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细则编制说明.docx
《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细则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细则编制说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细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省公路总里程已超过17万公里,早期建成的公路已逐渐达 到设计使用年限,面临大规模的改建和养护翻新。传统的养护方式需要开采大量的新材料, 旧路面材料的废弃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大力发展公路路面再生 循环利用技术,减少资源开采以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废旧材料以节约养护成本,将成为 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路用资源、尽可能减少废旧混合料堆放场地和 降低路面工程造价,在沥青路面进行较大面积的网裂、龟裂、坑槽、车辙、局部维修等路面 专项工程
2、补修和路面大修时,应充分考虑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问题。通过重复利用 旧沥青混合料,一是防止了沥青混凝土废料对弃置场环境的污染;二是节约了沥青和砂石材 料,减少了对材料的需求量,缓解了我国对沥青材料的需求量。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能有 效地保护林地,维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等,符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废物资源化的要 求和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类技术的总称。各国的分类方式不尽相 同。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 2008)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为4类, 分别是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指将旧沥青路面
3、铣刨、翻挖、回收、破碎和筛分后,加入一定比 例的再生材料、新集料(如需要)和水,并经过拌和、摊铺和碾压等工艺,形成满足性能要 求的路面结构层的成套技术。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通过重复利用沥青混合料,能彻底消除原 有路面的拥包、车辙和松散等病害对上层沥青混凝土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冷再生主要有水泥再生、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冷再生等常用再生形式,冷再 生混合料可以作为沥青路面的柔性基层及下面层,可用于修复面层和基层的病害。它是一种 常温施工方法,对环境的影响小,并且冷再生能节省总投资的40%50%,能起到节能减排的 效果,通常作为柔性基层。陕西省自2007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试验和工程实
4、践。经过10余 年的应用发展,冷再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乡村公路以及市政道路。 课题组结合陕西省公路路面养护实际,一直致力于冷再生技术研究,先后完成了陕西交通科 技项目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应用技术研究、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 用技术研究、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研究等多项 冷再生课题的相关研究,发布实施地方标准3项,专利6项,出版著作2部。除了陕西省以外,目前关于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江苏、河南、浙江、辽宁等省份均有 相关的地方标准和推广应用经验。但现行发布实施的地方标准大都是针对具体某项冷再生技 术制定的,未见有针对冷再生技术的整体
5、归纳总结性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课题组一直着力 于旧路面材料回收循环再生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 列的路面再生技术地方标准和指南,为陕西的公路养护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此, 本规范基于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编写,以期指导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提高冷再 生工程质量。根据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团体标准 制定试点项目计划的通知,由西安公路研究院主持承担陕西省团体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冷 再生施工技术细则的起草工作。1.2主要工作过程2019年6月由西安公路研究院向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的沥青路面泡沫沥 青就地冷再生技
6、术规范标准获得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本标准制订任务下达后, 西安公路研究院积极组织,成立标准编写小组,明确标准编写任务。编制组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始起草该地方标准。依据水泥 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应用技术研究、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干 线公路大中修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研究(17-32T)项目,充分借鉴项目组在湖南、陕西、山 西、广东、甘肃等多个省市地区30多个工程逾1000公里的冷再生施工经验,对冷再生的技 术标准、施工工艺进行了补充完善,并于2020年4月完成了标准初稿。编写人员就标准内 容反复讨论、修正,并邀请相关领导和知
7、名专家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历经多次修改和完善, 于2020年6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2020年6月开始通过网络、信函等方式向同行业、 省内外有关方面专家征求意见。1.3起草组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起草组组长:郭平。主要工作:对标准编制进行全面审核;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 组织定期召开标准编制讨论会议,研究进展和实施深度,并根据标准编制进展情况对下阶段 重点工作进行布置。起草组副组长:师延强。主要工作:对标准编制进行全面审核;负责室内试验,对一些 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副组长:李艳。主要工作:对标准编制进行全面审核;负责室内试验,对一些关 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弓锐。主要工作:参与编
8、制本标准;负责试验段现场指导,对一些关键指 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郭宏伟。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负责试验段现场指导,对一些关键 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陈正元。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负责试验段现场指导,对一些关键 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邱业绩。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负责试验段现场指导,对一些关键 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郗苏民。主要工作: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 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弥海晨。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负责试验段现场指导,对一些关键 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马庆伟。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
9、试验, 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黄建云。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验, 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张娟。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验,对 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杨晨光。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验, 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2.1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重点为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立足于我省冷再生技术的应用现状,以 相关科研成果为依据,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与规范,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 规范性”的原则,重点突出冷再生的材料要求、路面结构设计、配合比
10、设计及施工工艺,并 注重标准的指导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能广泛适用于陕西省冷再生技术施工工程。有利于 促进该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质量。2.2主要技术内容本团体标准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符号及 代号;5冷再生路面结构;6材料;7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8厂拌冷再生施工;9就地冷 再生施工;10全深式冷再生施工;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2.3与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本标准为首次发布。3主要技术要求的说明3.1试验(或验证)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的分析和说明课题组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方面,进行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已完成项目的研究成 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1)由课题组负责的陕西交通科技项目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应用技术研究,依 据旧沥青路面材料特点,提出了沥青路面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水泥就 地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步骤,提出了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与 检测方法。(2)由课题组负责的陕西交通科技项目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 术研究,确定了冷再生的乳化沥青类型,提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新料和再生料组成,明确 了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的施工工艺。(3)由课题组负责的陕西交通科技项目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干线公路大中修 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研究,研究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范围和适用性,泡沫沥青就地冷再 生混
