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宣贯材.ppt
《《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宣贯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宣贯材.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5/31,1,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YD/T 5115-2005),相关内容介绍,2023/5/31,2,一、总则二、服务质量指标三、无线网设计四、站址选择五、操作维护中心设计要求六、设备选型七、局站设计要求,目 录,2023/5/31,3,1、总则,1.0.1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的安装设计,改、扩建工程设计也可参照执行。1.0.2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相关的通信技术政策、技术体制,以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0.3设计必须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频率资源,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质量。1.0.4设计应在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
2、求及运营维护需要的基础上进行,适应用户和业务发展需求。1.0.5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电磁波的空间传播特性和系统的干扰协调特性,提供优化的设计方案。,2023/5/31,4,1、总则,1.0.6在设计中,宜利用现有的市政、电信设施,努力降低工程造价。1.0.7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移动通信直放站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通信设备入网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通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的移动通信直放站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设计应有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精心设计,提高经济效益。1.0.9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准。如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在设计中应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
3、2023/5/31,5,2、服务质量指标,2.0.1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传输质量应满足帧误码率(FER)1%2.0.2 GSM移动通信直放站应考虑同频道干扰、邻频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因素,其干扰保护比应满足YD 5104-2005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有关要求。(6.4.5)2.0.3话音接续质量应符合的要求:1 无线可通率要求 覆盖区内的移动台在90%的位置和99%的时间可以接入网络。2 无线信道呼损率要求 不包括区内无线可通率的影响,无线信道的呼损率应不大于5%,在话务密度高的地区宜不大于2%。当考虑可通率时,实际呼损率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实际
4、呼损率;覆盖区内无线可通率;无线信道的呼损率。2.0.4移动用户忙时话务量可按当地移动电话统计话务量取值。,2023/5/31,6,3、无线网设计,3.1 无线覆盖设计3.2 天馈线系统设计,2023/5/31,7,3.1、无线覆盖设计,3.1.1施主基站的容量应能满足整个基站和移动通信直放站覆盖区内的用户。移动通信直放站应在不影响现有网络质量的情况下合理使用。移动通信直放站的覆盖区应与基站覆盖区一起考虑,使移动通信直放站与基站覆盖区的重叠区域最小。移动通信直放站与基站覆盖区的重叠区域较大时,如果该基站为施主基站,直放站输出信号过强,易引发自激;对于CDMA系统,如果该基站是非施主基站,易引起
5、导频污染。应根据不同的无线环境、资源状况及用户需要合理选择移动通信直放站类型。在目标覆盖区用户较多,有光纤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光纤直放站,如果站址附近无线环境复杂且有可利用的频段时宜选择无线移频直放站,只有在经过测量能够选取到纯净的施主信号时才考虑选择无线宽带或无线选频直放站。,2023/5/31,8,3.1、无线覆盖设计,满足目标覆盖区内的覆盖要求及服务质量指标要求。应保证所选取的施主信号起主导作用,移动通信直放站施主端口接收到的施主信号强度应满足设备相关要求。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间应满足隔离度要求,避免系统自激。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间的隔离度计算如下:(3.1.7-1)(3.1.7-
6、2)式中: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处于同一水平面时的隔离度(dB);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处于上下垂直位置的隔离度(dB);重发天线增益(dBi);施主天线增益(dBi);施主天线前后比(dB);重发天线前后比(dB);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的水平距离(m);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的垂直距离(m);天线工作波长(m);阻挡物损耗(dB)。,2023/5/31,9,3.1、无线覆盖设计,在工程设计中应结合覆盖要求及施主基站允许引入的噪声增量合理设置移动通信直放站的上行增益。施主基站接收机输入端的噪声增量计算如下:(3.1.8-1)(3.1.8-2)(3.1.8-3)式中:移动通信直放站在施主基站接收机输入端产生的
7、噪声电平(dBW);施主基站接收机自身噪声电平(dBW);施主基站接收机输入端的噪声增量(dB);波尔兹曼常数;常温290K;载波信号带宽(Hz);移动通信直放站上行增益(dB);移动通信直放站馈线损耗(dB);施主基站馈线损耗(dB);施主基站天线增益(dBi);移动通信直放站噪声系数(dB);施主基站噪声系数(dB);施主基站与移动通信直放站之间的路径损耗(dB)。,2023/5/31,10,3.1、无线覆盖设计,应根据覆盖要求及隔离度要求合理设置移动通信直放站的下行增益,并保证上下行链路平衡。下行增益在初始设定时宜与上行增益一致,并在最大增益范围内调节直到满足覆盖要求,且需通过测试验证满
8、足隔离度要求。移动通信直放站的覆盖范围可采用适合的传播模型进行预测。覆盖范围预测的基本步骤如下:1 确定地形、地物数据资料;2 确定移动通信直放站、基站和移动台的设计参数;3 计算接收点最低可用信号强度或接收机输入端最低可用信号功率;4 均衡上行和下行链路,如果两个方向上的覆盖不能得到平衡,应确定控制覆盖范围的方向;5 利用合适的传播模型预测中值场强;6 考虑覆盖区边缘无线可通率指标和各种干扰余量;7 确定移动通信直放站覆盖区半径。不同的传播模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必要时可在典型环境下进行现场模拟测试,对传播模型进行校正。在进行初始网络方案制定时,可用链路预算和校正后的传播模型进行直放站覆盖范围
9、的估算。在进行系统仿真时,需要利用专用的数字地图和通信网络规划软件进行直放站覆盖区的预测。,2023/5/31,11,3.1、无线覆盖设计,设计时覆盖区与施主基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不同移动通信系统对时延的要求。时延包括直放站设备本身的时延及覆盖区延伸带来的传输时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移动通信直放站的引入对系统参数设置的影响。移动通信直放站的引入改变了网络的拓扑结构,会引起周围小区的切换邻区发生变化,应根据实际相邻关系修改邻小区列表,相应调整切换参数。邻小区的参数调整包括:增加邻小区、删除邻小区以及对邻小区的优先权进行调整。CDMA直放站位置受到接入信道搜索窗、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多径搜索窗、激活集搜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 移动 通信 直放站 工程设计 规范 宣贯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