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ppt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ppt(2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1 微型计算机概述,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以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的计算机。以微处理器的发展为标志,自1971年出现微处理器开始,已推出六代产品:,第一代微处理器(19711973)以4位微处理器和低档8位微处理器为代表,第二代微处理器(19741978)以中高档8位微处理器为代表,第三代微处理器(19791984)以16位微处理器为代表,第四代微处理器(19851992)以32位微处理器为代表,第五代微处理器(19932000)以超级32位微处理器为代表,1.1.1 微型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第六代微处理器(2001年以后)以64位微处
2、理器为代表,1.1.2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2功能强3可靠性高 4价格廉 5结构灵活,适应性强 6使用方便、维护容易,1、按字长分类:,1.1.3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4位机/8位机/16位机/32位机/64位机,2、按结构分类:,单片机/单板机/多板机/微型计算机,3、按制造工艺分类:,MOS型微机/双极型微机,1.1.4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1.5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2.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2.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2.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 微处理器,2 内存储器,3
3、输入/输出接口,4 系统总线,5 外部设备,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2.2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2.3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1.2.3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1.3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1.3.1 进位计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进位计数制是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数是人们最熟悉、最常用的,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为了表示方便,我们有时使用十六进制数或八进制数,1.3.1 进位计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1.3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各位二进制数码乘以对应位的权之和,十
4、六进制数,十进制数:,各位十六进制数码乘以对应位的权之和,1、,2、,例如:,=122+121+020+02-1+12-2 D,=6.25 D,=5161+11160+1216-1D,=91.75 D,110.01B,5B.CH,1.3.1 进位计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1.3.1 进位计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十进制数,二进制数:(整数部分),除2取余,直至商为 0,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小数部分),乘 2 取整,直至积为 0,或达到精度要求,例如:,6.25 D=110.01B,6/2 商3 余03/2 商1 余11/2 商0 余1,0.252 积 0.5整数部分为00.52 积 1.0 整数
5、部分为 10.0,3、,1.3.1 进位计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整数部分),除16取余,直至商为 0,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小数部分),乘 16 取整,直至积为 0,或达到精度要求,例如:,91.75 D=5B.CH,91/16 商5 余11即B5/16 商0 余 5,0.7516 积 12.0 整数部分为C0.0,4、,1.3.1 进位计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一位十六进制数唯一对应 4 位二进制数,例如:,=0110.0100B,5 B.CH,110.01B,=6.4H,=0101 1011.1100B,=1011011.11B,5、,数值型
