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化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类化学》课件.ppt(1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 物 化 学,刘松梅,参考书,王镜岩生物化学 张洪渊等生物化学 郑集普通生物化学 沈仁权生物化学教程Lehninger: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Stryer:Biochemistry Garrett,and Grisham:Biochemistry(影印版),教材,刘松梅,赵丹丹,李盛贤 主编.生物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物类.46.00元.,认真听讲,不缺课;及时复习,交作业;掌握实验原理与现象;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如何学好生物化学?,绪 论,一、生物化学的涵义和研究内容1.定义 生物化学是研
2、究生物体的化学及其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2.研究对象 一切生物(动、植、微、人)。,3.研究内容,静态生化构成生物体的物质基础。四大基本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三大活性物质:激素、酶、维生素。动态生化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 代谢);机能生化结构与功能,环境对代谢的 影响。,二、生物化学与其他生命学科的关系,1.生物化学是分子水平的生物学;2.生物化学是现代生物学科的基础和前沿。,生物化学于生命科学,就象ABC于英语。,第一节 概 述一、糖的组成与定义1.分布广泛 大量存在于植物体中(80%)如:谷类、薯类 淀粉;甘蔗,甜菜 蔗糖;水果 果糖、葡萄糖、果胶质。,第一章 糖类化学,菌体中的
3、糖类可达10%30%。动物体中含量较少(2%)如:细胞核核糖;血液葡萄糖;肝脏、肌肉糖原;乳汁乳糖。节肢动物含量多壳多糖 如:虾、蟹、昆虫的外壳。,2.元素组成C、H、O 俗称“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H2O)n不确切,原因如下:A.符合分子式,但不是糖-甲醛(HCHO)B.不符合分子式,但是糖-脱氧核糖(C5H10O4)C.含N、P、S的糖-葡萄糖胺(C6H13O5 N),3.糖的定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 其缩聚物和衍生物。4.最简单的糖:3个C、2个-OH,甘油醛 二羟丙酮,1.命名来源:核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等。羰基位置:醛糖和酮糖。碳原子数:丙糖(3C)、丁糖(4C
4、)、戊糖(5C)、己糖(6C)、庚糖(7C)等属于单糖。糖分子数:二糖(双糖)、三糖、四糖 五糖和六糖等属于寡糖。,二、糖的命名与分类,2.分类:按组分单纯糖能否水解、水解产物 单糖(monosaccharide)寡糖(oligosaccharide)多糖(polysaccharide)复合糖(结合糖)=糖+非糖物质共价结合 糖脂(glycolipid)糖蛋白(glycoprotein)蛋白聚糖(proteoglycan,PG),(1)单糖:不能被水解、最简单的糖。根据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分:三碳糖(3C)丙糖(triose)四碳糖(4C)丁糖(tetrose)五碳糖(5C)戊糖(pentose)
5、六碳糖(6C)己糖(hexose)七碳糖(7C)庚糖(heptose),常见的单糖:戊糖:(脱氧)核糖、阿拉伯糖、树胶醛糖。己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醛糖);果糖(酮糖)。,(2)寡糖(低聚糖):由22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水解后产生单糖。最重要的是二糖,其次是三糖。常见的二糖:乳糖、蔗糖、麦芽糖。三糖:棉子糖、龙胆三糖、松三糖。,(3)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失水缩合而成的高聚合体,完全水解后产生20个以上的单糖。,三、糖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1.重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物质的分解代谢一切生命活动 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人和动物主要靠食物中的淀粉供给能源;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所需能源靠其自身制造的淀粉
