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传热传质学课程设计.doc
《438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传热传质学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8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传热传质学课程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专业课程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专 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老师: 2010年 1 月 5 日北京目录一 设计参数2二、热工艺设计21.估算传热面积22.工艺结构尺寸3三、 结构设计63.1结构尺寸参数63.2采用原件材料及数据73.3 折流板73.4接管73.5壳体和封头的设计83.5管板与换热管83.6壳体与管板、管板与法兰及换热管的连接103.7其他各部件结构11四、强度的计算与校核134.1圆筒计算134.2压力实验应力校核134.3最大工作压力和计算应力134.4封头设计计算134.5管板设计计算144.6 接管、接管法兰以及开
2、孔补强174.7 鞍座强度校核19参 考 文 献21一 设计参数- 壳 程 管 程 设计压力(MPa) 2.61.7 操作压力(MPa) 2.2 1.0/0.9(进口/出口) 设计温度() 250 75 操作温度() 220/175(进口/出口) 25/45(进口/出口) 流量(kg/h) 40000 选定 物料(-) 石脑油 冷却水 程数(个) 1 2 腐蚀余度(mm) 3 - 定性温度:对于一般气体和水等低黏度流体,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故壳程石脑油的定性温度为= (220+175)/2=197.5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t= (45+25)/2=35查石油化工设计手册得设计
3、温度下物料的物理性质参数如下表(其中石脑油按汽油算):石脑油的物性参数(T=197.5) 水的物性参数(t=35)密度:1=0.71103kg/m3定压比热容:Cp1=2.13J/(kgK)导热率:1=0.218W/(mK)粘度:1=0.6410-3Pas密度:2=993.95kg/m3定压比热容:Cp2=4.174J/(kgK)导热率:2=0.625W/(mK)粘度:2=0.72710-3Pas二、热工艺设计1.估算传热面积1.1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先按单壳程、2或2n管程进行计算,其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为:t=162.18k P=0.102 , R=2.25按单壳层,双管程查温差修正系数
4、表得: t=0.99故有效平均温差 tm=ttm逆=0.99162.18=160.56K1.2计算热流量及冷却水的流量 热流量:=qm1cp1t1=40002.13(220-175) =3.834106kJ/h=1065kw 取热损失系数C=0.97,则冷却水吸收的热量:2=C=3.8341060.97=3.719 kJ/h=1033kw冷却水用量:qm2=2/ cp2t2=3.719106/4.174(45-25)=44549.59kg/h1.3估算传热面积初选K=680W/(m2K),由稳态传热基本方程得传热面积:A估=/Ktm=1033000/(680160.56)=9.46m2 2.工
5、艺结构尺寸2.1选择管径和管内流速选用252.5mm较高级冷拔传热管(碳钢),查换热器设计手册表1-2-7得:公称直径DN(mm)管程数nt(个)管子根数Nt(根)中心排管数管程流通面积(m2)换热面积(m2)换热管长度L(mm)400294110.014821.43000排列形式:正三角形管间距: =32mm折流板间距:2.2计算实际换热面积 实际换热面积 A实际=d(L-2-0.006)n =3.140.025(3-20.05-0.006)94=21.35m2 2.3 计算总传热系数 管内冷却水速度: ui=Qi/Ai=44549.59/(3600993.950.0148)=0.84m/s
6、换热管内经di=d0-2=0.025-20.0025=0.02m 雷诺数:Rei=uidi/=0.840.02993.95/0.000727=22968.86对于湍流,由Dittus Boelter关系式,有传热膜系数:普朗特数: =41740.000727/0.625=4.86由于冷却水要被加热,故取n=0.4管内传热膜系数i=0.0230.625/0.0222968.860.84.860.4=4170.07W/(m2K) 管外传热膜系数换热管呈正三角形排列,根据Kern法当量直径:=流体流过管间最大截面积是壳体内径估算为=0.37=0.216.7=40000/(36007100.0167)
7、=0.94m/s雷诺数:Re=uodo/=0.940.025710/0.00064=26070普朗特数: =21300.00064/0.218=6.25壁温可视为流体平均温度,即:0.55 o=0.36(0.218/0.02) (0.020.64710/0.00064)0.556.251/3 =1389.25W/(m2K)查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得:管外有机物污垢热阻:/W管内冷却水污垢热阻:/W插入法得到=式中:管外流体传热膜系数,W/(m2K); 管内流体传热膜系数,W/(m2K); ,分别为管外、管内流体污垢热阻,(m2K) /W; 管壁厚度,m;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W/(m
8、2K) o iiorr,w1/K=1/1389.25+1/4170.07+1.7610-4+0.0025/73=1.169810-3K=1/1.169810-3=854.82.4 计算总换热面积由稳态传热基本方程:A =/Ktm=1033000/(854.8160.56)=7.526m2(1+25%)=9.41,符合选型要求2.5计算管程压力降管程压力降有三部分组成,可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流体流过直管因摩擦阻力引起的压力降,Pa; -流体流经回弯管中因摩擦阻力引起的压力降,Pa; 流体流经管箱进出口的压力降,Pa; 结构矫正因素,无因次,对252.5mm,取为1.4; 管程数取2; 串联的壳程
