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oc
《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oc(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分 类 号 密 级太原理工大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英文并列题目SEISMIC BEHAVIOR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RANSFER THICK SLAB STRUCTURE研究生姓名: 靳 泰 学 号: s20080601 专 业: 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钢筋混凝土结构 导师姓名: 马 福 职 称: 教授级高工 学位授予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10/5 地 址: 山西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IX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钢筋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分
2、析摘 要近年来,现代高层建筑向着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商住方向发展,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得到了大量应用。厚板转换层具有能满足上、下结构功能布置灵活的特点,因而受到建筑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青睐。目前,对带厚板转换层的结构理论研究还不深入、系统,其内力分部规律以及在地震作用下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远没有梁式转换结构成熟。因此,本文就带厚板转换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动力性能展开讨论。本文以一带厚板转换的高层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对该结构体系进行地震反应分析,以了解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动力特性。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ANSYS对厚板转换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厚板转换层结
3、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整体动力分析包括结构模态分析、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和弹性时程法分析。通过对结构的振型特点,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的分析找出了结构薄弱层的具体位置,分析了结构层剪力沿高度的分布情况,并对一些现象进行解释。经过分析,若结构布置合理,计算参数选取合理时,在8度设防烈度下完全可以采用厚板转换层结构。二、通过对高层建筑中厚板、梁式转换结构抗震性能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两种转换结构的形式对结构自振周期、振型、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的影响,并指出梁式转换结构在某些抗震能力方面并不优于厚板转换结构。通过该论文的分析结果,总结了所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结论,并指出了今后需进一步研
4、究的问题。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厚板转换层,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钢筋混凝土SEISMIC BEHAVIOR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RANSFER THICK SLAB STRUCTURE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 is developed in the comprehensive direction with complicated figures and various functions, and the high-rise building with trans
5、fer slabs is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engineering.Thick transfer slabs,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that it can meet the demand of flexible structure function changes above and below the transfer floor, are favored by designers and users.But, at present, studies on th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ng rules
6、and analyzing method of anti-earthquake responses of thick transfer slabs are not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o,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problem.Taking one high-rise building with thick transfer slab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for th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to
7、grasp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cture.The main aehievements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expatiated as the following:(1) This paper use the ANSYS for the analytical study of structure with thick plate transfer story.Established a thick slab of transfer layer structure
8、of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dynamic analysis is done, including modal analysis, spectrum analysis and e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vibration-type characteristics, floor displacements and inter-story drift angle, identify the specific l
9、ocation of structurally weak layer, analysis the shear force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height of the structure and explain some data.After analysis, if 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is reasonable, selecting calculation parameters reasonablely, it is viable to use thick transfer slab structure in 8 degree
10、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2)Expatiating upon the influence of two kinds of transfer structures, namely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etures with transfer slabs and transfer beams, on the natural periods of vibration, vibration modes, floor displacements, inter-story drift angle and earthquake sh
11、ear forces of these struetures and pointing out that som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eture with transfer beams are not more superior to the strueture with transfer slabs.In the end,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the paper gives the commonly conclusion and rule, then opposes some question
12、s requested solution.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transfer floor, aseismic behavior, analysis of finite element, reinforced concrete目录第一章 概述11.1建筑结构转换层概述11.1.1转换层结构概念的提出11.1.2转换层的功能.11.1.3转换层结构的主要型式21.1.4转换层结构的布置原则51.1.5转换层结构的发展趋势51.2厚板转换层概述61.2.1厚板转换层工程应用简况以及设计要求61.2.2厚板转换结构研究现状81.2.3厚板转换层设计中存在的问
