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殡葬观与现今殡葬服务业的发展.ppt
《传统殡葬观与现今殡葬服务业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殡葬观与现今殡葬服务业的发展.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统殡葬观与现今殡葬服务业的发展,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教授2007、06、28中国.银川,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中国历史上的厚葬与薄葬理论主张的由来;第二,传统厚葬与薄葬的理论依据以及利弊分析;第三,从传统丧葬理论发展历程看现代殡葬服务业的发展,第一,中国历史上的厚葬与薄葬理论主张的由来,在批评中继承,在革新中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浩繁博大的丧葬理论,就是这丰富的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鉴别中国传统丧葬理论的精华与糟粕,首先就必须认真研究与了解传统丧葬理论的具体内容。对
2、传统的态度应当采取:在批评中继承,在革新中发展,遗憾的是我们长期忽略了对丧葬文化的研究,“生、长、老、病、死”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界的自然现象。没有死亡现象的出现,就没有生命的价值存在!正如没有疾病的出现,就不能显现健康的价值一样,生命的珍贵与崇高,很大程度来源于死亡的衬托。我们学术界对于人类的“生、长、老、病”的研究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于死亡的研究与关注却显得十分的浅显与稀少。,对丧葬文化的重视是对生命价值的重视,人的一生最为确定的一件事似乎就是“最终都要走向死亡”最不确定的一件事也许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向死亡”这似乎像一个脑筋急转弯式的游戏话题,然而,人类社会却由此生发出了许许
3、多多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思考。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的宗旨是:“到石门峰寻找生命的价值”。这是很有哲理韵味的企业宗旨。,丧葬文化是人类文明中的主流文化之一,被评为“2006年中国殡葬十大新闻”之一的陈群林先生殡葬五问就深刻地论述了这一观点:“人类文化传承,得益于庙和坟。庙与本题无关,坟却不能不说。马王堆是坟,兵马俑是坟,金字塔还是坟,没有坟,全人类都将数典忘祖。中华民族有幸,古坟在地下,没有完全毁弃,而且盗墓者历来被称为“贼”,所以我们现在能知道两千年前秦皇汉侯的生活情景。但是,与坟形影相随的礼,即坟前祭奠的仪式、规程等等,现在还有多少呢?”我们对于远古历史的研究很多是从坟墓、从丧葬文化研究开始
4、的,对传统丧葬文化的片面认识导致理论研究的缺失,过去我们有些关于死亡命题的研究,但大多是从哲学、政治学等形而上的角度对于人类死亡现象进行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宗教精神等进行分析,偏重于意识形态观念研究。很少有学者对作为生命存在方式经济制度、发展模式、丧葬习俗的文化研究。我们学术界的主流力量多年以来没有很好的研究与发现我们传统殡葬文化中的励志育人、安抚社会积极向上的巨大价值。对传统丧葬文化的片面认识导致理论研究的缺失,应当改革我们的学术风气和学术环境,多年以来我们一些学术研究者习惯于围绕执政者的喜好与憎恶开展学术研究,没有客观、科学地研究丧葬文化这种与人类每一位都息息相关的重要自然现象。个中的原因
5、固然与我们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图腾禁忌有关(中华民族向来忌死忌鬼,向来认为死亡可怕,可悲,可怜,甚至认为”好死不如赖活”.李泽厚批评儒家对神话的有意删改)也与我们的学术风气和学术环境有关,丧葬文化成为其传统文明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在丧葬观念上以及具体的丧葬行为方式上,几乎都是一直围绕着儒墨两家的两种丧葬观念而进行的。厚葬与薄葬交织更替的中国丧葬史,使中国的丧葬文化成为其传统文明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组成部分。弄清中国丧葬理论的传统由来将有利于我们当今殡葬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今天我国丧葬习俗的变化是与非值得深入剖析,今天人们的丧葬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保护环境,尊重生命,遗体捐
6、献,公墓变公园,提倡火葬、树葬,节约土地,节约时间、移风易俗等等,都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新时尚。这些丧葬行为中也存在许多大操大办的、奢靡的厚葬之风。不少地方以各种形式重现昔日的厚葬仪式,甚至呈愈演愈烈之势。相关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所涉及的对象不仅包括普通民众,更有不少党政国家干部和知识分子 我们究竟如何看到这些现象?,需要我们从历史上的先贤圣哲哪里寻找答案,唐朝吴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眀得失。弄清古代的丧葬观可以知其来源,辩其是非。可以告诉我们究竟选择怎样一种丧葬文化?应该如何选择尊重亡的纪念方式方式?如何告慰亡灵?也可以预知我们丧葬服务以及丧葬文化在今后的发展方
