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团体协作跑 .doc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团体协作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团体协作跑 .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团体协作跑(水平三 五年级 )一、案例背景(一)授课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许多家庭对孩子溺爱,加上各种竞争激烈,应试教育普遍存在,学习压力过大,孩子的心灵和身体得不到释放和放松,造成孩子心理发展扭曲。很多学生变得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在上课的时候表现出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经常责怪和埋怨他人,自以为是,没有集体主义观念,缺少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此,创设本节课,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于其中,思想和行动双面诱导学生,来改变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因素,使体育教学活动真正顺应新课程标准的发展,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二)学生分析1、心理方面:五年级学生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逆反心理较强,不喜欢机
2、械的统一要求与墨守成规。具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独特分析、思考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会多种运动基本技能,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专长,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但在团体合作方面有所欠缺,责怪他人的行为较为严重,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2、生理方面:五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肌肉力量弱,身体易疲劳,但体力恢复较快。肌肉任性好,不易拉伤。骨骼较脆弱,易骨裂和骨折,运动时应多加防范。3、认知能力分析:五年级学生对跑的速度快慢控制方面已有很深刻的认识,
3、但在集体协作跑时需更高要求学生照顾好整体的速度,根据自己位置和时间的不同去改变速度的快慢,使自己的小组争取到最快。本次课就是为了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跑的能力而设计。4、运动能力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对速度的快慢控制,整体配合的意识等方面都有更深层的认识。也初步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但互相保护的能力需要提高。二、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7号文件和广东省22号文件精神,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结合新课标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合理的锻炼强度和练习密度来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敬的良好习惯。从现代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特点,部分学生缺少集体主义观念,自私自
4、利思想较为严重,特设计本节体育课团体协作跑教学,以树立学生整体配合的观念,以大局为重,以团队最终胜利为目标进行练习和比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努力。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团体协作的重要性,不能掉队,也不能先行。2、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手持横杆跑的技术,及控制速度的能力,使同队其他同学与自己保持一样的速度。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认识自我的价值与能力,学会鼓励和欣赏他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教学内容 多人胸前手持横杆跑(横向)五、组织与教法1、自创游戏法:课的开始部分是热身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
5、每个小组发给一根长3米的竹竿,10名同学自创游戏,教师给予启发。(跑动喊号扶竿、跳过移动竹竿、棍扫一圈、竹竿角力等)2、循序渐进法:2人肘挽肘跑,4人肘挽肘跑,增加到10人。2人持竿跑,4人持竿跑,增加到10人跑直线过度到跑弧线。“8”形环绕跑,逐渐拉远“8”形圆心标志物的距离。3、情景教学法:人数不断增多,表明风的级数越高,将最后的“8”形环绕跑比作龙卷风,比比看哪个小队风级最高,组织最有序。4、合作学习法:由小组长带领本组队员相互讨论、研究,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层次不同,怎样安排队员位置和采用何种指挥办法才能使本组队员齐头并进,用快的学生带动慢的学生,给自己队员信心和勇气,做到相互鼓励和帮助
6、。5、比赛法: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斗志,让他们忘记奔跑的疲劳。不给自己的团队拖后腿,认清自己是团队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六、教学情节及设计意图(一)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愤1、课堂常规:检查人数和着装。2、创编游戏:如:跑动喊号扶竿、跳过移动竹竿、棍扫一圈、竹竿角力等。3、学做热身操:合音乐一起,跟随教师学做健美操。设计意图:1、教师激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利用一支简单的长竹竿分小组创编游戏,自创自乐,让学生主动发挥想象力,比比看哪个小组创编的游戏最有趣,并借鉴给其他小组,互换游戏,增强小组间的友好关系。2、合着鼓点和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学做健美操能充分活动开学生身体的各个关节,拉长肌肉和韧带,使自己忘记劳
7、累,提高兴奋度。为下面的团体跑步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二)循序渐进合作练习,掌握团体跑技能1、肘挽肘横向向前跑,由2人、4人增加到10人。2、胸前手持竹竿跑(横向),由2人、4人增加到10人。3、“8”形环绕跑,由2人、4人增加到10人(重点:拳心向前,竿与前胸等高,左右两名队员的距离适当。难点:弧线跑时,接近圆心处的学生慢跑或走,圆圈上的队员快速跑,进入下一个圈时,互相转变)。设计意图:1、学生需要逐渐掌握团体跑的技能,所以设计人数由少到多,路线由直线到曲线,逐渐加大运动难度,这时对队员之间的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配合要更加默契,这样才能取得团队的胜利。2、教师提出疑问,怎样跑才能全组队员配合
8、协调一致,是不是喊着口号跑会更好一些,由小组长指挥,跑步的频率相同,步副的大小要跟上集体的队伍,在圆圈上的应最快,由各组队员一起商讨,探索自己小组的秘密诀窍。3、在“8”形环绕跑的阶段,横竿两端的队员角色是互相转变的,只有横竿中间的队员是保持一定的速度,哪个队员跑慢了或是哪个队员跑快了,小组里会有一些学生出现互相埋怨和职责的情况,这时恰恰是设计“8”形环绕跑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先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整个团队齐头并进,才能赢得比赛,促使每个队员不得不照顾本队的其他队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团体协作的力量。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识,紧扣本次课的主题。(三)以比赛促合作,增强团体合作意识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团体协作跑 小学 体育 教学 设计 团体 协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