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PPT课件.ppt
《《比较优势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优势理》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初表述第二节 比较优势引论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初表述,重商主义,时间:15世纪出现,17、18世纪盛行实质“商”是对外经商实质上是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两个阶段1、早期:货币差额论代表人物:(英)威廉.斯塔福(Williarm Stafford,1554-1612)2、晚期: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英)托马斯.孟(Thomas Mum,157l-1641),早期,货币差额论、货币平衡论、重金主义时间:15世纪16世纪中叶指导思想: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增加国内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
2、,晚期,贸易平衡论、贸易差额论时间:16世纪下半叶18世纪观点:增加英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反对早期禁止金银输出的思想,指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主张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出口,减少外国制成品的进口,反对英国居民消费英国能生产的外国产品。主张发展加工工业和转口贸易。,托马斯孟生平简介,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突出代表人物,贸易差额论的典型代表。同时又是英国的大商业资本家,曾任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和政府贸易委员会委员。其主要代表著作有:论英国东印度贸易:答对这项贸易的常见的各种反对意见(1621)、1628 年东印度公司向国会下院提出的请
3、愿与申述(1629)、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64)。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在历史上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马克思曾对该书给予很高的评价,被看作是“重商主义的圣经”。后来,凯恩斯非常钦佩重商主义的思想,他的理论主张也被称作新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与措施,限制进口 禁止若干国外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课征很高的保护关税促进出口 对本国商品出口给予各种补贴 出口退税 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进口原料 减低或免除出口关税,实行独占性殖民地贸易政策其他措施 保护农业 谷物法 鼓励外国技工移入,奖励人口繁殖,以扩大劳工来源 鼓励工场手工业,鼓励运输业发展,重商主义的三大缺陷,第一,片面强
4、调了出口会增加贵金属的流入的作用,忽视了在没有货币储存、国内商品供应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过多的出口 国内市场供应减少 国内物价上升 出口商品竞争力减弱 出口减少 贵金属流入减少。过多的出口 国内价格上升,即国际价格下降 进口增加 贵金属流出增加)第二,错误地把贵金属直接等同于物质财富。第三,割裂了进出口之间的依存关系。,重商主义的历史地位,意义:加速了西欧各国货币资本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局限性: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zero-sum game)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未考虑生产领域,妨碍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
5、展。马克思指出:“现代经济的真正科学,是在理论考察由流通过渡到生产过程时开始的。”,第二节 比较优势引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小传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苏格兰的 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就读于牛津大学。1748年受聘于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文学。1751受聘于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1776年发表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国富论,首先对如何进行贸易才能有效地积累财富和发展经济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命题。其政策代表了英国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主张国内和国际间实现贸易的自由。177
6、8年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税务司司长。他一生中的最后三年又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绝对成本学说的基本假设,1、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2、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3、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产品;4、劳动力或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之间自 由流动;5、机会成本不变;6、商品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移动,但是生产要素在 各国之间不能自由移动;7、两国的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8、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绝对成本学说的基本观点,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的 重要途径2.分工是交换的结果3.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绝对利益(成本、优势),假定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A生
7、产X的成本低于,生产Y的成本低于A,则A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在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如下图),绝对利益(成本、优势),绝对成本学说的论证,前提条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产品举例论证:分工前 分工后,绝对成本学说的论证,分工前后两国耗费的劳动量没变,但消费水平提高。,交换后,问题,为什么交换比例按:而不是其他?,国际比价的范围,法国国内比价,国际比价,小麦,布,0,英国国内比价,绝对成本学说的几何证明,每单位劳动产出:布 小麦 中国 50 25 美国 40 100 国内交换比价:中国 2:1 美国 1:2.5国际交换比价:1:1,图示,50 30 0,10 20 25 5
8、0,C,C,A,B,L,L,小麦,布,中国的福利变化,思考:,绝对利益学说是如何回答国际贸易理论三个问题的?,1.国际贸易的动因,追求价格差带来的贸易利益,2.国际贸易的结构,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3.国际贸易的结果,参与贸易的两国福利都提高了(利益来源:分工、交换)价格差别越大,产生的福利越大。,绝对成本学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1.关于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都能带来利益的观点是科学的。,2.相对重商主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对国际贸易经济现象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绝对成本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绝对成本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3、交换引起分工的观点是错误的,绝对成本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较优势理 比较 优势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1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