13、题111.2.4 问题的提出12第二章 抗震计算理论132.1静力法132.2反应谱法132.2.1模态分析132.2.2设计反应谱曲线142.2.3等效地震荷载计算方法172.3时程分析法192.3.1地震波的选择202.3.2结构振动模型202.3.3恢复力模型22第三章 有限元理论253.1有限元的定义及基本原理253.2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253.3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介绍29第四章 厚板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334.1工程概况334.2创建模型354.3结构模态分析374.3.1结构自振频率374.3.2 结构空间振型394.3.3 结构振型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434.3.4结构振型分
14、析的结论464.4水平地震作用下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464.4.1结构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484.4.2 楼层地震剪力534.4.3 厚板的受力分析554.5水平地震作用下弹性时程法分析574.5.1地震波的选择574.5.2结构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584.5.2弹性时程法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果的比较604.6结论62第五章 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结构和厚板转换结构抗震性能的对比分析635.1前言635.2结构模态分析645.2.1结构自振周期645.2.2结构振型655.3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分析685.3.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的分析685.3.2时程法层位移、层间位移角的分析705
15、.3.3楼层地震剪力分配和传力途径的分析725.4结论75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76.1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776.2相关问题的研究建议78参考文献79致谢8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312第一章 概述1.1建筑结构转换层概述1.1.1转换层结构概念的提出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建筑物不仅越来越高,并且还向着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方向发展,特别是商业街的高层建筑和写字楼。这类建筑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如今大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上述建筑类型一般都要求上部和下部使用功能不同,例如:上部楼层为酒店客房、住宅;或者上部楼层为办公用房,下部楼层作商场、餐厅、文化娱乐
16、设施等。此外还要求不同楼层在使用功能不同的时候,结构的布置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例如: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和需要较多的墙体以适用旅馆和住宅的功能要求,而下部则需要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的室内空间,要求柱网大、墙体尽量少。从结构受力上来分析,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而上部楼层受力较小,正常的结构布置应该是下部刚度大、墙体多、柱网密,到上部逐渐减少墙和受力柱的数量,以扩大柱网。这样,结构的正常布置要求与建筑功能对空间的要求正好相反,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水平转换结构。这种上部竖向构件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构件连接,构成的高层建筑结构称为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
17、转换层结构是将上下两种不同的结构类型连接起来,使得结构在竖向具有不同的柱网及墙体布置。一般而言,当高层建筑下部楼层竖向结构体系或型式与上部楼层差异较大,或者下部楼层竖向结构轴线距离扩大或上、下部结构轴线错位时,就必须在结构改变的楼层布置转换层结构。由此可见转换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结构构件。1.1.2转换层的功能.转换层所实现的结构功能主要有:上下结构类型的转换、上下结构体系轴线的转换以及结构类型和结构轴线的同时转换。具体体现在:(1)上下结构类型的转换主要应用于框-剪结构和框支剪力墙结构。结构转换层将建筑上部的剪力墙结构全部或部分转换为下部的框架结构形成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
18、。(2)结构体系柱网、轴线的转换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底部需要大空闻的情况。转换层的上、下部的结构型式没有改变,但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扩大,形成大的柱网,并常用于满足外框筒的下层形成较大入口的需要。(3)结构类型与结构轴线同时转换是指转换层将上部剪力墙转换成下部框架的同时,下部柱网轴线与上部楼层的轴线错开、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1.1.3转换层结构的主要型式转换层结构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基本型式: (a)梁式 (b)板式 (c)桁架式 (d)箱式图1-1转换层型式Fig.1-1 The Type of Tansfer Floor(1) 梁式转换层梁式结构的转换层一般在转换层的楼面设置纵横交
19、错的钢筋混凝土承重大梁,为适应上部荷载的需要,梁的截面尺寸较大。这种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是把大部分的剪力墙在一定层次上用框架“抬”起来,一部分剪力墙落地,在底下几层形成大空间的商场,上部住宅则为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在框架和剪力墙的交界处用一较大截面的托梁来过渡,即结构的转换层就做在框支梁所在楼层。这样,上部房间中既无突出的柱、墙面又比较平整,在使用中也较为合理。为了经济,一般在住宅与商场之间不作设备层,而是把紧接住宅层的这一层商场(或办公)用房的层高加高0.8m-1.0m左右,上下管道转向交接就在框支梁下1.0m左右的空间内进行。在管道的下方可吊上平顶,不影响商场的使用。据统计梁式转换层约
20、占转换层形式的85%以上。其原因在于,它具有受力明确、传力直接、便于分析以及施工简单和造价合理等特点;并且在需要纵横向同时转换时,可采用双向梁的布置。梁式转换层广泛应用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之中,但是当梁的跨度较大时,由于设计中转换梁的尺寸常常由抗剪承载力来控制,所以使得梁的截面尺寸很大,处理不好有可能使转换梁与框架柱形成强梁弱柱,不利于结构抗震;再者,梁的尺寸过大,尤其是梁高过大,会影响到该层的建筑功能(如外层转换梁会影响通风采光等)。尽管如此,梁式转换由于其优点突出依然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2)板式转换层板式转换结构(厚板转换结构)是转换结构中最容易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形式。当上、下层柱网
21、轴线错开较多,或上部剪力墙结构布置很不规则而下部结构要求布置大柱网且难以用梁直接承托时,采用板式转换是一种较好的结构形式。采用板式转换的优点是上下层结构布置灵活,不必上下对齐;缺点是自重大(可高达数千吨)、造价高、施工时支模、钢筋绑扎困难,并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等系列问题。设计中,由于转换厚板的传力路径不明晰,受力状态复杂,暂无成熟的简化方法可用,以致结构计算十分复杂;由于设计抗剪和抗冲切的需要,转换板的厚度很大,这造成转换层质量和刚度的突变、地震作用时结构反应增大、转换层上下相邻层更成为薄弱层,不利于结构抗震。另一方面由于自重和地震作用的增加,下部竖向结构的荷载明显加大,设计难度随着增加
22、。研究表明,转换厚板的内力和位移极其不均匀,最大最小值相差可达几十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要谨慎使用,我国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对厚板转换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其中1O.2.1条规定,非抗震设计和6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7、8度抗震设计的地下室的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3)桁架式转换层桁架式结构转换层是由梁式转换层变化而来的,桁架分为空腹桁架和实腹桁架两种,它可以是钢桁架,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桁架,在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中常用钢筋混凝土桁架。桁架的上下弦杆分别设在转换层的上下楼面的结构层内,层间设有腹杆。由于桁架高度较高,所以上下弦杆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桁架上部的柱或墙荷
23、载通过桁架传到下部较大柱距的柱或墙上。与梁式转换层相比,它的整体性好,传力更加明确,自重较小,抗震性能好,便于管道的安装与维护等,但在施工上比较复杂。在设计上表现为节点的设计难度较大,“强斜腹杆,强节点”是桁架转换层的基本设计原则。而节点的受力复杂,容易发生剪切破坏,造成配筋过多。桁架转换式通常要求高度在3 m 以上,否则斜压杆件易形成超短柱,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脆性破坏。(4)箱形转换层箱形转换是通过一整层来达到具有较大刚度和承载力的一种转换结构。实际上也是由梁式结构转换层变化而来的。以上、下两层楼板作为上、下翼缘,并且在其间设置若干单向或双向腹板就形成箱形转换层。箱形转换层可用于上、下层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厚板 转换 结构 抗震 性能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4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