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主体的认知谓词逻辑.ppt
《不定主体的认知谓词逻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定主体的认知谓词逻辑.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定主体的认知谓词逻辑,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壮虎,认知同一原则:所有认知主体都认为相等的主体就是同一个主体。是由现实的个体和“认知同一原则”构造出来的个体,可以称为认知同一的个体,它们的世界可以称为这些认知主体公共的客观世界。这客观世界就是我们建立逻辑的基础,我们建立的逻辑中的相等就是指这个客观世界中的个体同一。,现实世界:周树人(a)沈雁冰(b)语言:周树人(a1)、鲁迅(a2)、L.S.(a3)沈雁冰(b1)、茅盾(b2)现实世界:aba1(a2,a3)、b1(b2)a1(a2)、a3、b1(b2)a1(a2,a3)、b1、b2a1、a2、a3、b1(b2)a1(a2)、a3、b1、b2a1、
2、a2、a3、b1、b2语言:a1、a2、a3b1、b2,现实性原则:现实世界中不同的个体,至少有一个认知主体能够认识到它们的不同。简单地说:认知同一的一定是现实同一的。,不定主体的认知谓词逻辑的形式语言包括:(1)个体变元,用x,y,z等表示;(2)谓词,用R,P等表示,每个谓词都有一个元数n1;(3)命题联结词:、;(4)量词:;(5)等词:(逻辑谓词);(6)不定主体的认知算子:。(7)现实相等:(特殊的非逻辑谓词)。,除外其它的形成规则如常(和都是二元谓词)。的形成规则如下:如果是公式,x是变元,则x是公式。按通常的方式由定义引进、。x=df x,(1);(2)()();(3)()();
3、(4)x()xx;(5)x(y/x),y在中对x代人自由;(6)x,x在中不自由;(7)xx;(8)x1y1xnynR(x1,xn)R(y1,yn);,(9)x()xx;(10)xyz(z(xy),zx,zy;(11)(xy)z(z(xy),zx,zy;(12)xyyx;(13)xyyzxz;(14)xyxy;(15)z(z(xy)xy,zx,zy;,推演规则:分离规则 从,得到;概括规则 从得到x;认知概括规则 从得到x。,x1y1xnyn(x1,xn)(y1,yn)才是同一替换的一般表现。我们前面只讨论xyz(z(xy),是因为假定了外延语境下同一替换(x1y1xnynR(x1,xn)R(
4、y1,yn))是成立的,而且有蕴涵的认知概括规则:从得到xx。这样由归纳法可以得到:x1y1xnyn(x1,xn)(y1,yn),由同一替换得xyz(z(xy),所以xyz(z(xy),这就是认知同一原则的形式刻画。xyxy是现实性原则的形式刻画。,框架 K=称为框架,如果D(认知主体域)和W(可能世界集)都是非空集合,Fa是W到P(W)的映射。设X是全体变元的集合,R是全体谓词(包括,不包括)的集合。赋值和模型K=是框架,V是X WR上的映射,V称为K上的赋值,如果V满足以下条件:(1)任给变元x,V(x)D;(2)任给uW,任给谓词R,V(u,R)Dn;(3)V(u,)是等价关系。(4)任
5、给uW,如果(任给cD,vFc(u),都有V(v,),则a=b。,公式的值K=是框架,V是K上赋值。公式在V下的值V()W定义如下:(1)uV(xy)当且仅当 V(x)=V(y);(因此V(xy)=W或V(xy)=)(2)uV(R(x1,xn)当且仅当 V(u,R);(3)uV()当且仅当 uV()(V()=W V());(4)uV()当且仅当(如果uV(),则uV()(V()=(W V()V());(5)uV(x)当且仅当(任给aD,都有uV(a/x)()(V(x)=aDV(a/x)());(6)uV(x)当且仅当 FV(x)V()。,满足K=是框架,V是K上赋值。|=当且仅当 V()=W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定 主体 认知 谓词 逻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