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三维建模.doc
《CAD三维建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D三维建模.doc(2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先来看看最终效果:本题用的主要方法: 1、应用“拉伸”命令的“路径”选项; 2、灵活设置UCS。 3、应用视图转换。下面,是本习题的详细绘图步骤讲解。 1、首先,绘制侧面框架一。(1)绘制框架的轮廓线。利用“PL”或“L”命令绘制轮廓线,两条线夹角可控制在65度。 (2)圆角连接框架。利用“F”命令,圆角两对象。 (3)在A和b1点两点之间作一圆弧,圆弧高度可如图所示。 (4)删掉下方的横线Ab1。接下来,利用多段线的合并命令将以上对象合并为一个整体。 2、绘制另一侧的框架及底部框架。(1)设置视图。单击“视图”工具栏的“东南等轴测”按钮,将视点设置为“东南等轴测”。 绕X轴旋转当前UCS,旋
2、转角度为-90度。 (2)复制框架1,距离为250,得到框架2。效果如上图左所示。 (3)利用“PL”命令按图示尺寸绘制底部框架。3、绘制上下部框架。先设置视图。单击“视图”工具栏的“三点”按钮。单击点C指定坐标新原点,单击点b2指定X轴正向,单击点C指定Y轴正向。 启用“直线”命令,指定点F的坐标50,0,0,输入距离250,得到直线FG。 同理,得到直线HJ。4、绘制拉伸圆。绘制顶部的拉伸圆。 先设置视图。单击“UCS”工具栏的“Y”按钮,指定旋转角度为-90。 启用“圆”命令,作圆心在C点,圆半径为5的圆。 同理,在C点也作一等半径圆。 绘制公告牌横杆的拉伸圆。 旋转视图到当前作图面上。
3、单击“UCS”工具栏的“X”按钮,指定旋转角度为90。 启用“圆”命令,绘制横杆的两个拉伸圆。 绘制底部支架的拉伸圆。 启用“三点”设置视图命令,指定新原点为R40圆弧圆心,指定点A为X轴正向,指定点E为Y轴正向。 单击“UCS”工具栏的“X”按钮,绕X轴旋转当前UCS,旋转角度为 -90。 用“圆”命令画底部支架的拉伸圆。5、拉伸实体对象。启用“拉伸”命令, _EXTRUDE(或单击“实体”工具栏的“拉伸”按钮),选择上支架的10圆为拉伸对象,选择“路径(P)”选项,单击直线FG。 重复此操作,依次拉伸所有框架。 单击菜单“视图(V)”“着色(S)”“体着色(G)”。 6、绘制顶部小球。先设
4、置视图。 启用“三点”设置视图命令,单击C点为坐标原点,单击点C为X轴正向,单击点F为Y轴正向。 绕X轴旋转当前UCS,旋转角度为90。 绘制小球。 启用“球体”命令。球心坐标为0,0,10,球体半径为12。7、绘制公告板。单击“UCS”工具栏的“X”按钮,绕X轴旋转当前UCS,指定旋转角度为90。 启用命令三维面“ _3DFACE”,利用“捕捉自”,from 基点: (单击点F): 10,-10,指定第一点K,(光标移向Y的负方向)230,输入距离指定第二点L, (光标向X方向移)330,输入距离指定第三点M, (光标向Y的负方向移)230,输入距离指定第四点N。 得到三维面KLMN。8、书
5、写文本。设置文字样式。在“文字样式”对话框,取消“使用大字体(U)”,在“字体名(F)”下拉列表框中选择“TT华文新魏”。 利用单行文字,利用对象追踪确定文字中心位置,书写文字“公告”,字高建议为60。 单击“绘图次序”工具栏的“置于对象之上”按钮,选择“公告”文本,指定面板为对照对象,按Enter键结束命令。9、合并全部对象。 利用命令: _UNION合并全部实体对象。 全部操作完成。手机绘制Step1.图层建立为了便于后期的画图、编辑和渲染,我们首先要建立足够的图层,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同时在画图过程中根据需要还可以补充几个辅助图层,以下是我的图层设置,仅为参考,在画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6、图形一定要画在对应的图层里面,画单一部分的时候可以将其他图层冻结,以免遮挡Step2.框架勾勒首先可以找到手机的实图,插入到CAD中作为参考。精确起见,最好用尺子量取手机的精确尺寸然后参照实图将手机的二维俯视图先勾勒出来 命令:Rectang/LineStep3.键盘建模1用定数等分dividend命令分割上一步用rec命令建立的键盘区域,同时在格式-点样式中将“点样式”设置为方便观察的样式Step4.键盘建模2从上一步的分割出的节点上拉出直线,分割键盘区,并用Offset偏移命令将直线向两个方向偏移,建立面域Step5.键盘建模3分别用拉伸命令Extrude上一步建立的分割面域和键盘(面域下
