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特点与欣赏.ppt
《散文的特点与欣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的特点与欣赏.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语文,第二学期,授课教师:苏英姿,课 程 结 构,诗 歌,散 文,小 说,影视戏剧文学,4,1,2,3,主教材:大学语文,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要求背诵课目:25.老子四章 26.论语五则 26.孟子五章 29.大同与小康 33.垓下之围(第一段和末段)38.人间词话,A 考勤,B 作业,C 考试,点名:旷课一次扣10分,扣完为止。请假2次(包括2次)以上每次扣2分。,20%,30%,50%,2次作业1次集体口头作业;1次统一书面作业。,期末统一考查,1.按班级各分为4组。2.选择一篇作品,分小组讨论备课、做好课件,并推选出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并演绎课件。课件上交。3.以
2、课件质量和上课讲解质量作为考核内容。小 组集体得分。讲解人适当加分。4.作品选择范围为大学语文课本第二单元 自学课文。5.课后分组、选题,下周选题上交。,第二单元 散文,散文的特点与欣赏,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概 述,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
3、质分: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叙事散文叙述、描绘人、事(作者的认识感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鲁迅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记事散文线索:事件发展偏重叙述事件完整故事(许地山落花生)片断剪辑(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区别小说叙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写人散文中心:人物粗线条勾勒人物性格特征(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鲁迅藤野先生区别小说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抒情散文有记叙和描绘具体事物,
4、无情节贯穿全篇特点:强烈的抒情性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诗情画意,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用象征和比拟,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茅盾白杨礼赞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朱自清荷塘月色冰心樱花赞,写景散文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内容:景物的特征,方法:移步换景脉络:观察的变化,顺序:空间变换效果:生动的景物描绘,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更好表现主题。代表作品: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2)哲理散文中的联想思维:(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天下之柔弱莫甚于水,而攻坚者
5、莫能胜之。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培根、梁漱溟、冯友兰、周国平,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叙述事件的发展,可描写人物形象,可托物抒情,可发表议论,且作者可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就散文立意而言,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
6、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优美,指散文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凝练,指散文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散文的鉴赏技法,1.要识得“文眼”凡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
7、,往往都有“眼”的安置。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2.要抓住线索,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以事物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灯以感情发展为线索,如杨朔荔枝蜜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长江三日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绿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琐忆,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形得而神自来焉”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神韵。联想方式有:,5.品味散文语言散文的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
8、情、画意。不同语言风格:鲁迅精练深邃,茅盾细腻深刻,郭沫若气势磅礴,巴金朴素优美,朱自清清新隽永,冰心委婉明丽,孙犁质朴,刘白羽奔放,杨朔精巧,何为雅致。又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绚丽如云锦;风筝凝重如深潭。6.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中国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指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文体文章(区别于韵文和骈文),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为散文。,先秦散文开创者,先秦散文,哲学 说理,史学 说事,儒家 论语孟子荀子墨家 墨子道家 老子 庄子法家 韩非子,孔子 春秋左丘
9、明 左传 国语 战国策,先秦史传文,百家争鸣,先秦说理文,鲁迅评价: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书中有我国最早的赋文,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记叙文。后市散文尽管有许多发展变化,但与以上两种形式都有密切联系。虽然当时主要的光芒已不可掩抑,在叙事写人、寓理于形和语言艺术方面都是后世良好的先导。,总结,汉代散文,汉代散文,政论文:贾谊、晁错 史传文:司马迁、班固汉赋: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