7、向。,中西方的丧葬形式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对亡者的追悼和悲伤,人死后都要进行丧葬,入土为安,无论东西方,自古皆然。当然,除了土葬之外,一些民族还有天葬、水葬以及火葬的习俗。在西方,家庭对丧葬的程序安排大约有四个步骤:一是守灵;二是宗教仪式;三是下葬仪式,即将棺柩放入坟墓;四是下葬之后再在家中举行一次聚会。,中国的丧葬形式多种多样,中国的丧葬形式多种多样,大体上与西方的四个步骤相同,只是没有那种浓厚的宗教意识。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农村,一些丧葬仪式结束之后,在家中举行的聚会大多是请客人吃饭,以示庆谢客人。在中国有红白喜事的说法,对于老人去世叫做白喜事,与结婚红喜事一样庆祝;这也表明中国人对于死亡的
8、豁达。,先秦时期的儒墨两家的丧葬主张,所为先秦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过空前的繁盛时期。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繁盛的最好比喻。嫌弃先秦时期,中华丧葬理论就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备而庞大的思想体系。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儒家与墨家的丧葬理论,也可以称之为厚葬与薄葬理论。,自古以来的丧葬习俗目的都是悼念亡灵,其实我们所有的丧葬习俗都是源于对亡者的悼念。尽管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丧葬习俗有别,作为一种礼仪或仪式,它首先是应当健康而有节制的。既要做到追念亡者,又要有节有度,这里就存在着如何把握这个节与度的问题。古今以来,在如何把握丧葬节制有度方面一直有着重大的争议,
9、作为儒家代表孔孟的丧葬观念,尽管儒家不是“厚葬”的始作俑者,亦不是“厚葬”的终结者,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肯定,儒家所倡导的“孝道”伦理和“礼”制,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丧葬观念的基本内核。儒家提倡礼导致了厚葬久丧,同时,厚葬久丧又是儒家诸礼之中的最重要成分。儒家不仅在其理论上构建了厚葬的丧葬观,而且在行动上身体力行,使其垂范效应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中国普通民众。同时,儒家以其“独尊”的特殊地位,为业已存在的厚葬风气推波助澜,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国丧葬体系。,儒家的礼孝理论延伸的丧葬观,孔子不仅把“礼”、“孝”的内容与丧葬观念紧密结合,并且建构了儒家的“慎终追远”、“事死如生”、“三年守丧”这三条非常
10、重要的丧葬理论。难怪淮南子氾论说:“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不仅肯定了久丧的合理性,还倡导人们都用久丧的形式哀悼死去的亲人。于是,“三年之丧”成为儒家丧葬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套仪式,历代丧葬沿用不衰。,论语中有不少章节阐述了孔子的丧葬理论,在论语中,有不少章节阐述了孔子的丧葬理论。在学而中,孔子提出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意思是要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并要追念远古的祖先,这样才能使人心归于忠厚。“慎终追远”是儒家丧葬观中的一条重要理论,它被后人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诸如哀死思亲、厚葬久丧
11、、事亡如存、祈求冥福、荫庇子孙等等。在阳货中,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的时候,孔子告诉他,说君子在居丧期间,应该“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还批评宰我“不仁”。孔子还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是把“孝道”与“礼”渗透到儒家的丧葬观中,孔子是如何把“孝道”与“礼”渗透到儒家的丧葬观中去的呢?在孔子看来,对死去亲人的“孝”就是要落实到重视丧葬质量之上,否则就是不孝;而丧葬质量能否保证,其关键在于是否严格遵守“丧礼”、“祭礼”等礼法的规范。这样一来,“孝”与“礼”这些似乎很抽象的理念就非常自然的被熔铸到具体的丧葬活动
12、中去了。,孔子之后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丧葬观,孟子对孔子的“孝悌为本”以及“礼”的思想有所超越和发展。他们更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现世生活,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因素。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孟子说:“亲丧,固所自尽也。”还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他在滕文公下中极力主张“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又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见离娄上)他认为给父母治丧是最大的事情,君子不应该在父母的丧事上节俭。在离娄中他还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毫不掩饰地指出他提倡孝道的政治目的,是因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见离娄上),孟子的“厚葬”理论的正式提出,孟子认为,他
