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感染的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殖道感染的防治.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殖道感染的防治 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培训课件系列,女性生殖道具有自然防御功能,外阴:两侧大阴唇自然和拢阴道: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增厚,增加糖原 含量;PH4.5,多波动于3.84.4,称为阴道自净作用宫颈:粘液栓中乳铁蛋白、溶菌酶抑制细菌 及屏障作用,子宫内膜:分泌液含溶菌酶、乳铁蛋白及 其周期性剥脱输 卵 管:溶菌酶、乳铁蛋白、纤毛摆动生殖道的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 细胞、补体及一些细胞因子的 免疫功能,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源性菌群发生变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炎 症,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指发生在生
2、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发生 由于传播途径不同和感染方式不同,可分为内源性感染、性传播感染和医源性感染三类,RTI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十分严重,可以导致盆腔炎、男女不孕不育、异位妊娠、流产、死产、早产及胎儿先天感染所致的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威胁生命,内源性感染,正常阴道有微生物寄居形成阴道正常菌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包括:G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乳杆菌、非溶血 性链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G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加德纳菌等)专性厌氧菌(消化链球菌、动弯杆菌等)支原体及假丝酵母菌 各种微生物之间保持着生态平衡,不引起感染。但某种原因造成某些微生物在局部过度生长就可引起RTI,医源性感染,
3、妇科检查及手术操作消毒措施不严格,性传播感染,指可经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方式传播疾病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及寄生虫,细菌类,1.淋病奈瑟菌 淋病2.杜克雷嗜血杆菌 软下疳3.肉芽肿荚膜杆菌 腹股沟肉芽肿4.加德纳菌及动弯杆菌 细菌性阴道病,病毒类,5.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6.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7.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包涵体8.甲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甲型肝炎9.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乙型肝炎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11.传染性软疣病毒 传染性软疣,螺旋体类,12.梅毒螺旋体 梅毒,支原体类,13.解脲脲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类,
4、14.沙眼衣原体HK 非淋菌性尿道炎15.沙眼衣原体L13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真菌类,16.假丝酵母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原虫类,17.阴道毛滴虫 滴虫阴道炎,寄生虫类,18.人疥螨 疥疮19.阴虱 阴虱病,梅毒 淋病艾滋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 软下疳生殖器疱疹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需要重点检测、需要报告,RTI累及部位,女性:1.外阴、阴唇、阴道 2.子宫颈 3.子宫体及盆腔男性:1.阴茎、阴囊 2.尿道、睾丸、附睾及精索,预防,RTI的病原体种类很多,传播方式多样,有些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有些疾病目前无法治疗。因此,有效的预防非常重要,性传播感染的预防,最好方法就是安全性行为(1
5、)坚持正确使用避孕套(2)减少性伴数量,医源性感染的预防,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行术前检查,内源性感染的预防,识别易感人群:孕妇和长期服用避孕药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和类固醇激素类药物、糖尿病患者预防方法:避免使用清洁剂、消毒剂、中药等冲洗阴道,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病因:阴道毛滴虫生长环境:最适生长在250C400C、Ph值5.26.6的潮湿环境,在Ph5.0或7.5不能生存。半干环境中生存10小时,普通肥皂水中生存45120分钟寄生部位:女性:阴道、尿道、尿道旁腺、膀胱、肾盂 男性:包皮皱褶、尿道、前列腺,滴虫具有
6、嗜血性,于月经后阴道Ph接近中性,滴虫易繁殖,消耗糖原,改变阴道Ph值,引起炎症发作。约60%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传播途径:主要经性交直接传播 也可经公共浴池、浴巾、浴盆、坐便器、衣物、污染的器械敷料等间接传播,因男性感染滴虫后常无症状,易成为感染源,滴虫性阴道炎,临床表现:潜伏期428日。25%50%患者感染初期无症状 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瘙痒部位主要是阴道口及外阴 检查可见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点、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形成“草莓样”宫颈,后穹窿有多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
