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化第九章核酸的生物学功能.ppt
《动物生化第九章核酸的生物学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化第九章核酸的生物学功能.ppt(2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讲授内容,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第三节 RNA催化活性的发现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五节 蛋白质的到位第六节 中心法则第七节 基因表达的调控第八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目标,了解DNA复制的一般过程,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DNA合成的异同了解PCR有选择扩增DNA的原理了解RNA合成涉及的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过程掌握核酶的概念掌握蛋白质合成的一般过程 掌握乳糖操纵子模型了解几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过程及原理,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一、DNA的复制,Watson和Cr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推测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
2、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A=TG=C,DNA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1958,Meselson和Stahl 大肠杆菌 15NH4CI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入14NH4CI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完成第一代和第二代繁殖时,分离DNA,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被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记作15N/15N)密度大,在下部;14N/14N密度小,在上部;15N/14N在15N/15N和14N/14N之间,(一)DNA的半保留复制,(二)DNA复
3、制开始于特定的起点,复制是从DNA分子上的特定部位开始的,这一部位叫原点(origin)从原点开始同时向DNA链的两个方向进行,结果形成一个分叉,称为复制叉(fork),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合成区别,大肠杆菌只有一个复制原点,Q形复制,速率1700bp/s高等生物有多个复制点,速率只有50bp/s,DNA的复制总是由5向3 方向进行前导链(leading strand)以35方向的母链为模板,连续复制合成的一条53方向的链随后链 另一条母链DNA是53方向,它作为模板时,复制合成许多条不连续的53方向的短链,(三)DNA复制中一股链是不连续合成,DNA复制的过程,(四)DNA复制相关的酶和
4、蛋白质,(1)DNA聚合酶,DNA聚合酶I是一个模板指导酶需要打开的DNA单链作为模板才能合成子链此酶催化的底物必须是脱氧的核苷5-三磷酸(dATP、dGTP、dTTP和dCTP)DNA聚合酶 需要引物DNA聚合酶只能将脱氧核苷酸加于已存在的DNA或RNA链的3-羟基上,缺少则不能合成DNA聚合酶还具有水解作用DNA聚合酶I是一个35核酸外切酶,又是53核酸外切酶。这两种酶活性对DNA的复制都是十分重要的,由DNA聚合酶催化的链延长反应,2引物酶,复制合成先导链或随后链冈崎片段的引物是一段RNA(5-10个核苷酸)这段RNA由一种特异的RNA聚合酶合成,此酶称为引物酶(Primerase)。,
5、引物及引物酶的作用,已知DNA聚合酶具有35的外切作用以校对复制中的错误核苷酸。这就决定了它不能从头开始合成。因此先合成一段低忠实性的多核苷酸来开始DNA的合成,并以核糖核苷酸来标记是“暂时”的。这种高度精确的安排增加了DNA复制的复杂性,却保证了复制的忠实性。已知复制的误差率仅为十亿分之一至百亿分之一,即复制十亿到一百亿个碱基才可能出一个差错。,3.DNA连接酶,DNA聚合酶能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RNA链上并延长,但不能催化两条DNA单链连接起来或把单条DNA链闭合起来。,二、DNA的损伤和修复,保证DNA分子的完整性对于生物是至关重要的在几亿年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复制过程中偶然发生的错误,
