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鉴定第3.ppt
《珠宝鉴定第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宝鉴定第3.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宝玉石的物理化学性质,3.1晶体和晶系,水晶和金刚石,水晶,金刚石,一、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格子构造:不论晶体外部形态如何,其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都是有规律排列的。这种规律表现为同种质点作周期性的重复,构成了所谓的格子构造。抽象地选取晶体中任一个质点作为相当点,相当点的分布规律可以体现晶体构造中所有质点的重复规律。三度空间中相当点的格子状排列就称为空间格子。,隐晶质:一些矿物,虽然其内部原子结构作有序排列,但不具外部规则的几何形态,它们由无数的微晶组成,但这些微晶尺寸很小,甚至用普通显微镜都无法观察到,这些矿物称隐晶质,如玉髓、软玉、绿松石等。,红玉髓吊坠,晶体: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
2、的固体,晶形的充分发育可导致其外部晶面呈规则的几何形态(由晶面、晶棱、角顶构成)。,多晶质:一些矿物也是由细小的晶体组成,然而其组成晶体可用放大镜、甚至肉眼观察到,这些矿物称多晶质,如翡翠、独山玉等。,独山玉雕,2.非晶质 有些貌似固态的物质,它们内部组成质点不作规则排列,即只按短程有序排列,不具格子构造,因而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类物质称非晶质或非晶质体。从内部结构的角度看,非晶质体中的质点分布类似于液体。如火山玻璃、玻璃、蛋白石、琥珀和松香等。,蒙镶琥珀烟壶,蛋白石,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明显的熔点;晶体呈现各向异性,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晶体具有自范性,即它通常能以平面作为其与周
3、围介质的分界面,具有形成规则多面体外形的倾向,非晶体无自范性;晶体还具有高度的对称性,非晶体无对称性。,晶体和非晶体物理性质的差异,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宏观性质上的差异,是由微观结构的不同所引起的,二、晶系,为描述晶体的形态,假设有某些固定线作为描述格点相对位置的坐标系统,这个坐标系统可认为是无限长的假想线,沿着晶体某些限定方向穿过理想晶体。它们相交在晶体内部被称为原点的一个点上。这些假想的线称为晶轴,根据晶轴的长短,相互之间的交角和晶体的对称性,晶体共分七大晶系。任何晶体所属的晶系均可由晶轴的数目、相对长度及夹角来确定。,1等轴晶系(立方晶系),晶体中有三个晶轴(直立轴是c轴、前后轴是a轴、左
4、右轴是b轴)三轴长度相等,垂直相交,即abc,90。理想的晶形是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和由许多小面组成近圆的球型。,等轴晶系,萤石,青金石,属于等轴晶系的主要宝石有钻石、萤石、石榴石、青金石等,2四方晶系 3个相互垂直的晶轴,其中2个晶轴长度相等,另一个不等,不等的晶轴为纵轴,两个相等的晶轴为横轴,即abc,90。理想的晶形是四方柱和四方双锥。,四方晶系,符山石,锆石,四方晶系代表宝石有锆石、方柱石和符山石等,3六方晶系 3个或4个晶轴,以4晶轴表示法为例,其纵轴或主轴(c轴)比其他3个相等的晶轴长或短,3个相等的晶轴相互以120相交,纵轴垂直于3个相等晶轴组成的平面,即a1=a2=a3
5、c,=90,=120。如用三晶轴表示,则为a=bc,=90,=120。,六方晶系,理想的晶形是六方柱和六方双锥,代表的宝石有绿柱石、磷灰石和蓝锥矿等,绿柱石,蓝锥矿,4.三方晶系(菱方晶系)与六方晶系相似,但其对称程度较低。abc,特殊角。理想的晶形是三方柱、菱面体。代表性宝石有刚玉、石英、电气石、硅铍石、方解石和菱锰矿等。,三方晶系,方解石,刚玉(红宝石),硅铍石,5.斜方晶系(正交晶系)晶体具有3个不等长的晶轴,彼此相互垂直,即abc,=90。其中最长的主轴(c轴)直立,其他两个晶轴水平。理想的晶形是柱状和柱状双锥。,斜方晶系,顽火辉石,代表性宝石有红柱石、金绿宝石、堇青石、橄榄石、托帕石