6、;草食性动物(牛,羊等)和某些微生物用纤维素作能源。,2.起支持作用的结构物质 细菌细胞壁细菌多糖;昆虫和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壳多糖;植物细胞壁纤维素和半纤维素。3.特殊生理功能物质 一些特殊的复合糖和寡糖,如糖蛋白在机体免疫、细胞识别、信息传递、区分血型、器官移植等多种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糖生物学(glycobiology)。,第二节 单糖的结构和性质,一、单糖的物理性质1.旋光性(optical activity),旋光物质(旋光体):能使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的物质。旋光性:旋光物质使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的能力称为旋光性、光学活性或旋光度。右旋性(d 或+);左旋性(l 或-)。
7、,产生旋光性的原因不对称分子=手性分子 由于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配置不同,使整个分子没有对称性,从而对平面偏振光产生不同的影响。,含有不对称碳原子,用C*表示。C*连接的是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对称分子的基本特征,*,*,三碳醛糖甘油醛,*,三碳酮糖二羟丙酮,除二羟丙酮外,其他单糖(糖)都有手性碳原子都具有旋光性。,比旋或旋光率(specific rotation)表示单位浓度和单位长度下的旋光度,是旋光物质特征性的物理常数,可借此对糖作定性和定量的测定,具体数值前用“+”号或“”号表示旋光方向,用 tD表示比旋,一些重要单糖和寡糖的比旋值见表1-1。,求比旋的公式:tD tD=
8、100%cL tD=实测旋光度 L(光程)=旋光管长度(10cm)c(浓度)=100mL溶液所含溶质g数 t=测定时温度=钠光灯(D线,波长589nm)为光源,7某麦芽糖溶液的旋光度tD 为+26,测定时使用的旋光管长度为10cm,已知麦芽糖的比旋tD=+130,请问麦芽糖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单糖无色晶体,有甜味。蔗糖=参照物,甜度=100。天然糖类中最甜果糖;最不甜乳糖。口香糖中的糖醇不易被口腔细菌所利用、热量低,用于防龋齿。天冬苯丙二肽(不适用于遗传性苯丙酮尿)和糖精是人工合成的增甜剂。蛇菊苷和应乐果甜蛋白均来自于植物,为无毒、低热量的非糖类天然增甜剂。,2.甜度(sweetness),3
9、.溶解性 除甘油醛微溶于水外,其他单糖均易溶于水,且溶解度很大,常形成过饱和溶液糖浆。单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二、单糖的结构 D、L构型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甘油醛,羟基可在左、也可以在右,形成两个互为镜像,但不重合的对映体,称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除了旋光性不同(旋光异构体)以外,理化性质相同。,镜像异构示意图,1906年人为规定甘油醛分子:A.-OH在C*右边,规定为D-型甘油醛。B.-OH在C*左边,规定为L-型甘油醛。,D(+)-甘油醛,L(-)-甘油醛,甘油醛(1个C*)的两个旋光异构体一对对映异构体。,2个以上C*的单糖,以距离醛基或酮基最远的C*为准,-
10、OH在右侧的为D-型(D 系),-OH在左侧的为L-型(L系)。,同种单糖的D、L型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参照甘油醛规定其他单糖的构型:,大多数天然糖D 系。,等量对映异构体的混合体称外消旋体,其旋光性互相抵消,不表现出来,称外消旋,用dl或+/-表示。,单糖的构型与旋光性无关:构型(D、L-)人为规定的,写在糖名称的前面,如D 甘油醛;旋光性(d、l 或+、-)实测得到的,写在构型后面,如D(+)甘油醛。,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具有游离羰基的结构,2.开链结构,核糖、阿拉伯糖、木糖、来苏糖(戊醛糖),阿洛糖、阿浊糖、葡萄糖、甘露糖、古洛糖、艾杜糖、半乳糖、太洛糖(己醛糖),甘露糖、
11、葡萄糖、半乳糖的差向异构,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差向异构体: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构型相反,其他手性碳原子构型完全相同的旋光异构体为差向异构体。例:D-葡萄糖与D-甘露糖只是C2的构型相反,叫做2-差向异构体;D-葡萄糖与D-半乳糖只是C4的构型相反,叫做4-差向异构体。,赤藓酮糖(丁酮糖),简写,核酮糖、木酮糖(戊酮糖),阿洛酮糖、果糖、山梨糖、塔洛糖(己酮糖),果糖的对映异构体,D-F,L-F,提出单糖环状结构的根据葡萄糖分子的变旋现象 葡萄糖有两种结晶:从30以下乙醇中结晶出来的比旋光度=+112.2,称为-型;从98吡啶中结晶出来的比旋光度=+18.7,称为-型。,异头物(anomer)