6、进行校正的高效“校正”系统及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DNA损伤进行修复的系统。,(一)DNA的损伤,某些化学、物理的因素可引起细胞DNA的损伤(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化学因素种类繁多,机制也很复杂;物理因素中紫外线的作用机制研究得比较清楚。例如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此外,DNA的损伤还有碱基可能改变或丢失、骨架中的磷酸二酯键可能断裂,螺旋链可能形成交联等。,胸腺嘧啶二聚体,紫外线引起DNA分子中同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核苷酸以共价键连接生成环丁烷结构,即嘧啶二聚体。最易见的是胸腺嘧啶二聚体。此种二聚体不能容纳在双螺旋结构中,它不能与互补链上的腺嘌呤形成氢键配对,影响DNA的复制和基因表达。,(二)损伤修复
7、系统,修复保护DNA的正常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不论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所造成的损伤,只要DNA结构发生改变,就能被修复酶识别,而把不正常的部分切除光诱导的修复(光修复)不依赖光的修复(暗修复)在高等动物体内暗修复代替了光修复。,光修复,光修复也称光复活它是由可见光(300-400nm)激活光复活酶,该酶能分解胸腺嘧啶二聚体。已从细菌和动物的细胞中分裂出一种光复活酶。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缺乏此酶。,暗修复,暗修复通过三种不同的机理来完成修复:1切除修复(excison repair)2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al repair)3SOS修复(SOS repair),切除修复,2重组修复,重组修
8、复是一种复制后修复。这种修复中含嘧啶二聚体的DNA片段仍可进行复制,但子链中在损伤的对应部位出现缺口。复制后通过分子内重组或称为姐妹链交换(sister-strand exchange),从完整的亲代链上把相应碱基顺序的片段移至子代链缺口处,使之成为完整的分子。亲链上的缺口由聚合酶I和连接酶填补完整,这就称为重组修复。,重组修复的结果,在重组修复过程中亲代链上的嘧啶二聚体并未消除,因此在进行第二次复制时子代链中仍会出现缺口,还需通过重组修复来弥补。但随着复制的不断进行,代数增多之后,虽然亲代链中的嘧啶二聚体仍然存在,而损伤的这一条DNA链却逐渐被稀释,最后对正常生理过程没有影响,损伤也就得到了
9、修复。,3SOS修复,这种修复是允许子链DNA复制合成时越过亲链上受损伤的片段而不形成缺口,称为旁路系统(bypass system)。这种修复以牺牲复制的忠实性为代价。例如修复嘧啶二聚体时,SOS系统被激活后,就沿复制叉前进合成子链,但在损伤对应部位随机放上两个腺嘌呤或其它错误核苷酸,子链虽合成但可能含有碱基错误。SOS修复的详细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三、RNA指导下的DNA合成,20世纪70年代从一些含RNA的肿瘤病毒如鸟类成髓细胞白血病病毒和劳氏肉瘤病毒中分离到一种独特的RNA指导的RNA聚合酶由于它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故此称为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10、反转录酶,反转录酶以病毒RNA为模板,在引物参与下以四种dNTP为底物,按53方向催化合成一条与模板RNA互补的RNA-DNA杂交链,其中的DNA链称为互补DNA链(cDNA)。然后再以新合成的RNA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的DNA链,形成双链的DNA分子。新合成的双链DNA分子可以进入宿主细胞核,并整合到宿主的DNA中,随宿主DNA一起复制传递给子代细胞。在某些条件下此潜伏的DNA可以活跃起来转录出病毒RNA而使病毒繁殖。在另外一些条件下它也可以引起宿主细胞发生癌变。,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周期,四、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多聚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
11、n),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的DNA特定片段体外合成扩增的方法。,PCR反应的步骤,在微量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微量的模板DNA,人工合成的两个DNA引物,四种脱氧单核苷酸(dNTP),一种耐热的多聚酶和Mg2+。将上述溶液加热,使模板DNA在高温下(如95)变性,双链解开为两条单链;然后降低反应温度,使两条引物在低温下(37)分别与两条模板互补退火,形成局部双链;再升高反应温度至中温(72),此时多聚酶以dNTP为原料,以两引物为复制的起点,在两条模板上合成新的DNA子链。如此重复改变反应温度,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中温延伸三个阶段。,PCR反应的结果,以三次改变温度为
12、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就使欲扩增的DNA区段的拷贝数放大一倍即第一次循环,每条模板双链DNA变为2条;第二次循环,则变为4条;第三次循环,变成8条以几何级数扩增下去。一般样品经30次循环最终使特定DNA片段放大了数百万倍。,PCR的特点,(1)对DNA模板要求不高,纯度要求不严,用量很低,DNA分子量的长度仅为几百个bp,只要含有未损伤的需要扩增的片段即可。(2)引物设计十分重要,它决定了PCR扩增片段的大小及特异性。引物的设计是按需要及引物设计原则进行的。现在已有DNA合成仪,设计好的引物能很快合成。(3)需要一个耐热的DNA聚合酶。发现了TaqDNA聚合酶,PCR才进入实用阶段。PCR技术现