13、厚葬母亲并不是为了“观美”,而是因为只有用厚葬的方式为父母治丧,才算是后代子孙尽了孝心,讲了礼。否则,就是不孝。而所谓“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孟子的“厚葬”理论的正式提出。,孟子讲古代丧葬规格,在孟子公孙丑下中,记载了孟子厚葬母亲的故事:孟子从齐国回到鲁国安葬母亲。弟子充虞不理解为什么孟子要制作那么精美的棺椁,孟子回答说:“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的上述话语现代意思,孟子回答
14、说,上古对于棺椁用木的尺寸没有规定;中古时规定棺木厚七寸,椁木以棺木的厚度相称为准,从天子到老百姓讲究棺木的质量并非仅仅为了美观,而是因为要这样才能尽到孝心。为了礼制所限不能够用上等木材做棺木,不能够称心;没有财力不能用上等木材做棺椁也不称心;即为礼制所允许又有财力,古人都会这么做,我又怎么不可以呢?况且这样做是为了泥土不沾上死者的尸体,难道孝子之心就不能这样得到一点满足吗?我听说过,君子不能够因为天下大事而节省应当用在父母身上的钱财。,孟子之后的儒家代表荀子更主张厚葬并将厚葬理论列为国家法令,如果说孔子、孟子的厚葬理论还只是些只言片语的话,那么,到了荀子的时代,儒家的厚葬观念则被进一步演变成
15、了长篇大论,有了系统性和完整性。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他不仅继承了孔子所开创的儒家传统,还把孔孟之“礼”进行了改造,他还把“礼”上升到了孔孟所不曾达到的“法”的高度。“礼”与“法”是荀子整个政治思想的核心。,荀子的厚葬理论,在荀子修身篇中,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在荀子王霸篇中,他还说:“国无礼则不正”。他还有“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非礼,是无法也”等等主张。总之,荀子给“礼”赋予了“法”的内涵。荀子对“礼”的这种改造意义在于,他把儒家思想中的“礼治”,自然过渡为法家思想中的“法治”。应该说,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把荀子作为
16、法家的祖师爷。,荀子的“故君子敬始而慎终”与孔子的“慎终追远”是一脉相承的,荀子在礼论中具体阐述了自己的厚葬理论。可以说,礼论是代表儒家丧葬观念的一篇重要文献。荀子在礼论中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这个观念与孔子的“慎终追远”是一脉相承的,不同之处在于,荀子把养生送死、厚葬其亲提高到了“礼”制的高度。,“厚葬久丧”在荀子这里达到了极致,在礼论中,像这样有关厚葬的繁文缛节比比皆是。比如,在谈到“三年之丧”时,他说:“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
17、痛未尽,思慕未忘”可见,荀子不仅是位厚葬论者,还是一位久丧论者。“厚葬久丧”在他这里达到了极致。,儒家厚葬理论的提出使得丧葬礼仪走向成熟、规范,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荀子是“一个对中国厚葬丧俗盛传几千年不衰应负责任的儒家代表人物。”由于儒家厚葬理论的提出,更使这些传统的丧葬礼仪走向成熟、规范,成为历代丧葬程序的礼制模式。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古老的丧葬礼俗保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仅以仪礼丧服中记载的丧服制度为例,就足以窥见其冰山一角。,如下的典籍是当时社会上所行的各种典礼程序实录,仪礼,亦称礼经、礼或士礼。是儒家经典中还有专门谈论“礼”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关涉丧、祭、射、乡、冠、昏、朝、聘等重要
18、儒家礼制。这些典籍是当时社会上所行的各种典礼程序实录。,在仪礼丧服中规定的所谓“五服”是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的五个等级,在仪礼丧服中,儒家专门规定了丧葬过程中的丧服制度。大体来说,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可以根据其亲疏远近分为五个等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服”。因为五服之内的人与死者的亲属关系较近,因此丧服较重,服丧期也较长。相反,五服外的人因为与死者关系较疏远,所以丧服较轻,服丧期也较短。“五服”各有其特殊名称,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一般而言,往往“丧服等级越低即亲属关系越疏远,而服饰反而越精细,越接近于日常的穿着,人为加工的痕迹越明显。”,丧服制度的博大精深,是儒家厚葬理论中的重
19、要组成部分,儒家所推行的丧服制度,是其厚葬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儒家“礼”制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如此,历代的学者名流非常重视对仪礼丧服的研究,以至于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丧服学”。丧服制度的博大精深,足以令今人在叹为观止的同时,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墨翟与孔子同为鲁国(一说宋国)人,原本也是儒门弟子,淮南子主术云:“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的确,我们从墨子的修身、亲士、所染等篇章中,会发现不少类似儒家的言论。另外,对于儒家的仁、义观念,墨家非但没有批评,而且亦常讲仁、义以及仁人、义人。不同的是,墨子的“仁、义”仍指兼爱,而他的“仁人”、
