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谱估计现代方法.ppt
《功率谱估计现代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率谱估计现代方法.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功率谱估计的现代方法,4.1从经典谱估计到现代谱估计4.2谱估计的参数模型方法4.3AR模型的Yule-Walker方程4.4Levinson-Durbin算法4.5AR模型的稳定性及其阶的确定4.6AR谱估计的性质,4.7格型滤波器4.8AR模型参数提取方法4.9AR谱估计的异常现象及其补救措施4.10MA和ARMA模型谱估计4.11白噪声中正弦波频率估计,4.1功率谱估计的经典方法一、功率谱概念:一个离散平稳随机过程,在时域用自协方差序列或者自相关序列描述。在频域中,是用功率谱来描述的。功率谱反映随机过程的功率密度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功率密度谱而实际中,我们只能观测到有限个数据,它们
2、往往是随机过程的一个取样序列中的一般数据,我们必须根据这些数据来估计随机过程的功率谱,也就是说从有限长信号中估计出来。,二、估计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设a是广义平稳随机信号x(n)的一个特征量(可以是均值方差,自相关出数or功率谱)。是我们得到的估计值,也是一个随机变量,那么 对a估计的质量(近似程度)可以从以下一个方面考虑:1.估计的偏差(也叫偏倚)用B表示 定义为:表示估计量 的均值 与真值a之差。若B=0的估计为无偏估计,反之为有偏估计 若 为渐近无偏估计(N为观测数据的个数)。我们总希望,估计是无偏的or渐近无偏的是高质量的估计。,2.估计方差表示各次估计值相对估计均值的分散程度。方差
3、小意味着单次估计的结果为估计量的均值的概率大。它与估计的偏差不同,若是无偏的,则说明单次估计取真值的概率大,也只有小方差无偏估计的质量好。B和 要同时考虑。3.估计的均方误差 定义:不难证明,我们认为均方误差较小的估计,质量更好些。若有:,称 是a的一致估计,显然一致估计包含了偏差和方差都渐近0。,功率谱估计的方法很多,但分为二类:一类是经典法,另一类是现代方法经典方法主要包括有自相关法(也称间接法)和周期图法(又称直接法)下面分别简单说明一下。三、自相关法:(理论基础是维纳率钦定理)即:对于一平稳离散随机信号来说,它的自相关函数 与它的功率谱 之间构成一对付里叶变换:,若x(n)是各态遍历的
4、,其自相关函数可由它的一个取样时间序列用时间平均的方法求出,即:在大多数应用中,x(n)是实信号:(*共轭)一般只能观测到随机信号一个取样时间序列的有限个取样值(例如N个值),表示为:自相关函数只能由这N个取样数据来估计,自相关法是常用的一种估计方法。,自相关法步骤:首先由 估计出再对 求其傅立叶变换,即得x(n)的功率谱:可以证明,对于固定延迟,的一致估计。四、周期图直接法 由式 可见:式子右端,实际上是x(n)与x(-n)的卷积运算,若x(n)的傅立叶变换为,则x(-n)的傅立叶变换为 对上式两端去傅立叶变换:,将上式的 在单位圆上等间隔取值得:简记为:可以用FFT快速计算周期图法。五、经
5、典法的缺点 不管数据记录多长(N多大),周期图法和自相关法都不是功率谱的良好估计,主要因为存在以下两个难以克服的固有缺点:,频率分辨率不高(频率分辨率是指区分两个邻近频率分量的能力)因为:频率分辨率(Hz)反比于数据记录持续时间(长度,以秒计)。而实际中,不可能获得长的数据记录。2.经典法都是取一个长为N的取样序列,除此之外的序列值都看成0,相当于在进行FFT前对无限长的数据序列进行了加窗处理(加了一个有限宽的矩形窗)。我们知道:矩形窗的频谱主瓣不是无限窄,且有旁瓣存在,这就造成了能量向旁瓣中“泄漏”,且使分辨率降低,产生假的谱峰。,尽管有三种改进方法(Bartlett法、Welch法和Nat
6、tall法)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促进了功率谱估计现代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现代谱估计技术始于60年代,有自回归法(AR)、线性预测法(LP)和最大熵(ME)法等三种互相等效的方法和最大似然法(ML法)。目前现代谱估计研究仍侧重于一维谱分析,其它如多维谱估计,多通道谱估计,和高阶谱估计等的研究正在兴起,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4.2谱估计的参数模型方法,通常人们或多或少地掌握了关于被估计过程的某些先验知识,从而有可能对这做出某些合理的假定。例如为它建立一个准确或至少近似的模型,而不必象经典谱估计法那样认为凡未观测到的数据等于零,这就从根本上丢弃了对数据序列加窗的隐含假设。一、模型法步骤:
7、以参数模型为基础的谱估计方法一般按三个步骤进行:设模型;算法;再计算谱为被估计的随机过程确定一个合理的模型,当然这有赖于对些随机过程的理论分析的实验研究。根据观测数据估计模型的参数 各种算法研究。用估计得到的模型参数计算功率谱。(PS),二、模型例如: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随机过程大多数可以用有理传输函数模型很好地逼近,如图:线性系统:是前馈(or动平均)支路的系数,又称MA系数。是后馈(or自回归)支路的系数,又称AR系数。该模型的输出和输入间满足差分方程:,输出功率谱和输入功率谱之间满足:或:前面这三个式子H(Z)(传输函数)、x(n)(差分方程)、功率谱,表示“极点一零点”模型,称为ARMA(
8、p,q)模型。1.当只有零点时,模型为:-模型(阶滑动平均模型)(除外,所有MA系数=0),2.当都为极点时,模型为:模型,即P阶自回归模型=,三、Wold分解定理:内容:任何广义平衡随机过程可分解成一个完全随机的部分和一个确定的部分。(所谓确定随机过程是指可根据无限个过去取样值,完全预测的随机过程。)Wold分解定理的一个推论是:如果功率谱完全是连续的,那么任何ARMA or AR过程,可以用一个无限阶的MA过程表示。Kolmogorov定理也有类似结论:任何ARMA or MA过程可以用一个无限阶的AR过程表示。,这两个定理有很重要的意义:1.如果选择了一个错误模型(即)只要模型的阶足够高
9、,它仍然能比较好地逼近被建模的随机过程。2.估计ARMA or MA参数一般需解一组曲线性方程。而估计AR模型参数通常只需解一组线性方程。所以我们都可以用AR模型来逼近,只是选择足够高的阶。,4.3 AR模型的Yule-Walker方程,以AR模型为基础的谱估计:来计算这就需要知道P,P个AM系数以及模型的激励源的方差。为此,必须把这些参数和已知(or估计到的)自相关函数联系起来这就是著名的Yule-Walker方程。,一、推导:将AR模型的差分方程 的自相关函表达式:设AR模型的冲激响应是h(n),在方差 的白噪声序列 u(n)作用下产生输出x(n):设h(n)是因果的,根据初值定理:这就是
10、AR模型的 Yule-Walker方程。,二、求解 为求出AR模型参数:可先从上式中选择 的P个方程,解出,再代入 的方程,求。也可以解方程组:只要已知or估计出(P+1)个自相关函数值,即可由此方程组解出(P+1)个模型参数,4.4 Levinson-Durbin 算法,解上节讲的矩阵方程(用高斯消元法)需要的运算量为 过大,为此我们引入Levinson-Durbin 算法。Levinson算法推导:1.解0阶Yule-Walker方程:构造1阶预备方程:2.求解1阶Yule-Walker方程:得解:,将上式两端各项左乘1阶系数矩阵,并利用(1)的结果,得:解上式得:同样构造2阶预备方程:,
11、3.求解2阶Yule-Walker方程:将求解:上式各项左乘2阶系数矩阵,得求解上式,得如此求解下去。,归纳得:算法框图:,最后目的,求出更高一阶的 参数,直至递推完成,到P阶为止。应得到,再代入功率谱公式:在()范围内N个等间隔频率点上均匀取样:Note:如果自相关函数值不是已知的,而只知道N个观测数据 那么AR(P)模型参数可按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计算:(1)用由 估计出自相关函数值,然后再用Levinson算法根据计算AR(P)的估计值。(2)利用最小二乘方准则,直接由数据 计算AR(P)模型参数,这种方法将在4.8节讨论。,4.5 AR模型的稳定性和它的阶的确定,一、AR模型的稳定性 AR
12、(P)模型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的极点(即 的根)都在单位圆内。如果Yule-Walker方程的系数矩阵,即自相关矩阵是正定的则其解 所构成的A(z)的根都在单位园内。在Levinson算法递准计算过程中,得到各阶AR模型激励信号的方差(能量)随阶次增加而递减,从而得到:4.再由 得,反射系数。or说,在Levinson算法递准计算中,如果有 则AR(P)模型一定是稳定的。,二、AR模型的阶 通常事前不知道AR模型的阶。若阶选得太低,功率谱受到的平滑太厉害,分辨率低;阶选得太高,固然能提高分辨率,但会出现许多虚假的谱峰。因此,在谱估计中,要把AR(k)的阶选得等于or略大于P。一种简单和直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功率 估计 现代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