7、面的矩形),为了方便观察和选定,分割面域(黑色部分)的拉伸距离应该大于键盘(红色部分)Step6.键盘建模4用差集命令(修改-实体编辑-差集)将分割面域从键盘中减去Step7.键盘建模5首先用分割命令(修改-实体编辑-分割)将整个键盘分成单个的按键以便于编辑,用圆角Fillet命令对键盘进行细部处理,倒圆角半径根据观察灵活设定,圆角处理后如果还不够圆润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用一次圆角命令,直到足够符合需求为止编辑完成如图Step8.上键盘区建模,思路与主键盘区一样,仿照上一步做就行这部分的区别在于键帽上有凹刻的标志,所以在做好键帽后,先在表面上画出标志的框架,然后往下拉伸(ext)成实体 再用差
8、集命令减去这些实体,凹刻的标志就做成了键盘区结果如图Step9.屏幕建模用移动命令move向上移动屏幕边框,外框要高于内框,便于下一步放样Step10.用放样loft命令对屏幕框进行放样,做成屏幕框体,具体步骤是先选定外框,再选定内框,类型是“仅横截面” 做成如下的类似于梯形体的样子Step11.屏幕抽壳用抽壳(修改-实体编辑-抽壳)命令将上一步建立的梯形体做成像凹陷的餐盘的样子。步骤:抽壳命令-选定实体-删除上面(点击即可删除)-输入抽壳距离(约为顶面到底面距离的一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更改)Step12:屏幕建模在屏幕框凹下去的部分画一个矩形,拉伸1-2mm成为实体,倒圆角,结果如下图(红色
9、部分)Step13:机身建模机身分为三个部分:上半部分,机框,下半部分。首先画上半部分,将第一步画出的机身线框拉伸成为实体,设定合适的拉伸距离与屏幕相接,如下图Step14.机身建模以屏幕外框为界画出一个矩形,圆角,拉伸至与机身等厚,用差集将矩形拉伸的实体从机身中减去,如下屏幕上方的听筒思路一样,拉伸距离设定为1-2mm 从机身中减去实体,听筒就做成了。Step15.机框机框包围着机身,因此将机身线框向外偏移1mm然后向下拉伸成实体,与机身相接结果如下Step16.机身建模同样的方法画出机身的下半部分,机身共由三部分组成Step17.细部修饰画出机身侧面的按键,思路与键盘建模一样,画线框-拉伸
10、成实体-从机身中减去即可Step18.材质用材质materials命令建立足够的材质 听筒 金属 屏幕 玻璃 屏幕框 塑料 机身上半部分 下半 机框 键盘 键盘上半 机身和键盘全部设定为金属材质,具体参数在文件里面,材质贴图一并附上Step18.材质附着命令materialattach 将建立好的材质附着到相应图层即可。Step19.渲染渲染,每个人的视角都不一样,因此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定我只用了阳光(因为点光还掌握不好,HEHE)具体设置在文件里成果如图 先重现一下该贴所附帽子的效果图如下:言归正传,现将创建盘盘帽的过程及步骤,叙述于后。1、用样条曲线纵横布置为圆弧平面,接着升高中间线条并
11、夹点连接相关线而形成空间曲线,如图1、2所示:2、用【曲面网络】工具将图2生成曲面这就是帽壳了,如图3所示,将其旋转180度以灰色视图显示如图4所示。3、用多边形命令,绕帽壳外围画24边形平面,再跳跃式的夹住角的节点以收缩角顶,使之成为多角形,然后选择S参数以生成花瓣状的曲线,如图5所示。4、用【曲面拉伸】工具将刚画的花瓣状的曲线拉伸少许高度,以辅助下步创建帽沿曲面之用(如图6所示):5、做好后向下移动移动距离,使其以后生成的帽沿有一定的坡度。显然拉伸的辅助图下降后,使帽壳与辅助图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如图7所示。6、用【曲面过渡】工具,将帽壳底边边界线与辅助图的外边线“过渡”为新的曲面,这就是帽
