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作文大全.doc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作文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作文大全.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作文大全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一【中国年】过年,是一种味道;过年,是一种幸福;过年,是一种寄托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在匆匆逝去的岁月里,始终不变的是温暖如春的亲情。即使舟车劳顿也要回家过年,因为年与亲情相接,年与希望同行。灶台里的火烧得正旺,锅里蒸着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整间屋子里弥漫着蒸汽。母亲趁着蒸汽擦拭着玻璃,我从暖和的被子里艰难地钻了出来,拿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一块一块地揪着吃。“这一锅馒头蒸得好,吃了饭,给你爷爷送几个馒头,回来把家里收拾收拾。”母亲开始了她的碎碎念,但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止。母亲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
2、,过早地辍学挣钱、补贴家用,吃尽了生活的苦。所以,对她而言,过年是一件累并快乐的事。馒头一定得足够大,一定得足够圆,若是碰上喜事,母亲还会在馒头上点一个红点或是一朵“梅花”。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年便是冬日里蒸腾的那团白汽。对我而言,过年最开心的莫过于赶年集。集市像一块磁铁,吸引了方圆十几里的乡亲,人们会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买年货。年糕、粉条、糖果、腊肉各式各样的年货仿佛在向人们招手。我跟着母亲一起挑选有着吉祥富贵寓意的年画。随着年画的张贴,庄户人一年的疲惫也随之消失,新年的希冀也就有了暖暖的丰盈。如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喜庆的年画渐渐被“志存高远”“宁静致远”等一系列书法作品所
3、代替。但每次去爷爷家贴春联,他总会恭恭敬敬地打开毛主席的画像,让我贴在屋子里。看着他严肃的神情,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鼓舞着我。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年就是记忆深处的热闹与庄严。一番辛勤劳作后,最隆重的欢庆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热气腾腾的饺子摆满了饭桌,母亲照旧是最后一个落座的。她总是先夹一个饺子放到灶口,说:“这是为了讨好灶王爷,来年会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饭后不久,父亲和弟弟早已躺在炕上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而我和母亲忙着包明早要吃的水饺。日历撕下最后一页,是新年伊始,亦是我匆匆的脚步。在外地求学的四年里,每次我回学校,母亲总要大包小包塞满了我有限的行李箱,但怎么也塞不下她满肚子的不舍和牵挂。“
4、我和你爸爸没啥大本事,只要你们姐弟俩好好学习,身体健健康康,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我和弟弟带上父母的嘱托,踏上了新的征程,父母怀着期盼,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新的一年,父母希望子女长大成才,孩子们希望学业进步,恋人希望家庭幸福美满,老人希望一家健康平安周而复始、历久弥新。新一年的春耕秋收,新一年的平平安安。中国,又开始了新的一年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二【历添新岁月 春满旧山河】“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总得有一个窝。春节,便是一缕丝线,将那远航的船,天边的雀,牵回家中,一同聚在一起。按照我们这儿的规矩,无论工作多忙,总归是要在除夕夜前赶回来
5、,同父母亲人过春节。门外鞭炮声“噼里啪啦”一顿响,裹挟着火药味儿的空气四处飘散,红纸落了一地。待父亲拜过了天,拜过了厅堂上的财神爷和厨房里的灶神,除夕夜就开始了。除夕夜,免不了一顿丰盛的吃食。母亲从午饭过后开始准备,到了晚上,一口大锅“滋啦”几声,餐桌上便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美味的菜肴。桌上热气腾腾,桌下的一家六口也是笑呵呵地乐个不停。此时,爷爷奶奶催促我吃个红鸭蛋,弟弟唤着妈妈夹碗粉干,爸爸一边给爷爷奶奶夹着鸡肉一边又嗔怪着他们总是忙里忙外不肯休息。柔和的灯光下,迁就我口味的清汤火锅冒出一簇又一簇的热气,一块块鸡肉金灿灿又油光发亮,家乡特有的粉干掺和了酱油的颜色,自家种的青菜,奶奶坛子里腌了
6、许久的酸萝卜,用红纸抹过的红鸭蛋推杯换盏一顿响,仿佛一年里能吃到的所有美味都在这张桌上,而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都在此刻烟消云散。我耳朵里听到的,眼睛里看到的,嘴里吃着的,鼻子里嗅着的,“酸甜苦辣咸”都是团圆的味道。“团圆”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词汇,共处一室,是空间上的聚合;知心知意,才营造一个“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境界,连空气都充盈着淡淡的甜。到了大年初一,虽不用走亲戚,却也要起个大早。母亲总是起得比我早,在厨房里准备早上的吃食。我知道,她也一定泡好了“茶”。这里的茶并不是我们平时喝的红茶绿茶,而是用冰糖水加上捣碎的生姜、裹着糖衣的花生以及雪白的米苞等等。茶是刚泡的,握在手心里十分暖和。作为家