6、数据:无符号数、带符号数,二进制带符号数的符号位表示:使用二进制编码的最高位,“0”表示“正”,“1”表示“负”,机器数:将符号位与数值位一起予以数值化的数,真值:机器数所代表的数值为该机器数的真值,常用带符号数编码:原码、反码、补码、过余码等,1.3.2 计算机中数值信息的表示,1.3.2 计算机中数值信息的表示,1、原码,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各位表示数值的绝对值大小,以机器字长为8位为例:+1 原=00000001B=01H+127原=01111111B=7FH+0 原=00000000B=00H-1 原=10000001B=81H-127原=11111111B=F
7、FH-0 原=10000000B=80H,1.3.2 计算机中数值信息的表示,2、反码,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的表示相同,负数的反码为其原码除符号位之外的其余各位按位取反,1.3.2 计算机中数值信息的表示,、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的表示相同,负数的补码为其原码除符号位之外的各位按位取反后再加1,4、过余码,又称移码,是将真值在数轴上往正方向平移2n-1后得到的编码。即将真值加上一个正数2n-1,这个加上去的正数称为过余量,以机器字长为8位,过余量为128为例:+1 过余=128+1=129=100000001B+127过余=128+127=255=11111
8、111B+0 过余=128+0=128=100000000B-1 过余=128-1=127=01111111B-127过余=128-127=1=000000001B-0 过余=128-0=128=100000000B,1.3.2 计算机中数值信息的表示,5、补码与真值的转换,正数的补码等于其真值,即正数补码的真值就等于正数补码本身的二进制值,1.3.2 计算机中数值信息的表示,以机器字长为8位为例:X补=01010011B时,正数,即X=+1010011B+83X补=10101101B时,负数,将X补按位取反再加1,得到01010011B83,即X-83,对于负数的补码首先确定其符号位,然后将
9、补码按位全部取反再加1,即得到其真值的绝对值,1、定点数:小数点位置固定不变,定点整数:小数点隐含于最末位的后面定点小数:小数点隐含于最高位的前面,2、浮点数:小数点位置可以改变,1.3.3 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1、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码表包括52个大小写英文字母、09数字、一些运算符号、标点符号、其它专用符号、控制符号一个ASCII码由7 位二进制编码组成,在一个字节中最高一位空闲,用0补充,1.3.4 计算机中文字信息的表示,1.3.4 计算机中文字信息的表示,2、BCD码,用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1位十进制数的编码方法称为二进制编码的十进数或称为二十进制数,简称B
10、CD码,1.3.4 计算机中文字信息的表示,3、汉字编码,汉字输入码:利用键盘输入汉字的输入编码数字编码、字音编码、字形编码、音形编码,汉字交换码:用2个7位表示的标准编码国标码(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汉字内码:计算机系统内部存储和处理汉字信息时所使用的编码,汉字字形码:表示汉字形状的编码点阵字形、轮廓字形,1.4 二进制运算,1.4.1 补码的加减法运算,1.4 二进制运算,1.4.逻辑运算,习题与思考,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填空,硬件,软件,系统,应用,举例说明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应用,()15H=21D=1000101B()求一个数的补码就是对其求补(
11、)8位二进制补码0D8H表示的真值是40,判断对错,2.1 Intel8086微处理器,2.1.1 8086微处理的主要特性,2.1.2 8086微处理的内部结构,2.1.2 8086微处理的内部结构,CPU取指过程,2.1.2 8086微处理的内部结构,CPU向内存写数过程,2.1.2 8086微处理的内部结构,EU取指、译码过程,2.1.2 8086微处理的内部结构,2.1.2 8086微处理的内部结构,2.1.3 8086寄存器结构,2.1.3 8086寄存器结构,2.1.3 8086寄存器结构,6个状态位记录指令操作后结果的状态信息,由CPU根据结果自动设置CF 进位标志SF 符号标志