12、合料性能影响因素和施工工艺,并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中 成功进行了推广应用。2、陕西省地方标准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授予部门颁布/修订时间1DB61/T1125-2018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就地冷再 生施工技术规范陕西省技术质量 监督局20182DB61/T1144-2018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 冷再生技术规范陕西省技术质量 监督局20183DB61/T913-2014水泥稳定沥青路面就地冷再 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陕西省技术质量 监督局20143、出版著作(1)陕西省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年。(2)陕西省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
13、生技术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年。4、专利序号知识产权类别专利名称专利号1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路面 结构ZL 2014 2 0215082.7 52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国省干线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 黑”再生结构ZL 2015 2 0392409.23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加铺型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结 构ZL 2015 2 0281230.X4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加铺路 面结构ZL 2014 2 0326599.35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 白”再生结构ZL 2015 2 0390259.16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基层路面 结构ZL 2
14、014 2 0842488.87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合机报警系 统ZL 2019 2 0368093.18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沥青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ZL 2019 2 0367853.79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刮板式 摊铺装置ZL 2018 2 1320976.710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泡沫沥青发泡装置ZL 2019 2 0246481.2本标准根据陕西实际情况及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在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 术规范(JTG/T5521-2019)基础上,针对冷再生提出了相应的材料要求、适用范围、细化了配合比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标准。特别是在配合比设计中对混合料的级配进行
15、了修正, 在附录中对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配合比设计分别进行了规定与说明,细化了冷再生施工工艺以指导沥青路面冷再生工程的实施。本标准在制定期间,采用室内试验、现场检测、调研等手段,对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进 行详细地分析,确保各项技术标准在准确度、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均可定量评价。经验证, 按本标准技术要求进行能有效提高冷再生工程质量,进而提高路面使用品质,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显著。3.2试验结果综述本标准对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各等级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中的沥 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城市道路可参照执行,城市道路可参考执行。采用冷再生技术对旧沥青 路面进行再生用于公路的养护维修,不仅可以将原有
16、的路面材料再生使用,保护环境、节省 资源,降低工程造价,而且通过再生技术还可以矫正原有路面材料的缺陷,改造原有路面的 结构,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本规范旨在规范冷再生的材料要求、适用范围、配合比设计、 冷再生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本标准在术语和定义中将基层洗饱料与面层洗饱料区分开来,分别定义了 RMAP (沥青 路面回收料)、RAP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BM (基层回收料)。对冷再生技术中涵盖的乳化 沥青冷再生、泡沫沥青冷再生及水泥冷再生的相关技术指标研究过程及试验结果综述如下。1、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1)材料本标准采用的乳化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JTJ F41-2008公路沥青路
17、面再生技术规范 要求。表1冷再生用乳化沥青质量要求试验项目单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破乳速度慢裂T 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 0653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0.1T 0652黏度恩格拉黏度e25230T 0622道路标准粘度C253s10 60T 0621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62T 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T 0607针入度(25C)0.1mm45 120T 0604延度(15C) 不小于cm40T 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T 0654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均匀T 0659常温贮存稳定性1d 不大于5d 不大于%15T 0655a)由于赛博特
18、粘度计在国内很少使用,故表1中的乳化沥青黏度中的赛博特粘度换为 工程中普遍采用的道路标准粘度。b)通过针入度指标的控制,可以限定基质沥青为A-90或A-70;同时考虑到这两种基 质沥青的针入度要求为60100(0.1mm),乳化后其残留物的针入度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因此将25C针入度要求范围由50300调整为45120。对工程中使用的A-90和A-70道路 石油沥青加工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针入度试验结果进行收集及统计,具体见下表:表2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针入度试验结果统计表样品编号1234567均值试验值/0.1mm63.8698872.677.389.693.279.1(2)配合比设计a)考虑
19、到不同交通等级对路面结构层的强度要求不同,因此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 合料设计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根据现有室内试验研究结果的收集及统计,对于劈裂强度和 马歇尔稳定度在下面层与基层、底基层分类的基础上,再按照重交通级以上等级与其它交通 等级,又进行了划分,并提出强度要求值。目前工程中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强度试验 结果统计见下表。表3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强度试验结果统计表样品编号层位交通等级劈裂强度/MPa马歇尔稳定度/kN1下面层重交通0.637.22下面层重交通0.657.53基层重交通0.546.54基层重交通0.576.75下面层其他等级0.536.26下面层其他等级0.596.6
20、7基层其他等级0.525.68基层其他等级0.495.3b)对不同的交通等级,分别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要求,并增加了 对动稳定度的技术要求,以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结构层的抗车辙能力。目前工程中乳 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结果统计见下表。表4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结果统计表样品编号交通等级干湿劈裂强度比(15C),不小于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40C),不小于冻融劈裂强度比TSR,不小于动稳定度1重交通80.982.385.2138702重交通82.384.683.6110563其他等级80.282.481.346804其他等级79.681.380.
21、63985c)JTJ 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中要求冷再生混合料中乳化沥青添加量折合成纯沥青后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质量的百分比一般为1.5%3.5%,按照62%的乳 化沥青含量折算,在冷再生混合料中乳化沥青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质量的百分比为2.4%5.6%,根据在榆林、渭南等地方公路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配合比设计中,乳化沥 青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质量的百分比一般大于3%。通过室内试验也得以验证,乳化沥青添 加量越小混合料的强度越小。在进行拌和试验中也发现,乳化沥青用量少于3%时,乳化沥 青混合料的颜色偏灰白,沥青在混合料上附着量较少,见下图。因此本标准乳化沥青添加量 折合成纯沥青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沥青路面 再生 施工 技术 细则 编制 说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