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课件第23讲 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ppt
《《隧道工程》课件第23讲 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课件第23讲 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围岩预支护(预加固),装渣与运输,初期支护,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防排水施工工艺,辅助坑道,二次衬砌,隧道爆破施工技术,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第五节 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一、现场量测,(一)量测目的,(1)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2)掌握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评价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3)为理论解析、数据分析提供计算数据与对比指标;,(4)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7)对隧道未来性态作出预测。依据各类观测曲 线的形态特征,可掌握其变化规律,进而对未来性态作出有效的预测。,(5)及时预报围岩险情
2、,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6)指导安全施工,修正施工参数或施工工序。,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二)监测项目与内容,(1)地质和支护状态现场观察:,(2)岩体(岩石)力学参数测试:,(3)应力应变测试:,(4)压力测试:,(5)位移测试:,(6)温度测试:,(7)物理探测:,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隧道工程的量测项目:,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二、量测方法,(一)洞内外观察(主要为地质素描),l.代表性测试断面的位置、形状、尺寸及编号;,2.岩石名称、结构、颜色;,3.结构面情况;,4.岩脉穿插情况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软硬程度及破
3、碎程度;,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5.岩体风化程度、特点、抗风化能力;,6.地下水的类型、出露位置、水量大小及喷锚支护施工的影响等;,7.施工开挖方式方法、锚喷支护参数及循环时间;,8.围岩内鼓、弯折、变形、岩爆、掉块,坍塌的位置、规模、数量和分布情况,围岩的自稳时间等;,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9.溶洞等特殊地质条件描述;,10.喷层开裂起鼓、剥落情况描述;,11.地质断面展示图(1:201:100)或纵横剖面图(1:501:100)。必要时应附彩色照片。,(二)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精密水准仪,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三)坑道周边相对位移,为量测方便起见,除对拱顶、
4、地表下沉及底鼓可以量测绝对位移值外,坑道周边其它各点,一般均用收敛计量测其中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值。,水平收敛,JSS30A型数显收敛计,量测范围:0.510、0.515、0.520及0.530m分辩率0.01 mm 测量精度:0.1 mm,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l)开挖后尽快埋设测点,并测取初读数,要求12h内完成;,(2)测点(测试断面)应尽可能靠近开挖面,要求在2m以内;,(3)读数应在重锤稳定或张力调节器指针稳定指示规定的张力值时读取;,(4)当相对位移值较大时,要注意消除换孔误差;,(5)测试频率应视围岩条件、工程结构条件及施工情况而定。,第七章 隧道施
5、工工艺及施工技术,(6)整个量测过程中,应作好详细记录,并随时检查有无错误。记录内容应包括断面位置、测点(测线)编号、初始读数、各次测试读数、当时温度以及开挖面距量测断面的距离等。两测点的连线称为测线。,(5)测试频率应视围岩条件、工程结构条件及施工情况而定。,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4.数据整理,量测数据整理包括数据计算、列表或绘图表示各种关系。,(1)坑道周边相对位移计算式为,式中,R0初始观测值;Ri 第i次观测值;ui 第i次量测时,该两测点之间的相 对位移值。,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2)测尺为普通钢尺时,要消除温度影响尤其当洞径大(测线长)、温度变化大时,应进行温
6、度改正。,式中: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一般取1210-6/)L量测基线长;t0、ti分别为初始量测时温度和第i次量测时温度。,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3)量测过程应及时计算出各测线的相对位移值,相对位移速率,及其与时间和开挖断面距离之间的关系,并列表或绘图。,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四)围岩内部位移,1.量测原理,用位移计量测钻孔内(围岩内部)各点相对于孔口(岩壁)一点的相对位移。,2.位移计,位移计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机械式,另一类是电测式。其构造是由定位装置、位移传递装置、孔口固定装置、百分表或读数仪等部分组成。
7、,JXW-1型位移计,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五)锚杆应力及锚杆抗拔力,实际量测工作中,是采用与设计锚杆强度相等,且刚度基本相等的各式钢筋计来观测锚杆的应力应变。,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拉拔器检测锚杆抗拔力:,概念:指锚杆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目的:一是测定锚杆锚固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二是判断所使用的锚杆长度是否适宜,三是检查锚杆的安装质量。,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六)围岩压力/初支与二衬间接触压力,1.量测原理,支护(喷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衬砌)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应力大小,既反映了支护的工作状态,又反映了围岩施加于支护的形变压力情况。,可采用盒式压力传感器(称压
8、力盒)进行测试。将压力盒埋设于混凝土内的测试部位及支护围岩接触面的测试部位,则压力盒所受压力即为该部位(测点)压力。,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钢弦式双膜土压力盒,钢弦式单膜土压力盒,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1)将压力传感器按测试应力的方向埋设于测试部位,在喷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伤导线或导管。,(2)垂直于测试面布置。,(3)测试频率应按要求执行。,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七)混凝土应变,埋入式应变计,表面应变计,既反映了混凝土的工作状态,又反映了围岩施加于支护的形变压力情况。,第七章 隧道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埋入式砼应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课件第23讲 监控量测与数据分析 隧道 工程 课件 23 监控 数据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