12、和环状结构具有半缩醛(酮)的形式,两种不同比旋光度的葡萄糖结晶水溶液的比旋光度随时间逐渐改变:+112.2+52.5+18.7+52.5 这种旋光度自行改变的现象,称为变旋(mutarotation)。葡萄糖的醛基不如一般醛类化合物的活泼(表现在两方面):,而葡萄糖的醛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一般醛基在羰基上可发生加成反应,如遇Schiff(品红-亚硫酸)试剂发生紫红色反应、与亚硫酸氢钠(NaHSO3)发生加成反应:,B.一般醛基可与两分子醇(无水甲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缩醛(二甲基缩醛):,而葡萄糖醛基只能与1个分子醇发生加成反应形成缩醛,糖化学上叫糖苷(如-或-甲基葡萄糖苷)。,从羰基的性质
13、上可知,醇与醛或酮能快速而又可逆的亲核加成(nucleophilic addition),形成半缩醛(hemiacetal)。单糖分子内部的羰基完全可能与自身的羟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环状半缩醛。1891年Fischer E提出葡萄糖分子环状结构(ring structure)学说。,单糖Fischer投影式的环状结构 C1上醛基成环后,C1C*,上面的羟基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产生了一对仅有1个手性碳原子构型不同的非对映异构体差向异构体(epimer)。这种在羰基上形成的差向异构体称异头物(anomer)。羰基碳原子称异头碳原子(anomeric carbon atom)或异头中心。异头碳
14、原子上新形成的羟基称半缩醛羟基。,D-葡萄糖,-型:异头碳上的羟基与决定其构型的羟基同侧时,称为异头物。-型:异头碳上的羟基与决定其构型的羟基异侧时,称为异头物。变旋现象:和异头物通过开链形式互相转变,经过一定时间后比旋光度达到平衡,平衡时比旋光度不再改变,微量碱液可促进糖的变旋平衡。,六元环:氧桥由C1和C5连接,有五个碳原子,因与吡喃相似,称为吡喃葡萄糖。吡喃型葡萄糖比较稳定,天然葡萄糖多以吡喃型存在。,五元环:氧桥由C1和C4连接,有四个碳原子,因与呋喃相似,称为呋喃葡萄糖。呋喃型葡萄糖不稳定。,6已知D-葡萄糖的、异头物的比旋(2D0)分别为+112.2和+18.7。当-D-吡喃葡萄糖
15、晶体样品溶于水时,比旋度将由+112.2降至平衡值+52.5。计算平衡混合液中和异头物的比率(开链形式和呋喃形式忽略不计)。,解:设异头物比率为x,则:异头物为 1-x。112.2x+18.7(1-x)=52.5 异头物(x)比率为36.2%;异头物(1-x)比率为63.8%。,单糖Haworth透视式环状结构单糖Fischer投影式的环状结构因氧桥过长,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反映出原子和基团在空间的相互关系,应把环形结构写成透视式。Haworth于1926年提出单糖的环状透视式结构。,将Fischer式写成Haworth式原则A.将直链碳链(Fischer式)右侧基团写在Haworth式环平面
16、下方,左侧基团写在环平面上方。B.糖环外如有多余的碳原子,D-型的写在环平面的上方,L-型的写在环平面的下方。,C.半缩醛-OH与环外碳原子(酮糖C1除外)位于异侧的为-型,位于同侧的为-型;或者说:半缩醛-OH与C5上的-CH2OH在环的同侧为-型,异侧为-型。D.粗线视近端,细线视远端。,果糖的环状结构A.成环碳原子与葡萄糖略有不同 果糖是酮糖,是C2上的羰基与其它碳原子成环。果糖在游离态时,形成C2-C6吡喃型环,在结合态时(如与一分子葡萄糖形成蔗糖),形成C2-C5呋喃型环。-D-果糖的Haworth式结构:,B.以果糖环式结构半缩酮碳原子C2上的羟基在空间的排布方式规定-型或-型。其
17、规定原则与葡萄糖的环式结构相同。,4写出-D-脱氧核糖、-D-呋喃果糖、-D-吡喃葡萄糖、-D-吡喃葡萄糖、-D-半乳糖、-D-半乳糖的Fischer投影式和Haworth透视式。,单糖旋光异构体数目和对映异构体数目 计算方法:直链分子中含n个C*的单糖,开链结构旋光异构体数目=2n 环状结构旋光异构体数目=2n+1 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数目=2n/2=2n-1,2环状己醛糖和环状己酮糖有多少个可能的旋光异构体?25=32;24=16,单糖溶液是链式与环式结构的动态平衡体系 葡萄糖在溶液中的结构形式 对于一种构型的单糖(如葡萄糖),其溶液状态至少有五种形式的D型葡萄糖分子存在,以-D-吡喃葡
18、萄糖为主(占63%),对葡萄糖来说吡喃糖(六元环)比呋喃糖(五元环)更稳定。,8已知-D-半乳糖的25 为+150.7,-D-半乳糖的25 为+52.8。现有一个D-半乳糖溶液,平衡时的25 为+80.2,求该溶液中和-D-半乳糖的百分含量(醛式半乳糖可忽略不计)。,单糖Haworth式环状结构式将环上的C、O原子设想在同一平面上,这种平面结构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它仍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环形半缩醛的三维空间结构。,4.单糖的构象立体结构,葡萄糖的六元环在溶液中不是呈平面的,而是扭曲折成两种不同的构象:船式:不够稳定。椅式:较稳定,是吡喃环的优势构象。,葡萄糖构象,-D-吡喃葡萄糖所有比-H大
