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六熊源新.ppt
《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六熊源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六熊源新.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保护生物学,教师:熊源新,(六),讨论题:1、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在众多的假说中,你赞成哪个?为什么?2、哺乳动物物种的寿命大概有多少?你认 为人类会灭绝吗?为什么?3、如何理解“灭绝”(物种)、“生态灭绝”与“野外灭绝”?试用高度概括的图表、数字和语言来表述物种灭绝的触目惊心!4、简述物种灭绝的原因。结合本身实例,论述外来物种的引入对物种灭绝的影响。,上次小结,第三章;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危机,1自然灭绝和非自然灭绝 1)、物种自然灭绝可能的原因。2)、历史的物种灭绝 3)、非自然灭绝人类的行为,2灭绝的速率 1)、生物进化史上的时间观念。2)、新物种的产生。3)、物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3、生物
2、多样性丧失的原因,76543210,2000 1000 公元后公元前 1000 2000,人口(10亿),工业革命的开始,1348年的鼠疫,人类人口数量指数级的增长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引起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导致产生了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1、生境的破坏和破碎化 2、外来物种的入侵 3、过度开发和开采 4、污染和有毒物质的产生 5、连锁效应和协同效应,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生境的破和坏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两个直接的原因是:1)受威胁的热带雨林2)荒漠化,热带雨林地处热带地区,主要分
3、布在赤道周围的三十三个国家,形成一条带子,占地球陆地面积7,是全世界最关注的环境区域。,1)受威胁的热带雨林,雨林景观 1,雨林景观 2,雨林景观 3,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O万平方公里,其中有480万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内。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法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人们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做出了一个最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逊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在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
4、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烧荒后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我国国土本身的自然结构与地理特征:6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和丘陵;33%的国土面积是干旱区或荒漠区;70%的国土面积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是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国家;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的生活;35%的国土面积正遭受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影响;仅14%的国土面积为种植耕地。这些构成了我国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具有世界最久远的开发历史。众多的人口决定了我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在世界处于高出世界平均值的33.5倍的极高水平,强烈的人类活动对我国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附加压力,使世界面临人口
5、、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尤为尖锐。,我国生境的破坏,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加上大跃进等政策错误,我国形成了大量的退化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境内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9%,其中黄土高原地区约80%地方水土流失。-北方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1987年已沙漠化土地20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13万平方公里-目前有5900万亩农田和7400万亩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草原退缩面积13亿亩,每年以2000万亩增加。每年使用农药防治面积23亿亩次,劣质化肥污染农田2500万亩。,荒漠化,荒漠化是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之一。常见的荒漠化有沙漠化和石漠化
6、两个类型。,沙漠化,沙漠化是指土地原有的生產力減少,甚至破獲,變成沙漠狀態,也就是說,當一個地方呈現沙漠化現象後,而仍無計劃改善的話,情況便不斷惡性循環,到達無可挽救的局面。當沙漠地帶不斷增長時,可種植土地面積就相應減少,因而影響該區人口的糧食供應及經濟發展。長年缺雨是促成沙漠化的主要成因,其他原因還有過度放牧,無計劃的墾殖及破壞土地的結構.,据统计,我国约有一半国土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带,有35%的国土面积遭受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影响。从50年代以来,由于人为破坏植被的影响,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呈不断扩展的态势,80年代以后,沙漠化土地每年增加近3000平方公里。,昔日的青山,E、沙漠化,石漠化,在我
7、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荒漠化的表现为石漠化。,石漠化,光秃秃的石头既存不了水也留不住土,400万人无法维持基本口粮,饮水也有困难。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气候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严重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三省区共有109个贫困县,其中73个分布在石漠化地区。,我国西部有40.7的国土面积是岩溶地区,共有32.84万平方公里,其中6.69万平方公里是石漠化土地。据测算,石漠化的推进速度是25年翻一番,若不及时治理,百年之内,西部三省区将有一半国土成为石漠。,2、外来物种入侵,从其自然分布地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
8、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叫入侵物种 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讲,生物的入侵是扰乱生态平衡的过程,因为,任何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是经过了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这种平衡一旦打乱,就会失去控制而造成危害。人们最初引进物种时,仅是进入了原产地生态系统的一个组分,食物网中的一些天敌或者它所控制的物种是没有办法引进的,这样,控制不好成灾就不可避免,而成灾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对于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造成危害,甚至是灭顶之灾。,为了保护海岸带免受海水的侵蚀,1963年南京大学钟崇信教授从英国和丹麦引进大米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引种成功了50多万亩,而且使大米草的分布范围从温带向南扩大到了北纬2127,并证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护 生物学 六熊源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