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舆论应对》.ppt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舆论应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舆论应对》.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舆论应对,2016年03月12日,什么是媒商?,一个人的能力素养由多方面构成。一个成功的人,除了具备我们熟知的智商和情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媒商。这里的媒商就是媒介素养。随着新媒体兴起和社会舆论多元化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现象,又加大了企业的舆论压力。因此,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学会和媒体,包括新媒体打交道,即尽快提升智商、情商和媒商。,谨言慎行,防止祸从口出!,毕姥爷饭局门,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
2、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什么是自媒体?,通常地讲,凡是信息内容为负面或是触及社会敏感话题,均可以视作广义上的危机信息。在互联网上,危机信息的主要传播形式是网民发帖及转帖,或是由网络转载传统媒体及首发网络媒体的报道。如果信息在传播初期失控,很可能发展为网络谣言、谩骂、讽刺言论或恶搞等等。危机信息在网上传播具有“滚雪球”效应。,什么是危机信息?,1.传播的真实性有待考究。(假新闻,如: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外国小伙撞大妈)2.传播的合法性尚不规范。(自媒体营销法律空白,打擦边球)3.传播的客观性
3、有失中立。(不了解真相大量转发,间接成了“帮凶”)4.为达到某种目的无下限(XX门事件特别多),自媒体时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不传播不能确定真实性的,以及负能量的新闻,课程大纲,一、危机的基本概念,二、企业危机管理,三、企业突发危机管理的实务操作,四、企业舆情应对的整体战略,五、国学中的危机管理思想,一、危机的基本概念,1、企业危机的分类2、危机的特点3、危机的三重效应4、危机的时期5、墨菲定律6、海恩法则,1、企业危机的分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雷击灾害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4、发生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员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各类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5、由质量事故引起的品牌危机。6、劳动纠纷引起舆论事件。,2、危机的特点,1、突发性2、紧迫性3、破坏性(有形和无形)4、聚焦性5、延续性(抛物线原理),3、危机的三重效应,放大,扩散,连锁,“马蹄铁效应”是这样说的:断了一枚钉子,掉了一只蹄铁;掉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摔死了一位将军;摔死了一位将军,吃了一场败仗;吃了一场败仗,亡了一个国家。,4、危机的时期(抛物线原理),危机信息源不再是一种客观问题,而成了我们的主观
5、判断(北京老外撞大妈)2013年12月2日,北京街头车行道斑马线的一起交通事故,引发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事件双方是一名骑摩托车的外籍男子和一位过马路的中年妇女。事后出现几种舆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中国大妈冤枉,她确实被老外撞了”,也有人把关注点集中在“老外用中文对倒地大妈爆粗口”上。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新的危机信息源(李天一事件),什么是黑天鹅事件?,惯常思维模式的彻底颠覆在发现澳大利亚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欧洲人没有见过黑天鹅,“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就成了一个没有人怀疑的事实,一直到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欧洲人的想法因此一百八十度
6、翻转,黑天鹅也变成了不吉利的象征,像是我们所说的乌鸦一样。这种翻转会造成人们心理很剧烈的震荡,因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有数万只的白天鹅作证,但是要推翻它,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足够了。也就是说,人们所习惯相信的信念、所乐观看待的事件,有可能是错的,而我们从未思考过“它是错的”所造成的后果,我们期待的破灭,竟是如此之轻易。,“黑天鹅”的逻辑,“黑天鹅”的逻辑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对我们的历史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通常都不是我们已知或可以预见的东西。股市会突然崩盘,美国地产泡沫会引发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次贷危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会使得大半个中国陷入瘫痪状态,带来上千亿的损失我们其实每一天都被“黑