19、的基团都位于平伏键上,故对于D-吡喃葡萄糖来说,异头物比异头物更稳定。,第三节 单糖的化学性质,一、单糖分子的特点 链状结构有自由醛基或自由酮基。有不对称碳原子。有醇性羟基,环状结构还有半缩醛羟基。单糖的物理化学性质是由它的组分和结构决定的。,二.单糖的化学性质 羰基参与的化学反应有:氧化、还原、与苯肼加成、异构化。羟基参与的有:成脂、成醚、成苷、脱水、脱氧、氨基化等反应。某些单糖能被酵母发酵生成乙醇(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有些则不能(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1.羰基(醛、酮基)产生的性质单糖的氧化还原性A.碱性条件下被氧化成醛糖酸 碱性溶液中,单糖醛基、酮基变成非常活泼的烯二醇,能还
20、原金属离子,如:Cu2+,Ag+,Hg2+,Bi3+等,同时单糖本身被氧化成醛糖酸。利用还原性可定性、定量测定单糖。,还原糖(reducing sugar):能使氧化剂还原的糖。,包括:所有单糖,分子中有游离性半缩醛羟基的部分寡糖。非还原糖:分子中不存在游离性半缩醛羟基的部分寡糖和一切多糖。测定还原糖方法:Fehling法、Benedict法、Nylander法、Trommer法、Tollens法(银镜反应)。,费林(Fehling)法,CuSO4+NaOH(或KOH)+酒石酸钾钠(或柠檬酸钠)碱的作用是使糖烯醇化变为强还原剂,同时使CuSO4变为Cu(OH)2。Cu(OH)2极易沉淀,故加入
21、酒石酸钾钠作为螯合剂,使Cu(OH)2变为可溶性氧化铜络合物。该络合物能离解,从而保证继续供给Cu2+以氧化糖。,费林试剂,黄红色,本尼迪特(Benedict)法,Benedict试剂:CuSO4+碳酸钠+柠檬酸钠稳定且不易受其他物质的干扰,临床上常用作尿糖(葡萄糖)的定性与半定量测试。,鉴别单、双还原糖 乙酸铜+冰乙酸 酸性条件下,单糖还原Cu2+的速度比双糖快(20min)。,Barfoed(巴福德)反应,B.酸性条件下被氧化成糖二酸 醛糖+弱氧化剂溴水(Br2)醛基被氧化成醛糖酸。强氧化剂浓硝酸()使单糖的醛基和末端的伯醇基同时被氧化成糖二酸。,生物体中被氧化成糖醛酸 醛糖在特定脱氢酶的
22、作用下,只氧化伯醇基(-CH2OH)而保留醛基,生成糖醛酸,如葡萄糖醛酸。醛糖酸和糖醛酸都可形成稳定的分子内的酯,称内酯(lactone),内酯又可以还原为糖醛酸(P12图)。D-葡萄糖醛酸能与苯甲酸和酚类等结合,由尿排出,对机体有解毒作用。,酮糖:弱氧化剂对酮糖无氧化作用。强氧化剂可使酮糖从羰基处断裂,分解成两个低分子酸。如:果糖被氧化成乙醇酸和三羟基丁酸。,单糖的还原 羰基在某些还原剂(如钠汞齐,硼氢化钠等)的参与下,被H还原成-OH,成为糖醇。醛糖只被还原成一种糖醇;酮糖因其C2加氢后,-H和-OH有两种可能的排布方式,因而被还原成一对差向异构体的糖醇。例:果糖形成山梨醇和甘露醇。,(D
23、-葡萄醇),D-葡萄糖、D-果糖、L-古洛糖、L-山梨糖,3哪些单糖还原后可生成山梨醇(D-葡萄糖醇)?D-葡萄糖、D-果糖、L-山梨糖、L-古洛糖,单糖的加合作用成脎 羰基与苯肼,HCN和羟胺(NH2OH)等起加合作用生成晶体糖脎。单糖C1、C2与苯肼结合后,形成糖脎。例:D-葡萄糖成脎过程的三步:葡萄糖+苯肼葡萄糖苯腙+水 葡萄糖苯腙+苯肼葡萄糖酮苯腙+NH3+苯胺 葡萄糖酮苯腙+苯肼葡萄糖脎+水,不同碳原子数的还原糖所形成的糖脎,晶形与熔点各不同,因此成脎反应可以鉴别单糖的种类。从C3起碳数和构型相同的单糖,产生相同的糖脎,反之则产生不同的糖脎。例: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生成同
24、一种糖脎。,葡萄糖脎,黄色细针状晶体,不溶于水。,D-F、D-G、D-甘露糖,弱碱或稀强碱可催化羰基稀醇化,引起差向异构体单糖分子重排,通过烯二醇中间物互相转化,称酮-烯醇互变异构。,强碱使单糖分裂成多种产物 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及多种酸类;缺氧条件下,分裂成多种化合物。,异构化(弱碱作用),2.羟基(半缩醛羟基和醇性羟基)产生的性质 成酯作用羟基与酸缩合生成酯。例:葡萄糖C1上-OH与磷酸形成葡萄糖-1-磷酸(G-1-)、C6上形成G-6-。,1,6,1,5,葡萄糖、果糖、核糖的磷酸酯,糖苷:环状单糖的半缩醛(酮)-OH与另一含-OH化合物(如醇、酚等)发生缩合反应,所形成的缩醛(酮)式衍
25、生物,称为糖苷或苷(glycoside),也译作糖甙或甙。,成苷作用,例:甲基-D-葡萄糖苷的生成。,糖苷键(glucosidic bond):糖的半缩醛羟基与醇性羟基失水缩和后所形成的化学键。按连接原子不同,糖苷键可分为:O-苷,N-苷,S-苷和C-苷,最常见的是O-苷(如糖苷),其次是N-苷(如核苷),另外两种较少见。,糖苷的命名:,提供半缩醛羟基糖基(glycone),提供醇羟基配基(aglycone)。,糖苷和单糖的性质不同,单糖是半缩醛,易变成游离醛,性质较活泼;糖苷是缩醛,一般不显醛的性质,对碱溶液稳定,不易被氧化,不具加合性,也无变旋性,易被酸水解成原来的糖和配基。,脱水与脱氧