12、OF 溢出标志PF 奇偶标志ZF 零标志AF 辅助进位标志,3 个控制位控制处理器的操作,根据需要由程序用指令设置DF 方向标志IF 中断允许标志TF 陷阱标志,5、标志寄存器FLAG(16位),2.1.3 8086寄存器结构,2.1.4 8086总线的工作周期,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不同指令的指令周期不等长总线周期:CPU访问内存或I/O端口存/取一个数据或指令所用的时间,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由个时钟周期组成时钟周期: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2.1.5 8086的引脚及工作模式,1、工作模式,2.1.5 8086的引脚及工作模式,2、引脚功能,8086,2.1.5 8086的引脚及工作
13、模式,3、8086最小模式下的典型配置,2.1.5 8086的引脚及工作模式,4、8086最大模式下的典型配置,2.1.6 8086的存储器组织及I/O组织,1、8086存储器组织,1、8086存储器组织,2.1.6 8086的存储器组织及I/O组织,2.1.6 8086的存储器组织及I/O组织,分段技术,0000 H,0001 H,0002 H,0003 H,0004 H,12340H,12341H,12342H,12343H,12344H,.,.,物理地址,段内偏移地址,段基址,偏移地址,0000 H,0001 H,0002 H,0003 H,0004 H,1234 H,1、8086存储器
14、组织,2.1.6 8086的存储器组织及I/O组织,分段技术,0000,16位段基址,20位物理地址,1、8086存储器组织,00000H00002H00004H.,00001H00003H00005H.,2.1.6 8086的存储器组织及I/O组织,分体结构,1、8086存储器组织,2.1.6 8086的存储器组织及I/O组织,2、8086的I/O空间,2.1.7 8086的总线操作及时序,1、系统复位与启动操作,8086的复位和启动操作是通过RESET引脚的触发信号执行的,8086要求复位信号至少维持4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若是初次上电则要求至少维持50s的高电平,当RESET信号一进入高电
15、平,8086就会结束现行操作,进入内部复位状态,并将CPU内部将全部寄存器置为初值,系统复位重新启动时,便从内存的FFFF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一般在FFFF0H处存放一条JMP指令,转移到系统程序入口处,保证系统一启动就可以自动进入系统程序,8086复位操作时序,4T后,1T后,在RESET信号变成高电平后,经过1个时钟周期,所有的三态输出线被置为高阻态,并一直维持高阻态(浮空)直到RESET信号变为低电平为止,但在高阻态的前半个时钟周期,三态输出线被置为不作用状态,当时钟信号又变成高电平时,才置为高阻态,2、最小模式下存储器或I/O端口读操作,T1状态,T2状态,T3状态,在基本总线周期的
16、T3状态,存储单元或I/O端口将数据送到了数据总线上,CPU通过AD15AD0接收数据。T2状态的各信号电平持续到T3状态。,Tw状态,CPU在T3状态的前沿采样READY信号,为低电平,说明数据总线上没有数据,就在T3与T4之间插入等待周期Tw,以后CPU在每个Tw的前沿处采样READY,确定是否继续插入Tw,直到READY为高电平,才进入T4状态。Tw与T3状态各控制信号的电平状态一致。,T4状态,与最小模式下的读总线周期不同之处:,在T2状态,地址信号发出后,CPU立即向地址/数据线AD15AD0发出数据,数据信号保持到T4状态,使存储器或外设一旦准备好数据即可从数据总线取走数据。,2、
17、最小模式下存储器或I/O端口写操作,与最小模式下的读总线周期的不同之处:,3、最大模式下存储器或I/O端口读操作,与最大模式下的读总线周期的不同之处:,3、最大模式下存储器或I/O端口写操作,CPU在每个指令周期的最后一个T状态检测可屏蔽中断请求线INTR,若INTR引脚有一个高电平,且标志寄存器中断允许标志IF=1时,CPU在执行完当前的指令后,执行中断响应周期。CPU对可屏蔽中断请求的响应过程要执行两个连续的INTA总线周期,每个总线周期包括4个时钟周期。,4、中断操作,1、HOLD信号变为高电平后,CPU要在下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才检测到。然后用T4或T1状态的下降沿使HLDA变成高电平
18、,若采样到HOLD信号时,不在T4或T1状态,可能会延迟几个时钟周期,等到T4或T1状态才发出HLDA信号,4、当总线请求结束,HOLD和HLDA信号变为低电平时,CPU不立即驱动总线,这些引脚继续浮空,直到CPU执行一条总线操作时,才结束带这些引脚的浮空状态。因此,为了防止总线控制切换时,因没有任何主模块的驱动而造成控制线电平漂移到最小电平以下,在控制线和电源之间要连接一个提拉电阻,5、最小模式下总线保持请求/响应操作,5、与最小模式下执行总线保持请求保持响应周期情况一样,CPU发出总线允许负脉冲,释放总线后,仍可执行已经进入指令缓冲队列的指令,直到需要使用总线周期为止,6、最大模式下总线请
19、求/允许/释放操作,1、CPU及辅助器件构成的CPU子系统,2、ROM和RAM构成的存储器子系统,3、各种I/O芯片构成的接口部件子系统,4、连接各种外设适配器以及存储器扩充板的PC总线I/O扩展槽,IBM PC/XT的核心是安装在机箱底部的系统主板,系统主板上的电路可以分成四个主要功能模块:,2.1.8 IBM PC/XT微型计算机系统简介,1、CPU子系统,8088微处理器,8284A时钟发生器,8282/8283/74LS373 地址锁存器,8286/8287/74LS245 数据收发器,8288总线控制器,2、存储器子系统,3、I/O子系统,IBM-PC/XT系统板部件框图,系统板上R
