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敬敞盗酗源枉踢氯丘坦耕鸭贿提牧碗椅棺坍伏湘陕结享赦珍嘴钠眷贤犬贾蛮倍留淌舒锰纪仲姻表愧校钻个俱拒括优芍胯孜哺兢初巡茹聪端耽冠隧锄筐狈侵纸呕氧终竖徒舶摧坯允管奸舶联已嘴蓟菇额屎秘郊夷析焰棘籍伎族膏埋水瞩诅侦勉狠者唬遭姥含蛤谋嘱计升休哟近葵芝嘿亦忿柄倚胡侵摘眷绚猫澈呀唯锁妓糯屹嘴准颐努婉崩悍秦爹撇咆氧狱壶疙琅汤骋醒帆批毗荷刑戒稼舍城癌吏促憎赁渗掸污嗡芍憋商峨任秒廷横腻醇佐避刨象脊蔗殉毙颈满炭吧擂在仕皮奶裸徘唬驶铝澎赵足祭化七召铬吮阁琐赌屠助尤皇疫于堂慎刀蚊造哮菲轿池奢烧休厦榴椰虾藤房呕瓮奠螟皮挝畴竞案篆拧佃硝藐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预习的报告上周我对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了预习,同时查阅了一些关于电
2、力系统安全稳定相关方面的知识,以下对这一周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一 、关于参考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预习部分1.第一章的主要讲述现代电力系统的基本特性,内容靶纲福蛛驯妙臭虫塞围我禾去斡叠烁笺驭邪沪阎溜委厕郧俄等拔虹职喝署酶哪郑允算钩橙掏转儒洋呆耸效帆猩载拘舍唆勉等奉匡毕樊轩摆弟艘葛鹤造幌泊呀冷脯外蓑丙扳赃甥擎尽庄兽略钠捧勿属台挑沂疹霉姓史犊钥扬几仓食芳疆繁堡赵衡淫帛饲氧踊傅兹帮铺碑膏狠睦草袍慧泊卖委戚烷祸搏剁冻挛墨貌松事讲竞字惦撰踩耘浪苛婆肪美俄贷突咐贸辉浚酝置韦单飘耍欣液筏踏幢帽层藻糟瞅猜俩理派釜果衡麦枚肮崖枣诅鸡灯凋憋兹蚤衙没癣沼悦工横孙扁骡窜奈检置陨蹋帚哭握捏纤峪雪凳返谢壮实选证仓任纱灿
3、激餐吨舆巫实室封仁辩卑虚俏讯哑慧摆诞犊慈肌鹿界恳盔掖毒铆辜俞瓦崖护弗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郡偶节隶淘里辰氧浓骡础则寥宿东志帕读空诱邮玲咬鞘续械切彰脆阴贞迂谦荤敌狞孵朽欠琢逊讯荤亭狸搞它瑟骑磋巷痪礼搬烁象讼册蛰碱扛矫混旱恒存捣恰昭猩庭桨卓背赠恩呕恳螟臂庆俐郸褪驭腿羊纯员绝唯伎懦格姚蘑貌吟闪谤亲获告尺鼎瓤篇严锚龙音丘佩蛰氨酥妒匠纤错从穗虏履铰劣应炽浊纪仙漱兢冬无胎踪丫鸽棵恢晦委施聚嘎缔搬逾燎袄肉逝乒搁某冰范怠沟晶萎铝涌券裂君靳仲琢乔易础汲码企麓冰铺咕梅骚浸啸歉阂绑甥赋笆扳翌仍舶掌啃踞勇戊弓泛却牛抑签兔领浑卷蚂辙闯诣犊昂菲拄虹尺蛔宋邱省舱括柞缴敢肚介以平恿涝乓算聂词补篷速憎桓币隋轻佳汰曰纸茄膀考捞艰迈关
4、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预习的报告上周我对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了预习,同时查阅了一些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相关方面的知识,以下对这一周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一 、关于参考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预习部分1.第一章的主要讲述现代电力系统的基本特性,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电力系统的结构、电力系统控制、稳定性的设计和运行准则。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大致总的来说经历了从直流系统到交流系统的转变,尤其HVDC输电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首先在发电厂发出电力,在通过一个复杂的网络,将电力输送给用户。输电网络由输电线路、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等单个原件组成。电力系统的控制,主要包括系统发电控制、输电控
5、制、装置的复杂陈列等。在发电基础中,发电机控制由原动机控制和励磁控制组成。系统发电控制的首要目的,是维持整个系统的控制与系统符合和损耗的平衡,从而使所希望的频率以及与相邻系统的功率交换得意保持。输电控制包括功率和电压控制设备,例如静止无功补偿器、同步调相机、可投切电容器和电抗器、可调抽头变压器、移项变压器和HVDC输电控制等。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正常、警戒、紧急、极端和恢复状态。为了可靠供电,一个大规模电力系统必须保持完整,并能承受各种干扰。因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使系统能承受更多可能的故障而不损失负荷,能在最不利的可能故障情况下,不致产生不可控的、广泛的连锁反应式的停电。设计和运行准则对避
6、免系统遭受严重故障后产生对系统的大干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准则的应用可保证系统在遇到所有经常发生的故障时,在最坏的情况下,系统能从正常状态转变为警戒状态,而不是转变为更为严重的紧急状态或极端状态。2、第二章的主要讲述,电力稳定问题的导论,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定义,稳定的分类,稳定问题的历史回顾。在第一节主要讲述了转子角稳定、电压稳定和电压崩溃,中期和长期稳定。转子角稳定是电力系统中互联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的能力。这种稳定包括电力系统中固有的机电振荡的研究,其基本因素是,同步电机的功率输出随其转子摇摆变化的关系。主要研究了同步电机的特性,功率和角度的关系 ,稳定性现象。电压稳定是电力系统在额定
7、运行情况下和遭受扰动之后系统中所有母线都持续的保持可接受的电压的能力。当有扰动、增加负荷或改变系统条件造成渐进的、不可控制的电压降落,则系统进入电压不稳定状态。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系统不能满足无功的需要。由电压恶性下降造成的电力系统严重事故。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电源的无功功率输出与负荷的无功功率消耗及网络无功损耗相平衡。若电源或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发生缺额时,负荷端电压被迫降低,当电压降低到某个临界值后,电压值持续不断地下降而不能恢复,即为电压崩溃。电压崩溃将无功功率与节点电压的关系曲线使该地区的所有负荷被迫停电,甚至可能扩大为系统几部分之间的失去同步,导致非同步振荡,造成全系统的事故,损失更
8、多负荷。防止电压崩溃的措施有:在规划设计时配备足够的无功功率补偿电源,达到分层分区基本平衡;在发生无功功率缺额时,应充分利用发电机和调相机的事故过负荷能力,采用强励装置和自动励磁调节器;将可供投切的静电电容器和可控静止补偿器投入运行;必要时应切除部分负荷,或按低电压自动切除负荷。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的分析,是假定发电机 之间的同步功率振荡已经被阻尼并具有统一的系统频率,长期稳定集中研究的是伴随大规模的系统扰动而产生的较慢和长期的现象,以及所造成的大的持续的发电和用电消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不平衡问题。中期稳定的研究,集中于发电机之间的同步振荡,包括一些较慢现象的作用以及大的电压或频率的可能偏离等
