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问题的。,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丁肇中教授,比“天王”们可耀眼得多,丁肇中教授故居(山东日照),可别小看这个破屋,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肇(zho)事 格物致知彷徨(png hung)不知所措一帆风
2、顺 袖手旁观,掌握字词,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袖手旁观:,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检查预习,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2-12),(13),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
3、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1),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内容结构,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1、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研讨课文,2、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格物致知”出自哪里?,“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4、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4、,5、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7、讨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8、讨论: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么?,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9、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失败?,这位先生面对竹子硬想了七天,而不动手实践,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从内心领悟真理。,这位先生明明
5、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所以称之“唯心主义哲学家”,10、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11、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6、就可求到的。,12、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朗读: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积极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13、怎样实验?,14、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作者主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15、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 格物致知 精神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