20、“义人”则是指那些实行兼爱的人。兼爱始终是墨子哲学观念里的中心。,墨家与儒家曾经一度平分秋色,儒墨两家在先秦时代曾经一度平分秋色、甚至是后来居上的地位。有人这样评价儒墨两家:“在古代,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墨学的影响也不亚于孔学。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是它的批判者。”在吕氏春秋尊师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这大概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的实际情况。,墨家与儒家分道扬镳的三个主要原因,淮南子要略记载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这段文字非常经典,常被后人引
21、用。它归纳了墨家与儒家分道扬镳的三个主要原因。即对儒家继承周礼且不厌其烦、厚葬久丧、劳命伤财。,墨家更把否定儒家的理由简单地归纳为四句话,在墨子非儒下中,墨家更把否定儒家的理由简单地归纳为四句话:“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意思是说儒家人只会用繁杂的礼乐去迷乱人,长期服丧假装哀伤以欺骗死去的双亲。编造出天命的说法让人安于贫困以傲世,违背根本不事劳作让人安于懈怠。,墨家明确提出了“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的四个原因,在墨子公孟中,墨家明确提出了“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的四个原因,即:第一,“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第二,“厚葬久丧,重为棺椁,
22、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第三,“弦歌鼓舞,习为声乐”;第四,“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墨家的观点也受到儒家的猛烈反击,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还说杨墨是“乱臣贼子”,其危害远大于“洪水”、“猛兽”。声称自己的“好辩”是为了“正人心,息邪说”。还说:“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由此观之,儒墨两家的分歧的确很大。不过,从孟子的话中,我们
23、也得以从一个特殊的视角看到墨学在当时的影响。,没有先秦时期的诸子之争,也就不可能有异彩纷呈个性鲜明的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之间的相互论辩乃至相互诘难、攻击的现象是非常普遍、非常正常的现象。当时除了有儒、墨之争外,还有儒法之争、儒道之争。在先秦诸子看来,只有通过论辩,才能阐明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进而驳斥其他学派的观点。应该说,没有先秦时期的诸子之争,也就不可能有异彩纷呈个性鲜明的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第二,传统厚葬与薄葬的理论依据以及利弊分析,儒墨之争深刻地体现了他们在政治观念、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在儒墨之争的诸多问题中,儒家的“厚葬论”与墨
24、家的“节葬论”始终都是其争论的要点。而儒墨两家在丧葬观念上的巨大冲突,又深刻地体现了他们在政治观念、哲学思想甚至在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更深层次地表明他们对于远古思想的不同认识。这场冲突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已经大大超越了他们的初衷。,远古时期的人类丧葬意识比较淡漠,据说,在夏、商之前,丧者葬于郊野,既无堆也无坟。在礼记檀弓中,就有“古者,墓而不坟”的说法。在易系辞传下中也有“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葬)之中野,不封不树”的说法。所谓“不封不树”,就是指既不给死者封土堆,也不栽种树木。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记载:殷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秦穆公等先王先公的葬地,均“无丘垅之处”。上古的丧葬不封不
25、树,墓与地平齐,这一点从考古学上也可得到证实。,大约从周代起,墓葬形制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墓上开始有了封土坟头,以后逐步增高,形似山丘。故史料上对墓的称谓也出现了“丘墓”、“坟墓”、“冢墓”等记载。礼记檀弓上郑玄注:“土之高起者曰坟。”释名释丧制曰:“丘(墓),象丘形也,”又曰:“冢,肿也,象山顶之高肿起也。”到了战国时期,坟、丘、冢已成为坟墓的通称。,其次,人们已经对葬地环境有了一定的要求。吕氏春秋孟冬纪节丧曰:“葬浅则狐狸抇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人们这种对葬地环境的正常要求发展到后来,竟然衍生出满足中国人趋吉避害的一门专门学问风水学。而吕氏的这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 殡葬 现今 服务业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