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与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与管理》.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产资源与管理,省份简称表,第二章 矿产资源管理概论,1 矿产资源管理含义一.矿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mineral resources management)国家政府机关以矿产资源所有者和国家行政管理者身份对矿产资源的积累、储备、使用、配置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决策、调节控制、监督协调,以保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行为。矿产资源管理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矿产资源管理是以国家政府机关为主体的政府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矿产资源所有权。国家政府机关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一是以所有者身份,对矿产资源的
2、所有权及其派生出的其他权能进行管理,维护所有者权益;二是以行征管理者身份管理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2.矿产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物的矿产资源及与其有关相对人的行为。3.矿产资源管理的内容是广泛的、全程的。它包括对矿产资源积累、储备、使用、配置的规划、决策、调节、控制、监督、协调内容,涉及到勘查、开发、利用和包户等行为,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的多种手段。4.具有双重的管理目标。实现矿产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矿产资源管理工程 工程(engineering)把数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规划、管理、研制、加工、试验和创建人工系统的
3、活动和结果。矿产资源管理工程是现代管理工程的一个分支。它建立在现代化勘查、开发、利用工程基础之上,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技术标准,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的活动与结果。其内涵有以下几点:1.矿产资源管理工程是矿业及相关产业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2.它是以现代化管理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为特点的。3.现代化标准、技术规程、规范是矿产资源管理工程的技术基础。如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标准、储量计算方法、工业指标的确定、资源评价理论等。,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矿产资源管理的地位、作用、任务和特点,一.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资源是社会财富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源泉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开发
4、利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目前,全世界每年要有数百亿吨矿石开采出来以维持世界经济运转。被开采出来的以矿产为主的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仍在上升。原苏联的70各国民经济部门是消费矿物原料产品的。2.一定生产力水平和一定资源配置方式相结合,决定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农业社会发展期铜、铁器时代 工业社会煤炭、石油时代,3.矿产资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影响到国家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经历的几个时代,是以开发矿产资源为标记的,某几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配置方式往往决定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的兴
5、衰荣辱也和其开发自然资源的历史有紧密联系。如英国经济建立在煤、铁基础上;美国经济建立在石油上。支柱性战略性矿产资源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基础,也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往往是国家间争端、战争的动因,如美西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湾战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途径不同,形成社会生产力高低、综合国力强弱的悬殊差别。,4.矿产资源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巨大影响 当今,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结构正发生新的变化。各种新型矿物原料、新型材料和新兴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铁、铜、铝、铅、锌等支柱性矿产仍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但耐超高温、耐超高压、超高强度、高速信息传输、常温下具超导性能的
6、新型材料的兴起合法展,将对工业、通讯、信息、航天、医疗基因工程等诸多领域的高科技革命产生巨大影响。这些新材所需的稀有、稀土矿产、新型特种非金属矿产等矿物原料,将在新材料革命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核能、水合物、太阳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能。,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矿产资源管理是以矿产资源为对象的一种社会经济职能,包含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社会管理和产权管理,是国家社会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部分。对国计民生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调控作用和国有财富所有权维护双重作用。1.矿产资源管理是保障经济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国家职能 我国90以上能
7、源,80的工业原材料,9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取自于矿产资源。它对建设需求的保证程度和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将成为国民经济能否高速、持续、健康发展和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其任务有:通过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供需平衡。通过矿产资源规划,调控矿业发展在各产业部门、各生产和消费环节中的比例关系,实现结构的现状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矿产资源管理是保障巨额国有资产的重要手段 矿产资源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性资产在整个社会资产中占有很大比例。美国、家南大、澳大利亚一些矿产资源大国每年
8、仅矿地收入就达数十亿美元。旅行矿产资源管理实质上是代表国家管理好用好这笔巨额的国有资源性资产,并使国家所有权得到保障,资产收益不至流失。,3.矿产资源管理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类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无节制消耗,削弱资源基础,不合理开发还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特别是处于基础地位的矿产资源,应加强管理。,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管理的特点 1.综合性 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家垄断,不存在多种所有制成分,其管理又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系统性。它必须实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所有权监督管理职能。包括了不同级别的所有资源、储量管理,即实行矿产资源的社会管理和产权管理的双
9、重职能。2.全程性 该管理包括资源的积累、储备、使用、配置各环节,必然涉及勘查、开发、加工、利用、销售各产业链。必须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实行全程管理。,3.技术性和专业性 矿产资源的复杂性、多层次性、动态性等特点及对其资产的认识、评估、界定等必须以一定的地质勘查工作为前提,具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4.系统性 建立一个矿产资源主管部门与产业主管部门、所有权主管部门与使用权主管部门、中央和地方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的权威性管理体制。,3 矿产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框架和基本制度,一.行政法学基本理论1.行政法的概念和内涵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 民事关
