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分类学》课件.ppt
《《昆虫分类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分类学》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 节 昆虫分类学,一、昆虫分类学的意义,我国昆虫种类极为丰富,记载的仅有3万余种。许多害虫和益虫要认识,尤其是近似种类或易混淆的种类要区别。昆虫分类学的任务,就是 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对化石昆虫与现存的昆虫种类之间,现存昆虫彼此间以及近缘生物间的对比研究,了解种与种、类与类间的异同,反映不同类型昆虫间的亲缘关系,进而阐明昆虫的起源进化,以及各类昆虫的系统发生,探讨种及种群的形成与变异。应用于昆虫区系调查,害虫的测报防治,益虫繁衍利用等。,二、昆虫分类的一般阶元,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昆虫纲Insecta 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 目:鳞翅目Lepido
2、ptera 亚目:异角亚目Hetelrocera 总科:蚕蛾总科Bombycoidea 科: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属:松毛虫属Dendrolimus 种:马尾松毛虫punctatus,三、昆虫种的命名,学名 属名 种加词“双名法”后常附加上定名人姓氏或其缩写。马尾松毛虫学名为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种以下的分类单元则以“三名法”表示。在属名、种加词后加了亚种名,即“三名法”。,四、昆虫纲的分类系统,林奈(Linne,1758)将昆虫分列7个目;布鲁斯(Brues,1954)分27个目;伊姆斯(Immus,1957)分29个目;蔡邦华(1956)分
3、34目。昆虫分类的依据,主要采用的是其形态特征。分亚纲和分目的主要标志是根据翅的有无、形状、对数和质地,口器的类型,触角、足、腹部附肢的有无及其形态等。,五、与林业有关9个目概述,下面9个目几乎包括了大多数农林害虫和益虫。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螨类属于蛛形纲、蜱螨目,也有许多严重危害农林植物的种类,在此一并略述。,直翅目 0rthoptera,包括蝗虫、螽蟖、蟋蟀、蝼蛄等。全世界已知22,500余种,我国记载有500多种,包括很多重要的农业和林业害虫。,直翅目 0rthoptera,体中型至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翅2对,前翅狭长、革质,起
4、保护作用,称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常作扇状折叠,常有无翅或短翅种类。除蝼蛄类前足为开掘式外,大多种类后足发达为跳跃式。雌虫腹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有翅种类具听器,很多种类雄虫具发音器。,渐变态。若虫的形态、生活环境、取食习性和成虫均相似。若虫一般有5龄,第2龄后出现翅芽,并有逆转现象,也就是后翅在外,前翅在内。卵产于土内或土上,有的产于植物组织内。螽蟖、蟋蟀等为散产蝗类多集中产于由性副腺分泌物掺和土粒形成的卵囊内。,蝗科:后足腿节与中润脉摩擦发音,前胸背板发达,跗3节,爪有中垫。产卵于土内,如东亚飞蝗,蟋蟀科:前足胫节具听器,产卵器细长,跗3节。,蝼蛄科:听器闭式,前翅短、后翅长,前后翅摩擦发音
5、,前足开掘式,跗23节,尾须长。,等翅目 Isoptera,通称白蚁或螱。全世界已知2,000种以上。绝大部分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危害较严重。体多为小型,柔软,色浅。口器咀嚼式。触角念珠状有翅或无翅有翅者,翅2对膜质,其形状、大小和脉序都很相似;翅常可沿着基缝处脱落。蚁后,腹部常极端膨大。渐变态。群体生活于一个巢内,分工明显,社会性昆虫。每巢内有“蚁后”、“蚁王”以及为数极多的生殖蚁、工蚁和兵蚁等。严重危害农林作物、房屋、桥粱、交通工具、堤围等,图1-20 白蚁的性多型1.若虫 2.工蚁 3.兵蚁 4.生殖蚁若虫 5.蚁后 6.有翅型,白蚁的性多型1.若虫 2.工蚁 3.兵
6、蚁 4.生殖蚁若虫 5.蚁后 6.有翅型,白蚁的形态和生活史,半翅目 Hermiptera,通称蝽象或蝽等。体小至大型,多呈椭圆形成盾形,略为扁平。头部前端较窄。口器刺吸式,由头端生出;下唇延长成分节的喙,包藏上、下颚变成的4根口针。触角丝状,4-5节。前胸背板宽大,中胸小盾片发达。翅2对,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栖息时平覆体背。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某些种类具臭腺。渐变态。多数种类1年1代,以成虫越冬。除少数为水生外,大部分为陆生,一般吸食植物汁液,有的能传播病害,部分种类为肉食性,本目中有不少种类为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图1-24 半翅目分类特征A.蝽前半段腹面 B.蝽背面,半 翅 目