7、天鹅”环绕着。即使你足不出户,认识到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力也并不难。审视一下你自己的生存环境,数一数自你出生以来,周围发生的重大事件、技术变革和发明,它们有多少在你预料之中?看看你自己的生活,你的职业选择、与爱人的邂逅、朋友的背叛、暴富或潦倒、股市大涨或崩盘这些事有多少是按照计划发生的?,我们总是在为不遵守某些规定而找借口,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事件一:“911”事件,黑天鹅事件二:我国雪灾 2008年春节期间,黑天鹅事件三:泰坦尼克号,黑天鹅事件四:次贷危机,5、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6、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
8、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二、企业危机管理,1、预防危机的八大建议2、企业外部危机处理的主张3、企业内部危机处理的主张4、危机恢复管理的实务操作,1、预防危机的八大建议,1)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2)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3)建立危机预警系统4)加强企业内部传播流程管理5)危机管理资源的保障6)危机管理技能的培训7)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8)制定危机管理方案,2、企业外部危机处理的主张,1)关心政策,积极配合主管部门2)统一口径,策略应对媒
9、体质疑3)诚心沟通,尽力赢得各方谅解4)低调处理,暂避对抗雪上加霜5)转危为安,寻找契机重获市场6)积极公益,再塑良好社会形象,3、企业内部危机处理的主张,1)居安思危,培养全员危机意识2)未雨绸缪,及早进行危机培训3)防范未然,建立危机预警系统4)防微杜渐,第一时间排除险情5)弥补过失,勇于承担事故责任6)总结经验,谨防危机事件重演,总部火灾事故传播给我们的启示?,4、危机恢复管理的实务操作,1)企业危机恢复的内容2)企业危机恢复的任务3)危机恢复管理的步骤4)危机恢复的具体策略5)危机恢复的基本法则,1)企业危机恢复管理的步骤,消除危机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完善企业可
10、持续性发展的机制是企业危机恢复管理的重要任务。危机恢复工作在危机持续过程中就要着手进行。当危机处理基本告一段落之后,企业就应该着手消除危机过程中给组织造成的各种消极影响,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公关,以使组织的日常工作早日走上正轨,并且通过反思危机过程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对组织的“漏洞”进行修复,以使组织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危机恢复阶段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尽快做好危机后的重建恢复工作;二是在危机后要进行客观的评估,分析总结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可以为今后应对类似危机奠定基础,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制度和管理革新,化危机为良机。,2)企业危机恢复的任务,
11、消除危机产生的影响、维持企业的生存。危机造成的直接损失较好计算,但危机的总体影响却难以估计,影响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消除危机的影响、降低损失、维持企业的生存是危机恢复管理的首要任务。抓住危机带来的机会,为企业崛起作准备。现代企业面对不稳定和不利的环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不利的环境会使企业陷入危机。但如果能抓住危机中的机会,将会促使企业进行持续变革,重塑企业形象,增进企业内部团结,使企业恢复到井然有序的状态,为企业崛起作准备。修正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内部团结,增加员工士气重塑企业形象强化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3)危机恢复管理的步骤,1建立危机恢复小组危机恢复小组有别于危机反应小组
12、。第一,危机恢复小组的目的是使组织从危机的影响中恢复过来,而反应小组的目的只是控制危机,减少损失。第二,危机恢复小组的主要职能是恢复管理的决策、监控和协调,而危机反应小组则不但要决策还要快速行动。第三,危机反应小组一般是由专业的危机反应人员组成,很少使用非专业人员,这些专业的危机反应人员可以来自组织内部,也可以来自组织外部(如救护人员)。而危机恢复小组成员则大多来自组织内部。第四,在危机快速反应时由于情况紧急,其决策是由快速反应小组的成员来执行,而危机恢复小组的决策则大都由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执行,当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不够时,也可以雇用外部组织参与该组织的恢复工作。中国政府在2008年南方的低温
13、冰冻雪灾中,依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来加强危机管理,组织开展灾害恢复工作。,3)危机恢复管理的步骤,2获取信息危机恢复小组要进行危机恢复决策,必须获得有关危机的信息,了解危机的破坏性质和严重程度。信息可以来自危机的受影响者,如危机的受害者、危机反应人员、帮助组织进行危机反应的其他组织成员和受到危机影响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可以为危机恢复小组提供一些详细的、容易评估的信息,而那些难以作出评估的信息,则需要企业专门的人员对危机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如机器设备、受伤者的伤势、企业无形资产受损的程度等都不是可以直接认识到的,只有像技术人员、医生、资产评估人员这些专业人员才能对损失情况作出
