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理论》PPT课件.ppt
《《环境经济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经济理论》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环境经济理论(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曾寅初,主要内容,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第2节 环境经济文明论叙述内容:基本特征主要内容评价与展望,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一、基本特征1、公害历史和现实的理论化11不仅仅是公害解释的经济学,站在被害者立场上的实践的经济理论12不是现存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第三产业),而是现实调查、加工提炼的基础上理论化(第一产业),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一、基本特征2、技术与体制既区别又综合的角度21区别和综合的含义 区别:将公害问题区分为两个则面 综合:注意两者分别对公害的联系、特别是两者之间的联系 请看例子:,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一、基本特征2、技术
2、与体制既区别又综合的角度22举例说明 同样的技术过程mvw(d)A社会严重的公害问题 B社会没有出现公害问题 原因在于:体制的侧面 体制侧面决定技术侧面,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一、基本特征3、政治经济结构的批判分析31政治经济结构的含义 体制侧面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与体制 法律、司法、政体、政策体系 社会各阶层、社会运动的主体等,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一、基本特征3、政治经济结构的批判分析32政治经济学手法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分析环境问题的现实背后的决定问题产生的总体政治经济结构。需要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手法:经济学之外,还有政治学、法学、行政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二
3、、主要内容1、公害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都留重人公害的政治经济学,1972年11公害问题的分析角度 即使技术与发展阶段相同,公害的发生与对策也会有不同。这与经济体制有关系。从公害事例出发,得出的结论。,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二、主要内容1、公害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2公害与经济体制的联系:4个侧面 发生原因:现象形态:被害状况:防止对策:请看日本四日市大气污染公害的例子:仅分析发生原因。,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二、主要内容1、公害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2公害与经济体制的联系:四日市的例子 仅仅看发生原因:技术侧面:石油燃烧造成亚硫酸气体硫氧化合物(SOx)的大量排出 仅限于此是不够的,关键
4、还在于排放行为的存在形式?争论的焦点在于:原告认为被告在技术条件完全可能情况下,放弃了通过改善燃料而减少排放及其危害的努力。,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二、主要内容1、公害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2公害与经济体制的联系:四日市的例子 四日市的公害病(哮喘)严重发生期(1960年代前期)与排放密切相关:1959年1963年8月:含硫成分很高的费硫酸等专用炉燃烧,30米高的烟囱日夜排放 1966年为止,将废硫酸等作为常压和减压蒸馏装置的各加热炉的燃料,通过30米高的烟囱排放 使用重油的含硫率:195964年:4.0%;196567年:3.5;196869年:2.2;1970以后:2.0。,第1节 环境
5、经济体制论,二、主要内容1、公害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3公害的定义(A)技术进步的社会性越来越强,因此经济主体受外界的影响与对外界的影响都很大的社会发展阶段中(B)经济主体仅仅贯彻私人企业的自主权与自我责任的原则的情况下(C)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D)对外部的不良影响,却除了最低限度的防止之外,不断在周围地区累积,而由量变到质变转化(E)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很难证实这一结果与经济主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有关经济主体一般总在逃避责任(F)产生的危害具有外部性,即通常是对非特定的大量的企业或个人的危害,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二、主要内容1、公害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4政治经济分析
6、手法的特征 首先从技术的侧面,指出公害产生的潜在技术可能性 其次,从体制的侧面,分析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或者必然性的机制与原因,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二、主要内容2、决定环境的“中间制度”理论21政治经济分析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 易陷于僵硬的技术体制二元论 虽然有用,但是机械地理解,就容易认为:体制和制度不改变,问题就不能解决。例如: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二、主要内容2、决定环境的“中间制度”理论22“中间制度”的内容 作为技术侧面与体制侧面相互关系的媒介的“中间领域”中间制度 包括以下6个结构:,“中间制度”的6个结构(1),(1)资本形成(积累)结构(
7、国民总支出的构成,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对安全、自然保护等方面的投资的内容与数量)(2)产业结构(与包括资源消耗量、污染排放量等在内的、广义的公害影响因素的内容与数量直接关联的分产业的构成,以及循环利用状况)(3)地区结构(城市与农村的地理配置,城市化,大城市圈的扩展与城市内的空洞化,城市内区域结构,过疏与过密问题等)(4)交通体系(与(3)密不可分,是指包括人流、物流与信息流的流通整体,特别是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体系)(5)生活方式(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区域共同体的活动与作用等),“中间制度”的6个结构(2),(6)国家公共干预的形态(环境政策对经济的反向影响,而环境政策的影响因素包括:a)基本的
8、人权形态:基本人权,不仅是财产权,还包括生存权,以及关于污染防止、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社会权,在多大程度上已经法制化,现实的行政与司法是否认可这一点;社会权与财产权的优先顺序 b)思想、言论、结社自由:例如,反对公害的舆论与运动的权利在现实中多大程度上得到保障 c)民主主义的形式:三权分立特别是司法的独立性,议会民主主义,分权与民主参加的地方自治体制的发育程度 d)国际化的情况:国民的民族主义程度,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与跨国企业地关系,参加国际协定的情况),第1节 环境经济体制论,二、主要内容2、决定环境的“中间制度”理论23“中间制度”论的积极意义 1)“中间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共通的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经济理论 环境经济 理论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1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