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绪论课件.ppt
《《教育学》绪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绪论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 代 教 育 学,现 代 教 育 学,绪 论,绪 论,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此相适应,有关教育的理论知识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丰富。,绪 论,教育学所承担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人类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教育理论研究并未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17世纪开始,随着师范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对教育理论的进步和教育学学科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第三节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第四节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绪 论,1.教育学主要是以学校教育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2.教
2、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返 回,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 展,人类有了剩余产品,可以供养一部分人不用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务;并且国家和阶级出现后,也有一大批社会公务人员和官吏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培养;特别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字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内容和手段。于是,学校便应运而生。,返 回,教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外在表现和表面特征。虽然这种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的产物;但是,它只有被人们关注、讨论、评说,被看作是“教育问题”时,才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
3、象。,返 回,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规律和反映教育规律要求的教育理论,不是教育经验的汇编;教育的实践经验乃是发展教育学的源泉;离开了实践活动、实际的经验,教育学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据古籍文献记载,古代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虞舜时代就已经出现学校教育。在河南安阳出土的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多处出现学字,就是当时进行教育活动的证明。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已形成制度。随后历经春秋战国五百年动荡,官学瓦解,私学兴起,出现了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第二节 教育学的
4、历史发展,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2.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史,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在西方,教育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式的教育作为一种古典的教育方式,对欧美教育的影响很大。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使文化教育出现了繁荣景象。,拉斐尔圣齐奥(1483-1520)雅典学派,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苏格拉底及其后继者们的教育活动,都孕育了较为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的渊源。,返 回,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长期以教育为业。他的教育方式十分独特,经常用启发、辩论
5、的方法进行教学。他是古希腊道德哲学的创始人,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指出“美德就是知识”。,返 回,【产婆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用语,指帮助他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问答揭露对方的矛盾,使之逐步达到所谓普遍性的认识。在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中,苏格拉底宣称,他虽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像自己的母亲是一个产婆,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一样。“产婆术”因此得名。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3月版,第74页。,古罗马著名演说家、教育理论家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约3595)被公认
6、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家。他的雄辩术原理也成为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论的著作。,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雄辩术原理和昆体良,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完备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返 回,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 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
7、,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在谈到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历史地位时,斯佩曼曾在该书的扉页中写道:,“倘若各时代的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部丢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在,后代的人便仍可以把它作个基础,重新建立教育的科学。”,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此后,在西方又陆续出现了众多教育家和许多伟大的教育著作。这些教育专著的出现,进一步把教育科学引向独立并趋于成熟。,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返
8、回,教育漫话 洛克 英国教育家爱弥尔 卢梭 法国教育家论人的理解能力和教育 爱尔维修 法国教育家林哈德与葛笃德 裴斯泰罗齐 瑞士教育家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 德国教育家人的教育 福禄倍尔 德国教育家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第斯多惠 德国教育家教育论 斯宾塞 英国教育家人是教育的对象 乌申斯基 俄国教育家劝学篇 福泽谕吉的 日本教育家教育诗 马卡连柯 前 苏联教育家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美国教育家,西方近现代著名的教育著作,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赫尔巴特于1806年撰写的普通教育学以及1835年出版的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
9、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历史发展,1.西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在西方教育学发展过程中,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可以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但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始于英国哲学家培根;而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则最早始于康德。1776年康德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开始讲授教育学。,2.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虽然关于中国新式教育的教育学,在20世纪初才出现;但是,中国历史上丰富的教育思想,作为人们认识教育现象的产物与教育史实在理论层面上的反映,
10、却构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学的主要来源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商鞅、韩非子等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出现,使我国教育思想发展进入系统化、理论化时期。,教育学的历史发展,2.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史,返 回,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主要从事私人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之称,还花费很大功力整理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典籍,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大成。他在教育上主张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知之”等,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树立了继往开来的丰碑。,孔子(公元前55l年前479年)
11、,返 回,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返 回,关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上,孔子的论述颇多: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由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
12、,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返 回,通过与冉由的谈话,孔子从正面阐发了如何在正常的情况下富国教民的问题。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庶、富、教。这三者中,教育最重要。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社会教化,才能进一步规范社会秩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子贡问政时,孔子从正反两方面,回答了如何在特殊情况下保国教民的问题。孔子认为治国治民的三要素为:“足食”、“足兵”、“民信”。但当发生特殊情况,三者不能同时保全,则要先“去兵”;二者不能保全时,则“去食”
13、。孔子告诫为政者,无论发生多么严重的情况,取信于民是万万不能忘记的。在孔子看来,为政之关键在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的主要途径则是依靠良好的教育。,返 回,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约公元前468 前376年。,墨子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中都把教育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普遍的社会教化,一种是学校教育。墨子从“兼爱”思想出发,认为天下之害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而要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民生幸福的“兼爱”社会,必须靠普遍的社会教化和专门的学校教育。墨家学派以教义传道为已任,也正是旨在建功立业。通过教育,使天下的人们都懂得正义,从而自觉地献身于正义的事业,最终达到“
14、大同”的理想社会。,返 回,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孟轲“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名孔伋,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弟子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经由曾参传至子思,子思授徒讲学,其门人再传至孟轲。后人将子思、孟轲并称为思孟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思孟学派是影响最大的派别。由于孟 轲得孔子思想之嫡传,思孟学派又是儒学八派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对孔学贡献最大,故孟子 被尊称为仅次于“至圣”先师孔子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生卒约公元前372年 前289年,返 回,关于人性本质问题,孟子提出人性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绪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