7、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 带虫者阴道粘膜无异常改变,滴虫性阴道炎,诊断:若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即可诊断 最简便的方法是0.9%氯化钠溶液湿片法治疗:甲硝唑(替硝唑)2g,单次口服,或者甲硝唑400mg,每日2次,连服7日。口服药物治愈率为90%-95%。治疗期间性伴侣同时治疗,并禁止性生活。治疗后无症状者无需随访。若治疗失败,并排除再次感染,可增加甲硝唑的疗程及剂量,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原体:假丝酵母菌 其中80%-90%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生长环境:酸性环境适宜假丝酵母菌生长,患者阴道多在pH4.04.7,通常4.5
8、 假丝酵母菌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抵抗力较强。加热60 1小时即死亡,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呈酵母样,并不引起症状。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才出现临床症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常见发病诱因:妊娠:免疫力低下,雌激素水平高 糖尿病:免疫力低下,阴道内糖原增加 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综合症,使机体抵抗力低下 长期应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内病原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尤其抑制了乳酸
9、杆菌 其他如有胃肠道假丝酵母菌、服含高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穿紧身化纤裤、肥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类:(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宿主情况)单纯性VVC 严重VVC 复杂性VVC 复发性VVC 妊娠合并VVC,一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或以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传染途径:主要为内源性感染 假丝酵母菌除作为条件致病菌寄生于阴道外,也可寄生于人的口腔、肠道,一旦条件适宜可引起感染。这3个部位的假丝酵母菌可以相互传染 少部分可通过性交传染 极少通过接触污染的衣物间接传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表现:外阴奇痒、灼痛伴尿道刺激症状及性交痛 凝乳或豆渣样白带 外阴阴道黏膜充
10、血水肿 急性期阴道粘膜可见糜烂及浅表溃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对有症状或体征的妇女,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即可确诊 可用0.9%氯化钠溶液湿片法或10%氢氧化钾溶液湿片法 PH值测定具有重要鉴别意义,若小于4.5,可能为假丝酵母菌感染;若大于4.5且涂片中有多量白细胞,可能存在混合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消除诱因,根据情况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性伴侣无需进行常规治疗。单纯性VVC:主要以局部短疗程抗真菌药为主。治愈率80%-90%。唑类药物的疗效高于制霉菌素 局部用药:阴道内置入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 全身用药:口服氟康唑、伊曲康唑,
1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复杂性VVC 严重VVC:延长治疗时间 复发性VVC:初始治疗:若为局部治疗则延长为7-14日;若口服氟康唑150mg,顿服,则第4日、第7日个加服1次 维持治疗:氟康唑150mg(或克霉唑栓剂500mg),每周1次,共6个月 妊娠合并VVC:局部治疗为主,7日疗法效果佳,禁用口服 唑类药物,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占优势。发生BV时,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纳尔菌、厌氧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消化链球菌等)及人型支原体,其中以厌氧菌
12、居多,厌氧菌数量可增加1001000倍,阴道PH值增高。促使阴道内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有关,Bacterial vaginosis,BV,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表现: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分泌物特点为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 检查见阴道粘膜无明显充血的炎症表现 化验检查无滴虫、真菌或淋菌,细菌性阴道病,诊断:1.匀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黏附于阴道壁 2.阴道pH45(通常为4.75.7)3.氨臭味
13、试验(Whiff test)阳性 4.线索细胞(clue cell)阳性 以上4条具有3条者即可诊断,Whiff test(+),胺臭试验,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放在拨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产生烂鱼肉样腥臭气味,系因胺遇碱释放氨所致,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口服药物:首选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口服,7日;或克林霉素300mg,每日2次,7日。治愈率80%左右 局部药物治疗:含甲硝唑的栓剂,每晚1次,连用7日,治愈率80%左右 性伴侣无需常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指由淋球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发病缓慢症状轻,不易受到重视,治疗
14、需较长时间,未正规治疗,可长期带菌病原体:沙眼衣原体(CT):40%-50%解脲支原体(UU):20%-30%其它:10%-20%可由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菌、厌氧革兰阴性 杆菌引起,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表现:女性患者症状轻,部分患者无症状,女性主要表现为宫颈炎(宫颈水肿、潮红、充血),表面肥大性滤泡是宫颈炎特有的表现,可出现白带增多及接触性出血诊断:1.不洁性交史及配偶感染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排除淋球菌;女性患者宫颈黄色、脓性分泌物,在1000倍显微镜下平均每视野白细胞多