7、,蝽 科,网 蝽 科,花 蝽 科,同翅目 Homoptera,常见种类蝉、叶蝉、蚜、木虱、粉虱、蚧等。体微小至大型。头部为后口式,口器为刺吸式,但从头的后端生出。复眼多发达,单眼有或无。触角为刚毛状或丝状等。前翅全部为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休止时作屋脊状覆叠,也有不少种类完全无翅。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体上常有蜡质。同翅目的大多数种类为渐变态,有些则为过渐变态。多为植食性种类,吸食植物汁液,有的还能传播植物病害。大多数种类营两性生殖,在蚜、蚧类则有孤雌生殖,有些种类繁殖量大,生活史复杂,并有转换寄主习性,有的还能在植物上形成虫瘿。本目包括了许多农林业的重要害虫。,蝉科:体大型,3单眼,前足
8、腿节膨大,雄虫腹部常有发音器,雌产卵于植物组织中。,绵 蚧 科,粉 蚧 科,脉翅目 Neuroptera,草蛉、褐蛉、粉蛉、蚁蛉等组成。体型中等(1030mm)。头下口式,很活动。触角长而显著,丝状、念珠状、栉齿状或棒状。前后翅大小和形状相似。翅膜质,翅脉密而多,网状,上有很多横脉,边缘多分叉。翅呈屋脊状覆盖于腹背上。成虫具咀嚼式口器,幼虫具钳状刺吸式口器。跗节5节。爪2个。完全变态。卵多数长卵形,有的有长柄。幼虫行动活泼。裸蛹,具丝质茧。幼虫和成虫均肉食性。许多种类可以用于生物防治。常见种类有:中华草蛉、大草蛉、丽草蛉、普通草蛉等。,鞘翅目 coleoptera,通称甲虫.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
9、,占昆虫总数的1/4多。大小和形态变化大,体壁坚硬。头部发达,有的延伸成喙状,复眼显著,一般无单眼触角多为11节,但形状不一。口器咀嚼式。前胸发达,小盾片呈三角形外露。前翅硬化成角质,称鞘翅,后缘平直,平时两翅的后缘于体背中部并合成一直线,盖住中、后胸及腹部和后翅。跗节4或5节。全变态。幼虫为寡足型,少数为无足型。食性和生活环境很不一致,捕食性的如步甲、瓢虫等,有益于农林业;食植性的包括了许多重要农林业上的害虫,如金龟甲、叩头甲、象甲、叶甲、天牛和小蠹等。,鞘翅目 coleoptera,鞘翅目分为2个亚目:肉食亚目 Adephaga:腹部第1节腹板被后足基节窝分割为左右2片。触角多为丝状跗节5
10、节。幼虫多为蛃型。胸足有跗节,有爪1或2个。成虫和幼虫都很活泼,适于捕食生活,也有植食性种类。常见的有步甲科Carabidae、虎甲等。多食亚目 Polyphaga:腹部第1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窝分割。触角多种类型。跗节分为3-5节不等。幼虫有多种体型,具有胸足时,无明显跗节只有1爪。除包括瓢虫科、郭公虫科等一些有益种类外,大多是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多食亚目 Polyphaga,瓢虫科Coccinelidae:异色瓢虫、澳洲瓢虫;二十八星瓢虫 叶甲科Chrysomelidae:榆紫叶甲,杨叶甲 豆象科Bruchidae:合欢豆象,柠条豆象 吉丁虫科Buprestidae:杨树吉丁虫,杨十斑吉丁
11、虫,柑桔爆皮虫 叩头虫科Elateridae: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 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花金龟科Cetoniidae:小青花潜以及白星花潜 鳃角金龟科Melolonthidae:大栗鳃金龟 丽金龟科Rutelidae:四纹丽金龟,多食亚目 Polyphaga,芫菁科 Meloidae:中华芫菁以及绿芫菁 天牛科Cerambycidae: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和云斑天牛 象虫科 Curculionidae:橡实象甲和松树皮象 郭公虫科 Cleridae:伪斑蟊和非蚁 粉蠹科Lyctidae:褐粉蠹、中华粉蠹、鳞毛粉蠹 长蠹科Bostrychidae:竹长蠹和双齿长蠹 小蠹总科 S
12、colytoidea 小蠹科 Scolytidae:白桦小蠹,果树小蠹 齿小蠹科 Ipidae:松纵坑切梢小蠹,华山松大小蠹,云杉八齿小蠹,虎甲科,步甲科,瓢 甲 科,金 龟 总 科,天 牛 科,小 蠹 科,鳞翅目 Lepidoptera(1),通称蛾和蝶。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大目。体小至大型。复眼发达,单眼有或无。触角细长,有线状、羽状、球杆伏等。口器虹吸式,能卷伸自如,有些种类的口器则退化。一般有翅2对,膜质,翅面、身体以及附肢等密被鳞片,故有此目名。休止时,翅作屋脊状覆叠(蛾类)或竖立体背两侧(蝶类)。跗节5节,有的前足退化或节数减少。,鳞翅目 Lepidoptera(2),幼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虫分类学 昆虫 分类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