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吨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
《500吨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吨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扶持方式:财政补助项目类别:加工项目(其它)项目代码:#市#县500吨中药材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市#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市#县#镇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目 录第一章 总论3第一节 项目概述3第二节 编制依据:4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4第四节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第五节 研究结论12第六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第二章 市场分析13第一节 市场需求分析13第二节 临高地区市场分析14第三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6第一节 建设地点16第二节 建设条件16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8第五章 产品技术方案19第一节 产品技术方案19第二
2、节 #制作工艺28第三节 主要生产设备31第四节 各项技术指标35第六章 工程建设实施方案36第一节 设计指导思想36第二节 总图布置36第三节 建筑工程38第四节 公用工程40第五节 组织机构、定员及培训44第七章 节能46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48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0第一节 劳动安全50第二节 消防52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4第一节 估算依据54第二节 投资估算54第三节 资金筹措55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56第一节 成本估算56第三节 销售收入及税金57第四节 盈利能力分析58第五节 不确定性分析58第十二章 综合评价591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
3、1.1 概况项目单位法定名称:#市#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性质:股份制,股东由#、#、#构成。发展历程:#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企业注册资金200万元。是一家集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公司多年来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公司现有综合办公楼及初加工厂房1000多平方米,中药材仓库500多平方米,20亩的中药材种苗扩繁基地,80亩的种植示范基地,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了中药材技术指导站和中药材收购网点15个。2007年公司加工销售各种中药材900吨,销售收入800万元;2008年公司加工销售各种中药材1100吨,销售收
4、入1250万元。主营业务:中药材种植及粗加工,主导产品:续断、天冬、云当归、附子等。人员结构:公司现有在职职工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人(从事技术研发的5 人),高职3人,中职9人,助师5人,管理人员4人,营销人员4人,技术工人32人。获得的主要业绩、荣誉:2006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市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中被重新认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同年,被#县林业局评为“林业产业县级龙头企业”等。1.1.2 财务状况2007年公司资产总额1144万元(数值采用四舍五入,下同)、固定资产549万元、流动资产507万元、净资产483万元、负债总额661万
5、元、所有者权益483万元、销售(营业)收入985万元、净利润153万元、净资产收益率32%、投资报酬率13%、资产负债率58%。2008年公司资产总额1345万元、固定资产642万元、流动资产615万元、净资产647万元、负债总额698万元、所有者权益647万元、销售(营业)收入1288万元、净利润163万元、净资产收益率25%、投资报酬率12%、资产负债率52%。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高宗亚,46岁,大专学历,经济师,长期从事中药材产品产业的生产、销售、经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1982年从事野生中药材收购个体经营,成立#野生中药材经营部,曾任经理;19
6、85年至2008年多年进行#中药材原料产品的收购,濒危中药材品种的引种种植,中高档中药材品种的示范开发、初加工及中药材销售市场的开拓等。无破产、银行欠资等不良社会形象和诚信问题。1.2 项目基本情况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市#县500吨中药材加工新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初加工生产线建于#县#镇南华村,中药材天冬、续断种植布局于#、#等乡、镇。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公司在原有基础上新增生产能力500吨/年,新增初加工产品的种类、产量、产品为中药材天冬、续断、龙眼、花椒等。其中:天冬42吨/年、续断315吨/年、龙眼100吨/年、花椒43吨/年,合计年产
7、500吨。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本项目加工主要品种为中药材天冬、续断,技术来源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该所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引种驯化,栽培和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拥有一批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引种驯化、繁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教授,长期协作中药材种植科研等项目的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开发。公司与该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因此技术及来源是可靠的和可得的。主要设备名称:风选机2台,振动筛2台,磁选机2台,清洗机2台,带式干燥机1台。1.2.4 土建工程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类型及工程量:净选车间,砖混、钢屋面、单层厂房,500平方米;清洗车间,砖
8、混、钢屋面、单层厂房,450平方米;干燥车间,砖混、钢屋面、单层厂房,450平方米;原料仓库,砖混,400平方米;成品库,砖混,300平方米;合计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1.2.5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一年,2009年12月前完成项目申报、评审等工作;2010年12月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审批;2010年3月完成建设准备工作;2010年4月争取各项工程全面开工,设备开始定货;2010年910月完成土建工程,加工生产线设备进入安装阶段;2010年11月完成设备安装并试运行;2010年12月竣工投产。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一、投资结构项目总投资3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4万元、流动资金72万元
9、。建设投资按概算法进行估算,估算建设投资总额为26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3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万元,预备费用26万元。流动资金采用分项估算法估算为72万元。二、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36万元建设投资264万元,筹措方案:申请财政补助资金76万元,公司自筹188万元;流动资金72万元,公司自筹32万元作铺底,其余流动资金40万元,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资金来源:财政资金:由于公司主要经营中药材,利润薄,积累少,但社会效益显著,为顺利开发该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申请省级财政配套23万元,市级财政配套3万元。自筹资金及来源:公司自筹资金220万元,其中,用于建设
10、投资188万元,用于铺底流动资金32万元。1.2.7 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年销售(营业)收入911万元,利润78万元、增值税4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21%、财务净现值(折现系数8%)215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含建设期1年)。社会效益:公司在项目开发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几年来积累的经营、管理、技术应用到产业化开发中,公司建立原料生产部,实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联系责任制,指导农户种植,形成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在产业的产、加、销,农、工、科、贸各相关环节形成了一个“互为依托,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与农户签订购销合
11、同,确定中药材的最低保护价,解除农民的产品“卖难”和“价格不稳”的后顾之忧,通过公司把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外大市场联结起来,真正与农户形成互为依托、谋获“双赢”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项目以公司所在地的#镇为中心,直接带动#、#等9个乡镇种植中药材续断、天冬1300亩。项目达产后,可直接带动#县#、等9个乡镇1000余户农民5000人增收224万元,户均增收2236元,人均增加纯收入447元。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2、国家六部委联发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3、云南省2010年