15、于10个具有诊断意义(必须排除滴虫感染)目前临床实验室诊断只需见到中性多核白细胞并排除淋球菌感染即可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广谱抗生素治疗 规则、定量、彻底治疗治愈标准:临床症状小时1周以上,尿道分泌物中白细胞4个/100倍显微镜 尿液澄清,沉渣镜检阴性 尿道(宫颈)标本衣原体、支原体检查阴性,生殖器疱疹,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HSV),其中HSV-1、HSV-2均可至人类感染 HSV-1型称为口型或上半身型,主要引起上半身皮肤、粘膜或器官疱疹,极少感染胎儿,生殖道疱疹仅占10%-30%HSV-2型称为生殖器型,性接触传播占70%-90%,以青年女性居多,genital herpes,HS
16、V在体外不易存活,主要由性交直接传播,多数HSV-2感染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成为病毒携带者,生殖器疱疹,对胎儿的影响:妊娠20周前感染,流产率高达30%妊娠20周后感染,造成低体重和早产 产道感染占80%以上,病死率高,幸存者多数遗留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生殖器疱疹,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即首次感染HSV-1型或HSV-2型。潜伏期314天,好发于男性龟头、冠状沟、包皮、阴囊和尿道。女性的外阴、宫颈、肛周、大腿和臀部 患部烧灼感,丘疹形成水泡,破裂形成溃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平均病程经历23周缓解消退,但易复发,生殖器疱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指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皮损消退后1-4个月内病情复发,皮损一般
17、于原部位出现 50%60%原发性患者在半年内复发,小水泡破溃形成糜烂或浅溃疡,症状较原发者轻,愈合时间短,病程710日,腹股沟淋巴结一般不肿大,无明显全身症状,生殖器疱疹,治疗:生殖器疱疹易复发,尚无彻底治愈方法 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HSV排放,控制其传染性 药物:抗病毒药物口服或局部涂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又称为第四性病,由沙眼衣原体L13感染引起,主要侵犯淋巴组织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原发病灶在阴部,开始症状轻不易察觉,继而出现腹股沟处淋巴结肿大,女性出现阴部、肛门、直肠脓肿、破溃、狭窄而被诊断,lymphogranuloma venereum,LGV,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治疗
18、:全身治疗:四环素、磺胺噻唑 孕妇和儿童选用红霉素 晚期患者可加用皮质激素,淋 病,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居我国性传播疾病首位。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 淋病奈瑟菌为肾形G双球菌,离开人体不宜生存,一般消毒剂易将其杀死,对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有亲和力,常隐匿于女性泌尿生殖道引起感染,淋 病,传播途径:成人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极少间接传染 儿童多为间接传染,新生儿多在经过软产道接触分泌物传染,淋 病,临床表现:潜伏期:110天,平均35天,50%70%感染后无症状,易被忽略,但仍具传染性 下生殖道感染:淋病奈瑟菌
19、对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有特殊亲和力。最初引起宫颈管内膜炎、尿道炎、前庭大腺炎。阴道脓性分泌物,尿频、尿急、尿痛等 上生殖道感染:上行感染盆腔脏器引起淋菌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盆腔腹膜炎、甚至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脓肿,淋 病,播散性淋病:指淋病奈瑟菌通过血液微循环传播,引起全身淋病奈瑟菌性疾病,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恰当治疗可危及生命,淋 病,诊断:根据有性接触史,临床典型症状,取宫颈管或尿道口脓性分泌物行革兰染色,急性期见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即可初步诊断,淋 病,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遵循及时、足量、规范用药原则首选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为主,不能耐
20、受者可给予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20%-40%淋病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同时应用抗衣原体药物治疗性伴侣要求同时治疗治疗后随诊复查,淋 病,治愈标准:治疗结束2周内,在无性接触情况下,符合下列标准为治愈:1、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2、治疗结束后4-7日取宫颈管分泌物作涂片及细菌培养,连续3日均为阴性为治愈,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近年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常与多种STD同时存在,Condyloma acuminata,尖锐湿疣,病原学:HPV病毒属环状双链DNA病毒,目前共发现100多个型别,其中30个型别与生殖道感染有关。HPV除引起生殖
21、道尖锐湿疣外,还与生殖道恶性肿瘤有关。其中低危型HPV6和HPV11感染与尖锐湿疣有关。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 HPV主要感染上皮细胞,适于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生存 早年性交、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低下、吸烟、性激素高水平也为尖锐湿疣的发病高危因素,尖锐湿疣,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播,患者性伴侣中约60%发生HPV感染 偶可通过污染衣物、器械间接传播 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吞咽含HPV羊水、血或分泌物而感染,尖锐湿疣,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不明显,可有外阴瘙痒、灼痛或性交后疼痛不止。病灶特征:多发性鳞状上皮增生,初为散在或呈簇状增生的粉色或白色小乳头状疣,柔软有细的指样突起。病灶增大后相互融