10、系横向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企业和企业、公民和公民、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等。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行政关系政府国家机关和公民、企业、事业、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具体讲,指行政主体因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监督主体之间以及行政主体内部之间而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主体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足足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其权利、义务受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的,在行政诉讼中
11、能取得原告资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包括在中国境内的为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人民群众、舆论机构因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法制监督而发生的关系。内部行政关系行政主体因行使职权而发生的各种内部关系,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平行行政机关、无直接隶属关系的上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与被授权组织、被委托组织、行政机关与所属机构及公务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法是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 在各种法律部门中,规范和制约行政权的法即行政法,它通过三个途径对行政权进行控制:一是通过行政组织法确定各行政主体行政权的范围二通过行政程序法确立行政主体实施行
12、政行为的方式、过 程、步骤三通过行政责任法确立行政主体违法行使职权应对国家和 公民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法是其法律规范散见于各种法律规范文件的法 行政法不同于宪法、刑法、民法,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典,其法律规范散见于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各种规范文件之中。它以相应的分类法规存在,如:行政组织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2.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行政机关行使公共权力、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是行政主体对外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单方行为。分类:抽象行为(普遍规则)与具体行为 羁束行为与自由裁量行为 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口头表示)单方行为(仅行政单方无须相对方统一)、双方行为、多方行为 依职权
13、行为与应申请行为(受相对方申请而实施)效力:有效成立(行为主体、内容、程序、行使合法)效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撤销(原因有行政越权、行政侵权、滥用权力、不合法定程序)、变更、废止和消灭,二.矿产资源法律体系 矿产资源法律体系我国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以现行的和拟制定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规章,用来科学地、系统地、有效地规范和调整对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矿产资源法规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修改完善。其构成要素:纵向看: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横向看:矿产资源所有权管理、勘查管理、规划分配管
14、理、开采监督管理等,1.我国现阶段矿产资源法律体系 该法律体系于1986年3月19日公布,1996年8月29日 修正,又于1997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 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组成。分四个层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行政法规及法规性文件(8个法规,12个法规性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80余件)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130多件)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律体系,以调整矿产资源的勘查 开发为主体内容,以矿业权的管理为核心。着重强调矿产 资源所有者与开发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维护国家矿产 资源所有权益和矿产开发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矿产资源法律体系构想参照国际惯例重构矿产
15、资源法律体系框架,加入矿产资源保护法,具体构想如下:,矿产资源法规体系,矿业法 矿产资源保护法,按照矿业法法规体系进一步调整现行法律体系下的法律关系按照矿产资源保护体系,制订相应法规,加强对矿产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三.中国现行矿产资源法律制度 矿产资源法律制度调整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在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活动过程中,与国家机关对上述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出现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管辖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内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许可证制度、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制度、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
16、资料和储量统计资料统一管理制度、矿产勘探报告及其他有价值的勘查资料有偿使用制度、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等。,4 中国矿产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一.古代矿产资源管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利用铁、铜、金、银、石油、煤、制陶粘土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管理矿产资源的国家。商周时期朝廷设专门官吏执掌矿冶春秋战国采铁、冶铁业飞速发展唐代宋代采冶矿铁、铜、金、银、锡等,设坑冶监,矿冶法制严密元、明、清对金、银、铜管制极严,长期实行矿冶 官营 封建时期,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和干预,阻碍了矿业发展。,二.近代矿产资源管理1898年清政府订立铁矿章程二十二条1907清政府参照英、美、法、德等国矿业法,
17、颁布大清矿务章程1930年国民政府正式颁布矿业法,近代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矿产法律。三.新中国的矿产资源管理1.19491986年 国家对矿产资源管理将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产业活动的直接管理合为一体,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主要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和地质资料的统一管理、矿产储量的统一审批。,2.19861996年 改革开放,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1986年颁布第一部矿产资源管理法律,1988年将矿产资源管理列为政府职能,1994年印发48号文件,规定地矿部为国务院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勘查行业的主管部门,设立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局合矿产开发管理局内设计构。3.1996至今 1996年审议通过关于修改的决定 1998年47号文件规定国土资源部是主管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国务院组成部门。特点:对自然资源实行相对集中管理;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国土资源部不从事土 地、矿产、海洋资源的经营活动;强化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职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4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