26、脱水:单糖与强酸(HCl、H2SO4)作用脱水。戊糖 糠醛(furfural),即呋喃醛(furaldehyde)。己糖 5-羟甲基糠醛,比糠醛易溶于酸,不挥发,受热酸进一步作用后,分解成乙酰丙酸、甲酸和暗色的不溶缩合物,称腐黑物。,颜色反应:单糖脱水后的产物糠 醛或羟甲基糠醛,与酚类化合物产生结构不明的各种有色物质,借此可对糖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Molish(莫氏)反应:所有糖类都有此反应,常用鉴别糖类存在。糖溶液+-萘酚的酒精溶液+浓H2SO4 紫红色(紫环反应),Seliwanoff(塞氏)反应:鉴定酮糖(果糖),二糖中的蔗糖水解时会产生果糖,也有阳性反应。酮糖+浓HCI+间苯二
27、酚 鲜红色 Tollen(杜氏)反应:检验戊糖的反应,但专一性不强。戊糖+浓HCI+间苯三酚 朱红色,Bail(拜尔或苔黑酚)反应:检验戊糖,常用于测定RNA的含量。戊糖+浓HCI+甲基间苯二酚/地衣酚 蓝绿色 蒽酮(anthrone)反应:所有糖类都有此反应,用于测定总糖量。糖溶液+浓H2SO4+蒽酮蓝绿色,9.利用颜色反应鉴定未知糖,葡萄糖、果糖、树胶醛糖或核糖(RNA)、麦芽糖(乳糖)、蔗糖、淀粉、水,脱氧,重要的脱氧糖 D-2-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脱氧糖:分子中一个或多个羟基被氢取代的单糖,称为脱氧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的Haworth透视式,氨基化 氨基糖:单糖分子中一个-
28、OH被一个-NH2取代,又称糖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C2-OH被取代的2-脱氧氨基糖。天然存在的氨基糖:2-氨基D-葡萄糖,2-氨基D-甘露糖,2-氨基D-半乳糖,3-氨基D-核糖。,葡萄糖胺和半乳糖胺,2,2,多数氨基糖常常乙酰化,形成N-乙酰氨基糖,如 N-乙酰-D-葡萄糖胺。,某些常见单糖残基的缩写,一、二糖(双糖)2分子单糖缩合而成的糖苷。表示方法:糖基左侧,配基右侧,中间用糖苷键连接,糖苷键的、型由糖基决定,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所连碳原子的位置,箭头方向由糖基指向配基,如(14或1,4)、(16),双箭头表示两端都是糖基,如(11)、(12)。,第四节 寡糖的结构和性质,半乳糖-1,4-
29、葡萄糖,(糖基)葡萄糖-1,4-葡萄糖(配基),葡萄糖-,-1,2-果糖,葡萄糖-1,4-葡萄糖,葡萄糖-1,6-葡萄糖,乳 糖,麦芽糖,蔗 糖,纤维二糖,异麦芽糖,乳糖、麦芽糖、蔗糖、纤维二糖、异麦芽糖,还原糖: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有还原性、旋光性和变旋性,如麦芽糖、乳糖及纤维二糖等。非还原糖:无游离的半缩醛羟基,无还原性和变旋性,但具有旋光性,如蔗糖。,双糖能结晶,易溶于水,可水解为两分子单糖,有甜味,有旋光性。酵母能使麦芽糖和蔗糖发酵,而不能使乳糖和纤维二糖发酵。还原性双糖共有性质:变旋现象、还原性、与苯肼反应成脎。,麦芽糖和纤维二糖A.麦芽糖(maltose)来源:各种谷物发芽的种子中
30、。逐步水解 淀粉麦芽糖 结构:2分子-D-G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表示:葡萄糖(14)葡萄糖苷。,麦芽糖,麦芽糖是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在自然界不以游离状态存在,用-淀粉酶水解淀粉可以得到麦芽糖。麦芽糖酶可水解麦芽糖成为两分子葡萄糖。,B.纤维二糖(cellobiose)纤维二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自然界中不以游离状态存在。用稀酸小心水解纤维素可以得到纤维二糖。结构:2分子-D-G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表示:葡萄糖(14)葡萄糖苷,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性质:具还原性、变旋性和成脎作用。由2个Glc构成的二糖称葡二糖,有11个异构体(不包括、异头物),已在自然界中找到,见表1-5。,
31、乳糖(Lactose)来源:主要存在于各种动物的乳汁中,牛奶中含乳糖4%,人乳中含乳糖5%7%。结构:由1分子-D-半乳糖和1分子-D-葡萄糖缩合而成,两个单糖之间通过(14)糖苷键连接。,半乳糖-(14)-葡萄糖,乳糖,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水溶度小,无吸湿性,微甜(甜度为蔗糖的70%)。有旋光性和变旋性。化学性质:分子中因存在半缩醛羟基,有还原性,能与苯肼成脎。乳糖不被酵母发酵。,蔗糖非还原糖,结构:1分子-D-葡萄糖C1上半缩醛羟基与1分子-D-果糖C2上半缩酮羟基以,(12)糖苷键相连,无还原性。,俗称食糖,来源于甘蔗和甜菜。,蔗糖的两个单糖互为糖基,选择哪个单糖为糖基决定了糖苷的名称。
32、,蔗 糖,葡萄糖(1 2)果糖或果糖(2 1)葡萄糖,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右旋光性,比旋度+66.5;蔗糖被稀酸或蔗糖酶(转化酶)水解成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物则变为左旋性,旋光率为-19.95。因混合物中,果糖的左旋性(-92.4)比葡萄糖的右旋性(+52.5)强。,转化作用:在水解过程中蔗糖旋光方向由右旋变为左旋的过程称为转化(inversion)。转化糖:蔗糖通过转化作用生成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叫转化糖(invert sugar)。蜂蜜的主要组分是转化糖,转化糖比蔗糖甜。,化学性质:蔗糖无还原性,无变旋性,不能与苯肼作用成脎。蔗糖可被酵母发酵。蔗糖加热到200C形
