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代谢》课件.ppt
《《脂类代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类代谢》课件.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脂类(lipid)代谢,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脂类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第三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第四节 其他脂质的代谢,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掌握脂肪的分解代谢途径和合成代谢途径;理解脂肪酸氧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理解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特点;了解脂类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脂类的酶促水解,磷脂、胆固醇的代谢。重 点:脂肪酸的分解代谢途径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脂肪的分解代谢与产能的计算难 点:脂肪分解代谢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限速步骤 脂肪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关键酶和转运体系,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脂类,一、脂类的定义二、脂类的分类三、脂类的生物学功能,定义:脂(lipid)是一类结构多样,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
2、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包括多种脂肪酸衍生物及与脂肪酸代谢无关的化合物。,一、脂类的定义:,脂类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 H O,有些尚含N S P。,亦译为脂质或类脂,脂类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 H O,有些尚含N S P。其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脂类,单纯脂类,复合脂类,衍生脂类,酰基甘油酯,蜡,磷脂,糖脂、硫脂,萜 类,固醇类,含有脂肪酸,不含脂肪酸,二、脂类的分类:,(可皂化脂类),(不可皂化脂类),其他脂类:维生素A、D、E、K等,单纯脂类,由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脂酰甘油酯(最丰富的为甘油三酯)蜡(16-16C以上的长链脂肪酸和16-30C的一元醇或固醇),甘 油
3、三 酯,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R2多是不饱和的,复合脂类,单纯脂类的衍生物:除了含有脂肪酸和 醇外,还含有非脂分子的成分,包括:,磷脂(磷酸和含氮碱)糖脂(糖)硫脂(硫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几种糖脂和硫酯,2,3-双酰基-1-D-吡喃-D-甘油,6-亚硫酸-6-脱氧-葡萄糖甘油二酯(硫酯),2,3-双酰基-1-(-D-半乳糖基-1,6-D-半乳糖基)-D-甘油,衍生脂类:由单纯脂类或复合脂类衍生而来或与它们关系密切。,萜类(异戊二烯脂类):视黄醛、叶绿醇、胡萝卜素固醇类:胆固醇、麦角固醇,可皂化脂类:一类能
4、被碱水解而产生皂(脂肪酸盐)的称为可皂化脂类。不可皂化脂类:不能被碱水解而产生皂(脂肪酸盐)的称为不可皂化脂类。主要有不含脂肪酸的萜类和固醇类,贮存脂类重要的贮能供能物质,每克脂肪氧化时可释放出38.9 kJ 的能量,每克糖和蛋白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仅分别为17.2 kJ和23.4 kJ。结构脂类 磷脂、糖脂、硫脂、固醇类等有机物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生物膜系统)活性脂类 固醇类、萜类是一些激素和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脂类(糖脂、磷脂)与信息识别、种特异性、组织免疫有密切的关系;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人类的某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都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关。,三、脂类的生物学功能,第二节 脂
5、肪的分解代谢,一、脂肪的水解二、甘油代谢三、脂肪酸的分解四、酮体代谢,一、脂 肪 的 水 解,脂肪,脂肪酶,甘油+脂肪酸,CH2-O-C-R1,R2-C-O-CH,CH2OH,限速步骤,第一步为限速步骤,磷酸化的脂肪酶有活性,动物的脂肪酶存在于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的脂肪酶存在脂体、油体及乙醛酸循环体中。,动物的脂肪酶存在于脂肪细胞中,植物的脂肪酶存在脂体、油体及乙醛酸循环体中,脂肪的氧化分解,脂质代谢,脂肪,甘油,脂肪酸,?,脂肪酶,二、甘 油 的 氧 化 分 解 与 转 化,甘油激酶,磷酸酯酶,NAD+,NADH+H+,磷酸甘油脱氢酶,CH2OH,C=O,CH2O-P,-,-,甘油,3-磷酸甘