12、沿了。如图8、9所示。7、用【曲面延伸】工具将帽沿延伸少许宽度,作为帽沿边子带。如图10所示。再将帽壳的底边线拉伸一定高度作为帽圈带,这就不用细说了,做好的模型如图11所示。8、附上材质渲染就是一顶带花边的帽子了,如图12和图13所示。9、如果要帽子的边沿再加宽点,那就再用“曲面延伸”工具予以延伸即可,如图14所示。【AutoCAD三维建模 06 】长方体、三维阵列、差集【三维练习题06】本题主要是介绍: 1、在三维实体命令“长方体”的运用。 2、三维阵列(矩形阵列)的运用。 3、二位线框的“消隐”命令以及多层实体“差集”的应用。在三维操作中,经常要用到“消隐”命令,在CAD中有2个“消隐”命
13、令,他们在使用时是不同的,一个是三维着色里的“消隐”命令,也是属于三维实体的消隐。还有一个是二维线框模式的消隐,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实用,而且命令比较好记“HIDE”,还有个快捷命令“HI”。下面就是对这2个命令的简单介绍:下面,是本习题的详细绘图步骤讲解,最后面是绘图步骤讲解的Flash动画演示:1、打开CAD,点击“西南等轴测视图”按钮,界面转到“西南视图”。2、用“长方体”命令画一正立方体,立方体的边长为50。3、按照开头介绍的消隐方法,输入“hi”,生成消隐图,如下图。在消隐图的状态下,对接下来的操作会产生方便。4、还是用“长方体”命令画一小的正立方体,立方体的边长为10。小立方体的角点在
14、大立方体的中间的最下面,如下图所示。5、在菜单“修改”中,选“三维操作”中的“三维阵列”命令。6、三维阵列的对象为刚画的小的正立方体,阵列的“行数”、“列数”、“层数”均为 3 。7、再接下来输入的“行”、“列”、“层”的间距均为 20 。8、对阵列后的图形作“差集”,即从大的立方体中,减去刚完成阵列的小的立方体。点击“差集”按钮,选中要从中减去实体的大的立方体。9、接着,再选中要减去的所有小实体,回车确认即完成差集的操作。10、完成以上操作后,输入“hi”命令,看一下消隐图,检查一下以上的操作是否做得对,如下图。11、三维视图初步完成后,看到中间的孔尚未贯通,接下来要打通中间的三个孔,我们可
15、以在中间的三个孔里,画三个长方体,再差集一下就可以完成。 点击一下“长方体”按钮,指定长方体的角点,注意,指定方孔上的任一角点均可,但不要指定有斜线联系的角点,因会产生误选中。 这次是要画长方体,所以选择长度(L),如下图。12、依次输入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与UCS坐标相对应,即:“长”对应X轴,“宽”对应Y轴,“高”对应Z轴。 这一个长方体为:50*10*1013、下图是已画好的长方体(红色线条)。14、再点击一下“长方体”按钮,指定长方体的角点。这次是要画第2个长方体,所以还是选择长度(L),如下图。15、依次输入长方体的“长”、“宽”、“高”。第二个长方体为:10*50
16、*1016、第2个长方体画好后,继续画第3个长方体,方法与前2个一样。17、依次输入长方体的“长”、“宽”、“高”。第三个长方体为:-10*10*-5018、下图就是3个长方体都画好时的样子(图中3个红色的长方体)。19、接下来,对图形作“差集”,即从大的实体中,减去刚完成的3个长方体。 点击“差集”按钮,选中要从中减去长方体的大的实体。20、接着,再选中要减去的3个长方体,回车确认即完成差集的操作。21、操作完成后,可以“着色”看看自己画的又一个CAD的三维实体。22、同时,还可以用“三维动态观察器”命令,旋转图形,看看中间的孔内是否已贯通,如下图【AutoCAD三维建模 04 】拉升、差集
17、、倒角【三维练习题04】本题主要是介绍:1、在三维界面里绘制二维图形。 2、实体怎样做差集。 3、再复习一下“倒角”下面,是本习题的详细绘图步骤讲解,最后面是绘图步骤讲解的Flash动画演示:1、打开CAD后,将界面转到“西南视图”,我们将在三维界面里直接绘制三维图,转好后的界面里的“UCS”图标如下图。2、用二维的“矩形”命令,画一个18*24的矩形。3、对画好的矩形作拉伸,拉伸高度为18,如下图所示:4、在拉伸好的实体的顶面上的一个角,再用二维“矩形”命令,画一个12*12的矩形。5、画好的12*12的矩形,往下拉伸6。注意“UCS”坐标中Z轴的方向,由于往下拉伸,就输入负值。6、在刚做成
