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学习与教育思想归纳.ppt
《《论语》中学习与教育思想归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中学习与教育思想归纳.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yx制作(仅供交流 谢绝转载),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 如以它为乐的人。”,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1-1、7-20、16-9、5-28、9-20、16-9、8-17中也体现了这一点,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译文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9-19子曰:“譬如
3、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
4、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19-22中也体现了这一点,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译文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 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5-31子曰:“吾尝终
5、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 想的组成部分。,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中也提到了这点,9-27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1),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
6、“是道也,何足以臧?”注释(1)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两句见诗经。邶风。雄雉篇。忮,害的意思。臧,善,好。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译文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学习内容,7-25子以四教:文(1)、行(2)
7、、忠(3)、信(4)。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学习内容,2-12 子曰:“君子不器。”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15-3中也提到了这点,13-5 子曰:“诵诗三百,
8、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译文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
9、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指导思想,15-39子曰:“有教无类。”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学习 教育 思想 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3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