33、成棕褐色焦糖,又称焦糖色素,常用作酱油、饮料、糖果和面包等的着色剂。,5写出蔗糖、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的结构式,并指出哪些是还原糖,哪些是非还原糖。,蔗 糖 酶 棉籽糖-果糖+蜜二糖-半乳糖苷酶 棉籽糖-半乳糖+蔗糖,二、三糖(trisaccharides)棉子糖(raffinose)来源:棉籽,桉树及甜菜性质:无还原性,有旋光性,比旋光度为+105.2,可被酸及酶水解:,结构:-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2.寡糖(三糖)的命名原则,例:棉籽糖的命名如下:,-D-吡喃半乳糖(16)-D-吡喃葡萄糖(12)-D-呋喃果糖苷。,从结构式左端第一糖基开始,顺序指出每个糖基的构型,在相邻
34、两个糖基之间加括号,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和箭头表示糖苷键连接碳原子的位置和方向。,3.其它常见三糖简介 非还原三糖 松三糖(melezitose)葡萄糖(13)果糖(21)葡萄糖苷 还原性三糖龙胆三糖(gentianose)葡萄糖(16)葡萄糖(16)葡萄糖苷,连接方式尚不明了的三糖:B.洋槐三糖(robinose)L-鼠李糖-L-鼠李糖-D-半乳糖C.鼠李三糖(rhamninose)半乳糖-鼠李糖-鼠李糖,4、四糖、五糖和六糖棉子糖系列 广泛分布于植物界,是糖类的转运和贮存的形式。在植物的冷适应中起重要作用,裸子植物中的积累甚至超过蔗糖。四糖水苏糖(stachyose)第二个半乳糖残基通过(1
35、6)糖苷键连接到棉子糖的半乳糖基上,通过一系列连接可得:五糖毛蕊花糖(verbascose);六糖筋骨草糖(ajugose);直至九糖。,第五节 多糖的结构和性质,一、多糖的共性 一般不溶于水,不形成真溶液,个别多糖只能与水形成胶体溶液;无甜味;无还原性;有旋光性但无变旋性。,根据水解后的单糖分子是否相同,多糖又可分为两类:同聚多糖(均一多糖):水解产物为同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的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和壳多糖等。杂聚多糖(非均一多糖):水解产物为一种以上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的多糖,如琼脂、果胶物质、半纤维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素等。,二、多糖的分类 按组成分为同聚多糖和杂聚多糖。按功能分
36、为贮存多糖和结构多糖。贮存多糖:淀粉、糖原、右旋糖酐等。结构多糖:纤维素、壳多糖及各种杂多糖等。,由同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聚合而成,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称为葡聚糖(glucan),甘露聚糖(mannan)、木聚糖(xylan)、半乳聚糖(galactan)等。,1、同聚多糖,常见同聚多糖:淀粉、糖原、右旋糖酐、纤维素、壳多糖等。,以淀粉粒形式贮存于细胞中的贮存多糖,供给人类能量的主要营养素。存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存在于作物的种子中,如:玉米,小麦,水稻等;根茎中,如:马铃薯,红薯,芋头,藕等;果实中,如:花生,白果,板栗。结构:白色无定型粉末。,淀粉,淀粉小颗粒,淀粉颗粒,淀粉由许多-D-葡萄
37、糖分子通过O-苷键连接而成。天然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淀粉所占比例受遗传因子控制,与成熟度和生长条件有关。一般比例为1:4,糯米中几乎只含支链淀粉,皱缩豌豆中98%都是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amylose)-D-葡萄糖分子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形分子。平均分子质量约1105 2106,约含600 12 000个葡萄糖残基。二糖单位麦芽糖。,直链淀粉分子有两个末端:还原端和非还原端,有极性(polarity)即方向性。书写一级结构时非还原端(NRE)放在 左边,还原端(RE)放在右边。,线性排列的葡萄糖残基呈逐渐弯曲形式,借助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构成弹簧状