9、数取1; 根据伯拉修斯式,Re=3时有: =0.3164/22968.860.25=0.0257 pL=0.0257(2/0.02)(993.950.842/2)=901.21Pa pr=3(iui2/2)=3(993.950.842/2)=1051.997Pa pn=1.5(993.950.842/2)=526Papi=(901.21+1051.997) 1.421+5261=0.005594MPa管程压力降在允许范围内2.6计算壳程压力降采用埃索法计算公式: 式中:-流体横过管束的压力降,Pa; -流体通过折流板缺口的压力降,Pa; 壳程压力降的结垢修正系数,无因此,对液体取1.15;其中
10、: 式中:F管子排列方法对压力降的修正系数,对三角形F=0.5; 壳程流体摩擦系数,当Re500时,; -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子数,对三角形排列; -按壳程流通截面积计算的流速,。 =5.026070-0.228=0.492 0.2(0.37-10.660.025)=0.0207m3=40000/(36007100.0207)=0.756m/s=0.50.49210.66(14+1) 7100.7562/2 =0.00798Mpa143.5-(20.2/0.37) 7100.7562/2=0.006871MPa=(0.00798+0.006871)1.151=0.01708MPa因此,壳程压力降
11、在允许范围内。三、 结构设计3.1结构尺寸参数a)根据换热器公称直径为400mm,选用圆筒作为换热器壳体。壳体圆筒:公称直径DN=400mm,壁厚。b)换热管:外径d=25mm,壁厚,换热管长度,根数n=94,受压失稳当量长度,换热管呈正三角形排列,管间距 。c)管板:刚度削弱系数,强度削弱系数。d)螺栓:数量n=16,规格M27,30mm有效承载面积:(换热器设计手册)e)管箱法兰:采用GB/T9113.2_2000,凹凸面整体钢制管法兰 法兰外径 ,螺栓孔径中心圆直径,法兰厚度C=32mm,管箱圆筒厚度,法兰宽度: 3.2采用原件材料及数据a)换热管材料:碳素钢钢管 20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
12、力 设计温度下的屈服点 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GB150-89,表15) 管壁温度下的弹性模量 管壁温度下的膨胀系数 b)壳程圆筒材料:碳素钢Q235-B250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圆筒在壁温下的弹性模量Mpa 圆筒在壁温下的线膨胀系数mm/ c)管板材料:16Mn 250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250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d)螺栓材料:40Cr(GB150-1989表2-7)常温下许用应力250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e)管箱法兰材料:16Mn由于管箱法兰为长颈对焊法兰,管箱圆筒材料弹性模量取管箱法兰材料的值,根据GB150-1989250下的弹性模量75下的弹性模量f)垫片材料:铁包石棉垫片根据GB
13、150-1998,垫片系数m=2,比压y=11Mpa3.3 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 高度为: 100mm 折流板数NB=14块3.4接管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接管内流速uo=0.756m/s,则接管内径为 圆整后取170mm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接管内流速uo=0.84m/s圆整后取140mm3.5壳体和封头的设计 3.3.1壳体的设计a)圆筒公称直径由计算知,圆筒的公称直径为400mm400mm,采用卷制圆筒。b)圆筒厚度圆筒的最小厚度应按GB150-1989计算,但不得小于表3-1规定。表3-1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圆筒的最小厚度 mm公称直径
14、 400固定管板式6 如上表按附加量圆整取最小厚度为10mm表2-2壳体、管箱壳体厚度 mmDN(mm) 材料 壳程或管程公称压力PN,MPa0.61.01.62.54.06.4Q235-A/B/C 8888-40016MnR 888810121Cr18Ni9Ti 44461014 对应壳体、管箱壳体厚度也取10mm3.3.2封头设计按工作原理,设计封头应为受内压的椭圆形封头,采用长轴与短轴比为2的标准型封头。椭圆形封头是由半个椭圆球和具有高度h的圆筒(即封头直边)构成,直边的作用是避免筒体与封头连接的还焊缝受到边缘应力的影响。封头厚度(不包括壁厚附加量)应小于封头直径的0.3%。由表3-3,
15、取封头厚度为10mm 3.5管板与换热管 3.5.1 管板 3.5.1.1材料:16MnR 3.5.1.2厚度 根据设计要求,当采用先胀后焊连接时,管板的最小厚度(不包括腐蚀裕量)见表3-5;取(包括腐蚀裕量)。换热管外径25最小厚度 用于易燃易爆及有毒介质等场合 用于无害介质的一般场合 2.5.1.3布管a) 换热管的排列形式,见图2-3,本设计选择三角形错列形式图2-3布管形式b)换热管中心距换热管中心距一般不小于1.25倍的换热管外径。常用换热管外径如换热器设计手册表1-6-16,即表3-6 所示: 根据表中要求选取换热管中心距为S=32mm表3-6 换热管中心距 mm换热管外径d 2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38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传热传质学课程设计 4381. 固定 板式 换热器 设计 传热 传质 课程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1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