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第9章电位器式传感器.ppt
《传感器技术第9章电位器式传感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技术第9章电位器式传感器.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9章 电位器式传感器,9.1 线性电位器 9.2 非线性电位器 9.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 9.4 电位器式传感器,9.1 线性电位器,9.1.1 空载特性 线性电位器的理想空载特性曲线应具有严格的线性关系。图9.1所示为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原理图。如果把它作为变阻器使用,假定全长为xmax的电位器其总电阻为Rmax,电阻沿长度的分布是均匀的,则当滑臂由A向B移动x后,A点到电刷间的阻值为,(9.1),图9.1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原理图,若把它作为分压器使用,且假定加在电位器A、B之间的电压为Umax,则输出电压为,(9.2),图9.2所示为电位器式角度传感器。作变阻器使用,则电阻与角度的关系
2、为,(9.3),作为分压器使用,则有,(9.4),图9.2 电位器式角度传感器原理图,线性线绕电位器理想的输出、输入关系遵循上述四个公式。因此对如图9.3所示的位移传感器来说,因为,其灵敏度应为,(9.6),图9.3 线性线绕电位器示意图,图9.3 线性线绕电位器示意图,式中,SR、SU分别为电阻灵敏度、电压灵敏度;为导线电阻率;A为导线横截面积;n为线绕电位器绕线总匝数。由(9.5)、(9.6)式可以看出,线性线绕电位器的电阻灵敏度和电压灵敏度除与电阻率有关外,还与骨架尺寸h和b、导线横截面积A(导线直径d)、绕线节距t等结构参数有关;电压灵敏度还与通过电位器的电流I的大小有关。,9.1.2
3、 阶梯特性、阶梯误差和分辨率 图9.4所示为绕n匝电阻丝的线性电位器的局部剖面和阶梯特性曲线图。电刷在电位器的线圈上移动时,线圈一圈一圈的变化,因此,电位器阻值随电刷移动不是连续地改变,导线与一匝接触的过程中,虽有微小位移,但电阻值并无变化,因而输出电压也不改变,在输出特性曲线上对应地出现平直段;当电刷离开这一匝而与下一匝接触时,电阻突然增加一匝阻值,因此特性曲线相应出现阶跃段。这样,电刷每移过一匝,输出电压便阶跃一次,共产生n个电压阶梯,其阶跃值亦即名义分辨率为,(9.7),图9.4 局部剖面和阶梯特性,实际上,当电刷从j匝移到(j+1)匝的过程中,必定会使这两匝短路,于是电位器的总匝数从n
4、匝减小到(n-1)匝,这样总阻值的变化就使得在每个电压阶跃中还产生一个小阶跃。这个小电压阶跃亦即次要分辨脉冲为,(9.8),(9.9),主要分辨脉冲和次要分辨脉冲的延续比,取决于电刷和导线直径的比。若电刷的直径太小,尤其使用软合金时,会促使形成磨损平台;若直径过大,则只要有很小的磨损就将使电位器有更多的匝短路,一般取电刷与导线直径比为10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工程上常把图9.4那种实际阶梯曲线简化成理想阶梯曲线,如图9.5所示。这时,电位器的电压分辨率定义为:在电刷行程内,电位器输出电压阶梯的最大值与最大输出电压Umax之比的百分数,对理想阶梯特性的线绕电位器,电压分辨率为,(9.10),除了电压
5、分辨率外,还有行程分辨率,其定义为:在电刷行程内,能使电位器产生一个可测出变化的电刷最小行程与整个行程之比的百分数,即,(9.11),从图9.5中可见,在理想情况下,特性曲线每个阶梯的大小完全相同,则通过每个阶梯中点的直线即是理论特性曲线,阶梯曲线围绕它上下跳动,从而带来一定误差,这就是阶梯误差。电位器的阶梯误差j通常以理想阶梯特性曲线对理论特性曲线的最大偏差值与最大输出电压值的百分数表示,即,(9.12),阶梯误差和分辨率的大小都是由线绕电位器本身工作原理所决定的,是一种原理性误差,它决定了电位器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在实际设计中,为改善阶梯误差和分辨率,需增加匝数,即减小导线直径(小型电位器
6、通常选0.5mm或更细的导线)或增加骨架长度(如采用多圈螺旋电位器)。,9.2 非线性电位器,9.2.1 变骨架式非线性电位器 变骨架式电位器是利用改变骨架高度或宽度的方法来实现非线性函数特性。图9.6所示为一种变骨架高度式非线性电位器。,图9.6 变骨架高度式线性电位器,1.骨架变化的规律 变骨架式非线性电位器是在保持电位器结构参数、A、t不变时,只改变骨架宽度b或高度h来实现非线性函数关系。这里以只改变h的变骨架高度式非线性线绕电位器为例来对骨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在图9.6所示曲线上任取一小段,则可视为直线,电刷位移为x,对应的电阻变化就是R,因此前述的线性电位器灵敏度公式仍然成立,即,当
7、x0时,则有,(9.13),(9.14),由上述两个公式可求出骨架高度的变化规律为,(9.15),(9.16),2.阶梯误差与分辨率 变骨架高度式电位器的绕线节距是不变的,因此其行程分辨率与线性电位器计算式相同,则有,但由于骨架高度是变化的,因而阶梯特性的阶梯也是变化的,最大阶梯值发生在特性曲线斜率最大处,故阶梯误差为,(9.17),3.结构特点 变骨架式非线性电位器理论上可以实现所要求的许多种函数特性,但由于结构和工艺上的原因,对于所实现的特性有一定的限制,为保证强度,骨架的最小高度hmin34mm,不能太小。特性曲线斜率也不能过大,否则骨架高度很大或骨架坡度太高,骨架型面坡度应小于2030
8、。坡度角太大,绕制时容易产生倾斜和打滑,从而产生误差,如图9.7(a)所示,这就要求特性曲线斜率变化不能太激烈,为减小坡度可采用对称骨架,如图9.7(b)所示。为减小具有连续变化特性的骨架的制造和绕制困难,也可对特性曲线采用折线逼近,从而将骨架设计成阶梯形的,如图9.8所示。,图9.7 对称骨架式(a)骨架坡度太高;(b)对称骨架减少坡度,图9.8 阶梯骨架式非线性电位器,9.2.2 变节距式非线性线绕电位器 变节距式非线性线绕电位器也称为分段绕制的非线性线绕电位器。1.节距变化规律 变节距式电位器是在保持、A、b、h不变的条件下,用改变节距t的方法来实现所要求的非线性特性,如图9.9所示。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感器 技术 电位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