38、空间结构。1个螺旋圈=6个G残基,直链淀粉二级结构,B.支链淀粉(amylopectin)高度分支的多糖,约每2530单位有1个分支点,线形链段葡萄糖残基以(14)糖苷键连接,分支点处以(16)糖苷键连接,分支上仍通过(14)糖苷键连接。平均分子质量=11066106,相当于含600037 000个葡萄糖残基。,淀粉的碘显色反应,碘分子(I2)能嵌入螺旋中心空道,形成深蓝色淀粉-碘络合物。产生特征性蓝色需要约60个(10圈)葡萄糖残基。但是淀粉的空间结构不稳定,在加碱、加热或加乙醇等情况下遭到破坏,与I2形成的特征性蓝色消失。,分支点,1,1,4,(14),(14),(14),支链淀粉的多次分
39、支,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树枝形,一个支链淀粉分子:分支数=n;还原端=1个;非还原端=n+1个。,淀粉的性质A.碘显色反应 直链淀粉+碘蓝色 支链淀粉+碘紫红色,碘与淀粉不是形成了化学键,而是I2进入螺旋圈中的空隙,糖的羟基成为电子供体,I2成为电子受体,形成稳定的深蓝色淀粉-碘络合物。,碘反应性质与淀粉螺旋结构有关 聚合度(重合度):一个螺旋结构所含的葡萄糖基数,是淀粉水解过程中鉴别中间产物的参考依据之一。聚合度20,碘-淀粉络合物显红色,在2060时为紫红色(支链淀粉聚合度约2530),60则呈蓝色。当链长小于6个G基时,不能形成一个螺旋圈,遇碘不显色。,B.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 淀
40、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一系列分子大小不等的复杂多糖,统称为糊精(dextrins)。终产物:-D-葡萄糖。淀粉水解的过程:,淀粉 淀粉糊精(蓝)红糊精 无色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C.淀粉无还原性(糊精有还原性);无成脎作用;右旋光性(+201.5+205)。D.溶解性:直链淀粉不易溶于水;支链淀粉不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形成稳定的胶体。利用淀粉的冷水不溶性和比重大(平均约为1.5)在水中可沉淀的特性,可以精制淀粉。,存在:人和动物体内的肝脏(肝糖原)、肌肉(肌糖原)中,又称动物淀粉。,糖原(glycogen),另外,在一些低等植物、真菌、酵母和细菌中也存在糖原类似物。分子为球形,相对分子
41、质量很大(肝糖原为106,肌糖原为5106),相当于3万个葡萄糖单位。,糖原小颗粒,基本组成单位:-D-葡萄糖。,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但分支更多、更短,平均812个残基发生一次分支。,性质A.碘显色反应 糖原+碘显红色,与红糊精碘反应相似。B.无还原性,无成脎作用,右旋光性(约+200)。C.溶于水和三氯乙酸,不溶于乙醇及其它有机溶剂。可用冷三氯醋酸抽提动物肝脏中的糖原,然后用乙醇沉淀。,生理功能:人和动物体内的能量物质。,肌糖原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血中葡萄糖含量高时合成肝糖原,储存于肝脏;机体缺乏葡萄糖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右旋糖酐,酵母和细菌的贮存多糖,由某些细菌发酵蔗糖产生
42、。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聚合反应,主链是(16)糖苷键连接的葡聚糖(占95%),支链因发酵的菌株不同而分支点不同。,血浆代用品、牙斑的主要成分。右旋糖酐经交联剂处理,则被交联成立体网状的交联葡聚糖,其珠状凝胶的商品名为Sephadex。通过控制葡聚糖与交联剂的比例可得到不同网孔大小的交联凝胶,它们广泛地用于生化分离。,纤维素(cellulose),存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以结构多糖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构成植物细胞壁和支撑组织。,纤维素含量:木材内占干重的50%以上,麻纤维占70%80%,棉花占90%98%。不是植物界独有的,无脊椎动物甚至人体内也有少量。,基本组成单位:-D-葡萄糖。,
43、分子结构:-D-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结构类似直链淀粉,无分支,是一条螺旋状的长链结构。,纤维二糖纤维素二糖单位,纤维素通过链内和链间氢键形成片层结构,纤维素的分子结构,人和哺乳动物缺乏纤维素酶,不能消化木头和植物纤维,但纤维素有促进肠道蠕动的生理功能。某些反刍动物(牛,羊)在肠道内共生着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因而能消化纤维素。白蚁消化木头是依赖于消化道中的原生动物。,来源:昆虫,甲壳类动物硬壳的主要成分;一些霉菌的细胞壁成份。结构:N-乙酰-2-氨基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应用:工业上的粘结剂、上光剂、填充剂、乳化剂等用途广泛。,壳多糖(chitin)又名几丁质,甲壳质,甲壳素。
