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电能表》课件.ppt
《《感应式电能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应式电能表》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感应式电能表,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章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特性,第三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第四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2,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固定交流磁场与该磁场在可动部分的导体所感应的电流之间的作用力而工作的仪表,称为感应式仪表。常用的单相电能表就是一种感应式仪表。尽管单相电能表的型号繁多,但其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测量机构和辅助不见(基架、底座、外壳、端钮盒和铭牌)组成。,3,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1、测量机构,1)驱动元件:包括电压元件和电流元件,作用 是在交变的电
2、压和电流产生的交 变磁场穿过转盘时,该磁通与其 在转盘中感应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矩,使转盘转动。,电压元件:电压元件由电压铁芯电1、电压 线圈2和回磁极12组成。绕在电压铁芯上的 电压线圈与负载相并联,不论有无负载电流,电压线圈总是消耗功率的,一般其消耗功率 控制在之内。,4,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流元件:电流元件由电流铁芯3和电流线圈4 组成。绕在电流铁芯上的电流线圈与负载相串 联,因此通过电流线圈的电流就是负载电流。电流线圈采用0.35mm厚的“U”形高硅钢片叠 成,电流线圈的特点是:匝数少,通常分为相 等匝数的两部分,分别绕在“U”形铁芯上,其 绕制方向应使电流、
3、磁通在铁芯内部的方向相 同。它的安匝数一般在60-150安匝范围内,线 圈线径一般按电流密度为3-5A/mm2考虑。,5,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切线式:电压铁芯垂直于转盘半径方向平面放置;辐射式:电压铁芯平行于转盘半径方向放置;切线式驱动元件比辐射式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及大批量生产,并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采用。,电能表驱动元件的布置方式,6,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切线式驱动元件分类,7,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转动元件:由转盘5和转轴6组成,转盘在驱动元件所产生的驱动力矩下连续转动。3)制动元件:由永久磁铁及其调整装置
4、组成,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被转动着的转盘切割时,与在转盘中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形成转动力矩,使转盘的转速与被测功率成正比变化。4)轴承:电能表的轴承分为上轴承和下轴承下轴承8位于转轴6下端,支撑转动元件的全部重量,减小转动时的摩擦,其质量好坏对电能表的准确度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下轴承9位于转轴6的上端,不承受转动元件的重量,只起导向作用。,8,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计度器:计度器又称积算机构,用来累计转盘的转数,以显示所测定的电能。常用的有字轮式和指针式。,9,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辅助部件,1)基架:用于支撑和固定测量机构,对电能表的性能有一定的
5、影响,故基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2)外壳:由底座与表盖等组合而成,底座用来组装测量结构,常用钢板或塑料压制而成,表盖有用铝板冲压成的,也有用玻璃、胶木或塑料压制而成。3)端钮盒:用于连接电能表的电流、电压线圈和被测电路,其中的铜质端钮盒表面要有良好的镀层,这个端钮盒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绝缘。4)铭牌:铭牌附在表盖上或固定在计度器的框架上,它应标明制造厂、表型、额定电压、标定电流、额定最大电流、频率、相数、准确度等级以及电能表常数等。,10,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二、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1、转盘驱动原理与驱动力矩表达式,运行中的电能表,其转盘之所以转动,就是因为受到
6、电磁力形成的 驱动力矩的作用。即转盘是个导体,在转盘上穿过磁通,导体中便有电流通过,在磁场力作用下受到电磁力所形成的驱动力矩的作用而转动。,由电工原理知,载流导体在磁场内受到的电磁力 的作用,根据左手定则电磁力的表达式为:,11,(1)穿过转盘的磁通 右图所示为电能表各磁通的分布情况,电压线圈2加上电压U时,线圈中有电流通过,产生了磁通。它又可以分为两部分:,电能表各磁通的分布情况,磁通,它的通过路径是:还有一部分是经空气隙而闭合的漏磁通。,b.磁通,它的通过路径是:,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2,a.磁通,它通过的路径一部分是沿电流铁芯、回磁极到电流铁芯 另一边柱构成回路;另一