18、的小实体的底部,画一个6*6的矩形,如下图:7、画好的6*6的矩形,往下拉伸6。注意,还是负值。8、接下来,做“差集”,要从大实体中,减去中、小两个实体。点击差集命令后,先选择大的实体。9、选中大实体后,确认回车。在命令行提示“选择需减去的对象”时,依次选择中、小两个实体后,回车确认。10、下图,即为已经差集后的图型。11、接下来,做倒角。在选中上面后,回车做下一步。12、输入倒角的距离,选中的面(虚线显示)为基面,另一面则为其他面。这里,需要倒角的距离,基面与其他面的距离均为613、输入完倒角距离,并回车确认后,接下来,就是选择需要倒角的边,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环,本题是要对2条边倒角,如下图里
19、的2条虚线的边。14、倒完角后,本图基本上已经画好了,如下图。15、全图完成后,在着色看看所画的实体图。先看看这幢楼房朴实渲染的效果图: 现在,来分析一下,这楼房层高相同,如果要出图,其平面有三: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和屋顶平面。现在的2011版,用曲面来创建这幢楼房的外壳模型,再修改、编辑为实体,不仅十分方便,而且大大减少模型文件的尺寸,有利于分面附材质渲染。二、以线建模,用曲面创建楼房。1、先用多段线画出这幢楼房的底层外墙的轴线,接着用“曲面拉伸”工具(注意:不是实体的“拉伸”命令),创建出底层的外壳,如图-1所示。2、在正面的左端画一个小矩形,接着阵列为7个,供下一步修剪为窗洞之用。详图-
20、23、用“曲面修剪”工具,修剪阵列的7个小矩形,就在底层外壳的墙后,抠出了14个窗洞口了。详图-3。4、用“三维阵列”命令,将一层外壳阵列为为5层,详图-4。5、创建弧形外墙:在二层层高处的平面,绘制一曲线(可封闭也可不封闭),然后用“曲面拉伸”工具拉伸至屋顶,以创建出半筒体曲面,供作玻璃幕墙用,详图-5。6、绘制地板、勒脚和雨篷:地板,由底层外墙的轴线线外“偏移”复制,并向下拉伸为实体;勒脚用底层外壳向下“延伸”而成;雨篷则由弧形外墙曲线,向外“偏移”再拉伸而成。同时,将底层正中的窗口扩大为大门洞,详图-6。7、绘制窗扇,并插入到底层左端第一个窗洞口处,如图-7所示。8、插入各层窗扇:用“三
21、维阵列”命令,选择对象为是刚插入的底层左端第一个窗洞口的窗扇,阵列参数为:5行、7列、2层,各参数的间距,筒鼠标在图中指定,命令执行后就按上所有窗子了,如图-8所示9、绘制屋面板和女儿墙:先在屋顶平面出沿外墙偏移绘制檐口线,并拉伸为屋面板;接着将外墙屋顶线,用“曲面延伸”工具,延伸1米高度作为“女儿墙”,如图-9所示。10、完善屋面:首先将屋面板和女儿墙,用“曲面过渡”工具,补缺为圆弧的坡屋面;其次复制弧形外墙的多段线到半筒体曲面顶,再向下拉伸为弧形檐口线,接着用“曲面修补”工具,将半筒体曲面顶予以封闭。同时,便于门扇贴图,再把底层大门洞拉伸少许,以封闭门洞,完成后如Snap10所示。11、绘
22、制玻璃幕墙的框架龙骨:这可用多段线直接绘制,但是要设置多段线的宽度和厚度;否则,将多段线绘制的各条线作为路径,再用小矩形予以拉伸为实体。任选其一,都可成为幕墙的框架。 为分面附材质渲染之便,这里将所有墙面、屋面都用“曲面加厚”工具予以加厚为实体。这样,全部模型完成后如图-11所示。 三、将楼房模型渲染为效果图1、配上外景渲染的效果图2、屋顶放大渲染的效果图【AutoCAD三维建模15 】拉升、移动、倒角本题主要是介绍:1、进一步强化复习一下拉升命令的使用。 2、介绍多段线的制作、实体移动。 3、再复习一下倒角。 下面,是本习题的详细绘图步骤讲解,最后面是绘图步骤讲解的Flash动画演示:1、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AD 三维 建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