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课件.ppt
《《实验室检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检查》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实验室检查,学习目标1.说出血液一般检查、尿液一般检查、粪便一般检查、肝肾功能检测、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测的项目。2.记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和尿液检查以及粪便检查的参考值;记住肝肾功能检测、血清钾的参考值。3.简述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和尿液检查以及粪便检查的临床意义;简述肝肾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简述病毒肝炎免疫学检查的临床意义。4.知道痰液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临床意义。,第1节 血液检查 血液的一般检查主要有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检测。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一)参考值 RBC Hb成年男性(4.05.5)1012/L 12
2、0160g/L成年女性(3.55.0)1012/L 110150g/L新生儿(6.07.0)1012/L 170200g/L,(二)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因性别、年龄、气压、妊娠等因素而发生生理性变化。2.病理性变化(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高 相对性增高继发性增高原发性增高(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药物干扰所致。,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正常人白细胞数(WBC)比较恒定,但当机体出现炎症、组织损伤、白血病等疾病时,白细胞的质或量将出现异常。(一)参考值1白细胞计数成人(4.010.0)109/L(400010000/l)6个月2岁(11.012.0)
3、109/L(1100012000/l)新生儿(15.020.0)109/L(1500020000/l),2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名称 百分率 血液分析仪法 绝对值杆状(Nst)1%5%(0.040.5)109/L分叶(Nsg)50%70%37%80%(27)109/L嗜酸(E)0.5%5%2%7%(0.050.5)109/L嗜碱(B)0%1%0%2.5%(00.1)109/L单核(M)3%8%0%12%(0.120.8)109/L淋巴(L)20%40%20%40%(0.84)109/L,(二)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占成人白细胞百分率最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上升,常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相反白细胞总数下降,常
4、有中性粒细胞减少,两者临床意义有密切关系。1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 2)病理性增多(2)中性粒细胞减少,(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的分叶情况,是反映粒细胞成熟的程度。1)核左移 外周血中未成熟的粒细胞(含杆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5时,称核左移。2)核右移 外周血中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且5叶核以上的粒细胞3时,称核右移。,2嗜酸性粒细胞(1)增多 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其他(2)减少 长期使用激素以及伤寒、副伤寒等。3嗜碱粒细胞(1)增多 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等。(2)减少 见于应激、急性过敏反应等。4淋巴细胞(1)增多 病
5、毒或某些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减少 应用激素、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病等。5.单核细胞(1)增多 见于某些感染,如疟疾;某些血液病。(2)减少 通常无临床意义。,三、血小板计数(一)参考值(100300)109/L(二)临床意义1.血小板增多 反应性增多:如急性失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2.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破坏增加: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第2节 尿液检查一、尿液一般检查(一)尿量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称少尿;24小
6、时尿量小于100ml称无尿;24小时尿量多于2500ml称多尿。1.少尿或无尿 见于:肾前性;肾性;肾后性。2.多尿 暂时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等。,(二)颜色 正常新鲜尿液多呈淡黄色。尿液常见的异常颜色有:1血尿 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血尿。每升尿含血量超过1ml时,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如尿外观无变化,离心沉淀后,镜检时红细胞数3个/高倍镜,称为镜下血尿。血尿提示泌尿系统出血,可见于急性肾炎、肾结石、肾肿瘤。2血红蛋白尿 呈酱油色或浓茶色,系血管内溶血所致。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呈阳性。3胆红素尿 因尿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而呈深黄色,振荡后有黄色泡沫,用尿胆红素
7、检查可证实。4乳糜尿 因尿内含有大量脂肪微粒而呈乳白色。,(三)、透明度 新鲜尿清澈透明,放置一段时间后呈微浊。如新鲜尿混浊,可见于以下情况:1磷酸盐或碳酸盐 加酸后混浊消失。2尿酸盐 加热或加碱后混浊消失。3脓尿或菌尿 因尿中含有大量脓细胞或细菌而呈云雾状混浊,前者静置后可有白色絮状沉淀,后者则不下沉。加热、加酸、加碱后其混浊加重。,(四)酸碱反应 正常新鲜尿液呈弱酸性,pH5.56.5,久置后可呈弱碱性。1酸性尿 见于酸中毒及服用大量酸性药物等。2强碱尿 见于碱中毒及服用大量碱性药物等。(五)比重 尿比重受饮水、排汗影响较大。正常人尿比重为1.0101.025之间。1比重增高 见于急性肾炎
8、、糖尿病、高热等。2比重降低 比重常恒定在1.0100.003,见于尿崩症、慢性肾衰竭等。,二、尿液化学检查(一)尿蛋白定性 正常尿内蛋白质含量极微,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时,称蛋白尿。1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劳累、剧烈运动等,尿蛋白一般不超过(+)。2病理性蛋白尿 常见于肾小球疾病;其次为小管间质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二)尿糖定性 正常尿糖含量甚微,定性试验呈阴性。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糖尿。1暂时性糖尿 见于精神紧张、大量摄入糖等。2持续性糖尿 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三、尿液显微镜检查(一)细胞1上皮细胞2红细胞
9、3白细胞(二)管型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破碎产物在肾小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体。1 细胞管型 为含有各种细胞成分的管型。按细胞种类可分为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2 透明管型。3 颗粒管型4 脂肪管型5 蜡样管型(三)尿酮体检查(四)结晶,第3节 粪便检查,一、粪便一般检查(一)颜色与性状 1柏油样便2黏液或脓血便3血便4粥样或稀水样便5果酱样便6米泔水样便7白陶土样便8绿色稀便或乳凝块状便9球形硬便10细条状、扁平状便,(二)量 正常大便每日一次,排泄量约100300g。(三)气味 正常粪便有臭味,系因粪便中含蛋白分解产物吲哚及粪臭素而致。(四)寄生虫体(五)显微镜检查 1寄生
10、虫卵及原虫 2细胞 3食物残渣,二、粪便隐血检查 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发现的胃肠出血称隐血。【临床意义】正常人隐血试验为阴性。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主要见于各种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1判断消化道出血 2判断出血性质 3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筛选试验,第4节 肝功能检查,一、血清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测定(一)参考值血清总胆红素为218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为04mol/L、间接胆红素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二)临床意义1总胆红素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2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3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二、尿液胆红素测定(
11、一)参考值 正常为阴性反应。(二)临床意义 1胆汁排泄受阻 如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等,门脉周围炎症、纤维化、肝细胞肿胀等。2肝细胞损害 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3黄疸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且梗阻性黄疸,尿内胆红素阳性而溶血性黄疸则为阴性。,三、尿液尿胆原检查(一)参考值 定量 0.844.2mol/24h 定性 阴性或弱阳性(二)临床意义 1增加 见于肝功能障碍(肝病、心功能不全)、溶血性黄疸。2减少 见于总胆管梗阻或肝细胞性黄疸的极期。,四、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一)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1参考值血清总蛋白6080g/L,白蛋白4055g/L,球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 检查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