7、部分是电流线圈的漏磁通。,气隙的磁阻大,铁芯的磁阻小,因此,磁通 约大于磁通 36倍。从上面的磁通通过的路径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磁通 穿过转盘的称为电压工作磁通;磁通 不穿过转盘,称为电压非工作磁通。当负载电流 通过电流线圈4时,产生了磁通,它也可以分为两部分:,b.磁通,它通过的路径是:,穿过转盘的磁通 称为电流工作磁通;不穿过转盘的磁通,称为电流非工作磁通。,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3,(2)移进磁场假设:电压铁芯和电流铁芯工作在饱和状态,则在正弦交流电压和电流的作用下,各工作磁通的波形按正弦规律变化。忽略电流磁通回路中的损耗,则电流磁通 与负载电流 同相位。电压线圈的感抗很
8、大,电压工作磁通 滞后电压 约。负载为感性,其功率因数角为。以电流工作磁通为参考轴,各工作磁通及其在转盘内的电流间的相位关系如右图所示,它们的瞬时值为:,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4,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各工作磁通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下所示:,移进磁场在转盘内感应电流,产生驱动力矩来带动转盘向移进磁场的方向移动,即从相位超前的磁通位置移向相位之后的磁通位置。,15,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驱动力矩电磁力与作用力臂的乘积即为使转盘转动的驱动力矩。,驱动力矩瞬时值表达式,16,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由于转盘的转动惯量较大,因此转
9、盘的转动方向决定于瞬时转矩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即,17,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上式式感应电能表驱动力矩的基本公式,它表明:电能表的驱动力矩与穿过转盘的两个磁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角的正弦的乘积成正比。,18,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驱动力矩与负载功率的关系,19,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代入驱动力矩的表达式,得,20,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制动力矩,当电能表的负载功率不变时,转盘就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不变的驱动力矩的作用。为使转盘在恒定的功率下作等速旋转,就需要对转盘施加一个与驱动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矩,这个反作用力
10、矩就是制动力矩。设置永久磁铁就是对转盘产生一个制动力矩,使转盘转速保持和负载功率成正比的关系。,制动力矩表达式,制动力矩的形成,21,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制动力矩总是与转速n成正比变化,故能阻止转盘加速转动。这正是要保证电能表正确工作必须满足的另一个主要条件。,22,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转盘转速与负载消耗电能的关系,23,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4,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相量图,25,第二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特性,由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可知,在任何负载条件下,只有与负载功率成正比的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作用
11、在转盘上,电能表才能正确计量电能。但实际除了这两种基本力矩,还有抑制力矩、摩擦力矩和补偿力矩等附加力矩的作用,这样就破坏了转盘的转速和负载功率成正比的关系,引起了电能表的误差。基本误差:电能表在规定电压、频率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相对误差值。附加误差:电能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压、频率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所产生的误差。,26,第二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特性,一、电能表的负载特性曲线,1、影响负载特性曲线的因素,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随着负载电流和负载功率因数的变化的曲线,通常称为电能表的负载特性曲线或基本误差特性曲线。影响负载特性曲线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力矩的影响,抑制力矩:转盘在驱动力
12、矩的作用下连续转动时,除了切割制动磁通而形成的制动力矩外,还切割交流电流、电压工作磁通,在转盘中产生感应电流,与交变的磁通相互作用,也会形成阻碍转盘转动的力矩。此力矩与所作用的磁通的平方成正比。,27,第二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特性,28,第二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特性,(2)摩擦力矩的影响,抑制力矩:电能表的制动元件在驱动力矩作用下,要靠上、下轴承的支撑转动,并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计度器记录所测得的电能值。因此,当转动元件旋转时,转轴与转轴之间、计度器的传动齿轮之间,必然产生一个与驱动力矩方向相反的力矩,即摩擦力矩。,摩擦力矩总是阻碍转盘的转动,使电能表出现负误差。随着驱动力矩的增大,由摩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应式电能表 感应 电能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2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