13、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法医学及考古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PCR技术的应用,PCR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实际检测中,用于DNA研究、序列分析、测定基因表达,从cDNA可放大特定克隆、构建基因图、进化分析、生物证据分析和医学研究与临床检验等。,五、DNA核苷酸顺序测定,DNA顺序测定技术有A.Maxam和W.Gilbert提出的化学裂解法和1978年F.Sanger提出的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以Sanger法最适用。,Sanger法的程序,Sanger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PCR反应中加入一种2,3-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整个测定的程序如下:将被测DNA制成单链模板。分别
14、加入4个反应管中。并在每个管中加入引物、DNA聚合酶和4种dNTP(其中一种为32P标记)。然后在4个管中分别加入ddTTP、ddCTP、ddGTP和ddATP。然后进行保温反应。由于双脱氧的ddNTP比正常的dNTP少了3-羟基,当它在DNA聚合酶作用下掺入到正在延伸的DNA链时,因ddNTP不含3-羟基,于是就阻止了其它dNTP的继续掺入,起了特异性终止剂的作用。,2,3-二脱氧核苷三磷酸结构图,Sanger法的结果分析,反应结束后在4个管中分别形成一些全部具有相同5-引物端、和分别以ddT、ddC、ddG、ddA 残基为3-端结尾的一系列长短不一的混合物。每种混合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分
15、离及放射自显影,可见4种混合物形成不同的电泳迁移条带。每一条带都代表着一段以ddNTP终止的片段。只要按照电泳条带出现的先后次序即可读出被测DNA的顺序。,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一、转 录,整个生物体所有的遗传信息,都编码在每个细胞的DNA分子中。DNA是通过转录(transcription),将遗传信息转移到RNA分子上。转录就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一)DNA的大小与基因,在整个DNA的分子上分布着许多特殊的片段。在这些片段中有些是为一种或几种蛋白质的全部氨基酸编码的核苷酸顺序,称为基因(gene),也称为顺反子或多顺反子。通常也把这些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片段称为结构基因。在
16、DNA分子上还有些片段是为rRNA和tRNA编码的核苷酸,这些片段有时也称为基因。有些DNA片段,不编码基因而是一些不被转录的调控区,它们具有主宰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功能,是基因不可缺少的部分。,重复基因,DNA中有些基因是重复的,称为重复基因。原核生物中的重复基因数较少,真核生物中重复基因则很丰富如酵母的tRNA基因为每一种不同的tRNA编码的基因平均达10个重复基因这种多重复基因的现象,是为适应细胞的分裂和增殖的需要。,基因重叠,DNA分子中的基因的组合也很不相同在一些病毒中存在基因重叠的现象,如大肠杆菌噬菌体174DNA序列中基因排列。,不连续基因,真核生物的许多基因是不连续的,即一个完整的
17、基因被一个或更多个插入的片段所间隔。把这些插入而不编码的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把被间隔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部分称为外显子(exno)。转录出来的所有RNA都必须经过加工,除去其中的内含子并经复杂的修饰才能成为成熟的各种RNA,其中的mRNA才能成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二)双链DNA中仅有一段被转录,基因中仅一股链被转录。现在把被转录的一股链称为模板链,另一股链称为编码链。mRNA与模板链是互补的。mRNA的核苷酸顺序则与编码链完全相同,只是其中以U代替了T。因此,mRNA的遗传信息与编码链相同,代表了基因的编码顺序。,(三)RNA聚合酶,基因的转录是由RNA聚合酶(RNA polym
18、erase)催化。RNA聚合酶催化底物合成时是形成磷酸二酯键。合成的方向是53:即RNA聚合酶是沿着模板链的3 5方向移动。RNA聚合酶的条件模板,双链DNA或单链DNA均可作模板。活化的底物,需要4种三磷酸的核苷酸:ATP,GTP、UTP及CTP为反应底物。二价金属离子,主要是Mg2+和Mn2+。,RNA聚合酶的结构组成,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是一个非常大的(450KD)极其复杂的酶分子。它由4种亚基组成。整个酶的亚基组成是2,称为全酶。没有亚基的RNA聚合酶称为核心酶(2)。RNA聚合酶中各亚基的作用亚基激活RNA聚合酶使之识别转录起始点的序列,并参与解开DNA双链,找到模板链。当转录开始