10、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汉代散文,史传文,政论文,赋文,西汉 司马迁 史记,东汉 班固 汉书,西汉,东汉,贾谊 治安策论积 贮疏过秦论,晁错 论贵粟疏,王充 论衡,西汉,东汉,司马相如 子虚上林扬雄 甘泉河东梅乘 七发,京都赋 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小赋 张衡归田赋等,汉代政论文,两汉政论文的发展颇为迅速。政论文的功利性和时效性,决定了它与时代需要、社会风气,特别是与士人心态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汉初文人喜借题发挥,以史为鉴而述治国方略,文风疏直激切;西汉后期和东汉前期,儒士多本经立义,婉曲作论而谈理政之宜,文风雍容温润;东汉后期文人常径
11、遂直陈,横议朝政以痛斥时弊,文风刚劲质朴。汉代政论文的巨大成就,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汉书的成就不如史记,但在史传文学的发展上仍然有贡献。班固笔法精密,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在塑造人物形像上,也有不少优秀的篇章。,图为西汉赋文家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亦精通汉赋。,汉赋,赋的产生: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可能是荀子。据汉书艺文志载,荀子有赋10篇(现存礼、知、云、蚕、箴5篇),是用通俗“隐语”铺写五种事物。旧传楚国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辞藻华美,且
12、有讽谏用意,较之荀赋,似与汉赋更为接近,但或疑为后人伪托,尚无定论。,赋,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赋铺陈写物,“不歌而诵”,接近于散文,但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登徒子好色赋.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
13、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汉赋的发展,大赋 京都赋 小赋,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子虚赋 月夜泛舟兮,横卧江心;与影同醉兮,美于江景。皓月高悬兮,四方空亮;舟旁落月兮,击之不碎。午夜起风兮,飘飘起舞;浪欺孤舟兮,仰天长啸;青龙出鞘兮,剑搏寒风。寒风酷烈兮,催舟却步;剑法狂劲兮,招招破风。寒风旋走兮,剑亦已醉。对酒当歌兮,啸傲江湖。,东汉中后期,传统大赋缺少创新,小赋兴起。这些小赋以抒情为中心,往往带有尖锐的批判性。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蔡邑的述行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祢衡的鹦鹉赋。这些赋,不再是主客对话的形式,而是作者的直接描写,这种转变为魏晋以后的赐福
14、发展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时期,魏晋南北朝散文,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益多样化。(骈文),代表作家:魏 曹氏父子 魏晋 阮籍、嵇康 东晋 王羲之、陶渊明 南朝 鲍照,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
15、踵而起。,如庾信哀江南赋序:.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繫马于凤皇楼柱;仁寿之镜徒悬,茂陵之书空聚.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踰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创作的个性化使文学出现了新的变化。文学的价值受到高度重视,对各种体裁的区分,特别是不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散文体裁扩展了,文章中的抒情成分大大加强。传统大赋走向衰落,从东汉中后期兴起的抒情小赋占 据了主导地位,并因为骈文的流行而增加了赋的骈俪成分。,从总
16、体看,南北朝时期是骈文兴盛的时代,散文并不发达,代表这一时期散文成就的是一些史传、地理等学术著作,而这些著作,其文风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骈文的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几部著作,即郦道元的水经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继南汉之后,辞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大赋既承两汉传统,又在某些方面扩展了自己的表现领域;而大批涌现的抒情小赋,则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艺术风格显得十分成熟,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表现出很大的适应性。比之大赋,它们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也更能反映这一时期辞赋的思想艺术风貌,从而成为这一时期辞赋创作的主流和辞赋成就的代表。,魏晋南北朝辞赋代表,王粲 登楼
17、赋曹植 洛神赋向秀 思旧赋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江淹 恨赋别赋庾信 哀江南赋小园赋枯树赋,唐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唐宋散文,一方面扬六朝余波,有讲究辞采的骈文另一方面革六朝旧习,有散行流畅的古文 代表作家:唐宋八大家,韩愈师说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石钟山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文运动,背景:一 文学因素:魏晉以来骈体文盛行,其內容空洞,远离实际。二 社会因素:中唐之后国勢日渐衰微,士子文人想恢复大唐国风、重振国家势力,于是从古代的思想、文学中找出可以改变当时社会的精神价值-儒家思想与先秦两汉散文。,古文: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更为实用、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文 特点 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1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