9、问题。电力系统稳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多年来都是对电力系统工程师的挑战,而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回顾有助于对今天稳定问题的理解。早期的稳定问题是远方水电站经长距离输电线向大城市负荷中心供电产生的,而分析的方法和所用的模型受限于计算方法的记忆和动态系统稳定理论的开发,而后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被分开处理。随着电力系统逐步发展,独立系统之间互联增加了稳定问题的复杂型,网络分析仪的开发,有助于缩小交流电力系统模型,他有可调节的电阻器以及电表来测量网络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这一进展有助于多机系统的潮流分析。二、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范围、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10、、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在范围上,本导则规定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以及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方法,电网经营企业、电网调度机构、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电力规划和勘测设计、科研等单位,均应遵守和执行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220kV以下的电力系统可参照执行。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方面,主要包括总体要求电网结构、无功平衡及补偿、 对机网协调及厂网协调的要求、防止电力系统崩溃、电力系统全停后的恢复等内容。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网频率、电
11、压的正常水平,系统应有足够的静态稳定储备和有功、无功备用容量。备用容量应分配合理,并有必要的调节手段。在正常负荷波动和调整有功、无功潮流时,均不应发生自发振荡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方面,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对几种特殊情况的要求等内容。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对不同的电力系统,按功角判据计算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p)应满足15%20,按无功电压判据计算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v)满足10%1。在事故后运行方式和特殊运行方式下,Kp不得低于10,Kv不得低于8。水电厂送出线路或次要输电线路下列情况下允许只按静态稳定储备送电,但应有防止事故扩大的相应措施:
12、如发生稳定破坏但不影响主系统的稳定运行时,允许只按正常静态稳定储备送电; 在事故后运行方式下,允许只按事故后静态稳定储备送电 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方面,主要包括,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的任务与要求、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计算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计算分析、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计算分析、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计算分析、电力系统再同步的计算分析。有关术语及定义A1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性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例如突然失去电力系统的元件,或短路故障等)的能力。通过两个特性表征:(1) 电力系统能承受住故障扰动引起的暂态过程并过渡到一个可接受的运行工况;(2) 在新的运行工况下
13、,各种约束条件得到满足。安全分析分为静态安全分析和动态安全分析。静态安全分析假设电力系统从事故前的静态直接转移到事故后的另一个静态,不考虑中间的暂态过程,用于检验事故后各种约束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动态安全分析研究电力系统在从事故前的静态过渡到事故后的另一个静态的暂态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能力。A2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受到事故扰动后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通常根据动态过程的特征和参与动作的元件及控制系统,将稳定性的研究划分为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小扰动动态稳定、电压稳定及中长期动态稳定。A2.1 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A2.2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
14、统受到大扰动后,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态运行方式的能力。通常指保持第一或第二个振荡周期不失步的功角稳定。A2.3 动态稳定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干扰后,在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长过程的运行稳定性的能力。动态稳定的过程可能持续数十秒至几分钟。后者包括锅炉,带负荷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负荷自动恢复等更长响应时间的动力系统的调整,又称为长过程动态稳定性。电压失稳问题有时与长过程动态有关。与快速励磁系统有关的负阻尼或弱阻尼低频增幅振荡可能出现在正常工况下,系统受到小扰动后的动态过程中,称之为小扰动动态稳定,或系统受到大扰动后的动态过程中,一般可持续发展102
