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控制》课件.ppt
《《标准成本控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成本控制》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标准成本控制,王玉坤燕山大学会计系,成本控制的含义,狭义: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将各项实际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广义:不仅要控制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而且要控制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试制阶段的成本和售后阶段的成本;不仅要控制产品成本,而且要控制产品成本以外的成本,如质量成本、环境成本和全生命周期成本,2,不同目的、不同成本,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控制的难易程度上看,在价格、成本、利润、资金等几大经济要素中,对成本的控制相对于其他要素来讲,企业掌握的主动性似乎更大些。由于成本控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可以降低成本,就意味着利润的相
2、对增加,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可以降低保本点,扩大安全边际,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和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社会消耗。,3,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标准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环境成本控制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4,目录,13.1 标准成本控制概述13.2 标准成本的制定13.3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重点)13.4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了解),5,引言,20世纪20年代初,泰勒的科学管理运动在工业企业中广泛推行。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定额管理,如何借助会计手段考核各项定额的执行情况,就成为当时会计界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1929年在纽约召开的国际会计师第四届大会上,标准成本成了
3、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会上,美国会计学者哈里逊(C.Harrison)发表了重要论文有助于生产的成本会计,系统地介绍了标准成本法,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反响。德国著名的会计学家谢林(A.Schilling)赞誉标准成本法是一项“会计革命”。到了30年代,标准成本法在进一步完善以后,被正式纳入复式记账的会计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标准成本法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日臻完善,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6,13.1 标准成本控制概述,标准成本系统,也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是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找到差异,并分析和控制成本差异,借以衡量生产效率高低的一种成本制度。,7,实施标准成本系统步骤,8,13.1.1 标
4、准成本的含义,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是一种“应该成本”。一般而言,标准成本具有如下特征:目标性科学性稳定性,9,13.1.2 标准成本的分类,标准成本按其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可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按照其适用的时期,可以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10,理想标准成本,含义:理想标准成本是指目前生产条件和企业经营管理处于最佳状态时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缺点:在理论上能讲得通,但实际上很难达到,以此作为标准可能会因为可望而不可及,从而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意义:只能给企业指出努力的方向或奋斗的
5、目标,不能作为成本控制和评价实际工作的标准。,11,正常标准成本,含义:正常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生产条件,效率良好的情况下,根据下期一般情况下应该发生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预计设备生产经营能力而制定出的标准成本。意义:虽然实现该标准成本有一定难度,但这种标准不是遥不可及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实用性,可以成为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12,现行标准成本,含义:现行标准成本是依据其适用期间的实际价格、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程度所预计的标准成本。缺点:该标准成本不具有稳定性,其数值随着决定该标准成本的各个因素的改变而改变。,13,基本标准成本,含义:基本标准成本是指在经营环境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依据正常的
6、价格、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程度所能达到的成本水平。特点:一旦制定好标准成本,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除非生产的基本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缺点:基本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灵活性,因此,这种标准成本在实际中很少采用。,14,13.1.3 标准成本的作用,5、可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2、便于企业实现日常成本控制,3、可以简化会计核算,4、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15,13.2 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一词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由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得到的,准确地说,应称其为“成本标准”。即:成本标准单位
7、产品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标准用量标准单价另一种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依据产品的实际产量和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计算出来的,所反映的是一个总量概念。即: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6,标准成本的制定,Step 1,Step 2,Step 3,1、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2、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3、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标准成本。,17,标准成本的制定,18,13.2.1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需用的材料数量,包括构
8、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生产中必要的损耗和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废品所需用的材料等,应根据设计的要求正确地确定,按产品耗用的各种材料分别计算。标准价格就是事先确定的购买材料应付的标准价格,包括购价和运杂费等,按各种材料分别计算。教材p356例题,19,例题,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要甲、乙两种直接材料。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1所示,表1 A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20,13.2.2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时(用量标准):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工时。包括直接加工工时、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以及不可避免的废品所用工时。一般先按加工步骤分别计算,然后汇总。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即单位
9、小时工资费用标准分配率。计件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每件产品支付的工资/标准工时月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月工资总额/月工时总量,21,例题,某企业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2所示。,表2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计算表,22,13.2.3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分为两个部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先制定各个加工车间的变动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再进行加总。,23,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数量标准: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标准或机器小时的工时标准。价格标准:是每一工时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它根据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直接人工总工时计算求得。计算公式: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