6、(黄玉)、黝帘石、顽火辉石等,黄玉,黝帘石,6.单斜晶系 三个轴不等长,两轴相互垂直,一轴斜交。即abc,=90,90。属这个晶系的宝石有翡翠、软玉、紫锂辉石、月光石、透辉石、孔雀石、蛇纹石等。,单斜晶系,紫锂辉石,透辉石,7.三斜晶系 三轴不等,皆相互斜交,即abc,90。常见的宝石仅有日光石。,三斜晶系,3.2宝石的光学性质,宝石的光学性质在宝石鉴定、评价以及设计加工中的意义 1.宝石的颜色、光泽以及所具有的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都是光与宝石相互作用的结果;2.对宝石的鉴定,一般要求无损伤鉴定,所依据的主要是宝石的光学性质,如折射率、双折射率等;3.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宝石的美,必须将宝石所能产
7、生的最吸引人的效果显示出来,为此,在宝石加工中必须充分了解宝石的光学性质。,光,宝石,影响最佳加工琢型及比例,评价宝石的重要依据,鉴定宝石的理论基础及方法,产生的效应,相互作用,一、光的本质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它既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电磁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即光波是横波,并可用波长、波幅来表示。,电磁波谱,二、自然光和偏振光 1自然光 根据光振动的特点不同,可将光分成自然光和偏振光。自然光是一切普通光源所发出的光波,如太阳光和电灯光等,它们是光源中大量分子或原子辐射的电磁波的混合波。混合波中的光振动不是只沿一个方向,而是在垂直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的一切方向都有光振动。,自然光的振动与
8、传播方向,通过偏光片的自然光A自然光 B偏光片 C偏振光,2偏振光,自然光经过反射、双折射,或通过特制的偏光片以后,改变了光的振动方向,使其成为只在一个固定方向振动的光波,这种光波为平面偏光,简称偏振光或偏光。,三、光的折射、全反射和折光率1.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由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向法线方向折射,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光由密介质向疏介质传播时,向远离法线方向折射,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入射线、折射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由光疏质向光密质传播图,光由密介质向疏介质传播,2折光率和全反射 真空中的光速与介质中的光速之比,称为该介质的绝对
9、折光率。通常所说的折光率(refractive index),一般指的就是绝对折光率。由于光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光速非常接近,因此实际上一般以空气中的光速与某介质中的光速之比称为该介质的折光率。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等于光在入射介质中的速度与折射介质中的速度之比,是一个常数,即折光率,钻石和水晶的折光率分别为:,光由光密质向光疏质传播时,折射光将偏离界面的法线方向,当入射角达到某一临界角度时,折射角将达到90,折射光延界面传播,这时入射角就是“临界角”。如果入射角稍大于临界角,入射光就全部反射回原来的密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之为全反射。,全反射和临界角,常见的宝石临界角:钻石2425,红宝石
10、、蓝宝石4337,尖晶石3536,黄玉3750,水晶4050,正确切割的宝石,宝石太浅,光从亭部漏掉,宝石太深,光从亭部漏掉,四、光在均质体及非均质体中的传播1均质体 均质体也称各向同性体。均质体的宝石,在晶体的不同方向格子构造的排列相同。光在其中传播有两个特点:光从任意方向进入均质体时,各方向光速相等,折光率相等;光在其中传播,光的振动方式不变。自然光进入均质体仍为自然光,偏振光进人仍为偏振光。属均质体的宝石有等轴晶系和非晶质体宝石。,自然光和偏振光在均质体中的传播,2 非均质体和双折射 非均质体也称各向异性体,除等轴晶系以外的其他各晶系都属于非均质体。无论入射光是自然光还是偏光,当进入非均
11、质晶体时,会产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而又同时垂直于光波的传播方向的两束折射光,且都是偏光;同时,两者在晶体中的传播速度除特殊情况外(光轴方向)也不等,相应地便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折射率,此种现象称为双折射(double refraction)。,自然光射入非均质体后的现象,最大折光率值和最小折光率值间的差值,称为双折射率(birefringence)。双折射及双折射率是识别宝石的主要特征之一,如石英最大区别的折光率分别为1.544和1.553,因此,其双折射率等于1.553-1.544=0.009。,高的双折射率在宝石中的表现 由宝石台面向亭部的底刻面棱角处放大观察,转动宝石就会见到棱线呈现的双影。,