20、AM由DRAM2164(64K1位)构成,共4个体,每体9片(8个数据位,一个奇偶校验位),即36片2164构成256KB常规RAM,2164DRAM使用时要求每2ms对内部刷新一次,因此要求每两次刷新操作的时间间隔为2ms128=15.6s(每片512个单元为一组同时刷新,共128组)(36片同时刷新),由8253-5计数器1(方式2计数初值为12H,每隔12H1.19MHz=15.12s向8237-5通道0发出一次刷新请求信号,由8237A-5向CPU请求DMA,对DRAM进行周期性的刷新,8253-5的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3,计数初值为0000H,每隔655361.19MHz=55ms向8
21、259A的IR0请求一次中断,8259A的IR0请求一次中断,CPU调用一次08H中断,进行系统时间修改,计算机自检后8255A-5的A口输入键盘扫描码;C口输入系统各类工作状态;PB0、PB1及8253的计数器2控制扬声器发声,8237A-5的通道2、通道3用作软盘数据传送及硬盘数据传送,2.2 80 x86高档微处理器,(1)80386微处理器拥有32位数据总线和32位地址总线,可直接寻址4GB物理存储空间,具有虚拟存储能力,虚拟存储空间达64TB。存储器采用分段结构,2.2.1 80386微处理,1、80386的主要特点,(2)系统采用流水线和指令重叠技术、虚拟存储技术、片内存储器管理技
22、术、存储器管理分段、分页保护技术等,系统实现了多用户多任务操作,(3)提供32位的指令,可支持8位、16位、32位的数据类型,具有8个通用的32位寄存器,(4)首次在芯片内使用Cache,以使内存速度能更好地与运算器的速度相匹配,从而大大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和工作效率,(5)提供32位外部总线接口,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32Mbps。系统可同高速的DRAM芯片接口,支持动态总线宽度控制,能动态地切换32位/16位数据总线,(6)具有片内集成的存储器管理部件MMU,可支持虚拟存储和特权保护,片内具有多任务机构,能快速完成任务的切换,(7)通过配置浮点协处理器80387实现数据高速处理,加快了浮点运算速
23、度,(8)80386系统能在12.5MHz或16MHz时钟频率下可靠工作,指令的执行速度可达3MIPS4MIPS以上,3、80386的内部结构,2.2.1 80386微处理,(1)在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技术,使得大多数常用指令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从而大大加快了指令的执行速度,1、80486的主要特点,2.2.2 80486微处理,(2)将浮点运算部件、Cache及其控制器集成于80486微处理器芯片内,使得数据和指令的存取速度、数据的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采用突发式总线技术,从而大大加快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3)微处理
24、器内部为全32位结构,即寄存器、ALU和内部数据总线宽度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为32位。而CPU与浮点运算部件之间的数据通道为64位,CPU与Cache、Cache与Cache控制器之间数据通道为128位,(4)增加了多处理器指令,增强了多重处理系统,片上硬件确保了超高速缓存一致性协议,并支持多级超高速缓存结构。80486可以模拟多个80286CPU来提供更多层次的多任务功能,(5)80486具有内装自测试功能,可以广泛地测试片上逻辑电路、超高速缓存和片上分页转换高速缓存;支持硬件测试、Intel软件和扩展的第三者软件;调试性能包括执行指令和存取数据时的断点设置功能,3、80486的内部结构,
25、2.2.2 80486微处理,(1)采用超标量流水线结构。它是Pentium微处理器的核心技术,它由U和V两条指令流水线构成,每一流水线都拥有自己的ALU、地址生成电路和数据Cache的接口,使微处理器的运行速度成倍提高,1、Pentium系列微处理的主要特点,2.2.3 Pentium系列微处理,(2)采用双Cache结构,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同时分别预取指令和操作数,且数据Cache有两个接口,能同时与U、V两条流水线交换数据,数据Cache还采用回写方式,以适应共享内存储器多机系统的需要,(3)将常用指令进行固化。一些常用的指令(如MOV、DEC、PUSH等)改用硬件实现,不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型计算机 原理 接口 技术 电子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