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件:周而不比.ppt
《高三语文课件:周而不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课件:周而不比.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周而不比,论语,读课文,找出文中关于朋友的分类的章节说说孔子把朋友分为哪几类?,这个世界上有三种好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直,指的是正直。友谅,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实。友多闻,就是见闻广博,知识面宽。,(16、4),孔夫子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三者“损矣”,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第二种叫友善柔。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虚假伪善,与“谅”所指的诚信坦荡正好相反。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就是老百姓说的“光会耍嘴皮子”的人。,但是,好人坏人都不会写在脸上,我们怎样才能交到好
2、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要想交上好朋友,不交坏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在孔子的理论里,前者叫做“仁”,后者叫做“知(智)”。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他的老师。老师只回答了两个字:“爱人。”真正爱他人就是仁。,樊迟又问,什么叫“知(智)”?老师同样回答了两个字:“知人。”了解他人就是有智慧。那么怎样才能了解人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章节并加以概括。,察人的方法,(4.3,2.10,4.7,15.17),好人恶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观过,仁者,听其言,观其行,孔子认为“观过”可以“知仁”,也就是说,人人都会犯错误,从错误中能看出一个的品性。对此你怎么看?,物以类
3、聚,人以群分。过错因人而异,各从其类,集中反映了犯错者的个人特点。一个人的过错,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性。对其所犯过错进行分析就往往能知道犯错者是哪一类人,如君子常因为过于厚道而犯错,小人则常因为过于刻薄而犯错。,我们知道了怎样选择朋友,还需要知道怎样与朋友相处好。那么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待人处事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章节加以概括。,待人处事原则,(15.15,14.34,15.23,5.17),严于律已,宽以待人(15.1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人言并举(15.23),日久见人心(5.17),朋友交往还要把握一个“度”(4.26,12.23),有一个哲学寓言,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课件 周而不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10371.html