10、本 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或机器)标准工时,24,例题,某企业A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3所示。,表3 A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计算表,25,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因产品成本不包含固定制造费用,所以不需要制定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通常是通过编制预算加以控制。如果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需要确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相同。固定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小时的标准分配率,它是根据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和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来计算求得的。,26,例题,某企业A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
11、本的计算如表4所示。,表4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计算表,27,单位产品标准成本,28,标准成本卡,通常,企业会编制“标准成本卡”来反映产成品材料成本的具体构成。在每种产品生产之前,它的标准成本卡要送达有关人员,包括各级生产部门负责人、会计部门、仓库等,作为领料、派工和支出其他费用的依据。教材p360 表13-5,29,M公司生产A产品的标准成本如表5所示。,表5 A产品的标准成本,13.3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概念: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标准成本差异,它是反映实际成本脱离预定目标程度的信息。作用:成本差异分析就是具体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有利差异,
12、消除不利差异,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以促进成本的不断降低。,31,成本差异的分类,按照成本差异的结果可分为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有利差异(Favorable Cost)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Unfavorable Cost)则指因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有时为了盲目追求有利差异,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32,成本差异的分类,按照企业对成本差异的能动性分为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相联系而形成的差异,又叫主观差异,它是控制的重点所在。不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关系不大,主要受客观原因影响而
13、形成的差异,又称为客观差异。,33,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按照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公式: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34,35,在标准成本法下,将混合差异直接归并于价格差异。原因在于:首先企业的用量差异大多是可控差异,为抓住主要矛盾,需要把它算的细一些;而引起价格变动的原因比较复杂,不易控制,可算得粗一些,将混合差异与纯价格差异合并。,其次,从最初的责任
14、看,混合差异也应并入价格差异。因为任何一项成本项目,其价格差都先于用量差,如材料是先采购后耗用的,因此,某期生产耗用量的变化只是把早已形成的价格差异归属于特定期间的特定产品。,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1)差异计算,36,例题,假设某公司2005年6月份实际生产了A产品500件,实际使用直接材
15、料4150千克,每千克实际价格为10.10元,其直接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8千克,每千克标准价格为10元。计算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37,直接材料实际成本415010.10=41915(元)直接材料标准成本500810=400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41915-40000=1915(元)(U)其中:直接材料价格差异4150(10.1-10)=415(元)(U)直接材料数量差异(4150-5008)10=1500(元)(U)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知,A产品标准材料成本形成了1915元的不利差异。其中,标准材料数量差异为1500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415元,这两项差异均为不利差异。并且材料数量差异金额
16、较大,应进一步进行分析评价,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价格差异通常应有材料采购部门负责。采购批量、供应商的选择、交货方式、材料质量、运输工具等采购部门无法控制的因素:通货膨胀、国家对原材料价格的调整查明产生差异的真正原因,分清各部门的经营责任,只有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2)差异分析,38,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是在材料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影响材料数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非所有有利差异都是良好业绩的表现,例如,为了节约用料,将有缺陷的产成品以次充好,使企业信誉和客户利益受到损害。,39,2)差异分析,2.直接人工成
17、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差异计算,40,例题,假设某公司2005年6月份在实际生产500件A产品的生产水平上,实际用直接人工5200小时,实际工资率为3.8元/小时。生产每件A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为10小时,标准工资率为4元/小时。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41,直接人工实际成本=52003.8=19760(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500410=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9760-20000=-240(元)(F)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200(3.8-4)=-1040(元)(F)直接人工效率差异=(5200-5000)4=800(元)(U)上例中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为240元,是有利差异,原
18、因是直接人工工资率形成有利差异1040元大于直接人工效率形成的不利差异800元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低水平技术工人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下降。,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应由人事劳动管理部门负责,其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工资级别较高、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从事了要求较低的工作,从而造成了浪费某项工资率正处在调整期出勤率的变化奖励制度的临时变更加班加点所造成的超额发放工资等。当然,形成差异的原因也可能和生产部门以及其他部门有关。,2)差异分析,42,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影响人工效率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43,2)差异分析,3.变动制造费
19、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差异计算 价差是指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小时分配率脱离标准,按实际工时计算的金额,反映耗费水平的高低,故称为耗费差异(又称开支差异)。其计算公式为,量差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按标准的小时费用率计算确定的金额,反映工作效率变化引起的费用节约或超支,故称为效率差异。其计算公式为,44,例题,某公司2005年6月份为生产A产品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4472元。实际生产量500件,实际使用人工5200小时,已知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0.8元/小时,标准工时为10小时/件。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5,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472-500*10*0.8=472(元)
20、(U)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44725200=0.86(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86-0.8)*5200=312(元)(U)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5200-5000)*0.8=160(元)(U)以上计算表明,A产品变动制造费用形成了472元的不利差异,其中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12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60元,都是超过了标准而形成了不利差异。应进一步分析具体原因。,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2)差异分析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反映的是工时利用效率的高低。该项差异应由管理直接人工耗用的生产部门负责。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价格”与“用量”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
21、说,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应由部门经理负责。只要变动制造费用中的某些明细项目的价格出现波动,就可能产生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超量使用间接材料将增加变动制造费用总额,进而增加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分配率,由此增加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46,13.3.2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是通过固定预算进行控制的。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期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一般不能简单地分为价差和量差,目前通常采用“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两种方法。,47,1.二因素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种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成本控制 标准 成本 控制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