7、里的“大姐儿”,敬茶这个任务自然是交到了我的手上。所谓敬茶,便是小辈手托茶杯请长辈喝这新年的第一杯茶,长辈在喝茶前也会对小辈说一些祝福期冀的话语。我右手托着茶杯,左手扶着杯身,微微前倾低头,听着爷爷奶奶对我的祝福,而后递去茶,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却让我感受到了重如千钧的文化底蕴。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这样的习俗却温润着我的文化生活,慰藉我的人伦情感。父亲不善言辞,只是接过我的茶便喝了,但我明白,他的心里,对我的祝福与期待,又岂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完的。一盏盏茶送出去,祝福自是一大箩筐,年味儿也是满满当当似要溢出杯盏。走亲访友十几天,终于在正月十五这天看到了新年的小尾巴。在正月十四这一天
8、,祖祠里召集了每一户的代表,商量着十五这一天的事宜。在我们这儿,十五这一天是要抬着神明绕着村子走一圈的。黑脸的神明,在轿子上正襟危坐着,庄严又仿佛带着人间的烟火气。一路上敲锣打鼓,还带有一定的调子,途经人家,便会停下来等他们上香参拜,再放上一卷“满园春”(一种鞭炮)。敲敲打打,最终回到祖祠。在这里,参拜的人就更多了,但还是为做法事的师傅让出了一块地。只见那师傅嘴中念着我似懂非懂的语言,手上拿着一根对半剖开的牛角挥舞,时而还会吹起一种发出牛叫一般的乐器,古老而神秘。待到法事结束,便要点灯了。家家户户都会带上两个纸糊的灯笼,写上“丁财两旺”或是“如意平安”。我和弟弟各拿一个灯笼,灯笼里头的蜡烛要用
9、供奉神明的蜡烛上的火来点燃。回家前,要先在门前让鞭炮响上一阵,才能提着灯笼进家门。这灯进了家门后须得马上放到孩童的卧室中去,让这灯一夜长明,护他一世平安。一年又一年,从儿时掰着手指头地盼望到现在不知不觉地迎来新的一年,人变忙了,但是这春节还是同从前一般,热闹、祥和。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三乒乒乓乓的鞭炮声打破了这乡村的宁静,紧接着四周也接连不断的想起了鞭炮声。这是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它将送走2020年,把我们推进了2021年。在我家乡有个习俗,在除夕之日要去拜祭先人给列祖列宗“拜年”。把今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告知先人。在除夕这天我们一家人提着香烛、纸钱,拿着祭品,向祖先的坟地赶。一
10、路上鞭炮声震耳欲聋,乡下的小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扶老携幼的人群,大家和我们一样都提着香烛、纸钱,拿着祭品,向各自祖先的坟地赶,人人脸上都带着欢笑。看着行人的笑容我有些不解的问爸爸:“祭拜不是应该很严肃的吗?怎么大家的脸上都显得那么的开心?”爸爸告诉我,这是给先人拜年,把自己一年的收获告知地下的先人们,这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原来是这样啊,我听了恍然大悟。从山上回来后,我们就开始贴对联了,这可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之一哦。把那红红红火火的对联贴在雪白的门墙上,那家就像人们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给村庄增加了无限的活力和无边的色彩。那一副副的对联、一个个的“福”字让整个宁静的山村都笼罩在一片浓浓的节日气氛当中。当
11、夜幕慢慢降临时,除夕的另一重头戏开始了,那就是吃年夜饭。“年夜饭开始喽”!在奶奶的吆喝声中,我们鱼贯而出,从不同方向奔向餐厅。“哇!好丰盛的晚餐呀!”有整只的老母鸡、整条的鱼,还炖了一只大蹄髈,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蔬菜和各式各样的冷盘。咦,这怎么还有一只彩色的鱼?我连忙跑近一看,原来是一条用糯米做成的鱼呀?一问奶奶才知道这寓意着年年有“鱼”来年生活甜甜蜜蜜。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呀!夜渐渐深了,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的伴奏下,一顿丰富的除夕晚宴结束了。看完了精彩的春节晚会,就进入了过年的重中之重了,那就是放烟花了。“咚咚咚”12点的钟声响起来了,在这一刻,烟花爆竹就像约好似的在空中起开放。远处的十几支烟
12、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这样的景象让我想到了一副对联:“欢声笑声炮竹声声声入耳,家事喜事欢乐事事开心。”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骨儿起了个大早,要知道。以前我可是没这么勤快,因为今天我要去放开门红,开了门以后,只见昨晚的硝烟似乎还没有散尽,新的硝烟又散发开来了,这可是我最喜欢的味道了。吃过早饭我换了一身新
13、装和小朋友一起来到大街上,去感受那浓浓的春节气息;去感受那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去感受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的生活。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四【小村里的年味】在我心里,只有小时候在老家的年才叫过年呢。我的老家在山东省鲁西北平原,地理位置偏僻,全村才200多人。那时候穷,村里的“首富”也只是修起三间砖瓦房。直到我9岁,我家才从原来居住的三间土坯房搬到了父亲单位的宿舍。没钱的日子大家自然处处都要节省,只有过年,大人们才把攒了一年的钱拿出来,买新衣服、买肉、买菜、买烟花爆竹那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一年当中最高兴的时候。我母亲过日子仔细,一进入腊月,母亲就会赶集来买几块棉布做衣裳。等到年底,别人家给
