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ppt
《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与“免疫”:,传染病,1.传染病:由 引起的,能够在 或 之间传播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体,人与人,人与动物,2.病原体:引起疾病的、和 等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指;传播途径:,如 传播、传播、传播、传播等易感人群:指。传染病具有 和 的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缺少 都流行不起来,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空气,生物媒介,饮食,接触,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流行性,传染性,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任一环节,4.传染病的预防施:、。预防传染病,既要针对传染病流
2、行的三个环节,采取,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 和 相结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重点措施,综合措施,综合措施,1.第一道防线:组成:,功能是,乳酸、胃酸、和酶还有 作用,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具有 异物的作用。,清扫异物的作用,杀菌作用,阻挡细菌侵入,皮肤和黏膜,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和 是保卫人体的。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分布在血液、组织、器官中的,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吞噬细胞,细胞壁,吞噬细胞,杀菌物质,3.第三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叫;引起人体
3、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叫。,皮肤和黏膜,特殊蛋白质,抗体,抗原,4.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 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后才建立起来的,只针对 起,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生来,5.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等,以维持人体健康。,“自己”和“非己”,抗原物质,损伤细胞、肿瘤细胞,6.免疫的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清除体内;二是抵抗,防止疾病产生;三是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当 功能过强时,进食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
4、应。,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抗原的侵入,异常细胞,抵抗抗原侵入,5、计划免疫:根据某些,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已达到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预防接种就叫。疫苗:通常是用 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计划免疫,预防、控制和消灭,灭活的或减毒,传染病的发生规律,6、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为,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7、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A受伤的哺乳经常用舌头舔伤口 B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C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 D 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E 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
5、物 F唾液中溶菌酶溶解病菌 G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H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J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K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预防麻疹 L某些人吃鱼、虾后引起过敏 M器官移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N淋巴细胞产生抗体,8、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医生给威恩斯换上的新脸属于_,换脸后的反应属于_免疫,抗原,特异性免疫,9.在一次体检时,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是_、_。,抗原,特异性免疫,10.器官移植手术中,被移植的器官不易成活,它相当于_。,抗原,11、为了预防小儿麻痹症,4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脊髓灰质炎糖丸,能在体内产生_。,抗体,1.预防传染
6、病时,要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抓住主要环节,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防治的重点措施是()。A:控制传染源B: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C,错题解析,2.对义务献血者献出的血液进行HIV检测,能有效预防输血时艾滋病的传播。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A: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D:消灭病原体,B,3.2016年5月,非洲国家安哥拉爆发黄热病疫情,该病由蚊子携带黄热病毒传播。蚊子和黄热病毒分别属于()。A:传染源、病原体B:传播途径、传染源C:病原体、传染源D:传播途径、病原体,D,4.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免疫 复习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