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第45章-分子量及分布.ppt
《高分子物理第45章-分子量及分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物理第45章-分子量及分布.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掌握Mn、Mw、M、Mz分子量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几种平均分子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分子量分布宽度的意义、分布宽度指数与多分散系数了解各种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分别得到的是什么平均分子量了解端基分析法、渗透压法及粘度法测定分子量的方法掌握第二维利系数的概念和意义了解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意义及测定分子量分布的方法理解 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 分子量分布的原理,.1 常用的统计平均分子量若有一高聚物试样,共有N个分子 分子量:分子数:数量分数:,第一节高聚物分子量的统计,:高聚物分子量按分子数量的分布函数:高聚物分子量按数量分数的分布函数,(i聚体的数量分数),假若有一
2、块高聚物的试样,总重量为W克 分子量:重 量:重量分数:,:高聚物分子量按分子重量的分布函数:高聚物分子量按重量分数的分布函数,(i聚体的重量分数),(i聚体的的重量i聚体的分子数 i聚体的分子量),常用的几种统计平均分子量,1.数均分子量(按分子数的统计平均)定义为a.用加和表示:b.用连续函数表示:,常用的几种统计平均分子量,2.重均分子量(按重量的统计平均)定义为a.用加和表示:b.用连续函数表示:,常用的几种统计平均分子量,3.均分子量(按量统计平均)定义为:a.用加和性表示:b.用连续函数表示:,常用的几种统计平均分子量,4.粘均分子量(用溶液粘度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为粘均分子量)定义
3、为:当 时,当 时,,几种分子量统计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对单分散试样有:时,时,,阴离子聚合,1.2分子量分布宽度,对于分子量不均一的高分子试样,称多分散试样。需要用分子量分布曲线或分布函数描述。为简单起见,常用分布宽度指数 来表示多分散程度。分布宽度指数指试样中各个分子量与平均分子量之间的差值的平方平均值。分布越宽则 越大。分布宽度指数包括 和,多分散系数,或 称为多分散系数,用来表征分散程度 d越大,说明分子量越分散 d,说明分子量呈单分散(一样大)(d 1.031.05近似为单分散)缩聚产物 d2 左右自由基产物 d25有支化 d2530(PE),第二节 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高聚物分子
4、量大小及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将不同不同方法所得到的平均分子量的统计意义及适应的分子量范围也不同由于高分子溶液的复杂性,加之方法本身准确度的限制,使测得的平均分子量常常只有数量级的准确度。,2.1 端基分析法,适用对象:分子量不大(3104以下),分子量大,单位重量中所含的可分析的端基的数目就相对少,分析的相对误差大结构明确,每个分子中可分析基团的数目必须知道每个高分子链的末端带有可以用化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基团一头,一头(中间已无这两种基团),可用酸碱滴定来分析端氨基和端羧基,以计算分子量。,计算公式:试样重量:试样摩尔数:试样中被分析的端基摩尔数:每个高分子链中端基的个数特点:可证明测出
5、的是对缩聚物的分子量分析应用广泛分子量不可太大,否则误差太大,2.2 溶液依数性法,对小分子: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冰点下降、蒸汽压下降、渗透压的数值等仅仅与溶液中的溶质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的这些性质被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沸点升高(或冰点下降法):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测溶质的分子量是经典的物理化学方法,在溶剂中加入不挥发性溶质后,溶液的沸点比纯溶剂高,冰点和蒸汽压比纯溶剂低。其沸点升高的数值、冰点下降的数值、蒸汽压下降的数值 都与所加的溶质的摩尔数(正比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与溶质的分子量M成反比。C:溶液的浓度;Kb: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Kf:溶剂的冰点降低常数;M:溶质分子
6、量,对于高分子溶液:由于热力学性质偏差大,所有必须外推到 时,即在无限稀释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在各种浓度下测定 或,再以 作图外推得:沸点升高值(或冰点降低值);:沸点升高常数(或冰点下降常数);:数均分子量 C:浓度(克/千克溶剂),应用这种方法应注意:,分子量在3104以下,不挥发,不解离的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单位()得到的是由于溶液浓度很小,所测定的 值也很小。测定要求很精确,浓度测定一般采用热敏电阻,把温差转变为电讯号溶剂选择:值要大,沸点不要太高,以防聚合物降解等待足够时间达到热力学平衡。,2.3渗透压法(Osmomit pressure),原理:,溶剂池和溶液池被一层半透膜隔开此膜只能允
7、许溶剂小分子透过,不允许溶质通过溶剂池中溶剂的浓度100,溶液池中溶剂的浓度小于100,则溶剂自动由溶剂池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池渗透直到平衡,溶液池中液柱高出溶剂池中的部分称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的分子量有关,所以可测定溶质的分子量 的实质是由于溶液与溶剂的化学位差异引起的,公式推导 纯溶剂的化学位 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 达到平衡时:右式,从物理意义上讲,正是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与纯溶剂化学位的差异引起了 渗透压的现象。,(1)对于浓度很稀的低分子溶液(接近于理想溶液)服从拉乌尔定律 范特荷夫方程 式中C是溶液浓度(克/cm3),M是溶质分子量,从上式可看出小分子稀溶液的 与C无关,仅与分子量有关
8、。(2)高分子稀溶液,不能看成理想溶液,不服从拉乌尔定律,Flory-Huggins理论,高分子稀溶液,:溶剂摩尔体积:高聚物体积分数:高聚物密度:高聚物浓度(g/ml溶液),与低分子渗透压公式比较可看出 与C有关。用 C作图,外推到C=0时,由截距可求出,由斜率可求出,:第二维列系数,公式变换,该方法特点:适用分子量范围较广31041106是绝对方法,得到的是数均分子量可以得到 和 的物理意义:表明高分子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离程度。它与 一样来表征高分子链段之间以及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当时,此时相当于理想溶液的行为,温度为 温度,溶剂为溶剂,此时表示高分子处于无扰状态。(2)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 物理 45 分子量 分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1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