12、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锆石也因为双折射率较高,放大检查时,可明显地看到刻面棱线呈双影。,五、一轴晶、二轴晶1.光轴 自然光在非均质晶体中传播,一般情况下均发生双折射现象,但也有一个或两个不发生双折射的方向,不发生双折射的方向就是该晶体的光轴方向,也称为光轴。,2一轴晶 在非均质晶体中,只有一个方向不发生双折射的晶体,称一轴晶。属一轴晶的宝石有四方晶系、三方晶系和六方晶系。,一轴晶晶体有两个折光率No和Ne,其中一个方向保持不变为常光(No),这个方向为光轴方向,它与晶体中的c轴平行一致;另一个折光率随晶体转动有所变化,当振动方向平行于光轴时,其折射率达到最大值(例如在石英等晶体中)或最小值(例如
13、在刚玉等晶体中),称非常光(Ne)。两者的差值则为晶体的双折射率,当NoNe时,为一轴负晶,当NeNo时为一轴正晶。No、Ne及都是每种一轴晶的特征性光学常数。,3二轴晶 在非均质晶体中,具有两个光轴的晶体,称为二轴晶。两光轴所在的平面称为光轴面(optic axial plane),两光轴间的夹角成为光轴角(optic axial angle),记为2V。二轴晶包括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的宝石。这三个晶系的晶体,光在三个方向传播速度均不相同,故属二轴晶的晶体有三个折光率:Ng、Np、Nm。在二轴晶中,光沿任一光轴传播时均不发生双折射,并具有同一折射率Nm;光沿其他方向传播时均发生双折射
14、,且两个偏光的振动方向和对应的折射率均随光传播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其一大于Nm而另一个小于Nm;当光的传播方向与光轴面垂直时,2个折射率分别达到最大值Ng和最小值Np。其双折射率NgNp。Ng、Np、Nm、及2V都是每种二轴晶的特征性光学常数。,六、颜色,1颜色 宝石的颜色是宝石对可见光区域内(400700nm),不同波长的光选择吸收后,透射或反射出光的混合色。可见光光波波段是:紫色 400450nm蓝色 450480nm青色 480510mn绿色 510550nm黄色 550590nm橙色 590630nm红色 630700nm,2 三原色 不同颜色的光源叠加在一起呈现的颜色,我们称之为加色。
15、物体对可见光选择吸收后透射(反射)出的颜色,我们称之为减色,也就是宝石的颜色。国际上统一使用的标准白色光源的色温是6500K,是由三束能量近似相等的三色光源红光、绿光、蓝光混合而成。红色、绿色、蓝色就称之为三原色。三原色含量不同,宝石的颜色也就不同。,3颜色的三要素 色调(色相color hue)所有宝石的颜色可分为彩色与非彩色两大类。非彩色的表示宝石是黑、白及各种灰色。彩色的有红、黄、蓝等颜色。色调是指彩色的类别,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通常以主波长表示。例如某宝石色调的主波长是 589nm,表明宝石颜色相当于波长 589nm的橙黄色;另一个宝石色调的主波长为 550nm,它也是黄色
16、,但与前一种不同,它较偏绿。,红宝石:红色中带玫瑰色调,红色尖晶石:红色中带冷灰色调,红色石榴石:红色中带褐色调,红色碧玺:红色中带粉色调,饱和度(纯粹度或彩度saturation)是指颜色的鲜艳程度。通常用色光与白光的比例来定量表示。例如主波长650nm,饱合度60的色光,主波长说明它是深红色,饱合度说明它相当于60波长为 650nm 的深红光加40的白光混合而成。它看起来不如100的650nm深红色光那样鲜艳,但比饱和度低于60的要鲜艳。,亮度(brightness)亮度即彩色的明亮程度。宝石戒面的亮度取决于4个方面:宝石本身折光率的大小;宝石翻面款式的设计是否合理,也就是说底刻面的每个小
17、面是否能将入射光全部反射到台面上来;宝石表面是否光洁;宝石颜色的浅深,一般色浅的亮度高,色深的亮度低。,综合三个要素,色调纯正、亮度大、饱和度高的宝石为佳品。,翡翠项链珠子直径:15.0915.84mm8000万港币,1997.10,4.颜色的表示方法目测法 人眼睛中的视网膜上有三种颜色的锥状感光细胞(红色、绿色、蓝色),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一般情况下根据人的视觉观感来描述宝石的颜色。颜色是宝玉石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物理效应的综合结果。因此目前宝玉石界广泛使用的是肉眼观察、定性描述的方法。描述时要力求准确、简明、通俗。2种色调的混合色用双重命名法,将为主的颜色写在后面。如蓝绿色祖