6、油,磷酸二羟丙酮,1分子甘油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糖代谢与脂代谢通过磷酸二羟丙酮联系起来。动物的脂肪细胞中无甘油激酶,则甘油需要经血液运到肝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DHAP),脂肪的氧化分解,脂质代谢,脂肪,甘油,脂肪酸,?,?,三、脂肪酸的分解,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氧化作用-氧化作用-氧化作用,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奇数C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概念脂肪酸的-氧化作用能量计算乙酰COA的可能去路乙醛酸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酮体,1.概 念,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位C原子发生氧化,碳链在位C原子与位C原
7、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氧化.,动物-氧化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植物-氧化在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进行,1904年,F.Knoop的标记实验:实验前提:已知动物体内不能降解苯环实验方案:用苯基标记的饱和脂肪酸饲喂动物,马尿酸,苯乙尿酸,饱和脂肪酸-氧化的实验证据,(1)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首先在胞浆中被活化,形成脂酰CoA,在 催化下,由ATP提供能量,将脂肪酸转变成脂酰CoA:,2.脂肪酸的-氧化(12C以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动物细胞内,-氧化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脂肪酸存在于胞液中,长链脂肪酸不能穿过线粒体
8、内膜,因此需要特殊的转运机制来帮助跨膜。,第一步活化在胞液中,后面的步骤发生在线粒体中,,(2)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对于动物来说,-氧化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而脂肪酸第一步活化在胞液中,脂酰CoA(10C以上)不能进入线粒体,后面的步骤发生在线粒体中,所以涉及特殊的 转运机制来帮助跨膜。,酰基肉毒碱/肉毒碱载体(肉毒碱:L-羟基-三甲基氨基丁酸,由赖氨酸衍生的)。,脱 氢水 化再脱氢硫 解,(3)-氧化的反应历程(偶数C原子),具体步骤,FAD FADH2,HOH,-羟脂酰CoA,c.脱氢,-酮脂酰CoA,NADH+NADH+H+,-烯脂酰CoA,b.水化,a.脱氢,脂酰CoA脱氢酶,烯脂酰
9、CoA 水化酶,羟脂酰CoA脱氢酶,H SCoA,+,乙酰CoA,氧化,d.硫解,乙酰CoA,脱氢水化脱氢硫解,硫解酶,16C的脂肪酸氧化的生化历程,乙酰CoA,RCH2CH2CO-SCoA,脂酰CoA 脱氢酶,脂酰CoA,-烯脂酰CoA 水化酶,-羟脂酰CoA 脱氢酶,-酮酯酰CoA 硫解酶,RCHOHCH2COScoA,RCOCH2CO-SCoA,RCH=CH-CO-SCoA,+,CH3COSCoA,R-COScoA,经过7次循环,产生7个 NADH,7个FADH2,8分子乙酰COA。,-氧化的反应历程,小 结,RCH2CH2COOH,RCH2CH2COSCOA,(脂酰COA),-,(2反
10、式烯脂酰COA),-,(L-羟脂酰COA),(-酮脂酰COA),R-CSCOA+CH3-CSCOA,继续-氧化,FADH2,H2O,NADH+H+,H SCoA,细胞质,线粒体,3.能 量 计 算,以16C的软脂酸为例8乙酰COA 彻底氧化 TCA 10ATP 108=80ATP7FADH2 1.57=10.5ATP7NADH+H+2.57=17.5ATP,(108)ATP,第一步消耗了2个高能磷酸键,所以应为108-2=106个高能磷酸键。,当软脂酸氧化时,自由能变化为-2340千卡摩尔,ATP水解生 成 ADP+Pi时,自由能变化为-7.30千卡摩尔。7.3106,2340,100%33%
11、,所以软脂酸在-氧化时能量转化率约为33%,进入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H2O,放出能量。作为脂肪酸、固醇合成的原料。某些植物、微生物中,可在乙醛酸体内进行乙醛酸循环。在动物肝、肾脏中有可能产生乙酰乙酸、D-羟丁酸和丙酮(酮体)。,4.产物乙酰-CoA的可能去向,在动物肝、肾脏中有可能产生乙酰乙酸、D-羟丁酸和丙酮(酮体)。,-氧化不仅在线粒体内进行,还可以在乙醛酸体中进行。油料种子萌发时,脂肪酸-氧化是在乙醛酸体内进行。,脂肪酸氧化可在线粒体内进行,需肉碱的转运。在植物体内,脂肪酶主要存在脂体、油体以及乙醛酸循环体中。过氧化物酶体,-,NAD+,苹果酸脱H酶,NADH+H+,异
12、柠檬酸裂解酶,COA,苹果酸合酶,(存在微生物和油料植物种子中),历 程,5、乙醛酸循环,乌头酸酶,2分子乙酰-CoA生成1分子琥珀酸,乙醛酸循环体是一种特化的过氧化物酶体。,乙 醛 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乙酰CoA经乙醛酸循环可合成琥珀酸等有机酸,可协助TCA循环的运行,乙醛酸循环可看成TCA循环的一条支路。油料种子萌发时贮存的甘油三酯通过乙醛酸循环转化为糖,乙醛酸循环是连接糖代谢和脂代谢的枢纽。微生物能利用乙酸、乙酸盐为碳源生存依赖于乙醛酸循环。,5-2.乙 醛 酸 循 环,-,-,-,-,-,-,-,异柠檬酸裂解酶,CH2,COO-,HC-COO-,COO-,HO-C-H,-,-,-,-,
