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全》课件.ppt
《《物理安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安全》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计算机系统安全,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2,一、物理安全概述,物理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 保护计算机设备、设施免遭自然灾害和环境事故(如电磁污染等)以及人为操作失误及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例:2001年2月9日中美之间的海底光缆被阻断的影响。人为的对物理安全的威胁包括:偷窃 废物搜寻 间谍活动,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3,物理安全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安全: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区域保护:电子监控 灾难保护:灾难的预警、应急处理、恢复设备安全:防盗:上锁,报警器;防毁:接地保护,外壳 防电磁信息泄漏:屏蔽,吸收,干扰,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4,一、物理安全概述,防
2、止线路截获:预防,探测,定位,对抗 抗电磁干扰:对抗外界,消除内部 电源保护:UPS,纹波抑制器媒体安全:对媒体及媒体数据的安全保护。媒体的安全:媒体的安全保管。防盗;防毁、防霉等。媒体数据安全:防拷贝,消磁,丢失。,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5,二、场地与机房,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外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用户无法改变系统器件、工艺、材料等因素,但能决定工作环境。计算机安装和运行的各种条件包括:工作场地:配电与接地、环境干扰、环境破坏运行条件:温度、湿度、电源人为影响:误操作、盗窃、破坏等自然影响:灾害、雷击、火灾、鼠害等,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6,二、场地与机房,1.机房位置避开场所
3、:有害气体,存放腐蚀、易燃、易爆。潮湿,落雷区域。如在高层、地下室,用水设备下层或隔壁。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强电磁场干扰。2.洁净与温湿度 机房温度:22。C,湿度:50%。温湿度对元器件影响较大,使其参数变化,接触不良,氧化断裂,产生静电等。,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7,灰尘、浮飘微粒少,具有通风或增湿去湿保证3.灾害防御系统 包括供、配电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设施。防御考虑:防水、防静电、防雷击、防鼠害。4.屏蔽处理:对主机房及重要信息存储部门防止磁鼓,磁带与高辐射设备等的信号外泄。屏蔽室与外界的所有连接均要采取隔离措施,如信号线、电话线、空调等。由于电缆传输辐射信息的不可避免性,可采
4、用光缆传输。,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8,三、电磁泄漏,信息泄漏的两种表现形式:从网络进入的攻击所造成的信息泄漏;电磁袭击所造成的电磁泄漏。电磁泄漏的危害:危害计算机周围的人体健康;对周围电子设备形成电磁干扰;导致信息泄密,造成重大损失。1985年荷兰人的实验,是人们认识到电磁泄漏的危害。,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9,三、电磁泄漏,计算机及其外备工作时,伴随着信息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输出过程,有用信息会通过寄生信号向外泄漏。主机:各种数字电路的电磁泄漏显示器:视频信号的电磁泄漏键盘:按键开关引起的电磁泄漏打印机:低频电磁泄漏通信设备和电源线:也会产生电磁泄漏。,第二讲 计算机
5、系统的物理安全,10,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11,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12,三、电磁泄漏,二种泄漏方式:辐射泄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由计算机内部的各种传输线、印刷板线路产生。电磁波的发射借助于上述起天线作用的传输来实现。传导泄漏:通过各种线路和金属管传导出去。例如,电源线,机房内的电话线,上、下水管道和暖气管道,地线等媒介。金属导体有时也起着天线作用,将传导的信号辐射出去。最大量和最基本的辐射源是载流导线。,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13,三、电磁泄漏,影响计算机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1功率和频率理论分析和计算表明,载流导线中的电流强度越大,辐射源辐射的强度越大;反
6、之则越小。实际测试表明,设备的功率越大,辐射的强度越高。对于传导场来说,信号频率越高,辐射泄漏强度越高。,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14,三、电磁泄漏,2与辐射源的距离一般说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辐射源越远,场衰减越大,其场强与距离成反比。为此可在机房附近设立隔离带或警戒区,使计算机向本单位以外的辐射场衰减到最小。3屏蔽状况辐射源是否设置屏蔽措施,对其辐射强度影响很大。,15,四、TEMPEST,1、TEMPEST概述Transient Electro Magnetic Pulse Emanation Standard Technology(瞬时电磁脉冲放射标准技术)尚未列入IEE
7、E标准词汇,但其内含可界定为:计算机和信息电子设备的信息电磁泄漏的机理、预测分析、检测、防护和管理技术及标准。这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T)和国防部(DOD)联合进行研究与开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项目。,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16,研究内容主要有:1电磁泄漏机理:有用信息是通过何种途径、以何种方式载荷到辐射信号上去的,以及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气特性和物理结构对泄漏的影响等。2信息辐射泄漏的防护技术:电气元件、电路的布局、设备结构、连线和接地对辐射泄漏的影响、各种屏蔽材料、屏蔽结构的屏蔽效果等。3有用信息的提取技术:信号接收和还原技术。4测试技术和标准:测试的内容、方法、要求、条件、仪器及结果分
8、析,制定测试标准。,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17,四、TEMPEST,抑制信息泄漏的技术途径有2条:,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18,四、TEMPEST,干扰技术:用强噪声来掩护有用的信号跳频技术:经常改变信号传输频率、调制方式或其它传输参数包容法:对元器件、设备甚至整个系统进行屏蔽。成本高抑源法:从线路、元器件入手,消除辐射源。,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19,2、计算机的TEMPEST措施a)利用噪声干扰源:将产生噪音的干扰器放在计算机设备旁边,或者在处理重要信息的计算机设备周围放置其它信息处理设备,使干扰噪声与计算机设备产生的信息辐射一起向外泄漏。b)采用屏蔽技术屏蔽是T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安全 物理 安全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