22、合,呈鸡冠状、菜花状或桑葚状 病变多发生在外阴性交时易受损部位,如阴唇后联合、小阴唇内侧、阴道前庭、尿道口等部位,尖锐湿疣,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病理检查见挖空细胞即可确诊治疗:目的是去除外表疣组织及改善症状和体征,而不是根除乳头状病毒,治疗后常复发,并具有感染性,性生活时需用避孕套。方法:化学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梅 毒,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晚期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产生各种严重症状及体征,造成劳动力丧失或死亡。患梅毒孕妇能通过胎盘将螺旋体传给胎儿引起晚期流产、早产、死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syphilis,梅 毒
23、,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厌氧微生物 对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有很强的亲和性。煮沸、干燥、阳光、肥皂水等很容易将其杀死。耐寒性极强,4可存活3d,在-78 以下可生存数年仍具有传染性,梅 毒,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占95%2.非性接触传播:医源性、接吻、哺乳、输血 3.垂直传播:通过胎盘,导致先天梅毒儿 4.新生儿也可经产道感染,但不属先天梅毒儿,梅 毒,一期梅毒(梅毒硬下疳):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经过3周(990日)潜伏期,在感染处(外生殖器、宫颈、肛门、口唇、乳房等)出现一个无痛性的硬结,表面破溃形成溃疡。多在68周可自然消失,进入无症状期。,梅 毒,二期梅毒(梅毒疹):常发生在硬下疳消退后34周 梅
24、毒螺旋体经淋巴进入血液循环而达全身,少数可与硬下疳同时存在 主要为皮肤黏膜改变,各种皮疹,包括斑丘疹、脓疱疹等扁平湿疣,多见于潮湿的外阴及肛周梅毒性白斑,多见于颈部梅毒性脱发,虫蚀状,多发生于颞部此外,还见于骨关节损害、眼梅毒、神经梅毒等系统性损害,皮肤改变:,梅 毒,第三期梅毒(树胶肿):出现于感染后二年以上。主要有如下几种:1)晚期良性梅毒:可能是对梅毒螺旋体抗原的一种炎症反应所致,最常见的是侵犯皮肤和骨骸,表现有真皮或皮下结节,溃疡性结节和树胶肿 2)心血管梅毒:可有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3)神经梅毒:可有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晚期梅毒可以致命,梅 毒,越早
25、期治疗效果越好治疗剂量必须足够疗程必须规则,达到临床和血清学都治愈治疗后要经过足够时间追踪观察传染源及其性伴侣须接受检查或治疗,治疗:,梅 毒,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病期在2年以内的潜伏梅毒)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 u/d,肌注,连续10d15d,总量800万1200万u。苄星青霉素,240万 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3次。青霉素过敏者:盐酸四环素(或红霉素)500mg,4次/d,口服(2g/d),连服15d(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或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4次/d,连服15d。,梅 毒,晚期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粘膜、骨骼梅毒,晚期潜伏或不能确
26、定病期的潜伏梅毒)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d,肌注,连续20d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肌注,共3次对青霉素过敏者,盐酸四环素(或红霉素)500mg,4次/d,口服(2g/d),连服30d;或强力霉素100mg,2次/d,连服30d,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个器官出现机会性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1981:在美国纽约发现首例1983:分离出艾滋病病毒(
27、法国巴斯德所)1984:发现艾滋病病毒受体CD4 分子1986:正式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985:我国发现一例AIDS1993:我省首次发现HIV感染者1993:二联治疗(AZT+ddI)1997:提出艾滋病的免疫功能重建 2001:治疗性疫苗研究耐药研究2005:发现新的变种病毒(致病快、抗药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WHO推荐的方法估算,中国现有HIV感染者和病人约84万。依据世界卫生协会统计,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总感人数在亚洲位居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病原体:HIV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加热到56后10分钟即可灭活,只能在血液和体液中的活细胞
28、中存活 不会通过日常活动传播,如握手、浅吻、共餐、游泳池、电话、打喷嚏、蚊虫叮咬传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带毒者 HIV存在于:血液、体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眼泪、唾液、尿液、伤口渗出液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传播途径:1.性接触直接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垂直传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静脉毒瘾者性伴侣已证实感染HIV有多个性伴侣来自HIV高发区患有多种性传播疾病使用过不规范的血制品男性同性恋者,高危人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临床分期及系统表现:窗口期:指患者感染HIV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输血感染2-8周,性交感染2-3周,患者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指从
