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ppt课件正式完美版.ppt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正式完美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疑与学问》ppt课件正式完美版.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导入,作者简介:顾颉刚,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辨伪去wng_m守不gng自破停zh塾譬惰儒,妄,虚无的不真实的墨,因循守旧,不肯改进攻,比喻观点、言论等经不起推敲。滞,sh p dur,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示:可看开头两句名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的精神。2、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提示:可看文章第六段,承上启下句子)分论点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步骤。分论点2-怀疑是从积
3、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事实论据:(1)国难危机时的口头消息(2)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3)听说“腐草为萤”(4)戴震善问的例子道理论据:(1)“学者先要会疑”程颐(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疑”张载(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1、2段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
4、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三、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第一层(开头到“这
5、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是否可以去掉第五段?两段的内容有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怀疑与学问 怀疑 学问 ppt 课件 正式 完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7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