1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4、#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5、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7、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法规等 。8、#县相关基础资料。1.4 综合评价经过分析,该项目可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特别是为农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单一、产出率低而又适宜种植中药材的高寒山区农民,提供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项目提出的建设内容及目标明确、可行,选择的品种合理,采用的加工工艺技术水平比较先进适用,项目组织管理措施得当;项目前期工作基础扎实,公司实施产业化生产线建设的基础较好;从项目经
13、济效益分析看,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可行;项目的经费预算合理,符合国家要求,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有利于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采挖而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少,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本项目经分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采用必要有效的措施,控制和归避风险,增强竞争力,以期达到预定效益。问题和建议:#县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加之企业刚起步,请求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使项目能尽快顺利实施。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区社
14、会经济状况 #县位于滇西北的#市中部,全县辐员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47个村委会(居委会),盛产粮食,有滇西北“粮仓”之美称,2008年全县人口399182人,其中:农业人口363821人,非农业人口35361人,少数民族人口13059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2.72%;生产总值209757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22万元,农业总产值126887万元,粮食总产量15.0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15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矿产资源不丰,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县内精、深加工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十分滞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增
15、产不增收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新一轮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2.2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在#县委、政府确定的七项重点培育产业中,中药材开发是重点产业。#市#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决心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发中药材加工工业,走产业化开发之路。县内中药材主要通过小商小贩收购销往外地,无一家加工企业,药农和经营者效益不明显。公司通过六年来中药材收购初加工、销售,建立了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企业。但由于产业开发起步晚,加工场地、设备和资金投入不够,尚未形成规模效益,产业开发的带动作用不能充分显现。因此,中药材加工开发急待增加投入、抓住难得的历史性发展
16、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谋,扩大规模,加快发展。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在建设地道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产业制造基地方面给予支持。云南省委关于“打造云南天然药品产业,把云药建成继烟草产业之后的一个大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01)45号),文件中指出:在我省特有的中药材系统和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建设一批符合现代需求、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中药材基地。#县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县,2
17、009年被云南省科技厅列为“云药之乡”,县委县人民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成立了#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产业发展局面。#县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县内精、深加工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十分滞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增产不增收的问题非常突出,本项目的实施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将起到推动作用,能有效带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和稳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施该项目对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产业为载体,公司为龙头,互为依托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开发的路子,培育绿色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
18、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格局,增强企业的幅射带动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现实意义。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 建设地点选择加工生产厂所在地#镇山清水秀,林木葱郁,环境十分优美。厂区周围无污染,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主要使用液化气、电等,很少使用煤,烟尘少而无毒。TSP达一级标准,SO2、NO4完全控制在一级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是理想的药品、食品加工地。3.2 建设条件3.2.1 自然条件#县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江、河、湖泊、高原、盆地、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最高海拔3963
19、.5米,最低海拔1056米,相对高差2897.3米。河流水系为金沙江水系,全县地表水年径流量11.081亿立方米,枯水季节流量9.98亿立方米。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夏秋多雨,高海拔地区湿冷,中海拔地区温凉,低海拔地区干热。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5-18.2,积温4300-5329,年日照时数2403h以上,日照百分率55以上,太阳幅射总量136.2千卡/cm2,年平均降水量709-920mm。土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各类农作物的最佳适生地带。由于地貌多异,光、热、水、土及生物资源垂直差异明显,水平分布复杂,构成典型的立体气候、立体资源、立体农业特点。#气候,据资料分析具有如下特
20、点:(1)气温年际变化比外地小,热量条件充裕而且比较稳定、对农业生产有利;(2)热资源的分散性;各月平均气温升降变化不剧烈,这种气候对高海拔地区农作物生长不太有利,而对低海拔地区农业生产比较有利,6-8月高温不突出(即气温高于30),减少了“热害的发生;(3)热资源垂直变化明显,一般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50.72;(4)热资源的地域差异性;一般为北部偏低0.5,南部偏热0.51.5,其中期纳是一个偏热的中心。高山区的羊坪、松坪、大安区海拔高于2500米的地带,比同海拔区热量低0.5左右。土壤条件:项目区土壤有棕壤、山地红壤,中药材主要生长在棕壤或山地红壤上。项目中药材种植土壤经
21、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详细检验完全符合要求。水质条件:项目区水质经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详细检验完全符合要求。3.2.2 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县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县,2009年被云南省科技厅列为“云药之乡”,县委县人民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成立了#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农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优势在农、出路在农”、“大力发展生物资源,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在大农业上奔小康”的战略构想。目前,#县委、政府紧紧围绕实现#县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择优布局,把特色中药材列为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并
22、出台了相关政策。#县中药材资源较为丰富,根据中药材资源普查采集标本733份,经鉴定共计有81个科、207种。其中常用的大宗药材61种,有云茯苓、云木香、草血竭、白芍、赤芍、丹参、续断、芸香草、紫草,防风,重楼,珠子参、益母草,香附、草乌、云当归、杜仲等有较大生产量。民族草药有松蒿、吉祥草、铜锤玉带草、鞭打绣球、羊角天麻、接骨丹、铁扫帚等种。新发现资源有百部、面面白等种。项目所选择的中药材品种属常规大宗药材,主要存在于我省滇西北高寒山区,其它地方没有或绝种,没有种源就无法繁育,项目具有种源的特殊优势。地方政府对发展中药材产业高度重视,#县中药材产业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自 “十一五”开始,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00 中药材 加工 项目 可行 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1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