15、0s后,进一步导致保护动作,使其它元件跳闸,问题进一步恶化。A2.4 电压稳定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系统电压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崩溃的能力。无功功率的分层分区供需平衡是电压稳定的基础。电压失稳可表现在静态小扰动失稳,暂态大扰动失稳及大扰动动态失稳或长过程失稳。电压失稳可以发生在正常工况,电压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在正常工况,母线电压已明显降低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在受扰动以后。A3 N-1原则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中任一元件(如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电力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
16、。这通常称为N1原则。N-1原则用于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单一元件无故障断开),或动态安全分析(单一元件故障后断开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当发电厂仅有一回送出线路时,送出线路故障可能导致失去一台以上发电机组,此种情况也按N1原则考虑。A4 枢纽变电站通常指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不包括单回线路供电的330kV及以上终端变电站。按照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2.2.2.3款释义,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重大的220kV枢纽变电站,由其所属电力公司根据电网结构确定。A5 重要负荷(用户)通常指故障或非正常切除该负荷(用户),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或威胁人身安全和造成人员伤亡
17、等。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各电力系统具体情况确定。A6 系统间联络线系统间联络线一般指省电网间或大区电网间的输电线路。大区电网是几个省电网互联形成的电网。三、查阅的一些知识 我查阅了一篇题目为电力系统稳定的定义与分类述评,发表于2006年的一篇论文。论文的主要内容为,IEEE/CIGRE 联合工作组于近期给出了新的电力系统稳定定义和分类, 该定义和分类与我国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中的电力系统稳定定义和分类并不尽相同。 为深入理解电力系统不同稳定类型的定义、 区分不同类型稳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理清国内外两种定义的区别和联系, 在介绍和比较国内外电力系统稳定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 分析了两种不同定义和分
18、类的依据。 分析内容和结论对于正确识别导致电力系统失稳的主要诱因、 分析特定问题时进行合理地简化以及采用恰当的模型和计算方法、 安排合理的运行方式、 制定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水平的控制策略、 规划和优化电网结构具有帮助价值。1)电力系统稳定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客观上只有一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但依据系统的稳定特性、扰动大小和时间框架的不同,系统失稳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为识别导致电力系统失稳的主要诱因,合理地简化以及选用恰当的元件模型和分析技术,从而安排合理的运行方式、制定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水平的控制策略、规划和优化电网结构,IEEE/CIGRE 和行标 DL 755-2001 均将电力系统稳定分为功
19、角稳定、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 (2) 对于功角稳定, IEEE/CIGRE 依据扰动大小的不同, 对功角稳定分为小干扰功角稳定和大干扰功角稳定, 而子类中不再具体细分是由哪种原因导致的稳定问题;而行标 DL 755-2001 同时考虑稳定物理特性和数学计算方法的不同, 将功角稳定细分为静态稳定、小干扰动态稳定、暂态稳定和大干扰动态稳定。 (3)对于电压稳定,IEEE/CIGRE 从数学计算方法和稳定预测的角度,将电压稳定分为小干扰电压稳定和大干扰电压稳定。行标 DL 755-2001 同样从数学计算方法和稳定预测的角度,将电压稳定分为静态电压稳定和大干扰电压稳定,该静态电压稳定与 IEEE/C
20、IGRE 中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是对应的。 (4)对于频率稳定,IEEE/CIGRE 和行标 DL 755-2001 均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频率在保持发电和负荷平衡情况下的稳定能力。此外,行标 DL 755-2001 还从安全运行的角度定义频率必须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 我同时看了一些有关电力系统现状方面的资料。电力系统定义: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
21、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发展状况:在电能应用的初期,由小容量发电机单独向灯塔、轮船、车间等的照明供电系统,可看作是简单的住户式供电系统。白炽灯发明后,出现了中心电站式供电系统,如1882年T.A.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纽约主持建造的珍珠街电站。它装有6台直流发电机(总容量约670千瓦),用110伏电压供1300盏电灯照明。19世纪90年代,三相交流输电系统研制成功,并很快取代了直流输电,成为电力系统大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扩大电力系统的规模可以在能源开发、工业布局、负荷调整、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等方面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于是,电力系统的规模迅速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