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doc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整式的加减教案梁化第二中学 任教者:周淑芳课题:2.2 整式的加减一、【教学任务分析】授课时间:2012-10-31授课班级:七年级(4)班课型:新授课一、教材依据本节课是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本节课以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准则,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为依据,结合当地学生、学校实际情况,特设计本节课。2、设计理念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观察、比较、猜想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
2、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的基础上,对同类项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程。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展,是简化数学运算的常用方法,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4、学情分析新知识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上,因此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把几个代数式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这个概念,理解同类项的定义以及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合并同类项是在 “乘法分配律”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合并同类项是式的运算,可类比“乘法分配律
3、”数的运算来学习。通过引导学生类比数的运算来进行式的运算,利用关于数的分配律对式子进行化简,充分体现“数式通性”。让学生体会由数到式、由具体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以及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3、通过对同类项定义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锲
4、而不舍的精神;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四、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正确判断同类项五、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八、教学手段多媒体二、【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活动一.创设情境,孕育新知活动二. 探索新知活动三. 运用新知,巩固练习活动四. 提高练习活动五.小结活动六 课堂小测、作业布置教师从生活中常见的分类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
5、入新课;学生通过数学中的分类问题总结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强化同类项的特征,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增强应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小结本节内容,学生自我评价。检测本节课时学生对同类项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1举例生活中存在的分类现象:认一认,下列哪些东西可以分成同一类?并说说 你的理由。草莓、香蕉、烤鸭、电视、鸡肉、苹果、冰箱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片刻再分类,并说说分类理由。 寓教于乐,使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有益于学生理解数 学、热爱数学【活动二】1、请把下列的单项式按类型连线起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并同类项 合并 同类项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1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