一)货币的起源的本质,1、货币的起源,1只绵羊=2把斧头,=100斤小麦,=1件上衣,=1只绵羊,=1克黄金,=,1克黄金,100元,信用卡,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用货币去衡量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在货币上的表现是商品的价格,货币流通规律=,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由于纸币发行过多,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种现象就是通货膨胀。,三、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按其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7、,(二)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自发调节资源配置,2、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引起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小结,价值的本质: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的独立表现形式是货币。货币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规律: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三个作用: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各部门的分配比例;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
8、3、引起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附录一:马克思关于商品生产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没有商品经济概念,但他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概念;马克思没有市场经济的概念,但他有交换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概念。学术界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以货币为纽带连接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可以叫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或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形式可以叫市场经济。商品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和元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生产的逻辑可以看作是资本论关于市场经济的逻辑。,1、关于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产生有两个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一般基础;劳动的单一性和需要的
9、多样性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来解决。不同利益主体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为使让渡成为相互的让渡,人们只须默默地彼此当作独立的人相对立就行了”。资本论第1卷,第55、105页。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劳动交换必然采取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同上书第106页。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同上书第133页。,2、关于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63页
10、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主要作用:一是通过同一种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形成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推动同一部门不同企业优胜劣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二是通过利润率平均化,推动资源向效率高的部门转移,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三是通过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作用,使资源配置建立在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基础上。四是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价值的决定,调节资源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3、关于商品生产发展阶段,马克思把商品生产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发达的商品生产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资本论第2卷127页。“只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才成为一个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品 货币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