19、合成RNA链后,亚基就从全酶中解离下来。解离下来的亚基可与另一核心酶连接,开始另一轮的转录。核心酶继续对DNA模板转录。全酶的作用是识别起始,而核心酶的作用是延长及辨认转录终止。,(四)DNA模板上的启动子,概念转录起始于RNA聚合酶结合在被转录的DNA区段上。结合的特定部位称为启动子(promoter)。它是20至200个碱基的特定顺序。习惯上将+1以下的转录方向称“下游”,-1以上称“上游”,启动子在上游区。现在发现原核生物的启动子顺序中存在两个共同的顺序,即-10顺序,也称为Pribnow顺序(pribnow box)和-35顺序。,启动子中不同顺序的作用,-10顺序-10的基本顺序是T
20、ATAATG。-10顺序被看作是双螺旋打开形成开放启动复合物的区域。-35顺序典型的情况下含有9个碱基,被认为是酶结合的起始部位。启动子常以单位时间内合成RNA分子数的多少分为强启动子和弱启动子。据认为强弱之间的区别就存在于-35的结构中。,启动子处的反应,聚合酶含有两个核苷酸结合位点,称为起始部位和延伸部位。起始部位结合三磷酸嘌呤核苷酸ATP或GTP。转录与复制不同,不需要引物,因而合成的RNA第一个核苷酸常常是pppA或pppG。,(五)延长在转录鼓泡上进行,转录泡是一个含有核心酶、DNA和新生RNA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含有一段解链的DNA“泡”,所以称为转录泡(transcription
21、 bubble)。在“泡”里新合成的RNA与模板DNA链形成一杂交的双螺旋。此段双螺旋长约12bp,相当于A型DNA螺旋的一转。在“泡”里核心酶始终与DNA的另一链(编码链)结合,使DNA中约有17个bp被解开。延长速率大约是每秒钟50个核苷酸,转录鼓泡移动170nm的距离。,RNA-DNA杂交链的长度,在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移动的整个过程中形成的RNA-DNA杂交链的长度及DNA未解开的区域长度均保持不变。杂交双链12bp的长度恰好短于双螺旋完整的一转,当形成完整的一转前,RNA因弯曲很厉害即离开了DNA模板,防止了RNA 5-末端与DNA相互缠绕打结。,转录的错误频率,RNA聚合酶没
22、有核酸外切酶活性,不能对进入RNA链的核苷酸进行校正,所以转录的错误频率是每104或105中有一个错误,是DNA复制中错误的105倍。这种准确性虽很低,但由于RNA的转录产物很多,极少数有缺陷的转录产物大概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六)转录终止,转录有终止点,转录终止出现在DNA分子内特定的碱基顺序上。细菌及病毒DNA的终止顺序分析证明,它们有明显的特点。富含GC,转录产物极易形成二重对称性(dyadsymmetry)结构,紧接GC之后有一串A。按此模板转录出来的RNA极易自身互补,形成发夹状结构新生的RNA链却以几个U残基而结束。当RNA聚合酶遇到这种结构特点时就会停止下来。,二、RNA转录后
23、的加工成熟,1.原核生物的mRNA成熟过程 2.原核生物的tRNA成熟过程 3.原核生物的rRNA成熟过程,1.原核生物的mRNA成熟过程,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不用修饰,因生成的mRNA高度不稳定,当它们的3末端合成尚未完成时,mRNA的5末端已经开始降解。mRNA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步发生的,mRNA仅仅合成一部分时,翻译就开始了,翻译结束,mRNA就开始降解。,2.原核生物的tRNA成熟过程,tRNA的成熟过程较为复杂,包括切割与核苷酸的修饰。多数tRNA的前体约比成熟分子大20,在5和3端都含有多余的顺序。这些多余顺序由特异的核酸酶RNase P及Rnase Q(或RNase)分别在5和3
24、端进行切割。,稀有碱基,稀有碱基的形成是在转录后与切割同时完成的。碱基的修饰是由酶催化的如甲基化酶,该酶能将甲基引入tRNA核苷酸的不同位置。,3.原核生物的rRNA成熟过程,大肠杆菌的rRNA是由三种rRNA丛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转录单位,彼此由间隙区(内含子)分隔开来。在间隙区中还存在着tRNA。这些rRNA和tRNA基因同时转录,形成一个长的RNA分子。在原核生物中,加工修饰与转录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在细胞内从来不存在完整的前体分子。,由16sRNA、tRNA谷、23sRNA、5sRNA和tRNA色以及在远端的另一个tRNA天冬等组成,三、真核生物中的转录,真核生物中的转录比原核生物复杂,其主
25、要差别如下:1真核生物中转录与翻译处在不同的区域 2RNA聚合酶不相同 3启动子不同 4转录后RNA加工修饰不同,1真核生物中转录与翻译处在不同的区域,在原核生物中mRNA的转录与翻译几乎是同步发生的。而真核生物,转录是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则在核外进行。转录合成的RNA必须穿出核膜才发挥作用。这种转录和翻译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隔使得真核生物能够以精巧的方式进行RNA的加工、修饰、拼接,增强了真核生物对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调控。,2RNA聚合酶不相同,原核生物中RNA由一种聚合酶合成。在真核生物中则有三种类型的RNA聚合酶。,3启动子不同,已知真核生物的启动子与原核生物的很相似,也位于转录起始部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生化 第九 核酸 生物学 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