14、较为客观的评估,为危机恢复小组提供专业的决策依据。信息搜集过程中,危机恢复小组一方面通过对受危机影响者的调查了解危机的第一手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专门的人员进入危机现场对危机的损失进行评估和现场调查。综合两方面的结果,危机恢复小组对危机损失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危机损失的全面认识。,3)危机恢复管理的步骤,3确定危机恢复对象和危机恢复对象的重要性排序(1)确定需要恢复的所有潜在对象。危机造成的损害不仅仅是那些显而易见的损害,危机恢复小组需要对危机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了解需要进行恢复的所有潜在对象。(2)确定危机恢复对象,决定危机恢复对象的重要性排序。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对于一些损害会不予恢复
15、,如在汶川地震中倒塌的一部分房屋经探测发现原本就建造在了地震板块问的“危险区域”。在确定危机恢复对象重要性排序的时候最好不要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此时的决策应该由危机恢复小组成员、危机管理专家、危机高层管理者组成的专家小组进行权威性决策。,4制订危机恢复计划计划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危机恢复对象总论:危机恢复对象有哪些,危机恢复对象的重要性排序,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危机恢复对象,这些危机恢复对象重要性排序的理由等。(2)每种危机恢复对象分配的资源:每种危机恢复对象可以得到哪些资源,这些资源如何进行储备,又如何提供给危机恢复人员,这些资源供应的时间表等。(3)每种危机恢复对象的人员配置:每种危机恢
16、复对象由哪些人负责,这些人中谁是主要负责人,负责人有什么样的权力和责任等。(4)补偿和激励:危机恢复人员的激励政策是怎样的,危机恢复人员因额外付出和努力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补偿等。(5)危机恢复的预算:各种危机恢复对象有什么样的预算约束,对这个危机恢复的预算,危机恢复的分阶段预算。(6)危机恢复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政策。,3)危机恢复管理的步骤,5恢复计划的执行在危机恢复计划指导下,组织开始了全面的危机恢复行动,然而危机恢复计划在执行中要充分考量其他各个因素的变化从而适当调整计划。除此之外,在危机恢复的执行中,组织要做到修补和建设两手抓,一方面弥合危机带来的损害和伤痕,另一方面利用危机带来的
17、转型和机会,对组织的运作机制、形象系统和价值系统进行优化和改善。,3)危机恢复管理的步骤,4)危机恢复管理的策略,(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在危机恢复阶段,要及时以惨痛的教训为题材对管理人员加强教育。要向管理者介绍一些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培养管理者们的危机管理意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管理者们对企业内外发生的重要事情进行追踪报道,解惑释疑,对错误言论进行批评和更正的能力,使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主动出击,遏制危机的扩大化。,(二)加强对大众、消费者的宣传,实现心理恢复传播过程中引发的危机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深刻的教训,危机过后,他们会因各种不确定性而身心不安,他们的心中因危机
18、而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这时候,一定要搞好企业形象、产品、服务的宣传工作,使消费者打心底里认识企业的信誉、产品质量等,通过宣传和启发,也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企业的真诚。,4)危机恢复管理的策略,(三)合理利用危机,实现由“危”到“机”的转化管理学家苏伟伦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或是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认为“危机”有两层含义“危”意味着“危险”,“机”意味着“机遇”。因为,这首先体现了认识的辩证性,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其次,它体现了管理思想的乐观性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9、的道理。最后,在危机中发现机会也是减轻危机创伤的心理良药。正如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诺曼奥古斯丁所说,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4)危机恢复管理的策略,(四)加强危机恢复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危机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包括:第一,企业是否继续关注、安慰在危机事件中受害的消费者和大众;第二,企业是否以实际行动表明改善自己管理行为的决心和今后继续寻求公众支持和帮助的愿望;第三,企业是否举办过富有影响的公关活动,主动创造良好的公关氛同,以最大程度减少危机对企业的声誉的破坏;第四,危机过后,企业各职能是否正常运转;第五,企业是否制订过完整的危机恢复框架和行动步骤;第六,企业是否对此次危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舆论应对 突发事件 应急 管理 舆论 应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