18、母绿,即该祖母绿颜色是以绿色为主,但带有蓝色。,橄榄石以绿色为主,但带黄色,就描述成黄绿色;镁铝榴石以红色为主,带有紫色就描述成紫红色。,橄榄石,镁铝榴石,若系同种色调,但有深浅之分则用比较法,如深红、浅黄等。若上面描述方法仍显不够形象时,则用比拟法,即用常见的物体作比喻。如优质红宝石之颜色多呈“鸽血红”,海蓝宝石则呈海蓝色(海水样的蓝色)。,对比法 为减少人为的视觉差别,出版有标准系列的颜色图册,图册上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只要将宝石与图册对比,就得知宝石所属的标准颜色。颜色指数表示法 通过测量宝石在可见光范围内(400700nm),不同波长的三刺激值,也称色散值(即红光、绿光、蓝光的含量),对
19、颜色的三个要素(色调、亮度、饱和度)进行定量分析。表达颜色的各项指数:主波长(色调或色相)、视觉反射率(亮度)、饱和度(彩度)。,5.宝石的致色因子宝石的颜色主要是由宝石本身的化学组成决定的,宝石中含有某些致色元素,宝石中致色作用最大的是过渡元素,它们既可以是宝石的基本组成成分,也可以是微量元素。自色宝石:如果致色元素是宝石成分中的一种固有组分,则其颜色基本是不变的,此即所谓的自色(idiochromatic),相应的宝石称为自色宝石;,常见自色宝玉石,铁铝榴石,绿松石,锰铝榴石,他色宝石:有些宝玉石的主要成分中无稳定的致色组分,但若含有微量的某些过渡元素时,则显现出较为美丽的颜色,此即所谓的
20、他色(allochromatic),相应的宝石称为他色宝石。,常见他色宝玉石,比如成分纯净的刚玉为无色,但若含有微量的Cr3时,显现红色,称之为红宝石;若含有Fe2和Ti4时,显现蓝色,称之为蓝宝石。,宝石的致色原因:过渡金属离子致色 当宝石组分中含有过渡金属元素(Cr、Ni、Co、V、Ti、Fe、Mn、Cu等)时,不论其含量多少,都是产生颜色的物质基础。缅甸红宝石中含2左右的Cr2O3,在可见光谱中400-460nm和500-600nm两处吸收,600-700nm 红色波段和460500nm青色波段通过。因此,红宝石呈微带紫色的玫瑰红色。,由过渡金属离子致色的有色宝石有红宝石、红色尖晶石(含
21、Cr3)、蓝宝石(含Ti4、Fe2)、绿松石(Cu2)、祖母绿(Cr3)、蓝色黝帘石(V4)、红色绿柱石(Mn3)、橙黄色锰铝榴石(Mn2)、紫红色镁铝榴石(Fe2)、蓝色尖晶石(Co2)等。,尖晶石,元素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或电荷转移致色 在晶体结构中,相邻离子间在外来能量(光子)作用下可产生电子转移,即离子发生电荷转移。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氧化还原过程。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具有一个以上的价态,如Fe2和Fe3、Mn2和 Mn3以及Ti3和Ti4等。这种具有不同价态的过渡金属元素,最有利于电子转移。不同价态的元素可使宝石呈现不同的颜色。,色心致色 在宝石晶体结构中具有能吸收光而呈现颜色的晶体结构缺陷称
22、为色心(color center)。色心是一种晶体结构缺陷,即晶格位置上的离子被撵走造成晶格缺位。,绿色金刚石的绿色就是碳原子从原来的晶格位置上被撵走后形成空位所致。,如果钻石的中C元素被N所取代,就会多出一个电子,于是产生电子色心,使钻石产生黄色调;,如果钻石中C元素被B所取代,就会少一个电子,于是产生空穴色心,使钻石产生珍贵的蓝色调。,物理光学作用致色 以上所讨论的都是宝玉石内部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缺陷所引起的颜色,即所谓的体色(body color)。除此以外,宝玉石的颜色还可由于其中的包裹体、裂隙、双晶、定向排列的杂质夹层等,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发生物理光学作用,如干涉、散射、衍射等引起
23、。这种颜色是为假色(pseudo chromatism)。如:钻石五颜六色的闪光(钻石是无色透明的)。,干涉 光波的叠加或抵消,可以使宝石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珍珠是由同心圆形层状文石和角质两种物质构成。文石和角质在同一层中相间垂直层面排列,当入射光在两种折光率不同的层面间发生反射时,反射光波的相互干涉产生漂亮的晕色。再如,裂隙或其中充填的铁质因反光面不同,也会造成光的干涉而呈现颜色。,衍射 光干涉的一种特殊类型。即白光与一个规则的结构层相互作用产生光波定向传播的效应。欧泊中不同颜色的彩片,就是粒径相等的细小微粒状二氧化硅小球,作层状规则堆积,对入射光进行衍射而成。,欧 泊,散射 宝石内部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珠宝 鉴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