13、-,HO-C-H,COO-,H-CH,COO-,-,-,-,COA,苹果酸合酶,乙酰COA,脂酰COA,氧化,(存在微生物和植物中),线粒体,TCA,草酰乙酸,天冬氨酸,6、酮体代谢,酮体的生成,酮体的分解,脂肪酸-氧化产物乙酰CoA,在动物肌肉中进入三羧酸循环,在动物肝、肾的线粒体内乙酰COA中可形成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酸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CoASH,CoASH,NAD+,NADH+H+,-羟丁酸脱氢酶,HMGCoA 合酶,乙酰乙酰CoA硫解酶,HMGCoA 裂解酶,1.酮体的生成,在严重饥饿或胰岛素水平过低时,草酰乙酸缺少,则乙酰-COA水平升高丙酮中毒;酸中毒。但一般情况下酮体
14、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NAD+,NADH+H+,琥珀酰CoA,琥珀酸,CoASH+ATP,PPi+AMP,CoASH,2.酮体的利用,琥珀酰CoA转硫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的线粒体),乙酰乙酰CoA硫激酶(肾、心和脑的线粒体),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线粒体),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酮体在肝脏合成,但肝脏缺乏利用酮体的酶,因此不能利用酮体。酮体生成后进入血液,输送到肝外组织利用。(肝内生酮肝外用),由酮体代谢看出,肝组织将乙酰COA转变成酮体,而肝外组织再将酮体转变成乙酰COA,这并非无效循环,而是乙酰COA在体内的一种运输方式。骨骼、心肌等细胞的能量来源主要依赖
15、于酮体,脑组织在葡萄糖供应不足时也利用酮体作为能源,三、脂肪酸的分解,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氧化作用-氧化作用-氧化作用,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奇数C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分解,1.概 念,脂肪酸在一些酶的催化下,-C原子发生氧化,生成一分子CO2和较原来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这种氧化作用称为-氧化。,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1956,Stumpf),-氧化对于降解支链脂肪酸、奇数脂肪酸 或过长链脂肪酸有重要作用。,RCH2CH2COOH RCH2COOH+CO2,RCH2COO-,RCH(OH)COO-,RCOCOO-,RCOO-,CO2,O2,
16、NAD+,NADH+H+,NAD+,NADH+H+,羟化,2.反 应 历 程,单加氧酶,脱氢酶,脱羧酶,三、脂肪酸的分解,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氧化作用-氧化作用-氧化作用,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12C以下的脂肪酸)(1932,Verkade),脂肪酸在酶催化下,其碳(末端甲基C)原子发生氧化,先生成-羟脂酸,继而氧化成,-二羧酸的反应过程,称为-氧化。,在动物体内,12碳以上的脂肪酸是通过-氧化进行分解作用;少于12碳的脂肪酸可在微粒体中经-氧化作用分解,其在脂肪酸分解代谢中不占主要地位。,脂肪酸的氧化作用,CH3(CH2)n COO-,HOCH2(CH2)n COO-,OHC(CH2)
17、n COO-,-OOC(CH2)n COO-,O2,NAD(P)+,NAD(P)H+H+,NAPD+,NADPH+H+,NAD(P)+,NAD(P)H+H+,混合功能氧化酶,醇酸脱氢酶,醛酸脱氢酶,反 应 历 程,从脂肪酸两端进行-氧化-氧化加速了脂肪酸的降解速度。动物体内低于12C的脂肪酸常采用-氧化进行分解海洋中浮游细菌降解海面浮油,三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6CH3-CO-CoA,3次-氧化,烯酯酰CoA异构酶,烯酯酰CoA水化酶,5次-氧化,(四)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单个双键,油酸18:1 9
18、),(五)、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2个双键,亚油酸(18:2,9,12),3个乙酰COA,异构酶,O,12C,3次-氧化,(4顺),-氧化,断裂1个乙酰COA,|H,CH3(CH2)4C=C-C=C-C-CoA,H|,H|,H|,O,(2反,4顺),2,4-烯脂酰COA还原酶(NADPH+H+提供还原力),(3反),烯脂酰COA脱氢酶,10C,(2反),4次-氧化,,5个乙酰COA,烯脂酰COA异构酶,三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氧化作用-氧化作用-氧化作用,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奇数C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六)奇数C原子脂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脂类代谢 代谢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