14、孩子买衣裳时,我母亲已经把我和弟弟的新衣裳都缝制好了。一直到我8岁那年春节,我和弟弟才第一次穿上买的成衣,我的是件浅藕荷色的外套,胸前别着一个金色花篮样的胸针;弟弟的是一身军绿套装。我们兴奋地跑遍全村,向同伴显摆着新衣裳。那时候虽然穷,可不必承担生活压力的我们却觉得很快乐。随着母亲一样样把过年的东西买进家门,年的氛围越来越浓烈,母亲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几次叮嘱父亲:“过年别打孩子。”还给我买了红绒花戴在头上,给弟弟买了二分钱一包的摔炮和两毛钱一挂的小鞭炮。一直在教初三毕业班的父亲终于放了寒假,借了姥爷的木匠工具,赶在除夕前一天给我和弟弟做了手提灯笼,让我们姐弟俩在除夕夜成为全村孩子最羡慕的对
15、象。除夕夜的秧歌队在震天的锣鼓声中从村头出发了,他们挥舞着大红绸缎把一年的劳累起劲儿地甩向天空,村里的人们跟着秧歌队,一路笑着、畅想着未来的光景。秧歌队在村中间的大槐树底下放完烟花爆竹,我和弟弟看着冲过去捡“落鞭”的小伙伴心里直痒,忘记了母亲的叮嘱,也加入进去。可是,弟弟装进口袋里的“落鞭”响了,炸破了新衣裳的口袋,也吓懵了小小的他。母亲第一个冲过来,先拉起弟弟的手看有没有受伤,发现除了衣服没其它事的时候,率先破了她自己定的“过年不打小孩”的规矩,冲着我弟的屁股来了两巴掌,我弟嘹亮的哭声和锣鼓声此起彼伏。大年初一的早上,天还黑着,我们就被拉起来穿衣服吃饺子,也可能没吃完,拜年的大军就已经开始集
16、合了,从辈分最大的太奶奶家拜起,一路走一路拜,随着膝盖上的泥土增多,口袋里的糖果也渐渐多了起来。我们年龄大些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推让,嘴里说着不要了,身体却很诚实地不动,等着奶奶大娘们抓起一把或者几块糖塞进口袋,那一口袋糖甜了开学前的时光。小村虽然贫穷,我们的父辈却有着共同的认知,那就是让孩子们好好读书。我们村里没有一个孩子因为穷而辍学,我们几个同龄人,其中一个读到了博士,另外一个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还有六个是大学本科。时光飞逝,在年年岁岁不尽相同的鞭炮声中,小村里的孩子们陆续长大,追逐着梦想走远,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奋斗打拼,也都成为了小村的骄傲。那个远处的小村变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乡愁,小村的年也成
17、为了我们记忆里最甜蜜的回忆。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000字篇五“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恭喜恭喜中国年,五谷丰登笑开颜”我家对面黄老师家里传出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声,就知道,年到了!你知道年是什么味道的吗?是噼哩啪啦的爆竹声响彻大街小巷;是一幅幅红红火火的春联令人目不睱接;是琳琅满目美味可口让大家垂涎欲滴的年夜饭;是街边高挂的灯笼,是翘首以盼的春晚,更是一家团聚的欢声笑语。在我的家乡里,到腊月二十七日,便四处散发着年的气息。在这一天里,家家大扫除,做甜粿,备置年货。抹掉身上的汗水,望着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焕然一新的家,心里洋溢着的,那便是年的味道。腊月二十八日,我陪着父
18、亲去街上买对联纸,虽说是大清早,大街却早已热闹非凡:有的买对联,有的赶年货,有的牵着小孩买玩具,有的买新衣.街道两边的灯笼高高挂起,把整个小镇的街道装饰得喜气洋洋,要是在晚上,肯定亮如白昼吧!一回家,红纸往案上一铺,毛笔往墨里一蘸,潇潇洒洒一挥,“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便以隶书的字体嵌在纸上。再一横批:“四季平安”。用香糊往对联背面一抹,刚打开大门,却发现邻居家也在贴对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幅幅红红火火的春联令人目不睱接,大家互相点头问个好,相互拜年发红包,楼梯里充满的墨水味儿,那便是年的味道。腊月二十九,我与父亲把彩灯全都挂
19、在阳台上,又添上两个火红的大灯笼。天色稍晚,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按下开关。顿时,五彩缤纷的灯火在一片暮色中一支独秀。那两个大灯笼努力地转动着身子,有意与夕阳争个高低。这时,大家的赞叹声,那便是年的味道。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除夕。一清早,大家便迫不及待地起了床,仔仔细细地洗了个澡,恨不得把一年的积垢都给冲掉,才得以换上日以夜想的新衣新鞋。呵呵!多气派!长辈开始向我们发红包,也换来了我们最真诚的祝福。接了红包而喜笑颜开的我们便玩起了游戏。和玩伴出去放鞭炮。“啪啪啪”鞭炮和烟花开始燃放啦。那绚丽的焰火,燃烧的也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那便是年的味道。一回到家,令人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年夜饭便摆在了早已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年 中国人 集体 记忆 征文 1000 作文 大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