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第六章.ppt
《《建筑环境学》第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学》第六章.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6-1光的性质与度量6-2视觉与光环境6-3天然采光6-4人工照明,主要内容,6-1,一、基本光度单位及相互关系二、光的反射与透射,第六章 建筑光环境,光的性质: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并能被人眼所感到的那一部分辐射能,波长范围为380780nm,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形成不同的颜色;红色:0.780.63m;橙色:0.630.59m;黄色:0.590.56m;绿色:0.560.49m;蓝色:0.490.45m;紫色:0.450.38m 光的三层含义:可见光 必须要有良好的视觉器官;三是二者相互作用引起的视觉效果,第一节 光的性质与度量,6.1.1基本光度单位及相互关系,一、光通量:1、辐
2、射通量(辐射功率):单位时间内辐射体辐射的能量称辐射通量。2、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以人眼感觉为基准的能量,换句话说,就是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出的并被人眼感觉到的辐射通量。3、光通量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光通量表明了光源的发光能力。光通量用表示,单位为流明(lm)。,二、发光强度,1、定义:光通量的空间密度,称发光强度。2、发光强度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发光强度表征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发光强度用I表示 单位为坎德拉(cd)。,有一个空心球体,半径为r;球心O处有一点光源;球表面ABCD的面积为S;此点光源向S面上发出 lm的光通量;S面在球心O形成的角称为立体角;立体角用表示
3、,=S/r2(球面度Sr)设点光源在某方向上的无限小立体角d内发出的光通量为d,则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为 I=d/d;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平均值为 I=/(坎德拉cd);即1cd=1lm/1Sr,表示:在1球面度立体角内均匀发射出1lm的光通量 例:一只裸露的40W的白炽灯,光通量=350lm,求其平均发光强度.解:I=/=350/4=28cd,三、照度,1、定义:对于被照面而言,用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的数值来表示它被照射的程度,称照度。2、照度的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照度表征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照度用E表示。提示:照度可直接相加,几个光源同时照射被照面时,其上的照度为单个光源分别存在,
4、四、发光强度和照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光线垂直入射到被照表面时;表面S1、S2、S3 距点光源 分别为r、2r、3r,在光源处 形成的立体角相同,则表面积S1、S2、S3 的面积比为它们距光源的距离平方比,即1:4:9。,照度E=/S 发光强度I=/立体角=S/r2,E=I/r2,结论:某表面的照度E与点光源在这方向的发光强度I成正比,与距点光源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此为计算点光源产生照度的基本公式,称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当光线不是垂直入射到被照表面,即入射角不为零时;,如图所示:S2与S1 两平面,成角;S1 的法线与光线重合,S2 的法线与光源射线成角;,E2=E1cos,又E1=I/r2,结
5、论:表面法线与光线成角处的照度,是随它至点光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与光源在方向的发光强度和入射角的余弦成正比。提示:距离平方反比定律适用于点光源。当光源尺寸小于至被照面距离的1/5时,该光源可被视为点光源,例:,如图所示:在桌上2m处挂一40W白炽灯,光通量=350lm,求灯下桌面点1处照度 E1,及点2处照度E2 解:I=/=350/4=28cd,E2=5.37lx,五、亮度,1、物理亮度:(1)定义:物体在视线方向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发光强度。具体的说,就是物体在视线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越大,该物体表面在视线方向的亮度越大。(2)表达式:其中:发光面法线与视线方向夹角即该物体亮度与该物体在视线方向上
6、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该物体在视线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成反比。,物理亮度的常用单位为:坎德拉每平米(cd/);又称尼脱(nt)它表示1表面上,沿法线方向发出1坎德拉的发光强度,2、主观亮度:,结论:相同的物体表面亮度,在不同的环境亮度时,产生不同的亮度感觉.,定义:人们主观感受到的物体明亮程度。与物体的物理亮度有关;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的明暗程度有关;,6.1.2光的反射与透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时(如玻璃、空气、墙),会发生反射、透射与吸收现象。若入射光通量为;设被反射部分为;被吸收部分为;被透射部分为;=+=1 光通量经过介质反射和透射后,光的分布变化取决于:材料表面的光滑程度;材料内部分子结
7、构,(一)定向反射和透射材料,1、定向反射:光线照射到表面很光滑的不透明材料上,会出现定向反射现象。(如:玻璃镜等)有如下特点: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反射表面 的法线处于同一平面;,2、定向透射:,光线射到透明材料上,会产生定向透射。如果材料的两个表面彼此平行,则透过材料的光线方向与入射方向保持一致。(如:平面透明玻璃),(二)均匀扩散反射、透射材料,半透明材料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透射;表面粗糙的不透明材料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反射,使光线分散在更大的立体角范围内。1、均匀扩散材料:定义:将入射光线均匀地向四面八方反射或透射,并且,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看不见光源形象,这
8、类材料被称为。均匀扩散材料包括:均匀扩散反射材料:如:氧化镁、石膏、及大部分无光泽、粗糙的建筑材料。均匀扩散透射材料:如:乳白玻璃、半透明塑料等。常将它们用于:灯罩、发光天棚处,以降低光源亮度,减少刺眼程度。,三、定向扩散反射、透射材料,同时具有定向和扩散两种性质 这种材料在定向反射(或透射)方向,具有最大的亮度,而在其他方向也有一定亮度.,具有这种性质的反光材料包括:光滑的纸、油漆表面等 透光材料包括:磨砂玻璃等,均匀扩散材料表面的亮度:,对于反射材料:L=E/(cd/)对于透射材料:L=E/(cd/),一、眼睛与视觉特征 二、颜色对视觉的影响,主要内容,6-2,6.2.1眼睛与视觉特征(一
9、)眼睛的构造与亮度阈限,第二节 视觉与光环境,2、亮度阈限 在视觉研究中,将背景亮度Lb=0时,眼睛所能识别的临界亮度称作视觉的绝对光阈。里科定律:亮度面积=常数 邦森-罗斯科定律:亮度,中心视野:在视轴1范围内,具有最高的视觉灵敏度,能分辨最细小的细部,称。从视野中心往外30范围,视觉清晰度最好,称“近背景视野”,这是观看物体总体时最有利的位置.,(二)视野和视场,1、视野:观察者正视前方时,头和眼睛都保持不动时,这样所察觉到的空间范围称。视野分:单眼视野:水平方向180;垂直方向:向上60,向下70 双眼视野:水平方向120;垂直方向:向上60,向下70,2、视场:,观察者头部不动但眼睛可
10、以转动,这样所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三)临界亮度对比度与对比敏感度 对比即为,观看对象与和其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差异越大,视度越高。用亮度对比度表示为:C=L/Lb 式中:L物件和背景的亮度差 Lb背景的亮度,视觉敏锐度(医学上称视力):人凭借视觉器官感知物体的细节和形状的敏锐程度。,(五)视觉速度:1、识别时间:从发现物体到辨别物体细节需要一定的时间,称。2、视觉速度:识别时间的倒数,称。(六)视觉适应,(四)视觉敏锐度,视角:物体的大小对眼睛形成的张角,称为视角,6.2.3视觉功效与舒适光环境要素,一、视觉功效 人借助于视觉器官完成视觉作业的效能,称。它主要取决于作业的大小、形状、位置和所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环境学 建筑 环境学 第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