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骄子区域的基本含义.ppt
《东方骄子区域的基本含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骄子区域的基本含义.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下面是不同地区的民居图。思考:不同地区居住建筑景观为什么不一样?,含义: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 空间。区域具有一定的,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模糊的。,地域,界线,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 性和 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区域之间是 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特色,功能,相互联系,相似,连续,1区域的界线不一定是明确的区域的划分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但大多数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特征,界线是模糊的,如高原区、植被区、干湿地区、温
2、度带等。,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教材P24活动探究 1.首先选取能反映上述景观的典型地区,然后分析出考察该地区最为适宜的季节,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准备需要携带的物品。如考察热带沙漠最好选在撒哈拉沙漠,时间最好选在北半球冬季为宜,应特别注意携带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防晒、防风沙的物品。如到热带雨林旅游,应携带帐篷、长筒靴、雨具、GPS定位仪、防晒油、防蚊虫叮咬的油、药品、饮用水、干粮等。,2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图片,观察四个地区的景观特点,然后分析出与你家乡所在地的差异。,3.三个图片分
3、别显示了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的景观。这三个区域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如下表所示:,1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人们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B各种区域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的C各种区域面积和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都具有明确的边界D同一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相似,不同区域则不相似,解析:要掌握有关知识的关键点。A项,区域的划分是按一定指标和方法进行的。B项,目的不同,划分区域的标准和方法不同。C项,区域的界线有的明确,有的模糊。D项,区内具有相似性,区间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区域自然条件可能相似。答案:A,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 和空间分布形式。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
4、区域开放程度和 等。,相对位置关系,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化水平,对外联系,3区域划分,1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在自然因素中,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指产业活动;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其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如下:,2.乡村地域的地域范围比城镇大得多,是否其重要性就比城镇大?不一定。区域的范围虽然有大有小,但其与区域的重要性没有必然的关系。区域重要性的衡量标准不同,其重要性也就不同。例如:从区域发展角度来说,城镇地域是区域的中心,带动区域发展,重要性比乡村地域大;从环境效益角度来说,乡村地域的环境污染轻,要比城镇地域重要性大。,教材P45活动探究 1
5、.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还没有形成网络;区域发展中期,出现了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线路比较密集;区域发展晚期,交通运输线路形成网络并深入到区域的各个部分。总之,交通运输线路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线状发展成网络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区域发展中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变小;区域发展晚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2湖南省各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推动了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大、中、小城市数量不断增多,使得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渐趋均衡的特点
6、。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B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依托C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D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差别很大,解析:乡村地域的范围比城镇地域大,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的范围小,但可以对乡村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则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答案:D,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资源配置状况、等。,比例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国内生产总值,4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特点(1)传统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
7、低的区域:所占的比重比较大。(2)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所占的比重比较大。(3)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和 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大。,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5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1区域产业的划分一个地区的产业,根据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三大类。,2.产业结构中某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小不能说明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比重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第二产业比重大的地区工业化程度高。但是产业结构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例如,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比重小,但农业发达;我国中部地带
8、第三产业的比重比西部地带小,但中部第三产业比西部发达,因为前者的产值远高于后者。,3如何根据某区域产业构成判断其发展阶段?各类产业的比重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是判断区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简单地说,区域的初期阶段以农业活动为主体;发展中期一般以工业为主体;发展晚期一般以服务业为主体。产业结构的一般规律是“一、三、二”(或“一、二、三”)“二、一、三”(或“二、三、一”)“三、二、一”。但是,应注意,产业结构的变化应注意不同区域的主导区位因素,比如,旅游城市的发展过程很可能是“一、三、二”“三、一、二”“三、二、一”。所以,具体问题还应具体对待。,教材P7活动探究 1.A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因为第一
9、产业产值比重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而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A、B两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因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大,而且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C、D两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因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在20%左右;D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为三次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2如下表所示:,3.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有所不同。区域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极不发达,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一、三、二”的格局;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工业经济比重首先
10、超过第三产业,然后再次超过第一产业,因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由“一、二、三”再到“二、一、三”的格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首先超过第一产业,然后再次超过第二产业,因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由“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格局。,3下图表示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读图回答(1)(2)题。,(1)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ABCD(2)可与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解析:第(1)题,通过两幅图的比较就可
11、直接得出答案。第(2)题,黑龙江和海南都属于农业省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可能高达60%,排除C、D;西藏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不可能比第一产业大,它的第一产业比重应该较大,但由于西藏的第一产业大多是自给的,农业产值并不高,故B选项是错误的。答案:(1)A(2)A,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C区域可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解析】该题考查对区域的含义、特征的理解,
12、并隐含了区域划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1)题,该图是干湿地区及农业类型分布简图,反映不出区域的面积大小、形状及边界的信息,故A项不正确;图中也显现不出区域进一步划分的信息,因此不存在下一级区域,故C项不正确;400毫米、800毫米是理论上的分界线,但并不明确,其界线是过渡性的,故D项不正确;内部特征相对一致是区域划分的基本特性,B项正确。,第(2)题,区域图中草原放牧区和农业区反映不出农业发展水平,故A项不正确;干湿地区与农业类型的联系呈现的是生产特点方面的内容,故B项不正确;干湿条件影响农业的发展,其本身就是农业发展的条件,故D项不正确;不同的干湿条件对农业向什么类型发展有重大影响,故C项正
13、确。【答案】(1)B(2)C,归纳我国重要的自然区域界线(1)地势三级阶梯界线第一、二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气候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3)水文界线内、外流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2010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到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_和_。(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_。(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_(AB、AC、AD)方向最快。(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解析】在城市的发
14、展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逐步由线状转变成网状,交通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交通和城市之间相辅相成,尤其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往往沿主要交通线向外延伸。【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减少(2)交通运输(3)AC(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材料二:喀什经济区图,(
15、1)有关喀什经济特区,正确的是()A区域界线是模糊的B区域内部自然环境完全一致C具有明显的优势区位特征D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推动力不大(2)试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建立的主要区位条件。,(3)填表对比图中喀什市与央布拉克良种场的空间结构差异。,(4)读19782002年新疆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变化图,分析新疆产业结构特点。,【解析】第(1)、(2)题,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是我国为推动西部发展与新疆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其位于我国西大门,边境口岸众多,利于与中亚、南亚各国加强经济合作。第(3)题,喀什市为城市地域,而央布拉克良种场为乡村地域,因此空间结构可根据教材知识回答。第(4)题,分析时注意三类产业的变化
16、状况与比值大小。,【答案】(1)C(2)地理位置重要,边境线漫长;与周边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国家西部开发和建设新疆等优惠政策的支持。(3),(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且比重最低;第二产业波动较大,但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持续上升,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1.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关系不大,解析: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明确,有的区域界线模糊;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答案:C,2确定具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方 骄子 区域 基本 含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