29、感染HIV至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2-4年,平均8-10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临床分期:急性HIV感染 无症状HIV感染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急性HIV感染期:发热、乏力、肌痛、厌食、恶心、腹泻、咽痛、头痛,皮肤粘膜皮疹,单核细胞增多,血清HIV抗体阴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无症状HIV感染期:无临床症状,临床检查均属正常范围,仅少数有淋巴结肿大,血清HIV抗体阳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发热、乏力、盗汗、腹泻、伴体重下降,全身淋巴结肿大,血清HIV抗体阳性,CD4+淋巴细胞下降至()109/l,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原因不明的免
30、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1个月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慢性腹泻超过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10%合并多种感染(假丝酵母菌、卡氏肺囊虫、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淋巴瘤等)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各系统临床表现1.呼吸系统 卡氏肺囊虫肺炎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机会性感染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逐渐出现 胸骨后不适、干咳、呼吸短促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扩散效率均减少典型胸片:肺门周围间质性浸润病原学诊断:痰、支气管灌洗液中查出卡氏肺孢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2.消化系统 口腔与食道炎 口腔毛状白斑 感染性腹泻 肛周、直肠疱疹病毒感染 肝损害
3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3.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隐球菌脑膜炎等机会性肿瘤原发性淋巴瘤等HIV直接感染痴呆综合征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4.皮肤粘膜卡波济肉瘤 KS,Kaposis sarcoma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有关,多见于男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可发生在HIV感染的各个阶段,甚至在CD4+细胞水平较高时可侵犯皮肤、黏膜、内脏和淋巴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5.心血管系统:HIV性心包积液 HIV性心肌炎6.泌尿系统:肾损害 HIV肾病,7.眼部视网膜炎(CMV感染)眼底棉絮状白斑(CMV感染)弓形虫脉络膜炎卡氏肉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发病以青壮年较多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
32、真菌感染等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临床表现的5个特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小儿艾滋病特殊表现 70-80%小儿艾滋病来源母婴垂直传播,20%来源于输血、血制品。其表现为:发肓异常:小头、方头、小眼 神经系统损害:行为异常、智力障碍 营养不良、衰竭 肺部病症(致死的主要原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高危人群实验室检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治疗原则: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作基础 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 正确使用抗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药物 辅以适当的支持、对症治疗最终目标: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
33、IDS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传染病 目前主要采用:抗病毒、免疫重建、抗机会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的、目标:最大限度抑制HIV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重建和或维持免疫功能;减少HIV的传播;降低AIDS死亡率,延长病人生命并提高生存质量 抗HIV治疗的新目标:当前公认使血浆病毒载量降低至50拷贝/ml以下是抗病毒的新目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政策是“四免一关怀”“四免”分别是:、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咨询和抗HIV初筛;、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免费义务教育“一关怀”是:指国家对HIV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预防:1.普及艾滋病基本知识、预防办法、加强群众的自我保护 2.控制传染源:及时疫情报告、监测重 点人群、高危人群普查HIV感染、监控无症状HIV感染者、加强国境检疫。3.切断传播途径:静脉吸毒者的行为干预;严禁性乱,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规范性病治疗;控制HIV的医源性传播;预防母婴传播;广泛宣传教育 4.保护易感人群:疫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1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