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课件.ppt
《《普通生态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态学》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一.大气环境1.分布:大气层是距地球表面1100km内的空气层。生态学所说的大气层一般指对流层,即大气的最底层,在温带地区平均厚度为10 12km。对流层集中了大气总量的34,具有三大特点:(1)气温与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2)大气经常产生垂直运动,气象学称为对流。(3)由于水汽充沛和对流强烈,产生了风、云、雨、雪等各种天气现象。,2.组成:N2 78.9,O2 20.95其他微量气体:CO2、Ar、He、Ne、Kr、Xe、NH3、CH4、H2O、O3、NOx等。各组成成分中,O2和CO2与生物关系最密切。空气组成比例在不同海拔高度基本恒定。3.气压:海平面为
2、一个标准大气压。(1atm760mmHg101.32kPa)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平均每升高300米,大气压降低3.33kPa。各种气体分压随之降低,其中氧分压的降低带来的生态学效应最明显。,二 氧与生物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漫长历史中的光合作用(水的光解),外层大气紫外线也可分解水汽产生氧,2540公里高的高层大气内紫外线使氧气分子与活性氧原子结合生成 O3。1.氧与动物能量代谢:空气中氧气浓度高,陆生动物的代谢率较高(恒温动物的进化基础)。水中溶氧量低,水生生物的代谢率较低,而且在缺氧条件下代谢率随之下降(一般规律)。水陆两栖动物在陆上和水中的代谢率差异极大(中华鳖陆上与水中的
3、静止代谢率相差数倍),2.内温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不同氧分压下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不同,常用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P50作为血氧亲和力指标。P50越高血氧亲和力越低,反之亦然。变温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血红蛋白在低氧环境中P50降低,血氧亲和力增加,对高海拔环境适应性强。恒温动物(鸟类和兽类)由于2,3-二磷酸甘油酸(DPG)的影响,使得P50升高,并且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血氧亲和力下降。高海拔动物适应机制为呼吸深度的增加(过度通气)、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增加、骨骼肌中的肌红蛋白浓度增加。,三 CO2的生态作用CO2浓度变化:大气中CO2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呼吸作
4、用。前者使CO2浓度逐年增加。后者使CO2浓度有日变化(上午最低,午后升高,夜晚最高)和年变化(春夏低,秋冬高)。温室效应:CO2能透过太阳可见光,吸收红外线(太阳光和地面反射),引发气温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CO2与植物: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生产量(干物质)主要来源。CO2浓度是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限制因子。C3植物比C4植物利用率低。,第三节 土壤理化性质与生态作用,一 土壤及其重要性土壤是地球岩石圈(陆地)的疏松表层,是地质风化作用和生物活动的共同产物。由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生物残体及其分解物)、水分和空气组成。土壤是生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和非生物
5、环境构成的复合体。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土壤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它是植物生长基质和许多动物的栖息场所,也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转化的主要场所。,二 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1.土壤剖面 从地表垂直向下直到变化较小的母质(基岩)为止,是土壤(纵)剖面。剖面的特征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和性质。典型剖面可分为三层:最上层称为表土层或淋溶层,一般富含腐殖质,颗粒大,土质松;第二层称为心土层或淀积层,颗粒小,质地细,肥力高;第三层称为底土层,大多是成土母质,质地粘,有机质少,肥力低。,土壤剖面示意图,2.土壤质地与结构(1)土壤质地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生态学 普通 生态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