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ppt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6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课程标准1.俄国农奴制改革(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2.日本明治维新(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3.戊戌变法(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特点。(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事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
2、的曲折性。,最新考纲1.俄国和日本的重大改革(1)俄国农奴制改革。(2)日本明治维新。2.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变法。,考向瞭望1.以近代化史观认识俄国农奴制改革实质上为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2.日本明治维新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成为亚州强国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视角。3.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改良运动,考查侧重于戊戌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并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较,认识改革也是民族自强的一种方式。,一、19世纪中叶的俄国1俄国的农奴制(1)确立发展:17世纪中期确立;18世纪后沙皇加强对 的控制。(2)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增多。2
3、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1)背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缓慢发展。(2)概况:俄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农民,农奴制,3新思潮的涌动(1)背景:19世纪初,俄国青年军官受西欧影响;俄国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展开争论。(2)概况:“十二月党人起义”,知识分子提出不同的变革主张。4克里米亚战争(1)原因:俄国为扩大势力,攫取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2)结果: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和约。(3)影响:俄国 下降;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推动改革。,国际地位,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改革的酝酿(1)历史基础:前代沙皇曾颁布过改革法令。(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宣传。(3)组织基础:成立各层
4、次的专门委员会。(4)个人力量:坚持改革。,亚历山大二世,2“二一九法令”(1)主要内容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经济上:高价赎买一块份地。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2)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有利于工业革命扩展;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俄国。局限性: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重新受到地主盘剥。,社会性质,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表现: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2)问题:经济总体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发展不平衡。,2政治的缓慢变革(1)内容:政治上建立自治机构;司法上建立陪审制度和;军事上采用西方式管理体制;教育上鼓励办学。(2)评价:仍是封建君主制国家
5、,但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步伐。3亚历山大二世遇刺(1)改革评价:是资产阶级改革,但保留大量。(2)社会矛盾: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与沙皇专制矛盾尖锐。,农奴残余,律师制度,(1)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2)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有很大的差距。(3)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1经济近代化(1)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
6、近代化(1)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2)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3)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1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的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的束缚,在思想领域具体表现在()A农民的骚动B新思潮的涌动C十二月党人起义 D克里米亚战争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
7、力。19世纪中叶,农奴制度的存在已经成为俄国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新思潮的涌动是俄国工业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本题容易误选D项,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外因。答案B,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解析两则材料对比,一方面反映农民的政治、经济处境有了很大变化,说明改革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农民未获得
8、完全的人身自由,说明改革具有不彻底性。答案B,一、背景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幕府统治危机(1)政治: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迫切希望改变现状。(2)经济:幕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充分发展。(3)外交:“”之后,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2条件:武装倒幕和 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中下级武士,黑船事件,明治政府,二、内容明治维新1废除旧体制(1)废藩置县。(2)废除 制度,宣布“四民平等”。(3)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实行。,封建等级,君主立宪制,2发展新经济(1)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
9、的货币。(2)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3)推行“”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建立近代企业;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3倡导“文明开化”(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2)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3)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殖产兴业,4军事:实行,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三、影响走向世界的日本1结果: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 的目的。2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是日本的历史转折点,日本由此走上了近代化道路。(1)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国家统一,成为亚
10、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义务兵役制,富国强兵,(2)经济上通过殖产兴业,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3)社会风俗逐渐文明开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4)摆脱了民族危机,建立了现代化军队,成为亚洲强国。(5)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历史借鉴。3消极影响: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3)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4)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
11、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1)政治上:宣布废除封建特权,实行“四民平等”,但却实行华族制度,本质上是把幕藩体制下的封建等级身份制转化为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近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这意味着新的不平等。(2)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在引进西方模式的过程中较为盲目,出现了新的经济问题。(3)体制上:日本明治维新在家族制度、官僚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最终为日本向近代天皇制的过渡和形成创造了条件。,(4)意识形态上:既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又有大量封建因素被保留或发展下来。明治维新为日本军国主义的
12、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日本军国主义是封建军国主义和资产阶级军国主义的结合体,以封建皇国观和武士道精神为核心理念。,3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A实行义务兵役制B仿照欧美建立近代化常备军C保留了深厚的军国主义色彩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解析日本军制改革,主要仿照欧美建立新式军队,最主要的是实现了军队的近代化,A项是制度,C、D两项是日本军队的传统,都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4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13、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解析“脱亚入欧”的含义是指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落后被侵略的弱国,一跃成为与西方列强一样的资本主义强国。答案A,一、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1必要性(1)甲午战争后,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 空前加深,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2)财政危机、统治腐朽,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民族危机,2可能性(1)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阶级基础: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维新派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深入变法作为救亡的途径。(3)思想基础: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兴办学校等主张。,君主立宪,二、变法的
14、准备和主张维新运动的兴起1准备(1)宣传变法思想。康有为:著 和孔子改制考,系统地阐发了变法理论,特点是打着孔子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梁启超:代表作,任上海时务报主笔;其思想核心是提倡民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谭嗣同发表,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以资产阶级平等思想,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和专制君权。,新学伪经考,变法通议,仁学,严复翻译天演论,创办,借达尔文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政治活动:维新派上书皇帝,请求变法;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组织,进一步推动了维新变法的高涨。2主张(1)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2)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
15、;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国闻报,进化论,保国会,三、百日维新1变法内容(1)政治:广开言论,允许官绅士民;精简机构等。(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3)军事;改革军制,编练新军。(4)文教: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各地成立;京师设立大学堂,培养人才等。,上书言事,中小学堂,2失败原因(1)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派势力过于强大。(2)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的缺陷。(3)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四、评价1进步性(1)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 运动,体现了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2)维新派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为 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政治改革,民族资本主义
16、,(3)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 潮流,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2局限性: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且脱离了人民群众,其变法活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充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思想解放,(1)从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要求光绪帝仿效日本
17、、俄国的改革进行变法,从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尤其是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适应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3)从手段和形式来看:变法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4)从领导力量来看: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5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的要求,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A为列强商品输华创造平等条件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D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俄国 农奴制 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