44、,2.杂聚多糖 由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组成,有的还含有非糖类物质。琼脂(agar)来源:琼脂又称琼胶,是一类海藻多糖的总称。主要来自石花菜科(Gelidiaceae)几个属的海藻。,结构:琼脂是琼脂糖(agarose)与琼脂胶(agaropectin)的混合物。琼脂糖:聚半乳糖,取代基最少。,琼脂胶:琼脂糖的衍生物,单糖残基不同程度地被硫酸基、甲氧基、丙酮酸等所取代。例:琼脂糖的硫酸酯,约每53个糖单位有一个-SO3H基,位置在L-半乳糖的C6上。,琼脂糖的结构,D-半乳糖以(14)糖苷键与3,6-脱水-L-半乳糖连接,L-半乳糖又以(13)糖苷键与后一个D-半乳糖连接。,菊糖(inul
45、in)来源:存在于菊科植物,又叫菊粉。结构:多聚果糖=34个F+1个G-吡喃葡萄糖(12)-呋喃果糖33(12)-呋喃果糖 应用:医学临床上用于肾功能检验。,果胶质(pectin),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和细胞之间的中层内,是细胞壁的基质多糖,在浆果、果实和茎中最丰富。,果胶质:两种酸性多糖(聚半乳糖醛酸和聚鼠李半乳糖醛酸)和三种中性多糖(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和阿拉伯半乳聚糖),来源不同变化大。,果胶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果胶,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结合的水不溶性果胶,称为原果胶(protopectin);原果胶经植物体内果胶酶(pectinase)作用或稀酸处理变为水溶性果胶。,羟基不同程度被甲基化
46、的线形聚半乳糖醛酸或聚鼠李半乳糖醛酸,称果胶(pectin);羟基大部分被甲酯化的果胶,称果胶酸(pectinic acid)。,树胶(gum),植物表皮渗出液,化学上类似于纤维素,但更为复杂。不同植物分泌不同的树胶,如阿拉伯胶树分泌阿拉伯胶;西黄芪胶树分泌西黄芪胶等。微生物发酵糖类也能获得类似树胶的细菌多糖,如黄杆胶或黄原胶,比天然树胶具有更好的重现性和可靠性,市场上有日渐取代天然树胶的趋势。,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s)植物细胞壁去除果胶质后,能被15%NaOH提取的碱溶性多糖。多具侧链,分子大小为50400个残基,在细胞壁中与微纤维非共价结合,是一种基质多糖。半纤维素大量存在
47、于植物的木质化部分,如木材中占干重的1525%,农作物的秸秆中占25%45%。,细菌多糖,包括:结构性多糖和分泌性多糖。,结构性多糖: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肽聚糖 称粘肽或胞壁质,糖-肽复合物。2种单糖衍生物和4种氨基酸构成,主链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14)糖苷键连接,侧链是5个甘氨酸连接的四肽。,阳性和阴性菌肽聚糖结构的区别:不同的氨基酸及肽链。阳性菌细胞壁:由磷壁酸相连的多层网状肽聚糖。阴性菌细胞壁:成分复杂,单层肽聚糖外覆盖着外膜。外膜由脂多糖、脂蛋白、膜孔蛋白和磷脂组成,在革兰氏染色时易被脱色剂(如95%乙醇)洗去而显阴性。,磷壁酸 阳性菌特有。主链由醇和磷酸交替
48、连接,按醇不同,分为甘油磷壁酸和核糖醇磷壁酸。侧链是单个D-葡萄糖或丙氨酸等,以糖苷键或磷酸二酯键连接。,脂多糖 阴性菌特有。具保护作用,具抗原性,称抗原性多糖。细菌脂多糖经常引起哺乳动物的毒性效应,称内毒活性,故称“内毒素”(endotoxin)。,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重要的动物杂多糖,常含氮和硫,多具粘性,故称粘多糖,因分子中含酸性基团,又称酸性粘多糖。存在于软骨、筋、腱等部位,是结缔组织和细胞间质的主要成分。,常见: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肝素(heparin,HP)
49、。,复合糖:糖与非糖物质共价结合而成。糖+脂类共价结合=糖脂或脂多糖;糖+蛋白质共价结合=糖蛋白或蛋白聚糖(proteoglycan,PG)。糖蛋白以蛋白质为主,总体性质接近于蛋白质;蛋白聚糖以糖为主的,总体性质更接近于糖。,第六节 复合糖(结合糖),一、糖蛋白寡糖为辅基,有分支,含量变化大。糖类有10余种,己糖为主,戊糖次之。寡糖链作用:作为识别标记,决定多肽链构象,影响糖蛋白与其它分子结合,改变糖蛋白的溶解度、沉淀性和粘度,影响糖蛋白对蛋白水解酶的耐受力,参与糖蛋白的分泌及运输等。,与糖共价连接的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等。据连接方式不同,分为O-型和N-型糖蛋白:O-型糖蛋白指苏氨酸或丝氨酸残基的羟基与糖基相连,N-型糖蛋白则是天冬酰氨与糖基相连。糖蛋白包括:许多酶、蛋白质激素、血浆蛋白、全部抗体、补体因子、血型物质、粘液组分和许多膜蛋白。,二、蛋白聚糖具粘性,称为粘蛋白、软骨粘蛋白等。糖含量高于蛋白质,达95%以上,主要是无分支的糖胺聚糖链,每条约含80个单糖残基,通常无唾液酸。蛋白质居中,构成一条主链,称核心蛋白,糖胺聚糖分子排列在蛋白质分子两侧,称蛋白聚糖的“单体”。“单体”“聚集体”维持软骨形态和功能。,本章作业,P391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9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